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迷吧 关注:97,966贴子:4,497,631

《简单介绍一下高铁公司的一些情况!》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几个帖子,发现一个问题,虽然很多车迷对动车啊,车站啊,线路啊等很熟悉,但是对高铁公司很陌生,我就简单做个介绍吧,不对的地方大家指正,但拒绝那些脑残女士进来无理取闹!!!


IP属地:黑龙江1楼2024-04-08 19:50回复
    中国第一批高铁公司大概是从2005年左右筹建吧,当时叫筹备组,只有京沪叫高铁公司,其他的基本都叫客专公司,可能京津城际公司早一些,大概在2005年就完成了公司组建,因为是为了北京奥运会,重点都放在了京津城际上,然后就是郑西、武广、哈大和京沪相继注册,成为中国第一批高铁公司。


    IP属地:黑龙江3楼2024-04-08 20:07
    回复
      京沪高铁是股份公司,客专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都是股份公司,其实没什么区别,为什么当时不都叫高铁公司,还是出于低调的原因,当时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并没有得到太多的支持,只有刘比较坚决,下定决心要完成中国铁路的高铁化,当时也叫跨越式发展,刘有个外号也叫刘跨越,据说,不一定准,事情的起因还是邓大人出访日本时,做了新干线,很是喜欢和夸赞,这就刺激和坚定了铁路领导人发展高铁的决心。不管什么原因,如果没有刘的魄力和才干,中国高铁不会出现那么早,也不会有今天这么大的成就,实事求是地说,他的功绩不应该被抹灭。吧友们,当你们坐高铁或者成为高铁迷的时候,应该记住这个名字!


      IP属地:黑龙江4楼2024-04-08 20:25
      收起回复
        作为股份公司,当然是有股东构成的,除了,除了铁路这个大股东外,客专公司的股东基本是一样的,就是地方政府以征地拆迁的支出评估后作为资本入股,占比各有不同,地方股东当时的股比一般都是30%左右吧,地方股东有的按省统一计算,有的则按各个地市计算,多少不等,但地方政府基本都是通过公司的形式出资的,也就是有一个平台;京沪公司当时比较特殊,有一些社会资本比较关注,纷纷出资入股,所以,铁路出资并不是很多,大概在一半左右吧。


        IP属地:黑龙江5楼2024-04-08 20:40
        回复
          虽然有股东出资,但是这些出资远远不够高铁项目建设的需要,我们拿大家知道的京沪高铁公司来说,股本只有491亿,但是建成后的固定资产却高达1270亿,那么,剩余的建设资金是哪里来的?贷款,基本都是国有银行的贷款,也有个别的是世行贷款,很少。这些贷款全是由客专(高铁)公司出面贷款,虽然有的需要地方股东的担保,有的不需要担保,但账都算在客专(高铁)公司账上,每个公司贷款都超过股本,甚至更多,这些贷款全路加起来,就十分巨大了,现在铁总的财报上贷款超过6万亿,当然这里不全是客专(高铁)公司的贷款,有人做了推算,不管是什么比例吧,肯定大部分是由客专(高铁)公司产生的。


          IP属地:黑龙江6楼2024-04-08 20:58
          收起回复
            再说客专(高铁)公司的人员构成,虽然地方或社会资本出资成为股东,但一般都不派人员参与公司的管理,客专(高铁)公司基本是有铁路人员组成的,虽然当时也派员出国学习和考察,但是熟悉高铁的人员还不是很多,后来除了抽调铁路局的一些专业人员外,也从工程局选拔一批人才,可以说,当时的几大客专(高铁)公司还是人才济济的,当时因为客专(高铁)公司与铁路局是平级,也是正局级单位,下面就是正处级的部门,确实吸引了很多人才,特别是京沪高铁公司,由退休的蔡部长坐镇,确实很有震慑作用,主要还是刘亲自主抓,大的协调都是由刘与省委和省政府协调,当时的工作开展起来还是高效的,前期几条高铁的建设还是比较顺利的/


            IP属地:黑龙江7楼2024-04-08 21:32
            回复
              说到人才,就不能提到一件事,那就是人才流失,客专(高铁)公司与一般的定编都是50人左右吧,还有一些住勤的,一般也都100人左右,但高阻上台后,就把客专(高铁)公司给简编了,大概减编了一半吧,造成了高铁建设人才的大量流失,这些人都已经基本建设过了一个高铁项目,知识啊,经验啊,项目管理能力啊,都很成熟了,但是,减编就得走人,不过,很多人去了地方的高铁公司,这些人后来成为地方高铁建设的骨干,山东省高铁之所以发展的那么好,与当时接受了一批高铁建设人才有很大关系!!!这个事,很多外人不知道,这个高阻干的又一件破坏中国高铁的坏事!!!


