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立恒数二吧 关注:757贴子:64,376

对角化级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ω→ω→ω=φ(ω,0)。
按照原本运算的话,ω→ω→ω+1=φ(ω+1,0)。
有个运算方式α是极限序数时:a→b→α=a→b→α[lbk]b[rbk]
如果按照这个方式计算,则ω→ω→ω+1=φ(1,0,0),我们就称为ω→ω→ω+1的一级对角化结果是φ(1,0,0)。
接着按照这个规则,比如有ω→ω→ω^ω=SVO。
接着,ω→ω→ω→2我们又可看作另一层级的ω+1增长率,所以我们就称作ω→ω→ω+1的用二级对角化计算的结果就是BO。
类似的,我们继续在应用上述的高德纳运算规则,有:ω→ω→(ω×2)→2=ψ(Ω_Ω_ω)
ω→ω→ω^2→2=ψ(ψ_I(0)),ωundefined
ω→ω→ω→4=C(Ω^2),ω→ω→ω→ω=C(Ω^ω)
在这发生大变化,ω→ω→ω→ω+1=C(Ω^Ω),ω→ω→ω→ω→2=C(Ω_ω)
所以ω→ω→ω+2的二级对角化是C(Ω),ω→ω→2ω+1二级对角化的结果为C(Ω_ω)。
再定义ω→ω→ω→2通过二级对角化计算的结果是ω→ω→ω+1的通过三级对角化运算结果,以上类推。
那么ω→ω→ω+1的通过ω级对角化运算结果,可以到哪个序数,这个序数用Y序列/BMS表示是多少?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4-21 23:22回复
    LRO?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04-22 07:42
    收起回复
      不知道。可以用catching函数比对一下。
      catching函数和OCF的交点是BMS的(0,0,0)(1,1,1)(2,2,2)。建立一个二阶catching函数,它再和OCF交点可能是(0,0,0)(1,1,1)(2,2,2)(3,2,2)(4,2,2)。再建立三阶catching函数,以此类推。那么ω阶catch可能是(0,0,0)(1,1,1)(2,2,2)(3,2,2)(4,2,2)(4,0,0)。当然,这是有争议的,也有人认为ω阶catch是(0)(1,1,1,1)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4-22 10:11
      回复
        @ychfugug
        不玩原神导致的


        IP属地:河北6楼2024-04-22 18:29
        收起回复
          那么ω→ω→ω^2(二级对角化)到ω→ω→ω^2+1怎么弄。
          ω+1个ω相互康威链就该怎么理解呢?
          还是从三元增长率函数理解。
          一般的,如果参考具有四条规则的高德纳箭头。其阶数扩充到超限序数,阶数为极限序数时需要对角化。
          在这个情况下,f_α(ω)=ω→ω→α。
          然后我们可以写作{0;α,ω}。
          一般的,{1;0,0}=ω→ω→ω→2,如果参考这个高德纳箭号规则,那么就为BO。
          同理,再参考高德纳和康威链的展开,就有{1;α,ω}=ω→ω→ω→(2+α)。
          那么ω→ω→ω→ω+1写作成形式是{1;ω+1,ω},既然0的时候要对角化,1的时候是不是也要,三个箭号要对角化,四个当然也要。
          所以ω→ω→ω→ω+1从C(Ω^ω)跳到C(Ω^Ω)。
          同样的,ω→ω→ω→ω→2={2;0,0}。
          直到{ω;0,α}了的时候,其中{α;β,γ}中,既然β要对角化,那么α他就肯定也要呀。
          下面就是很复杂的操作。
          ω→ω→ω→…→ω=LRO
          那么还是一样,ω→ω→ω→…→ω+1=LRO+1不就跳出来了。
          然后ω→ω→(LRO+1)不就大了一截。毕竟LRO是以ω结尾的序数,他是ω段稳定链,根据后继乘Ω极限变Ω,所以我们就有ω→ω→(LRO+1)=Ω段稳定链,于是就能继续搞了,可以看出这跳跃可是十分的大。
          再来定义ω→ω→ω→…→(ω→ω→ω→…),就是第二个ψ与C的交汇点。
          于是ω→ω→ω→…→2就是第ω个ψ与C的交汇点。所以三元增长率函数{ω;0,ω+1}=第ω个ψ与C的交汇点,这个函数我们先用Cψ(n)符号表示。
          ω→ω→ω→…→3=Cψ(ω×2)
          ω→ω→ω→…→ω=Cψ(ω^2)
          ω→ω→ω→…→ω+1=Cψ(Ω)(可理解为ψ函数和C函数的二重追平点)
          ω→ω→ω→…→2ω=Cψ(Ω×2)
          于是形式就很显然了:
          ω→ω→ω→…→ω^α=Cψ(β)
          其中α满足f_α(ω)=ψ(β)。
          所以ω→ω→ω→…→ω→2=Cψ(Ω_ω)
          那么我们就有{ω;0,ω+2}=Cψ(Ω_ω)
          再代入一级对角化的BEAF数阵上看。
