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ss3的一些糟糕体验并不是来源于延迟。
PPT上那个Flip Metering比看起来要重要得多。大家都开启双倍帧生成,且最终延迟差不多的情况下(4090开性能档,5090质量档,5090最终帧数甚至更低),5090的游戏体感明显比4090好。
这就意味着40系开dlss3感觉卡手和手感变肉不完全是延迟导致的,很多人以为不可玩的40毫秒延迟其实一点问题都没有。
问题出在40系配合CPU Pacing会导致生成帧无法均匀落在两个渲染帧的正中间,原则上应该是1、1.5、2、2.5这样的节奏,但实际上的帧节奏其实是1、1.2、2、2.8、3这样,这不仅会导致手感变差,当两帧间隔足够长的时候也会导致画面观感劣化。
换成硬件级的帧排序器后这个问题几乎消失了,延迟还比之前低,即使只开2X帧生成也能把40系当前的体验吊起来打,3/4X配合足够高刷新率的屏幕你几乎感觉不出来这是生成的帧。

PPT上那个Flip Metering比看起来要重要得多。大家都开启双倍帧生成,且最终延迟差不多的情况下(4090开性能档,5090质量档,5090最终帧数甚至更低),5090的游戏体感明显比4090好。
这就意味着40系开dlss3感觉卡手和手感变肉不完全是延迟导致的,很多人以为不可玩的40毫秒延迟其实一点问题都没有。
问题出在40系配合CPU Pacing会导致生成帧无法均匀落在两个渲染帧的正中间,原则上应该是1、1.5、2、2.5这样的节奏,但实际上的帧节奏其实是1、1.2、2、2.8、3这样,这不仅会导致手感变差,当两帧间隔足够长的时候也会导致画面观感劣化。
换成硬件级的帧排序器后这个问题几乎消失了,延迟还比之前低,即使只开2X帧生成也能把40系当前的体验吊起来打,3/4X配合足够高刷新率的屏幕你几乎感觉不出来这是生成的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