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曼吧
关注: 3,071 贴子: 29,141

南唐北陆,民国不可不论的一道风景。

  • 目录:
  • 艺术家
  • 0
    《徽因和小曼》—水绣 徽因得到太多的爱了 很多人都喜欢她 所以多我一个不多 少我一个也不少 让我爱一爱小曼吧 这个傻孩子 惹人心疼 只有志摩爱她 她勇敢追爱 遭遇了太多舆论 她也没有自己的孩子 没有人为她争 也许,她本不想争 都随摩去了 素服一生 她的心可昭日月 我总是同情弱者 那么多人抨击她 那么多人骂她 我想替她争一争 她就是一个单纯的傻孩子 为了爱豁出去了 只为成全他们感情的梦 虽然最后面相处磕磕绊绊 但是初心的爱意永流传
    董凝眉 5-28
  • 10
    名人评论陆小曼的文学艺术 陆林深大家都知道陆小曼是才女,她能文、能诗、能画、能书、能演、能编、能译能舞。后来人对她才艺的评论自不必说,和她同时代的众多名人对陆小曼才艺方面的评价就很能说明问题了,因为是同时代的名人。他们的评论显得尤其真切,真实。本文就想向大家介绍这些名人对陆小曼才艺的评论,让大家能更好了解感受到陆小曼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
  • 9
    “一代才女,旷世佳人”。 这是作家、乡邑恽甫铭对陆小曼的评价。谈到陆小曼,人们往往以那场家喻户晓的世纪之恋来定义她、解读她。 此间有误读,亦或有偏颇。
    董凝眉 5-10
  • 18
    陆小曼一篇“散文”赏析 陆林深陆小曼没有散文家之名,但她的许多文章都可以当散文来看。她的日记、书信、作的序、回忆、随感都是很好的散文。她的《哭摩》就是轰动全国的名篇。今天就陆小曼日记中隐藏着的一篇美文作一点赏析,与大家分享。
    董凝眉 5-2
  • 0
    祝贺:新月大讲堂“漫谈泰戈尔1924中国行——纪念泰戈尔访华一百周年”活动圆满成功!
    董凝眉 4-16
  • 7
    欢迎留言报名: 新月大讲堂“漫谈泰戈尔1924中国行——纪念泰戈尔访华一百周年”
    董凝眉 4-12
  • 14
    话剧《思凡·陆小曼》空降上海,走进一代民国女神陆小曼,如烟火般灿烂又孤寂的一生! 胡适说:她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郁达夫说:她是振动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徐志摩说:她一双眼睛也在说话睛光里荡起,心泉的秘密 她就是一代民国女神陆小曼
    董凝眉 4-10
  • 2
    今天是4.3日,是蛮姑仙游的日子 明天就是清明节了,以文字怀念蛮姑。 纪念画家陆小曼先生仙游59周年 (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
    董凝眉 4-4
  • 17
    纪念陆小曼先生逝世59周年🌹🌹 (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 《陆小曼国画艺术略论 》 作者: 恽甫铭 上海中国画院画师陆小曼先生,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出生于上海,成长于北京。祖籍常州。名眉,字小眉、龙女、小梅、梅壑。笔名冷香人、蛮姑。晚号瘦梅。1926年,陆小曼与现代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结婚,他们反对封建礼教的爱情传奇,成为人们恒久的话题,几乎盖过了画家陆小曼的盛名。
    董凝眉 4-3
  • 6