          大ω康链可写作{ω,ω,ω,ω},这个后面的ω是不是得要对角化?根据{3,3,3,3}={3,{3,2,3,3},2,3},所以扩展成对角化版本就是{ω,ω,α,ω[α]},而{ω,ω,ω,ω+1}写成形式就是ω→ω→…→ω,ω+1个ω。显然可以得到康威链链数为ω需要对角化,{α;β,γ}中α是极限序数时需要对角化。
          所以{ω+1;0,0}才能=大ω康威链ω+1目,不过这时得到的序数就已经很恐怖了。因为{ω;0,α}的对角化作用,大大的提升了表示法的威力。
          而ω→ω→ω^2+1(二级对角化)
          等于的是α→α目一级对角化康威链。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4-23 01:01
          收起回复
            序数超运算超强版


            IP属地:英国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4-04-23 03:32
            回复
              粗糙到这种程度的分析,还没有明确的定义,讨论没什么意义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4-23 12:19
              收起回复
                那么ω→ω→ω^2+2(二级对角化)怎么表达呢?
                先根据其增长率信息转换成BEAF数阵把其摊开成{ω,ω,2,1,2}。
                再转换成取极限形式sup{n∈ω|{ω,n,2,1,2}。
                分别计算{ω,2,2,1,2},{ω,3,2,1,2},{ω,4,2,1,2},…
                计算{ω,2,2,1,2}={ω,ω,1,1,2}
                这个即原来的ω→ω→ω^2+1(二级对角化)
                接着计算{ω,{ω,ω,1,1,2},1,1,2}。
                即就是取第ω→ω→ω^2+1(二级对角化)个a→α目一级对角化康威链不动点。设f(x)表示枚举这个不动点函数,则ω→ω→ω^2+2(二级对角化)=α→f(α)。
                其实这些在后继序数时直接不动点一级一级推就行了。重点在于处理极限序数的情况。
                我们再考虑二级对角化在ω^2+ω的情况。
                还是转换,变成{ω,ω,ω,1,2}。那是,我们先举前面的例子,ω→ω→ω→ω写成数阵是什么,{ω,ω,ω,2},接着ω→ω→ω→ω+1又变成什么,{ω,ω,ω+1,2}是吗?所以我们就可以知道对角化是怎么的规律,从数阵可以看出,也就是从第三个数开始,出现极限序数就要对角化。
                那么二级对角化ω^ω+a中a取ω+1阶不过只是对应于{ω,ω,ω[ω+1],1,2},假设一种OCF基于表达ω→ω→ω^ω+a的二级对角化,那么这个具备一级对角化运算形式的BEAF数阵{ω,ω,ω+1,1,2}用这个OCF就会表示成f(Ω),{ω,ω,ω+2,1,2}=f(Ω^2),…。类似的,{ω,ω,1,2,2}就会是这个的Catching point即f(Ω_ω)。
                接着,我们就可以看出在二级对角化的时候,ω→ω→ω^2+(1+k)ω+1是用OCF表示关于ω→ω→ω^2+kω+a函数的Catching point。
                那么ω→ω→2ω^2后怎么处理。
                还是照大ω康链的那般形式去处理。
                首先来到{ω,ω,ω,ω,2},看看是从哪里sup到的,对,{ω,ω,ω,n,2}。
                然后就会有表达式{ω,ω,ω,ω[ω+1],2},就是在表达了{ω,ω,ω,a,2}中a在第ω+1阶的情况。使用对角化后,{ω,ω,ω,ω+1,2}就表达了α→{ω,ω,ω,ω[α],2},。然后又有{ω,ω,1,1,3}是表达式{ω,ω,ω,α,2}的Catching point。
                所以可以总结一个规律,二级对角化就是极限增长率上加1,就直接变成“该极限序数的基本列对应的二级对角化的结果数列”的Catching point。
                比如ω→ω→ω^3+1的二级对角化就是f(a)=ω→ω→ω^3[α]的Catching point点,设一个f(x)为枚举ω→ω→ω^3[a]的函数,其规则与OCF一样,那么ω→ω→ω^3+1用这个表示就是f(Ω_ω),每隔一个ω^2就是这个表示法相当于LRO序数的存在。
                二级对角化的ω→ω→ω^ω可以视作该版本的SVO,ω→ω→ω^ω+1则是该版本的LVO。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4-23 19:22
                回复
                  从以上的规律我们可以得出,对于二级对角化可以这么理解:
                  设极限序数α=sup{x∈ω|f(x)}。
                  那么设g(x)枚举ω→ω→f(x)的函数其形式与OCF一样,那么二级对角化的ω→ω→α+1用这个OCF函数表达就是g(Ω_ω)。
                  那么如果我们进入四目的二级对角化康威链又如何?
