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吧 关注:8,973贴子:653,213

【崇焕事迹】宁锦大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宁锦大捷
就是皇太极率大军进攻锦州和宁远
袁崇焕率军民保卫并取得胜利
明朝方面称作“宁锦大捷”

《三朝辽事实录》关于宁锦大捷的记载


IP属地:江苏1楼2022-04-06 09:26回复
    袁崇焕纪念园文章https://www.ych.org.cn/cn_asp/communicationshow.asp?id=1189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22-04-06 09:42
    收起回复
      天启七年即天聪元年(1627年)五月初六日,皇太极以“明人与锦州、大凌河、小凌河筑成屯田”,没有议和诚意为借口,亲率数万军队,进攻宁(远)锦(州)。
      至二十六日,后金军已围城15日。其间:以军事手段攻城,不克;以政治手段议和,不议;诱其出城野战,不出;布局奇兵打援,不获。
      二十七日,后金军分兵两部:一部继续留驻锦州,在锦州城外凿三道壕,加以包围;另一部由皇太极率领,官兵数万往攻宁远。

      《明熹宗实录》“辽东巡抚袁崇焕题本”关于后金围攻锦州(天启七年五月)


      IP属地:江苏3楼2022-04-06 09:43
      回复
        时任辽东巡抚的袁崇焕提出:“坚壁固垒,避锐击惰,相机堵剿。”朝廷为确保宁远,不允许袁崇焕亲自率领援兵,前往救援;而令满桂、尤世禄、祖大寿等率军一万,驰援锦州。
        时宁远城坚、池深、炮精、械利,诚谓“宁城三万五千人,人人精而器器实”。除“凭坚城用大炮”外,还布兵列阵城外,掘濠以车为营,列火器为守御。
        二十八日,袁崇焕列重兵,阵城外,背依城墙,迎击强敌。明辽军与后金军两支奇兵,在宁远城外展开激战,矢镞纷飞,马颈相交,各有死伤。

        《皇清开国方略》关于宁锦之战的记载


        IP属地:江苏4楼2022-04-06 09:44
        回复
          明军骑兵战于城下,炮兵则战于城上。袁崇焕亲临城堞指挥,“凭堞大呼”,激励将士,齐力攻打。参将彭簪古以红夷大炮击碎八旗军营大账房一座,其他大炮则将“东山坡上奴贼大营打开”,后金军伤亡重大。
          宁远比锦州,城池更坚深,兵马更精壮,火炮更猛烈,指挥更高明。后金兵无法靠近城池,甚至没有攻到城下。
          二十九日,后金天聪汗皇太极率军撤离宁远,退向锦州。
          如果说锦州的战斗只是沿袭天启六年(1626)宁远守城的战法,那么宁远的战斗可以说是明军第一次与后金短兵相接而不落下风,这对于明军增长野战经验、提升野战信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辽东巡抚袁崇焕欣喜地奏道:
          “十年来,尽天下之兵,未尝敢于奴战,合马交锋。今始一刀一枪拼命,不知有夷之凶狠剽悍。职复凭堞大呼,分路进追,诸军愤恨此贼,一战挫之,满镇之力居多。”
          当后金军在宁远城下激战之时,锦州的明军趁后金军主力西进、势单力薄之机,于二十八日,突然大开城门,蜂拥冲杀出来,攻向后金大营,初胜之后,迅即撤退回城。后锦州战报送到皇太极手里,他感到宁锦腹背受敌,不得不迅速从宁远撤军。
          六月初三,皇太极向锦州城发起进攻,皇太极攻城不下,遂命撤军回营。明总兵赵率教疏报:此役后金军伤亡“不下二三千”。初五日,天聪汗皇太极从锦州撤军。
          六月初六,袁崇焕在报功的奏章中,力称功劳最大的是满桂。可见其大公无私,光明磊落。

          袁崇焕《天启七年六月初六日锦州捷报疏》(《袁督师遗集》)
          宁锦之战,后金军攻城,明辽军坚守,此役历时二十五天,宁远与锦州,以全胜而结局。明人谓之“宁锦大捷”,其已被载入中国战争史册。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22-04-06 09:46
          回复
            -------------------------------正文截止