    编者按 经查资料得知: 1947年6月21日,上海举办刘海粟画展,这是对刘海粟绘画艺术的一次较为全面的回顾展。作家、画家王进珊主编的《申报》副刊《春秋》于同日刊出刘海粟画展特刊,发表了申报社长潘公展的《艺术与社会人生》、顾树森的《海粟及其作品》、姜丹书的《论海粟》、梁宗岱的《给海粟的信》(此文《梁宗岱文集》和《宗岱的世界》两套书均失收)、温肇桐的《论刘海粟及其艺术》和叶恭绰的《读海粟画奉题一律》等诗文以为祝贺。
    董凝眉 4-3
  • 11
    陆小曼《皇家饭店》的艺术成就 赵贤德 摘要:《皇家饭店》是陆小曼唯一的一部短篇小说。小说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是故事情节曲折化,人物形象原型化,各种描写细腻化,问题提出深刻化。遗憾的是陆小曼中晚年没有坚持用文字表达自己或他人的人生或现实生活。关键词:陆小曼,皇家饭店,唯一小说
    董凝眉 3-29
  • 24
    陆小曼绘画中的文人画气质与表达(作者:周逸敏) 一、“一代才女”常州陆小曼
    董凝眉 3-18
  • 6
    陆小曼集外文小议作者:陈子善 读赵家璧一九八一年十月所作的《徐志摩和泰戈尔》(刊一九八四年八月三联书店初版《编辑忆旧》),文中回忆“上海沦为孤岛时期,小曼曾为《良友画报》写过一篇纪念泰戈尔的散文,遥祝印度老诗人的八十寿辰。”这段话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查《陆小曼诗文》(柴草编,二〇0二年一月百花文艺出版社初版),只收入陆小曼一九五七年所作的《泰戈尔在我家作客——兼忆志摩》一文,这篇“孤岛时期”所作纪念泰戈尔的
    董凝眉 3-12
  • 6
    随着日子往前走作者:陆小曼 实在不是我不写,更不是我不爱写:我心里实在是想写得不得了。自从你提起了写东西,我两年来死灰色的心灵里又好像闪出了一点儿光芒,手也不觉有点儿发痒,所以前天很坚决的答应了你两天内一定挤出一点东西。谁知道昨天勇气十足的爬上写字台,摆出了十二分的架子,好像一口气就可以写完我心里要写的一切。说也可笑,才起了一个头就有点儿不自在了:眼睛看在白纸上好像每个字都在那儿跳跃。我还以为是病
    董凝眉 3-10
  • 14
    还她一个公道——柴草著《陆小曼传》序作者:陈子善 三年前,我那时还在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任职,一天有位年轻的不速之客来访。他自报家门,说正负责浙江海宁徐志摩故居的陈列设计,专程来沪搜集徐志摩的资料并访问有关专家。我不是专门研究徐志摩的,只是喜欢读点徐志摩,虽然也曾发掘过一些徐志摩的史料,自忖并不能对他有多少帮助。但有同好远道而来,不亦乐乎!何况徐志摩故居的维修开放也是我所关心的事,于是就围绕徐志摩这
    董凝眉 3-9
  • 4
    陆君荣俊序 陆林深据说做守家的长子容易,做创业的长子艰难。以守家作为事业,前人留下的财产很多,做长子的只要按照以前方法继承下去就可以了,如果是创业的长子,痛心家庭衰败,没有新的出路,没有过人的才智与胆识,想要光宗耀祖,留给子孙产业,那是极其困难的。我对陆君荣俊有很深的感触。陆君荣俊,是承铣公长子,品格出众,因祖上产业微薄,担心不能光耀门庭,说:“大丈夫不能在远方立功,记载在史书上,难道可以终身贫困
    董凝眉 6-2
  • 12
    陆小曼家世考 陆林深对民国才女陆小曼的褒贬,众说纷纭。我想摒弃“戏说”的成份,严肃地以发生的历史事实和有据可查的历史资料,以及当时人物原始的讲话为依据,还原出一个真实的陆小曼。
    董凝眉 2-29
  • 3
    赠陆君荣昌序 陆林深陆君名叫荣昌,是承铣公第二个儿子。天资聪颖,读《四书》,看过一遍就能背诵。因为出身贫寒,没有条件继续读书,只能从事经商。成家后,想到家里没什么产业,更加奋发图强,努力经营,然而入不敷出,除了用以赡养亲人兄弟之外,已经没有储蓄了。一八六零年,太平军攻陷常州,他带领家人迁居上海,两袖清风,糊口都很困难。因为以前忠厚诚实的名声在外,有富商聘请他做事。不久,他不愿意寄人篱下,与同行商量