                  首先ω→ω→ω→2表示α是ω→ω→α的不动点。利用嵌套直接按部就班就行了,直接爬到ω→ω→ω→ω,那这上面我们又如何理解呢?如何理解二级对角化下的ω→ω→ω→ω+1?
                  先回顾一级对角化,ω→ω→ω到ω→ω→ω+1是变成α为ω→ω→ω[α]的不动点,ω→ω→ω→ω到ω→ω→ω→ω+1是变成α为ω→ω→ω→ω[α]的不动点。
                  所以ω→ω→ω→ω+1是枚举ω→ω→ω→α形成Catching,设ω→ω→ω=f(0),ω→ω→ω→2=f(1),如果该f(x)具有OCF的迭代模式,那么ω→ω→ω→ω+1=f(Ω_ω)。同样的,ω→ω→ω→ω→ω+1又是ω→ω→ω→ω→a的catching。
                  {ω,ω,ω,ω+1}是ω→ω→…→ω(a个ω)的Catching。
                  {ω,ω+1(1)2}是{ω,ω,…(a个ω)}的Catching。
                  所以二级对角化这样的模式,我们可以叫做Catching进位。
                  上面的二级对角化中,ω→ω→ω→2具有ω+1级增长率,所以换算成三级对角化时是ω→ω→ω+1,同理,ω→ω→ω→ω换算成三级对角化是ω→ω→2ω。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4-24 00:46
                  回复
                    当然,其实,我觉得大ω康链由于比较容易理解,所以并不算是二级对角化的真正体现部分的开始,应该从ω→ω→ω^2+1开始。
                    再来讨论二级对角化部分ω→ω→ω^2到ω→ω→ω^2+1的跨越有多大,这部分可以说简直是在玩死OCF。
                    首先,回顾上面的{ω;0,ω}=LRO,{ω;0,ω+2}=Cψ(Ω_ω)。
                    那么{ω;0,ω+3}=?由于可以转化为{(ω+3);0,0},所以=Cψ(λ),其中λ满足ψ(λ)=C(Ω_ω)。
                    先说下为什么{ω;0,ω}=LRO,可以这么理解,{1;0,0}=BO,{2;0,0}=C(Ω_ω),而{3;0,0}=f(Ω_ω)(f是关于{α;a,b}的OCF函数),每一级都在对前者进行FGH式递归,所以{a+1;0,0}在表示{a;b,c}的OCF中表示为f(Ω_ω),{a+2;0,0}又是其f(λ)(λ满足ψ(λ)=C(Ω_ω)),在ω处这些OCF对应的基数会被抹平,由OCF和C函数的交点是LRO。所以{(ω);0,0}即{ω;0,ω}=LRO。进而得{(ω);a,b}是用来枚举OCF和C函数的交点的FGH。
                    其实三元增长率函数是我更早的记号。作用可以说就是用来枚举Catching point。
                    继续回到原来的问题,{ω;0,2ω}就是Cψ(λ),其中λ满足ψ(λ)=LRO,{ω;0,3ω}=Cψ(λ),其中λ满足ψ(λ)={ω;0,2ω},进而我们就有{ω;0,ω^2}就是C₂(0)(这是其他人的记号,Cn表示Cn-1与ψ函数的交点),为枚举OCF和C函数的交汇点的与OCF的交汇点。
                    类似的有{ω;0,ω^3}=C₃(0),{ω;0,ω^ω}=Cω(0),{ω;0,ε0}=C_ε0(0)。
                    {ω;0{ω;0,ω}}=C_LRO(0)。
                    {ω;1,ω}=C_Ω(0)。
                    接着,{ω;ω,ω}=C_Ω^ω(0)。
                    {ω;ω+1,ω}=C_Ω^Ω(0)。
                    {ω;ε0,ω}=C_ψ(ψ_1(0))(0)。
                    可以得出{ω+1;0,0}=C_Ω_ω(0)。
                    也就是说,需要Ω_ω阶Catching函数(其中阶具有OCF迭代模式)才能表示三元增长率的{ω+1;0,0},也就是二级对角化下的ω→ω→…→ω→2。
                    接着就是Catching函数接受降维打击的部分。
                    {ω+1;0,1}=C_Ω_Ω_ω(0)
                    {ω+1;0,ω}=C_ψ_I(0)(0)
                    {ω+1;0,α}=C_λ(0),其中λ有C(α)=ψ(λ)
