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上的脚丫吧 关注:600,922贴子:66,325,279

回复:中国同性恋史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感觉能被流传两千年的人物除了有倾国之色,也确实“倾国"了。从周朝到汉朝正史里记载的大多是“以色侍君”的人。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4-02-11 22:41
回复
    不过正史对个人情感无论性取向应该都鲜有记载。嫔妃能被记入史册的大多也是有“倾国”的特点。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24-02-11 22:44
    回复
      2025-09-13 03:45: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也可能是古人不习惯明显的表达情感,所以先秦时纯情之恋只能通过《诗经》,《楚辞》去揣测。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24-02-11 22:47
      回复
        不过在《战国策》和诸子文集这些非正统史料中,出于种种原因,还是留下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的。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4-02-11 22:50
        回复
          三,拒欲不道(1)
          先秦时,齐景公年少而继位。景公从小就心怀天下,欲重振齐国,实现如同齐桓公样的霸业。但与其它王公不同,景公貌美异常。于是有一天,当一个小吏难得有机会面见景公时,这个小吏便忍不住一直偷看景公。景公被看的心里发毛,便让左右问那个小吏为什么不守礼制,老盯着我看。这时小吏意识到自己触怒主上,估计性命难保,便干脆破罐破摔,说自己看上景公了,想上景公。(原文如此,并未夸张)景公为了表现自己是钢铁直男,决定以意淫主上为罪名,杀了那个小吏。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24-02-11 23:40
          收起回复
            三,拒欲不道(2)
            这时,晏子听说了这件事,便找景公说“我听说拒绝别人的爱欲不合于道,厌恶爱你的人也不好,他虽然意淫您,但于法不能杀他”。景公本来就爱听晏子的劝,这次可能是因为觉醒了什么,决定彻底改变之前的做法。于是景公下旨,让那个小吏和他一起洗澡,并允许小吏抱着他的后背。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24-02-11 23:51
            收起回复
              附上原文
              《晏子春秋》第八卷
              景公盖姣。有羽人视景公僭者。公谓左右曰,问之,何视寡人之僭也?羽人对曰,言亦死,而不言亦死,窃姣公也。公曰,合色寡人也,杀之。晏子不时而入见曰,盖闻君有所怒羽人。公曰,然,色寡人,故将杀之。晏子对曰,婴闻拒欲不道,恶爱不祥,虽使色君,于法不宜杀也。公曰,恶,然乎。若使沐浴,寡人将使抱背。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24-02-11 23:54
              回复
                附上知乎上一篇详解
                偶然读到《晏子春秋》中的这个故事,元人刻本里说:“此章不典,无以垂训,故著于此篇。”
                景公欲诛羽人晏子以为法不宜杀第十二
                景公盖姣。有羽人视景公僭者。公谓左右曰,问之,何视寡人之僭也?羽人对曰,言亦死,而不言亦死,窃姣公也。公曰,合色寡人也,杀之。晏子不时而入见曰,盖闻君有所怒羽人。公曰,然,色寡人,故将杀之。晏子对曰,婴闻拒欲不道,恶爱不祥,虽使色君,于法不宜杀也。公曰,恶,然乎。若使沐浴,寡人将使抱背。
                什么意思呢,我们按句理解一下:
                景公盖姣,---景公长得非常漂亮,这里有两个词值得品味,盖,在这应该当动词超出胜出的意思,或者副词大概的意思,我倾向于胜出,因为后边形容词是姣,这个词引申有点妩媚的意思,景公作为齐国的君主,用这词形容,才引出后边的故事。
                有羽人视景公僭者。---有个职责为收集羽膈的小官直勾勾盯着景公,动作无礼,够得上僭越了。羽人大概受周朝沿袭下来负责农业赋税之类的官,羽作为官职的代表物的意思吧,级别肯定不高。
                公谓左右曰:“问之,何视寡人之僭也?”---景公对身边的侍者说,去问问他,直勾的这么无礼盯着寡人,是什么原因?