    董凝眉 2-28
  • 24
    敬佛信佛向佛生 邱权讲述 陆林深整理前面介绍说到,陆小曼母亲吴曼华是“信佛教”的。虽然我们没有更多资料来说吴曼华“信佛教”的具体事例,但从陆小曼的日记、书信中多次讲到她母亲烧香拜佛的事。陆小曼在1925年3月11日的日记中说:“昨天一日在广济寺和尚们念经,家里在那里做佛事……”所谓做佛事是请和尚念经给家里的祖先超度亡灵,请的和尚有时七八个,有时八九个,可以请到家里做,也可以家人们到寺庙里做,家人要按和尚的要求
    董凝眉 2-23
  • 13
    平常生活是课堂 邱权讲述 陆林深整理陆小曼自己没有子女,解放后那段时间侄女陆宗麟带着儿子邱权和陆小曼生活在一起,陆小曼表妹吴锦带着一对双胞胎儿子也和陆小曼生活在一起,1955年又多了一个小孩毛毛豆,那么好哉,这一家子热闹了。堂侄女陆宗麟是陆小曼堂兄陆耀焜的长女,而陆耀焜是陆子福嗣子,陆宗麟随父过嗣,陆小曼自然把她当亲侄女一样,自己又没有子女,因此又看成是亲女儿,特别亲热。所以,陆宗麟当时找对象时,都有陆小
    董凝眉 2-20
  • 13
    一视同仁怜人女 邱权讲述 陆林深整理在上海中国画院,保存着陆小曼1956年刚进馆时写的一份《自传》,里面是这样写的:“我廿九岁时徐志摩飞机遇害,我就一直生病。到一九三八年,三十五岁时与翁瑞午同居……翁瑞午在一九五五年犯了错误,生严重的肺病,一直到现在还要吐血,医药费是很多的,还多了一个小孩子的开支……”至于陆小曼和翁瑞午之间的关系,陆小曼这样说:“我与翁瑞午最初绝无苟且瓜蔫,后来志摩坠机,我伤心至极,身体
    董凝眉 2-17
  • 24
    伤心江湾陆墓群 邱权讲述 陆林深整理陆小曼的爷爷叫陆荣昌,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常州时迁到了上海。事实上,陆荣昌是樟村陆氏迁往上海这个分支的始迁祖。(2005年续修宗谱时已单列为上海支)据《晋陵樟村陆氏宗谱》“赠陆君荣昌序”记载“陆荣昌‘庚申流窜,携眷徙沪’”,即1860年太平军占据常州时,携家眷迁往上海。“巨商聘之未几,翁不乐居人篱下,商之同人,得金若干或行商坐贾获十倍之利,境改丰隆。”意思是说:陆荣昌起先受巨商
    董凝眉 3-12
  • 7
    陆小曼的一生中,有不少不可思议奇异事,我们不是迷信论者,也不是宿命论者,这些奇异事和陆小曼的命运有没有必然联系,我们不得而知,但它确实发生过,我们把这些偶然的事情列出来,不要下结论,也下不了这个结论,列出来存疑,俟后看看偶然性中是否存在着必然性。这也是对陆小曼和历史的尊重。从陆小曼书信、日记、文章里,可以看到陆小曼自己也感到不可思议的奇异的事情。
    董凝眉 2-2
  • 12
    陆小曼亦师亦友的学生王亦令在陆小曼去世时,撰写一副挽联:“推心唯赤诚,人世常留遗惠在;出笔多高致,一生半累烟云中。”1这里讲的“烟云”指的是鸦片,就是说陆小曼一世人生一半被鸦片给拖累了。陆小曼吃鸦片的事,一直是人们诟病的话题。确实她吃鸦片的陋习,把自己害苦了,也把志摩害苦了。她的许多朋友也都为此痛心和惋惜。那么陆小曼究竟是怎样染上吃鸦片的恶习,又在吃鸦片上发生了些什么样的风波。后来又是什么样的结局
    牛有阅 2-7
  • 9
    陆小曼和翁瑞午,是一些人最津津乐道的谈资。各式各样的说道可谓多矣。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编就怎么编,这在当时上海滩上的小报就干过这种事,为此还引起了一场诉讼。这是在徐志摩在世的时候发生的。徐志摩死后,对陆小曼与翁瑞午的各种八卦新闻,传说轶事也是五花八门,众说纷纭。这里借用陆游一首诗来发一点感慨。
    牛有阅 2-7
  • 16