                    最终在{ω+1;1,ω}处使得ψ函数和Catching阶数迎来大一统。
                    从{ω+1;0,0}开始,一切都恢复正常。
                    而到了{ω+ω;0,0}就又开始混乱了。
                    但我们还是能接着知道这个大坎是怎么过的,{2ω+1;1,ω}就又是Catching阶数大一统点的枚举与ψ函数达成大一统。我们称为这是第二回大一统。
                    大一统的次数达到不动点了,就是ω→ω→ω^2+1。
                    可见二级对角化的ω→ω→ω^2+1有多大。
                    其实,二级对角化是f(Ω_ω)进制的说法并不太准确,而是“大一统回合不动点”进制。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4-25 17:04
                    收起回复
                      这我们可以称之为FGH序数模式。
                      鉴于这些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搞,我来解释一下。
                      当然,为了理解二级对角化有多恐怕。
                      我们需要得从三元增长率序数为基础,继续扩展多元增长率序数。
                      定义四元增长率函数:
                      {a;b,c,d}。
                      1,a,b,c遇到极限序数需要对角化。
                      2,这个函数每迭代一次c加1。
                      3,每到不动点的向前一级进位。
                      4,d枚举第1+d个这样的点。
                      上述ω→ω→ω^2+1就能表示成{1;0,0,0},我们可以管他叫做增长率阶数不动点,也可以称为HBO(和BO类似,BO是三元,为增长率不动点,而该序数是四元,是增长率阶数不动点)。
                      接着{0;{1;0,0,0}+1,ω}必然跳的很多,很大可能{1;0,0,0}也是个以ω结尾的大可数序数,而上面这个会直接跳到Ω阶,这个定义复杂度会远远比从ω阶稳定链变成Ω阶稳定链复杂的多了,更比从BO变成ψ(Ω_Ω)还复杂。
                      {{1;0,0,0}+1;0,0}就又是一种类似BO的玩意。直到α→{α;0,0}了就是{1;0,0,1},当然,这个序数应该已经大到无边了,下面接着开始进行FGH模式。
                      设一种OCF用于基于表达{1;0,0,a}的玩意,那么{1;1,0,0}显然就会被表示成f(Ω_ω),{1;0,{1;1,0,0}+1,ω}=f(Ω_Ω),{1;ω,0,ω}就会又表示成f(ω-π-Π0)(可理解为相当于{1;}的LRO序数),因为{1;ω,}是具有对角化特殊作用的,所以{1;ω,0,ω+1}表示是第ω+1阶的{1;a,0,0},而不是第ω+1个{1;N}的不动点,然后又到{2;0,0,0},表示{1;}的不动点,应该相当于f(λ),其中λ满足ψ(λ)={1;0,0,0},当然,再分析下{2;0,0,1}这玩意要经过哪些步骤。
                      首先是f_{2;0,0,0}+1(ω),应该是个极大的突变,然后有{1;0,{2;0,0,0}+1},{1;{2;0,0,0}+1,ω},{2,0,{2;0,0,0}+1},{({2;0,0,0}+1),0,0},{{2;0,0,0},0,ω+1}(当然,我也建议把这样的对角化写成α,取第ω+α项这样更美观),{{2;0,0,0},1,ω},{1;0,0,{2;0,0,0}+1},{1;({2;0,0,0}+1),0,0},{1;{2;0,0,0},0,ω+1},{1;{2;0,0,0},1,ω},{1;{2;0,0,0}+1,0,0}。
                      这些操作应该够OCF和各种与ψ交点表示函数来弄吧。
                      到{ω;0,0,ω}(此处第四元上的ω需要对角化)应该就是这个f与ψ的交汇点了,0位参数每乘个ω就是描述他的OCF新的与ψ的交点。然后就是一顿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我们便就到了α→{α;0,0,0},这就是二元对角化的ω→ω→ω^3+1,也可以称之为三级的BO序数。
