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吧 关注:217,710贴子:6,415,630
  • 12回复贴,共1

居然有人认为《水浒传》的作者不知道宋代的服饰和武器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居然还有人把《水浒传》当成清代的袍带类,短打类的民间评书,以为里面描写的服饰都是和清代那些民间戏曲里的服饰一样。作为一个玩甲,玩汉服,玩传统刀剑的一个爱好者真是对这些言论感到无语。元代很短的,按水浒传生活的那个年代,宋朝只不过才灭亡50年而已,朱元璋的外公还是参加过崖山海战的士兵。
我不是什么专家,只有一个普通的初中就读玩《水浒》原著的90后,大多说人对《水浒传》服饰造型的印象是央视水浒里的,央水的人物造型负责人就是片尾曲里出现《水浒人物谱》画像的作者戴敦邦,和剧里的造型比起来,戴敦邦先生的画像要比剧里的似乎更符合历史,因为画像里的形象,其实是参考的明代《出警入跸图》。严格说起了央视的影视造型和画像都不是宋,而是明。,所以这些刻板印象根本就没法证明水浒传作者不知道宋代服饰,道具的证据


IP属地:河南1楼2022-10-02 20:52回复

    《水浒人物谱》的人物造型和出处《出警入跸图》的对比,图是描绘的明朝万历时期,不是宋朝,但是因为央水的缘故很多人以为《水浒人物谱》是画的真实宋代的样式





    IP属地:河南2楼2022-10-02 21:00
    回复
      这段是《水浒传》里李逵做衙的描写

      很标准的宋代公服
      宋代公服除了颜色不同用来区分等级,再有就是革带的带鞓的颜色銙的用料来区分等级外。其他的都很相似。
      公服的圆领袍又叫澜袍,公服带是长短两根带,短的很短,用来调节腰围,长的很长,要绕腰一圈后在由上往下别与腰间(注意,一定要由上往下,由下往上那是要造反,皇帝都不能这样别)


      IP属地:河南3楼2022-10-02 21:27
      回复
        《水浒传》里徽宗初登场时的服饰描写

        徽宗本人所画的《听琴图》,里面穿深色襦裙,带子午冠的是徽宗本人,下面绿袍红袍的是“六贼”里的王黼和蔡京
        他俩头戴的就是软脚唐巾,也叫幞头。水浒传里徽宗的服饰描写可以参考他俩的服饰,除了颜色外,还有就是图里他俩系的是革带,水浒传里的则是绳子是穗子样式的丝绦。这些是闲居时的休闲服饰


        IP属地:河南5楼2022-10-02 21:47
        收起回复
          《水浒传》里的经典打扮,就拿杨志的这身来举例。

          范阳笠这身真的是水浒传里最经典的扮相了,范阳笠在水浒里有时候叫毡帽,是遮阳,避雨,防尘的首选,但其实是作训帽,在正式作战时是要带铁质盔的。水浒原文里说的白段子征衫有两种,一种是貉袖(貉字读音图里标错了,因该是读音mò),一种是绣衫。看名字都能猜出貉袖是普通士兵穿的,绣衫是高级武将穿的,又叫衷甲,主要是起到防尘,保护甲的。

          明代《关公擒将图》甲是明代的,对水浒传没有参考价值,里面周仓关兴甲外面穿的就是绣衫,关公穿的是把圆领袍穿一半,另一半腋在腰间,这种外套都叫衷甲,保护甲的。



          IP属地:河南6楼2022-10-02 22:09
          收起回复
            不找原文了,工作量太大了
            最后来张我的照片吧
            头戴范阳笠,身穿直裰(就是西游记里的一口钟),外套貉袖,围红项帕(红领巾,擦汗的)腰系捍腰袍肚。脚蹬皂靴(不过我这个是清代官靴)


            IP属地:河南8楼2022-10-02 22:18
            收起回复
              再来张穿甲胄的吧


              IP属地:河南10楼2022-10-02 22:20
              收起回复
                另外关于《水浒传》里的武器
                直接看《武经总要》吧,这是本宋代武备书,详细记载了宋代的武备实战运作与使用。
                水浒传的兵器都能在书里找到,











                IP属地:河南12楼2022-10-02 22:45
                回复
                  一个一个的帖水浒传里的兵器原文工作量太大了,这书可以作为水浒传里的武器参考



                  还有另一本里的,虽然很多人认为这些都是仪仗用的,但其实他们的确也是实战的


                  IP属地:河南13楼2022-10-02 22:49
                  回复
                    说下万恶的“宋方心曲领”
                    基本上每一部关于宋代的影视剧里都会出现这个,在大家印象里,方心曲领就是上面是圆的套在脖子上,下面吊一个方形,和狗项圈一样的,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种都是现代人臆想出来的,不仅如此,宋代的方心曲领就是一个错误的存在。
                    先分开说,
                    1.宋代方心曲领的样式
                    赵弘殷画像,赵匡胤的爹,通天冠服配方心曲领

                    宋代画像《赵鼎像》里身穿朝服,头戴笼巾貂蝉冠配方心曲领

                    方心曲领一定要配朝服货祭服这种高规格的礼服使用,作用很简单,因为这些高级礼服都是交领,用来压衣领的。公服是不用方心曲领的,公服顾名思义就是上班是穿的,到了明朝连公服都很少穿了,直接穿常服了,不管是公服还是常服,都是不配方心曲领的。
                    宋代的画像《孝经图卷》描绘的官员穿朝服的情景,从正面看方心曲领像一个圆圈套在了脖子上