    陆小曼在“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悲伤中,她并没有自暴自弃,相反,激起了她的勇气。苦难把她潜在的倔强和性灵的创造激活了,让我们从她自己的文字里来看她的这种态度。她在《哭摩》悼文中写道:“我现在很决心的答应你从此再也不张着眼睛做梦躺在床上乱讲,病魔也得最后与它决斗一下,不是它生便是我倒,我一定做一个你一向希望我所能成的一种人,我决心做人,我决心做一点认真的事业,虽然我头顶只见乌云,地下满是黑影,可是我还记
    董凝眉 1-28
  • 5
    徐志摩1931年11月9日给陆小曼的信上说:“明天(十号)本来去了,凭空天津一响炮,小顾又不能走,方才尔和通电,竟连后天走的成否都不说了。……但也许说不定他后天走,那我也许和这信同时到也难说。”(徐志摩1931年11月9日致陆小曼信)事实上,他在等待了许多天后11月11日走成了。他这封信确实同时到达上海。这是他最后一封信,也是他最后一次返回上海,他到达上海后的情况怎么样呢?让我们来看柴草《陆小曼传》中的叙述:11月11日,徐
    董凝眉 1-28
  • 40
    如果说陆小曼在婚前和徐志摩谈恋爱,有过一段痛苦烦恼的“至暗”阶段那么,有情人终成眷属,两个人终成正果结婚后,又经历了一段怎样痛苦烦恼的“至暗”阶段。有人来假设:“假如贾宝玉和林黛玉真的结婚了,会发生什么样的婚姻故事?”又有人问:“假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真的结婚了,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家庭矛盾?”我们一时无法回答。但徐志摩和陆小曼这样的旷世恋情,终成正果结婚后的故事,倒又可以从另一个侧面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
    董凝眉 1-28
  • 8
    林徽因在《悼志摩》一文中说到徐志摩的性格:“事实上他只是比我们认真、虔诚到傻气,到痴。他愉快起来他的快乐的翅膀可以碰到天,他忧伤起来,他的悲戚是深得没有底。”1的确是这样,让我们把徐志摩1925年8月初从欧洲回国后,一段时间里的思想情绪用一张波动曲线图来表示,是很有意思的。这张图能简要地了解徐志摩快乐时碰到天,忧伤起来深得没有底的情景。这都是徐志摩日记、书信里他说的话。
    董凝眉 1-27
  • 12
    徐志摩赞美陆小曼有“最美,最纯洁,最可爱的灵魂”。说:“如其女人的心,曾经有过纯洁的,她的就是一个。”而且徐志摩自己说,他对陆小曼的认识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只是同情她,看她是俯视的,后来发觉不对,他只能平视看陆小曼。第三阶段,他连平视都不敢了,只能仰着头献给自己有限的真情与真爱,声明自己对陆小曼的惊讶与赞美。这些都是徐志摩自己日记书信里说的。
    牛有阅 2-4
  • 8
    二十二、打电报趣事隐语 陆小曼1925年3月20日的日记,记载了一件民国趣事,有关这件趣事传说很多,大致是这样的:徐志摩与张幼仪离婚后,写信给在美国的林徽因,吐露思念之意。不久林突然来电,内容是说自己独居国外,生活苦闷,希望你能写一电报,对我多多慰藉,使我能得到一些温暖。徐志摩得电后,大喜过望,立即写一长电,情意绵绵。第二天亲自到电报局去发电,哪知收发电报的人笑着对徐志摩说:“先生,今天已同时收到了发给这位
    董凝眉 1-25
  • 17
    二十一、纵有妒意也相安 王亦令和陆小曼是亦师亦友的好朋友,王亦令在年龄上要比陆小曼小一辈。正如王亦令所说:“我与陆小曼初次见面后,立刻开始密切过从。”1又说:“故陆以子侄视我,苦心培养我……”2王亦令和陆小曼还合作翻译外国作品,在陆小曼晚年王亦令是陆小曼家中最亲近的朋友。陆小曼1965年去世时,王亦令撰写了一挽联:“推心唯赤诚,人世常留遗惠在。出笔多高致,一生半累烟云中。”3可知王亦令对陆小曼是非常熟悉的。
    52mxhdgs 1-25
  • 7
