要想研究一门学问,
首先最起码的要求是对“基本概念”要有个明确认识。任何一门学科,数学、物理、化学、语文、英语、美术等等,哪怕是开个拖拉机都得有个明确的操作说明。学问是靠着这一个一个明确的概念累积出来的,不是靠想象堆积出来的。
可在《伤寒论》这门学问里,就是这些“太阳、少阳、阳明。。。”这些基本名词概念都处于随便臆想、任意编造、随心所欲、自我意淫状态,这是连个最起码的“中医基础”都还没入门的表现,不是能够让你们光宗耀祖的事情。
当你对一个事情有了完整认识、有了明确认识之后,返回头来才能讨论这期间的“是是非非”“真假对错”,否则永远只会“当局者迷”。
就以这位在“倪海厦”基础上给出的讨论为例,以第一条为例来说。
“太阳:是指太阳经和太阳府,也就是小肠经和小肠,膀胱经和膀胱,就这四个器官,伤寒论说的非常简单明了”。
如果对“太阳”的认识明确定位在“经”与“腑”,按照“正常”“一般”“常规”“普通”的做法应该是紧接给出“太阳经、太阳腑”与“脉浮、头项强痛、恶寒”之间的“内容讨论”。
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些人对这个“太阳经、腑”的“中医基础理论”认识太过低下、太过无知,所以为了解释后面这些内容,又被迫牵扯进一个“太阳寒水”的概念,他们想借助这个“太阳寒水”的概念来建立与“脉浮、头项强痛、恶寒”的讨论。
按照“正常”“一般”“常规”“普通”的做法,如果牵扯进“太阳寒水”这个概念,那么就得从这个名词的原有出处给出讨论认识。但由于这些人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的认识太过低下、无知,所以就只能从“太阳寒水”这个文字表面给出他们想当然的意淫。
针对“太阳寒水”这个名词,如果这些人真的能够讨论点东西,其实也是有可取之处的。现在的问题是,面对“太阳寒水”这是个汉字他们是无从下手的,所以又借助“太阳寒水,太阳就是最表层,与外界接触的,人体血液是热的,外面空气是凉的,热气往上走遇冷成水下行入膀胱,这和海水蒸发在大气冷凝成雨水雨雪一个道理”这些想象出的“现象”、不着调的“乾坤大挪移”手法替换掉了“太阳寒水”的讨论。
你们把这个讨论过程反向推导,
用““太阳寒水,太阳就是最表层,与外界接触的,人体血液是热的,外面空气是凉的,热气往上走遇冷成水下行入膀胱,这和海水蒸发在大气冷凝成雨水雨雪一个道理”这样一个“道理”讨论“太阳寒水”,
用“太阳寒水”来讨论“太阳”的“经、腑”,
那么太阳“经、腑”又用在了何处?
你给出这个“太阳是经、腑”的意义、目的、价值在哪儿?
其中任何一个“名词概念”都在混、都在想象、都在意淫,
这还只是一个“太阳”的事情,《伤寒论》里那么多的名词,你们是不是得这样一直意淫、想象、满足下去?
就凭这样的态度、这样的选择,你们这辈子都没戏。你们要是真读懂了《伤寒论》,记得来我这里领钱。
https://zhuanlan.zhihu.com/p/664644792《伤寒论经脉营卫体系》广发英雄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