                      还可以定义多元增长率函数,其中除了0位参数外,其他都需要对角化。
                      比如{1@4,1}就是{1;0,0,0,1}。是第二个α→{α@3}。
                      当然,其实{1;0,0,0,1}里面很可怕。
                      先有{{1;0,0,0,0}+1,ω},就这个就是ω变Ω,如果在搞函数的方式中来完成这步就是十分复杂。然后就有{{1;0,0,0,0},0,n},因为{1;0,0,0,0}本身也是极限序数,所以也要进入对角化操作,零位上改为ω+1就恐怖如斯了,原来的ω步基本列会变成实际的第ω+1项。就像{{1;0,0},ω+1}是ψ(Ω_(ω+1))一般。还有{{1;0,0,0,0},0,0,n}这种。然后才能到{1;0,0,0,1}。
                      同样的,便就有{2;0,0,0,0},{1@5}这样的,对应到二级对角化的2ω^3+1和ω^4+1级别,{ω@n,ω}都是枚举{1@n,α}的OCF函数与ψ的交点,当然,可能{2@n,α}就足够了。
                      然后{1@ω}就是大ω数阵,这是ω级的BO序数。{1@ω}后面可就麻烦了,还是先有{1@(ω),1},是{1@ω}+1经过前面的各种自然数元增长率序数构造的极限,当然,{1@ω}的对角化就足够答辩,{ω@(ω),ω}自然是枚举{1@(ω),α}的OCF与ψ函数的交点,然后才是真正的{1@ω,ω+1}({1@ω}此处的ω需要对角化),进而要来到{1@ω,1@n},最后就来到{2@ω},然后{2@ω}需要代入{1@ω,}系列中完成对角化,才能有{2@ω,n}这样的。
                      然后才到ω→ω→ω^ω+1
                      应该每个在n元增长率序数上有名的序数都是以ω结尾的很大的序数吧。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4-29 01:17
                      回复
                        其实我也总结了增长率序数的各种性质:
                        1,如果α是极限序数,且fα(ω)在ψ序数是以ω收尾的序数,则fα+1(ω)在ψ序数中为将前者的ω转换为Ω的结果。
                        2,α是后继序数,则fα+1(ω)在ψ序数中只需要乘上Ω。
                        3,α是极限序数,如果fα(ω)为塔型不动点,则fα+1(ω)为替换成第Ω个不动点的结果,在BOCF上看则只需要乘以Ω。
                        4,增长率序数的构造在ψ序数中,仅有自然数和ω,Ω等的乘积,没有诸如ω+1这样的构造。
                        5,极限增长率要么以ω收尾,要么以Ω₂及以上的序数或塔型不动点收尾,不可能以Ω收尾,以Ω收尾都是后继增长率。
                        6,n重增长率不可能以Ω~Ωn之间的序数收尾。至少是Ω_(n+1)。
                        7,f_ψ(h(Ω_n))(ω)=ψ(h_(Ω_(n+1)))
                        8,增长率不动点在ψ中均以ω结尾或者是塔型不动点结尾,不可能以Ω_n(n∈N,n<I)结尾。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4-29 01:47
                        回复
                          虽然在ω→ω→ω^ω+1时增长率序数就达到极限了,但是,这也是只能摸到二级对角化的冰山一角。后面还有ω→ω→ω^ω+2,ω→ω→ω^ω+ω+1,ω→ω→ε0那样的东西,已经是超过多元增长率序数所能表示的范畴更超越xx阶Catch。只有y序列或者BMS才能描述这个序数,可能已经抵达Y(1,6)了(对于LRO后面的序数还不怎么理解,未能分析这些玩意有多大)。
                          那么接着怎么理解ω→ω→ω^ω+2
                          还是拿出{1@(0)0}这东西吧。
