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二十多年间,祝家庄遗址曾进行过3次考古工作,2012年发现在祝家庄村东存在3组战国至汉代的陶排水管遗迹,这是首次认识到祝家庄遗址内分布有等级较高的建筑基址。近年来,与祝家庄遗址关联较紧密的安子沟、土山屯和王家楼等汉墓群陆续被发掘,以及琅琊台遗址的研究成果,逐渐加深了对祝家庄遗址的认识。
祝家庄遗址发现的战国时期素面和卷云纹半瓦当以及西汉时期的“千秋万岁”瓦当和琅琊台遗址发现的同类型器物高度吻合,结合祝家庄遗址周边地区出土的战国时期的“荆公孙敦”和“左关铜量”这些重要青铜器,表明铁橛山东麓的古琅邪地区在战国时期是齐国重点经营的地区。祝家庄遗址的发掘对于研究古琅邪地区战国至秦汉时期文化面貌、历史文化更迭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