    二十、散文大家不知名 什么叫散文大家,至今我的认识还是模糊的,就是连什么叫散文,也随着“大散文、小散文”的概念,愈加模糊起来,我们只能具体举几位前辈来比照才能看得清一点,古代的暂且不去说它,民国时期就有几位大家耳熟能详,值得敬佩的写散文的高手,例如鲁迅,例如朱自清,郁达夫等,但是陆小曼的散文,我读起来,绝不比这些高手差。陆小曼并不是专写散文的,也没有散文家之名。而我这里要列出的是陆小曼一篇不是散文
    董凝眉 1-20
  • 14
    十九、倔强“普罗米修斯” 刘海粟说:“小曼这样一位曾震动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郁达夫语)……”1郁达夫又说:“假使我马上要死的话,在我死的前头,我就只想做一篇伟大的史诗来颂美志摩和小曼。”2那么郁达夫说的“普罗米修斯”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陆小曼是“普罗米修斯”?陆小曼成了中国的“普罗米修斯”又有哪些意义和价值?先把“普罗米修斯”介绍一下。在古希腊神话里,有一个关于普罗米修斯的神话,
    董凝眉 1-20
  • 7
    十八、向往高处赢敬爱 每一个人一生中都有改造自己思想的过程。就如一个小孩从幼稚到成熟,都有一个不断改造进步的过程。陆小曼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陆小曼在1925年3月20日的日记里感慨地说:“一个女人能叫人在同时敬爱,那真是难极了。有一种人生来极动人的,又美,又活泼,人人看了能爱的,可是很少能敬的……我的人的本性是最骄傲的,叫我生就一种小孩的脾气,叫人爱而不敬,我真气极了。”1
    董凝眉 1-19
  • 0
    痴到了真,是无条件的。
    董凝眉 1-18
  • 0
    今天是诗人徐志摩诞辰一百二十七周岁的日子,大家有什么话要留言给他吗?
  • 8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这句话是老生常谈,而世界上有没有绝对主义的爱,这却是一个新课题,徐志摩想来回答这个新课题,但情况到底怎么样?结果又是怎么样?让我们慢慢地来倾听他的理论。然后慢慢观察他的结果。
    董凝眉 1-13
  • 14
    十六、只爱志摩天可鉴 陆小曼和徐志摩的恋爱,传得沸沸扬扬,陆小曼和徐志摩的恋爱,闹得轰轰烈烈。对他们的恋爱说法各种各样,有的说是徐志摩并不真爱陆小曼,不然不会扔下他自己一个人去欧洲了。有的说陆小曼也不是真爱徐志摩,不然早就和王赓离婚了。社会各种舆论真假莫辨。徐志摩爱陆小曼,前面已经有很多资料能够来证明,而陆小曼只爱徐志摩却还没有足够的资料来证明。那么,我们就从陆小曼日记.书信之中来看看,陆小曼是如何
    董凝眉 1-10
  • 6
    徐志摩对陆小曼的赞美是不吝笔墨的,有的用诗一般的抒情,有的用优美的文字,有的以富有哲理的高度评价,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透过徐志摩的眼,他的笔,他的口,我们看到了不可不看的风景——陆小曼的美。我们从徐志摩大量的日记、书信、文章里,不断看到徐志摩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对陆小曼的赞美。“一个最美最纯洁最可爱的灵魂。”“我敢说如其女人的心曾经有过纯洁的,她的就是一个。”“你这样一朵希有的奇葩……”1“我
    52mxhdgs 1-9
  • 10
    十四、逃世情绪竟相说 徐志摩和陆小曼闹出了恋爱风波,造成了巨大社会舆论,也造成了两个人的痛苦与烦恼。正如陆小曼所说:“……他那种倾心相向的真情,才使我的生活转换了方向,而同时也就跌入了恋爱了。于是烦恼与痛苦也跟着一起来。”1在烦恼与痛苦的煎熬过程中,两人都产生出逃避社会,逃离尘世,躲到山里去隐居的念头。当时徐志摩和陆小曼有几种情绪交织在一起。一种是发狠话,讲到死的寂灭中去实现他们理想的爱,一种是要遁