              IP属地:黑龙江8楼2024-04-08 21:46
              回复
                那么接下来,就要讲讲高铁公司的职责了,上面有人说了,业主单位,对,这没错,刚开始的时候,全都是自己公司干自己的线路,现在有些改变了,有些高铁公司也代建一些其他公司的项目,比如京哈高铁公司代建的沈白高铁,就不属于京哈高铁公司自己的项目,业主好像是长吉和丹大公司。
                那么作为业主,高铁公司具有哪些职能呢,大概有这几个方面吧:
                一是各种审批手续,环保、国土资源、发改委等等吧,一系列的审批程序要走完。
                二是招标,从设计、施工、监理和咨询等各个环节开始,通过招标程序,选定各方面的单位,签订合同,当然,有些单位项目没开始就是指定的了,比如设计单位,一般都是先行设计的,没有设计院的先行介入很多东西都无法展开。
                三是协助地方政府完成征地拆迁工作,配合设计院和完成地界的勘测和界定,完成初步的调查登记等等。
                四是组织施工、编制施组、组织进场了,重点工程先行开工了等等。
                五是负责项目的施工进度、安全质量管理,投资管理,还有技术指导。
                六是各种会议,每周的交班会和各种专业会议,密切跟踪进度,解决问题。
                七是各种监督检查,客专公司配合各种技术精英,下面也设置工程指挥部,检查指导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工作。
                八是验工计价,每个季度进行一次工程款的结算,按照程序进行验工计价。
                九是设计变更,这项工作在铁路工作量比较大,设计变更贯穿整个建设过程。
                十是项目的竣工验收,概算清理。
                大概就这么多吧,可能还有遗漏。


                IP属地:黑龙江16楼2024-04-09 10:14
                收起回复
                  继续说,为了完成这些工作,客专(高铁)公司一般都设置这些职能部门,正处级建制。工程部、安质部、物设部、外协办、计财部和综合部。后来运营后,有的公司增设了经营管理部。


                  IP属地:黑龙江18楼2024-04-09 11:33
                  回复
                    建设过程基本就这样了,那么开通运营后是个什么情况呢?我继续说一下
                    客专(高铁)公司的运营管理模式分为两种,第一种以京沪高铁为代表的的模式,自营加收取过路费的模式,开始的时候是这样规定的,管内的动车由高铁公司负责运营,垮线车由铁路局负责运营,后来京沪好像把一些管内的车也交给铁路局一些了,但客专(高铁)公司基本没有开行垮线车的。第二种模式就是客专(高铁)公司没有自营,全部收取过路费的,目前是以京沈客专公司为 代表的,原来哈大客专也是有自营的,但开几年下来,太赔钱,就做了很多工作,把动车全部交给路局运营了,一年节省20多个亿。
                    先说第一种模式
                    自营的车,一般都是租用铁路局的车,后来也有自购的车了,运营和人员和维护也是铁路局提供的,客专(高铁)公司每年支付动车租用费,运行费用和维修费用。而动车售票产生的票价收入归客专(高铁)公司所有,算作票价收入。这里就有个收支平衡点,就是票价收入达到多少才能达到租车等费用,超过了这个点,才能盈利,达不到就会赔本,这个点我们测算过,每条线路都不一样,实际来说,京沪就赚钱,哈大就赔钱,这和每趟车的客座率有直接的关系,哈大也有客座率高的车是赚钱的,京沪也有赔钱的车,但整体算下来,京沪是赚钱的,哈大是赔钱的。
                    收过路费是个通俗的说法,因为和高速公路收费很相似,你的车在我的路上跑,就得给我钱,所以百姓都这么叫。准确的叫法是提供服务收入,包括线路使用费、网电费、上水费、售票服务费、旅客发送服务费等等,这些收费是有固定标准的,是国铁几天规定,路线使用费事按照线路等级规定的,一类和二类等级价格不一样。至于车站产生的费用,是互相清算的,按车站隶属关系清算,高铁车站不一定都是高铁公司的,有的是隶属铁路局的,比如哈大客专的哈尔滨西站,是哈局单独立项修建的,归哈局所有,京沪高铁的北京南站原来也是北京局的,被京沪高铁公司给置换过去了,用动车所得资产置换了车站,京沪公司占了很大的便宜,这是蔡部长的功劳,全路就京沪高铁把动车所这个赔钱的玩意给置换出去了,其他的动车所全部隶属于客专(高铁)公司,这部分资产不属于高铁路网的范畴,是动车运用的有机部分,按理说,应该置换给铁路局所有。