            IP属地:江苏6楼2022-04-06 09:47
            回复
              袁崇焕宁远,宁锦之战名垂千古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4-07 20:01
              收起回复
                宁锦大捷
                明总兵赵率教疏报:此役后金兵伤亡“不下二三千”。
                明镇守太监纪用奏报:初四日,奴贼数万,蜂拥以战。我兵用火炮、火罐与矢石,打死奴贼数千,中伤数千,败回贼营,大放悲声。
                城东灰尘蔽天,贼兵分投前来围城。桂即亲督红旗,督率各营将领等官祖大寿等迎敌,贼伤无数。贼抬尸至双树堡西焚烧,桂被贼射中数箭,桂马与尤总兵马亦被射伤。各将安设红夷、灭虏等砲,针东山城上奴贼大营打开,贼死数多。自卯至午,贼见我兵力战,不能得前,撤兵东去。。。。巡抚袁崇焕奏:十年来尽天下之兵未尝敢与奴战,合马交锋,今始一刀一枪拼命,不知有夷之凶狠骠悍。职复凭堞大呼,分路进追,诸军忿恨此贼,一战挫之,满镇之力居多。。。。【三朝辽事实录宁远城下】
                。。。。。。。。。。。。。。。。。。。。。。。。。。。
                《清太宗实录》记载:“攻锦州城南隅,因城濠深阔,难以骤拔。时值溽暑,天气炎蒸,上悯念士卒,乃引军还。”
                《旧满洲档》更少讳饰:刻有“宽温仁圣皇帝”字样的皇太极信牌此次攻打时,兵士死亡很多,大军遂还。
                【满文老档宁远及锦州城下血战】:二十八日晨,进略宁远,欲困其城。至宁远北冈-----【是役也。萨哈连贝勒、瓦克达阿哥俱被创。】由彼军还,至双树堡宿营。
                是日,锦州兵出城,我军迎击,败其明兵,逐之入城。【是役也。遊击觉罗拜三、备御巴希,争先攻入敌阵,俱阵亡。
                六月初一日,以击攻满总兵官之兵及密云兵,到八牛祭纛。【以战中所俘获人口马匹,悉赏阵亡将士,汗亲临阵亡遊击拜三、备御巴希丧,酹酒哭之。】初三日,布列八旗梯盾及一切攻具,并观察战地形势。初四日,攻锦州城南隅。本欲卯刻进兵,辰刻攻城。【因城壕深濶,时值酷暑,】战则难以骤拔。乃於已刻退兵。
                【是役也,士卒阵亡甚众。】於初五日,大军自锦州还。
                初五日,凌晨,天聪汗皇太极开始从锦州撤军。经小凌河城,拆毁明军工事。初六日,至大凌河城,毁坏城墙,然后东去。七大恨攻明之前,皇太极父亲努尔哈赤在《清太祖武皇帝实录》中对诸王大将曾留下训词:“【至于攻城,当观其势,势可下,则令兵攻之,否则勿攻。倘攻之不拔而回,反辱名矣!】”努尔哈赤宁远,皇太极宁锦背负“辱名”之痛。
                皇明史出自张廷玉等所纂。专媚胡虏。胡虏之犯中原。张其搪突之势。【若天兵之破胡虏。并没其功。】如赵率敎守锦州。袁崇焕守宁远。虏方倾辽沈而至。蠭屯蚁聚。其势可谓壮矣。崇焕等乃击逐之。其方畧规画必有大可观者。明史只言坚守围解。【所谓宁锦大捷。其寥寥如此-------朝鲜硏经斋全集卷之三十四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22-04-08 08:48
                回复


                  IP属地:加拿大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2-04-10 11:16
                  收起回复
                    袁崇焕纪念馆,应该加强下宣传啊


                    IP属地:江苏10楼2022-04-12 10:01
                    回复
                      这是满清自己的记录,
                      台湾《旧满洲档译注》天聪元年六月初一日条记:汗将所获之俘虏、马匹赐给阵亡的二千六百八十人。初四日条记:再次进攻锦州城,兵士死亡很多。台湾版《满洲老档》是入关前原档,大陆版为乾隆重抄本。后金在宁锦之战被击毙三千以上,伤不详


                      IP属地:江苏11楼2022-04-13 09:42
                      收起回复
                        我看网上有人说袁崇焕杀毛文龙毁东江镇,还有和后金议和损害了大明外交信誉,向后金出售粮食帮后金度过饥荒,有好多重大过失。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2-04-14 19:33
                        收起回复
                          袁督师宁远,宁锦大捷,他们袁黑替努尔哈赤皇太极不服啊,奈何奈何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2-04-16 20:10
                          回复
                            我给本帖加个精品咯,兄弟们


                            IP属地:江苏14楼2022-04-20 08:24
                            回复
                              “辽民苦虐于北,时欲窜归中朝,归路甚艰,百计疾走,数日方抵关,文龙必掩杀之,以充虏报功,是其大恶!”  。。。。明季北略【毛大帅是不管鲜人,汉人都能杀良冒功】
                              备东江则再备一岛帅,到时冒功领饷跋扈之徒则又至矣。。。杨嗣昌文集
                              毛文龙专踞自雄,禁民归内,冻馁死者已数拾万矣。。。孙元化
                              臣因念东岛昔年假捏塘报,装饰俘级,内廷视为固然。臣止图克敌,不望居功,故未尝为将士一言求叙。--邱禾嘉(乙编叶六四)
                              文龙守身弥岛,在陆汉人,皆被胡兵所杀。贼既退.毛兵出陆作乱,攻陷碧撞、广坪等堡,驱掠子女财宝。文龙又募汉人,斩朝鲜人被俘逃归者三四千人,称以贼级,以捷奏闻,龙骨城报捷军官及士女,亦被毛兵杀死。移咨毛营,屡请禁断,不从……
                              时文龙乘贼有无之隙,纵兵杀害,剃头作勒.以要功赏.我人之被杀,不知其数,女人及未冠者,益不保。’。。。【朝鲜乱中杂录】
                              七年,金起宗驰启曰:“毛将持兵在岛中,不敢窥贼左足,而只以日献伪捷,厚罔天亾朝。
                              岛兵游哨专以接获难民为事,然必有赍裹参银者,方收以树党,如贫无所挟,则杀之以报功,每年所上首虏皆此类也--帝京纪闻卷3东江废置始末-明-史玄
                              七年,“毛船五艘一时卸泊安戎仓,焚掠间闾,【厮杀人民,僵尸遍野,惨不忍见】。【定州避乱男女万余人,又被毛兵掳掠,投水而生者仅三百云】。’。。。。【朝鲜李朝实录】
                              (明)梅之焕 《梅中丞遗稿》卷三 : 复袁自如。 毛文龙一案若自今日言之。则为过后话不佞之切齿。【此蠧盖已极於昔年献俘之日矣。辽人子女六七岁上下者皆充作俘虏。】彼时仅一科臣略加驳正即取中旨 切责。谓【小夷非俘出自何典。诸婴孩遂骈斩於市。】只此一节寸斩岂足尽辜。况逆节种种皆犯无将之戒乎。


                              IP属地:江苏15楼2022-04-21 09: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