    董凝眉 1-4
  • 0
    在新的一年里 祝愿山河无恙 祝福平安喜乐 依然爱我所爱 品味人间至情
    董凝眉 1-1
  • 11
    陆小曼和徐志摩相恋,遭到了四面八方来的压力,多少次遇到了绝望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两个人都不断地给予对方以鼓励,给对方希望的话语,尤其是徐志摩给予陆小曼的鼓励更多。他不断地给那堆被人粗暴践踏的,快要熄灭的火堆上添柴加油,使陆小曼那颗脆弱的心增加了几分活力。徐志摩在1925年3月3日给陆小曼的信中说:“来,让这伟大的灵魂的结合,毁灭一切的阻碍,创造一切的价值,往前走吧!再也不必迟疑,……且不忙慢慢的来。不必
    董凝眉 12-30
  • 10
    十二、挂念和猜疑并存 陆小曼和徐志摩恋爱了。到1925年初,已经到了如胶如漆,双方都不能自拔的地步。这事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在家庭里也陷入了难堪尴尬的境地。虽然两人这样热恋,但其实双方心里一直没有底,两人都在揣摩对方的心思,所以经常流露出猜疑的心情,在徐志摩去欧洲后,双方一方面互相挂念,一方面又不断地猜疑,让我们翻开陆小曼和徐志摩的日记和书信看看。徐志摩去欧洲后的第三天,1925年3月12日,小就在日记里写道
    zr_0614 12-28
  • 9
    十一、相见时难别亦难 徐志摩和陆小曼初次相遇是在1924年,到1925年初,两人就跌入爱河不能自拔了。这段时间,虽然陆小曼家里,特别是他母亲极力反对,徐志摩和陆小曼还是能见面的,但社会的舆论已经沸沸扬扬。为了避开这种压力,在朋友的劝说下徐志摩暂时到欧洲去避避风头。离开尴尬的境地,这次离别就如生离死别,看两个人的日记和书信。
    董凝眉 12-18
  • 10
    十、死去活来相思苦 在徐志摩和陆小曼的日记、书信、诗文里,经常用“死”来表达他们的衷肠和绝望,用来召唤和鼓励,一起去赴死的决心,不过还好,两个人都没有死成.在死的悬崖峭壁上徘徊一阵后又活了过来,不但活了起来,还终成正果,两个有情人终成眷属,所以我标题就用“死去活来”这句话讲述他们的相思之苦,相思之泪,倒是比较贴切的。徐志摩在1925年3月3日给陆小曼的信中这样说:“一个灵魂有时可以到发黑的地狱里去游行……我
    董凝眉 12-14
  • 10
    徐志摩在1925年3月3日给陆小曼的信中说:“何况今天我处在这最尴尬最难堪的地位,怎禁得我咬牙切齿的恨,肝肠迸裂的痛心呢?”1那么徐志摩怎么觉得自己在最尴尬最难堪的地位呢?
    董凝眉 12-11
  • 3
    《真爱 陆小曼 徐志摩 日记/书信/诗文解读》这是一本文史类著述。以国家图书馆保存的陆小曼徐志摩日记书信原件为依据,从精神层面解读他们的内心世界,探寻他们喜闻哀乐的真实想法,剖析他们的躯壳和灵魂,讲述他们追求真爱的动人历程,从而展现真实的陆小曼和徐志摩。本书摒弃以往叙说陆小曼徐志摩表面生活故事的肤浅,摒弃热衷于谈论他们的趣事轶闻为能事的浅薄,以史学家对待历史的严肃态度,以史学家严谨的治学笔调,坚持实事求是
    董凝眉 12-1
  • 208
    我可爱的姑娘 你已经离开很久 而你仿佛又从未离开 我的头脑里有你 我的胸怀里有你 我的灵魂里有你 是你 小曼 走进了我的心 因为你情真意切的文字 因为你朦胧缥缈的画作 因为你的性灵 因为你的执着 因为你的美丽 小曼 我想不到甚么词形容你 你是一缕烟 你是一首曲 你是一个梦 你是含露的玫瑰 你是展翅的白鸽 你是天地间幽静的空谷 你是竹林间穿流的清风 这是你 我爱的你 沉睡的你 啊 我永难忘记 在此清明 怀念你 追忆你 寻访你 你的倩影在我脑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