                    IP属地:黑龙江20楼2024-04-10 10:20
                    收起回复
                      说到这,大家就能看到,中国高铁不仅仅是高铁公司这么简单,也包括铁路局,因为铁路局不仅仅负责高铁运营的调度指挥,还负责大部分动车组的运营,动车组基本全部是配属给铁路局的,由各个动车段负责保养维修,动车组的司机隶属于机务段,所有的司机都归机务段管理,动车组的乘务人员是客运段的,一般保洁和餐服外包出去的,但也有例外,哈局的保洁在乘务员自己干,没有钱外包出去,车上的乘警不属于铁路部门的,已经移交给公安部门了,但也和铁路有很大的联系,每年营业外支出中有一笔不小的公安经费。
                      动车组的管理模式就是这样,高铁公司也是一样管理,看不出啥差别,就是背后的清算不一样,高铁公司要支付给铁路局各项费用,同时票价收入也归高铁公司。


                      IP属地:黑龙江22楼2024-04-11 09:19
                      收起回复
                        大家也看出来了,高铁公司和铁路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合作与经济关系:
                        第一、高铁公司的设备维修是委托给铁路局的(京沪高铁的供电设备特殊,是委托电化局的),支付给当地铁路局维护费用;这个费用一般称之为委管费,基本是双方商定的,全路不太一样。
                        第二、高铁公司租用铁路局动车运营,支付租用费及维修费,以及运营需要的人员及各种费用;
                        第三、铁路局支付给高铁公司的费用,就是车在高铁线路上跑,支付的过路费,包括线路使用费、网电费、上水费、售票服务费和旅客发送服务费等等吧。这个都是有标准的,按线路等级全路是统一的。
                        可以看出,有些是没有标准的,是商定的,有些有标准的,是全路统一的,作为全路的最高领导者,国铁集团显然是这些标准的制定者,最早的标准比现在的要高,前几年调整一下,下调了高铁的过路费收费标准,因为京沪公司盈利较多,就要给地方股东分更多的红利,显然,这不是铁总愿意看到的,但是,什么事情都是双刃剑,我觉得铁总公司是因小失大了,在京沪公司上市之后,全路这些年再无一家高铁公司上市,上市似乎对铁总集团没什么吸引力,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资本市场对中国高铁发展的意义所在,这个话题有点远了,就此打住。


                        IP属地:黑龙江25楼2024-04-12 10:04
                        回复
                          国铁集团,不但是价格的制定者,也是清算的执行者。在财务部的附属机构中,有一个叫资金清算中心,就是专门进行清算的,不但是国铁公司、铁路局之间的客货运清算,还包括地方铁路公司的清算。
                          但是呢,这个清算中心的数据来源,很值得吐槽,不说别的,但就高铁公司的清算,就很不规范,基础数据来源于统计中心,而统计中心的数据来源于各个铁路局的统计,而这个统计的最原始数据,来自于司机报单,就是司机完成任务后的报单,有时会有延迟和误填,人工统计,也有会错漏,这样就造成了高铁线路上的实际动车运行数据有误差,有时会漏几趟,有时重联会写成单组,这些都会直接影响清算结果的准确性,没办法,各个高铁公司,就要有专人核对每个月的数据,根据运行图、客运文件、电报和调度命令,进行核对,有时有了更有依据,还要参考售票系统的月报,每月把错漏的车次上报给铁总清算中心,下个月进行更正,这是实情。
                          也许,你们会怀疑这个事的真实性,为哈都信息时代了,完全可以通过大数据准确地反映动车的开行情况,为啥还人工统计汇总呢,我也不知道,我也很不理解,但目前,依旧是这么个情况!