                羽人对曰:“言亦死,而不言亦死,窃姣公也。”---这个小官对问话的侍者说,说了是死,不说也是死,盯着他入神了,心里想的是跟景公来一发。窃姣公也,姣有两种解释,一是姣艳的意思,按这个意思,这四个字就是说因为景公太漂亮了,第二种意思是淫乱的意思,我倾向于采取这个意思,因为这个小官说,说了是死,不说因为直面视君为僭越,也得死,那么说了什么才导致必死,就很关键了,而且还得对应后文,所以第二种意思引申就是景公长这么漂亮,我想来一发。
                公曰:“合色寡人也?杀之!”---景公听说这个小官居然意淫自己,说:“胆敢意淫我,推出去杀了!”,要是看这句 ,景公就是一个典型直男性格的君王,因为直男才会在被一个男人意淫后第一反应就是剁了丫的。但是,不要被迷惑,接着往下看。
                晏子不时而入,见曰:“盖闻君有所怒羽人。”---命令下了不久,晏子就入朝参见,问景公:“听说大王因为一个小官动怒了?”关键人物出现了,晏子,就是晏婴,提他名字可能好多人蒙圈,但是晏子使楚,江南为橘江北为枳,二桃杀三士等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这位大贤。
                公曰:“然。色寡人,故将杀之。”---景公说:“是有这事儿,因为丫敢意淫我,必须杀了。”景公也是有一说一,这时候还是典型直男,君王嘛!生杀大权,这种表现合乎常理。
                晏子对曰:“婴闻拒欲不道,恶爱不祥,虽使色君,于法不宜杀也。”---晏子说:“我听说不让人产生欲望,是不道德的,对爱慕自己的人憎恶,是不吉祥的,大王,虽说他心里想着跟你那啥,但是他没犯法了,不能因为这点事杀他啊!” 拒欲不道,恶爱不详,我觉得这两句对现今社会的启示意义特别强,你心里想啥,别人管不了,但是你别把心里想的干出来,你干出来了,那别人做出的反应就合乎道德合乎情理了。
                公曰:“恶然乎!若使沐浴,寡人将使抱背。”---景公说:“啊,有道理,等我洗澡的时候,让他来给我搓背吧!”戏都在最后一句里了,这个反转太有意思了,景公这典型的顺坡下驴,要是听了劝,不杀就行了,结果非要让人家在自己洗澡的时候给自己搓背,抱背,研究下这个姿势,景公还是个小受啊,这时候理解第一句,景公盖姣了吧,景公长得就是个妩媚的受啊!
                这就是著名的成语抱背之欢的来源。
                来源:网页链接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24-02-12 00:00
                收起回复
                  2025-09-13 03:39: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记得木心还就这个故事写了首诗,我来找找,找到了再发出来。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24-02-12 00:01
                  回复
                    为什么这也会被删?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24-02-12 00:06
                    回复
                      这个故事可是逃过了从秦始皇焚书开始的诸多劫难的啊!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24-02-12 00:07
                      回复
                        好像被删了几层,其中有一层是转载知乎上一篇详解的。
                        网页链接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48楼2024-02-12 00:13
                        回复
                          今天太晚了,明天在来写我自己对这件事情的评价,也欢迎姐妹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49楼2024-02-12 00:17
                          回复
                            找到木心关于这个故事写的诗和评论了,在《云雀叫了一整天》里。
                            附下:
                            景公盖姣
                            羽人视僭 (僭jian:越本分)
                            执而问之
                            何视寡人
                            羽人对曰
                            今言亦死
                            不言亦死
                            窃公姣也
                            合色寡人
                            公欲杀之
                            乃值晏子
                            不时而入
                            闻君有怒
                            公曰然哉
                            其色寡人
                            晏子对曰
                            拒欲不道
                            恶爱不祥
                            虽使色君
                            法不宜杀
                            公曰然乎
                            若使沐浴
                            将使抱背
                            这是一个诞谩的稗说,羽人何苦要窥景公,晏子何必要挽羽人,而景公何以要羽人助浴——此篇之入《晏子春秋》,良有以也,盖羽人钟情而亡命,晏子通情而达理,景公悟情而立报,古人亦忠厚之至矣。
                            尤其妙在末了那一转,率性若有神助,古人脾气之烈,动作之大,现代傝何足望项背,遑论抱背。予行役域外,息交绝游,故国嚣尘,唯温旧籍以靖离忧,偶值舛异,仿佛若畴昔之漏阅者哉,谨诗事之。既毕,临窗一诵,诚不啻西山朝来爽气也。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51楼2024-02-12 22:20
                            回复
                              2025-09-13 03:33: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上面是别人对“抱背”这一典故做的点评,余虽不才,但也打算说说自己的想法。
                              鸡史氏曰:“要成就这段美谈,三位主公缺一不可。景公盖姣,所以倾心于他的人应该不少。可惜碍于礼制,碍于景公崇高的地位,连看都不敢看。而羽人则不然,非但敢看,还敢豁出命向景公表白。这点我自叹不如。其次是晏子。我觉得光凭这个故事里晏子说的话,他就能称的上圣人。儒家立论根本不外乎人情,而人情远近全依爱之深浅而定。所以离了爱,礼法就成了吃人的礼教。所以晏子说“依法不宜杀"。最后是景公。景公是既有雄心又贪于享乐的人,但齐国在春秋不至衰退,和景公善纳谏有关。景公尤其听晏子的话。所以晏子一点,景公便悟。而“使之抱背”,则是对爱的回答。此三人,缺一不可。但可叹,世间少有如晏子般的圣人,多的是理学先生。”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24-02-15 16: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