                          首先进入{1@(0)0}+1,{0,{1@(0)0}+1,ω}(这个在迭代函数的方面上会是个极大的突变点,ω变Ω,此时OCF应该就要用到高阶稳定基数了),如果设{1@(0)0}=某个f(x)的第ω项,接着{1,0,{1@(0)0}+1},{({1@(0)0}),0,1},{({1@(0)0}+1),0,0},{{1@(0)0},0,ω+1}(即{f(ω+1),0,ω}),{{1@(0)0},1,ω},{1@3,{1@(0)0}+1},{1@4,{1@(0)0}+1},{1@(ω),{1@(0)0}+1},{1@ω,{1@(0)0}+1},{1@({1@(0)0}),1},{1@{1@(0)0},ω+1},{1@{1@(0)0},1@1},{1@{1@(0)0}+1},{1@{1@{1@(0)0}+1}},{1@(0)1},直到α→{1@(0)α},就是ω→ω→ω^ω+2,以上类似我扩展的φ序数,可写作{1@(1)0}。
                          到达{1@(ω)0}了又是大变化,可以设{1@(0)α}能在某种OCF表示成f(α),{1@(1)0}用这个就是f(Ω),{1@((0))0}=f(Ω_ω),接着在{1@(((0)))ω}处即抹平,注:里面出现极限序数,只要不是0位参数通通都要对角化。
                          然后{1@(1,0)0}就是二级对角化的ω→ω→ε0,当然,准确写法应该是{1@(1,0)ω}。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4-29 16:50
                          回复
                            你枚举不够详细,定义不够明确,分析不够平凡,追求有人帮你分析,至少满足其中一个吧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4-30 11:51
                            回复
                              那么怎么从{1@(ω)0}变成{1@((0))0}呢?
                              首先是{1@( ω )0}(这个ω不用来做为对角化记号,直接计算),可以考虑到{1@(ω)0}是某种序数表达式的取极限,取到第ω项,如果把这个表达式记为f_n,那么{1@(ω)0}就记作f_ω,那么{1@(ω)0,ω+1}就是f_ω+1,{1@(ω)0,1@1}就是f_不动点,这些不动点于是被{1@(ω)0,n@1}给折叠了,接着就到{1@(ω)0,1@n},中间的{1@(ω)0,ω@1}是最麻烦的阶段,他直接着相当于实际的{1@(ω)0,n@1}的堆叠,直到{2@( ω )0},{1@{1@( ω )0+1}}乃至{1@(0){1@(ω)0+1}},然后才是{1@( ω )1},接着有非对角化的{1@(ω+1)0},在非对角化的形式中,里面达到f_ω+1时,才能演变成对角化形式的{1@(ω)0,ω+1}(ω+1位于0位参数),达到f_α才能演变成{1@(ω)0,α},接着继续复杂的步骤,才是真正的{1@(ω+1)0}(对角化形式),最后到α→{1@(α)0}才是二级对角化的ω→ω→ω^ω+ω+1。
                              类似的,可通过我定义的φ序数类比,α→{1@((0)α)0}为二级对角化的ω→ω→ω^ω+2ω+1,α→{1@((0)(0)α)0}为二级对角化的ω→ω→ω^ω+3ω+1,α→{1@((0)…α项)0}是ω→ω→ω^ω+ω^2+1(注,其中α项,还是()里面来极限序数,通通都需要对角化),
                              α→{1@((1)α)0}是ω→ω→ω^ω+ω^2+ω+1,后面你就知道怎么弄了。
                              其实,我们可以用对角化序数模型来魔改序数函数,就可以得到二级对角化。
                              先从φ函数开始,φ(ω,n)要定义成φ(ω[n],n),一个对角化序数版的φ函数就定义完毕了。
                              那么能不能把这个对角化序数计算方式弄进OCF里面去呢?这样就可以很方便的理解二级对角化了。
                              我们先从ψ(Ω^ω)开始,φ(ω,n)在ψ函数怎么表示呢?就是ψ(Ω^ω×n)是吗?没错,定义ψ(Ω^ω×n)=ψ(Ω^(ω[n])),完毕,就这么改。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04-30 15:2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