                          IP属地:黑龙江26楼2024-04-12 15:16
                          回复
                            前面很多朋友都提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高铁公司的收费如何定价问题,有人提到了成本加成原则,但是全路的每条线路的成本都不一样,而且,有些成本是变动的,会随运量的多少而改变,所以,具体到每一条线来定价,不太现实,也很难操作,因为,偏远地区的高铁线路成本更高,本来运量就少,如果按成本定价,那就更是死路一条了。但是也不能完全脱离成本,比如电费是高铁公司从电力部门采购的,是有成本的,如果你定价低于采购成本那就不太合适了,另外,有些朋友说,旅客密集运量高的线路应该定价高一些,错了,我觉得恰恰应该降低收费,因为这些好的线路比如京沪的成本比别的线路要低,应该降低一下收费才是完全正确的,我们现在的收费只是考虑了线路的技术等级,而没有考虑运营带来的变量,这是不对的,应该考虑运量的因素,划分出几个等级,比如开行100对及以上的算一级,99-70算一级,60-50算一级,50以下算一级,30一下算一级,这里就是有一个问题,就是有些线路的排图变化比较大,不稳定,那也好办,就是在原有一、二类线路等级的基础上,超过100对或者80对的线路降低收费20%,节省下来的钱,也不能便宜这些高铁线路所在的路局,因为这些路局也比较富,比如京沪高铁所在的北京和上海局,应该抽出来作为一个资助基金,帮助一些偏远的高铁公司维持正常的运营,因为有些高铁公司是很困难的,有的已经电费都交不起了。劫富济贫吧,铁路历来开的一个优良传统。
                            当然,这不是我的最佳建议,我实际上的想法却恰恰相反,我觉得应该把优质高铁公司做大做强!而不是去劫富济贫。我以后有时间,单独说说这方面的想法。


                            IP属地:黑龙江27楼2024-04-13 09:51
                            收起回复
                              铁路控股的高铁公司实际上,也有两种不同的形式,第一是京沪的模式,铁路出资方为中国铁路投资公司,与铁路局没有关系,记得武广当初也是归铁投管理的,后来划归武汉和广州局出资了,时间很久了,印象有些模糊了。第二就是铁路局就是出资人,高铁公司与铁路局既然是投资关系,也有经营关系,实际上就是内部交易。高铁公司与铁路局之间,肯定是高铁公司处于下风的,没办法,目前就是这个管理模式。
                              这与当初的设想,有些不一致,当初按照刘的设想,高铁是要独立管理的,几大维修基地和几大调度指挥中心,都是为高铁单独设置的,可惜刘的设想没能实现。
                              按照刘的设想,实际上就是网运分离的模式,高铁公司就是路网公司,负责自己高铁线路及路网设备的维护,下属有自己的高铁维修段,而不是委托铁路局维修。不负责高铁动车的运营,凡是移动的设备由运营方负责,动车及动车所等资产,由铁路局负责。至于调度指挥系统,目前看,高铁不太可能单搞一套,因为有很多高普混合站,搞两套会造成混乱。
                              这个模式,实际上与现有的模式,很容易切换,铁路局负责高铁维护的单位不是高铁段就是高铁维护中心,都是独立的部分,比较容易整体切割给高铁公司。高铁公司有自己的下属维修单位好处很多,不再因为费用而扯皮了,按照实际发生核算,比商定的委管费用会更加合理和趋于实际。按照术语,就是更加真实有效。
                              现在最大的问题不在于铁路局怎么与高铁公司分割管理权限,而是在于高铁公司没有整体上的系统管理,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中国高铁总公司,也就是在顶层管理层面,没有这个职能,按说,铁路总司,拆分成几个大的专业公司,应该更加有利于专业管理,比如货运总公司,客运总公司,高铁总公司,集装箱总公司,快运总公司,等等,但目前看,铁总没有放权的意思,也没有拆分的计划,还是执行原来的区域管理模式,就是下设的铁路局就负责这个区域的一切管理,按块划分的,而不是按照各个专业的条,估计有些人会知道这个,就是所谓的条块之争。


                              IP属地:黑龙江28楼2024-04-14 11: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