                    不过宋代画像《文姬归汉图》里可以看出穿朝服是的方心曲领后面的样式,是半圆延伸出来两条带子交叉系在一起的。(虽然是画的东汉时的故事,但人物服饰参考的是宋人和金人的。)

                    明代的《明宫冠服仪仗图》里的方心曲领可以看出是完全继承的宋制。

                    2.宋代方心曲领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存在,因为战乱方心曲领失传了,宋代人就根据文献记载望文生义出来了上面的方心曲领。这个错误一直延续到了明代嘉靖时期(这个皇帝就是历史上被海瑞骂,《大明王朝》里的那个大喊“朕的钱”“朕四季常服不过八套”的那位),嘉靖登基后先后开始了大礼议,对各方面进行了改革,其中就是服饰,奠定了明朝中后期服饰的独特特点,期间发现了宋代对方心曲领的理解错误。
                    唐代的方心曲领其实是中衣的领子是方领的,领子延伸出外衣外面,因为织物的柔软无法支撑起来就成了外观上的圆领也就是曲领。
                    样式参考《历代帝王相》

                    于是明代从嘉靖开始废除了宋代的错误的方心曲领,朝服和祭服不在使用。
                    明代后期朝服画像,已经没用了宋代错误版本的方心曲领了


                    IP属地:河南16楼2022-10-03 00:47
                    回复
                      《水浒传》关于盔甲的描写
                      就拿索超和杨志校场演武这点来举例,之所以用他两有两个目的,一则是水浒传里的武将对阵明显来自于士兵校场比武,二则就是对甲胄的描写比较全面。

                      先解释几个名词,狮蛮带,兽面带很容易让人望文生义,以为是兽面腹吞,这两其实就是革带,源自于蹀躞带,带銙(也叫带板)上的图案是蛮人训狮的就叫狮蛮带,是兽头的就是兽面带,就是武将所束的腰带,不是一定要穿甲胄是才会束,穿便服也能束。同样文官的公服带也可以穿便服时束,因为就是条用来区分文官和武官的装饰。
                      原文中提到的“上笼一领花袍”,这个就是上面我在杨志装束那里提到的衷甲,不是绣衫就是半披圆领袍。
                      再有头盔,兽盔,凤翅盔这些下面慢慢说,先说红缨,在唐时期缨是胡人的,汉人用雉翎,李白的《侠客行》“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到了宋代胡缨成了汉人的标志了
                      原文提到腰上系的绿绒带,红绒带是一种很绣花纹的绒布束腰带,很长,绕腰一圈,在腹部拧成麻花隔开两头,剩下的两头分别垂在两腿边。这种原本是普通士兵布带,到了高级武将那里就发展成了这种奢华样子了。
                      行了下面看宋代《武经总要》甲胄的样式,
                      步人甲,有一个更出名的名字“铁浮图”,是一体直身扎甲,盔上的项顿可以收缩到上面,实战时放下保护头部。图是后面样式

                      右图是步人甲前面样式,左图琐子纹甲,上面的兽吞可以去掉和随时安装的。

                      经典的凤翅盔,掩膊也叫肩甲,宋代的和唐代的,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多了两条绑绳,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里的甲胄就更接近宋。


                      有小项顿的盔,这种盔,在项顿收到盔顶时,也还能保护脖子。

                      宋持刀武士像,上面的甲胄上身效果就是这样,项顿收到了盔顶,小项顿依然可以起到保护。


                      IP属地:河南21楼2022-10-03 13:09
                      回复
                        兽盔,盔也叫胄,兜鍪,在兜鍪上装饰一些兽头,或兽纹,就叫狮盔,虎盔等等的,你装饰什么就叫什么盔。
                        论兜鍪的装饰奇葩度还是日本的多,这里就不岔题了,感兴趣的就去搜搜。
                        中国的兜鍪以凤翅盔最为代表

                        重檐兜鍪,是宋辽金乃至西夏蒙古都是在这个盔体上来修改的。


                        IP属地:河南22楼2022-10-03 13:23
                        收起回复
                          从水火将这段,来说下说下甲片颜色的事。

                          原文“熊皮砌就嵌缝沿边乌油铠甲”,说的是甲胄的内衬和包边是熊皮,甲片是黑色的。
                          《水浒传》原文中经常出现金甲,银甲,黑甲,赤甲等等之类五颜六色的各种颜色的甲,在一般人眼里金甲,银甲肯定比别的甲更值钱,事实上可能更好相反,金甲是指的甲片是镀铜甲片(也可能真的有人用黄金),银甲是指甲片是抛光的铁甲片(钢甲片,所有种类的甲片都是经过锻打的),其他颜色的甲片就是指上大漆的漆片铁甲。
                          单独说下黑甲还有一种可能,是指甲片未打磨抛光,明代早期,明军的甲就是这种黑甲,在明前后期改成了抛光后的白色甲片。
                          给甲片上大漆这是我国的传统艺能了,从春秋战国时为了彰显身份,就给自己的甲上大漆,
                          大漆原料本身就很昂贵,其制作的漆器经过的工序繁琐且花费时间。给甲片上漆的工序也是要反复的,上漆,晾干,打磨,再上漆打磨晾干,来回几次,最后经过抛光才完工一个甲片的上漆。
                          唐代黑漆扎甲,可以看到漆皮依然光洁。



                          IP属地:河南26楼2022-10-04 21:5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