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养老之忧
“银色”浪潮来了
人口老龄化将作为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主要特征,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在1997年召开的第35届会议上,提醒各会员国要“铭记21世纪老龄化是人类前所未有的,对任何社会都是一项重大挑战”。
中国人口老龄化与21世纪共同起步。当21世纪钟声敲响的时候,中国已经进入世界人口老年型国家的行列。中国老年人口数量之大,发展速度之快,更是前所未有的。所以,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全球人口老龄化将带来巨大影响。在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将完成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在前50年中,人口老龄化将经历从起步、加快到高峰的发展进程。除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老年人口数量大等一般特点外,还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即在人口老龄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将出现如老年人口快速增长期、高龄老年人口快速增长期、农村老龄化加速期。在21世纪前5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将给社会经济带来十分深刻的影响。解决好前50年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求得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到下世纪后半叶,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缓解,将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说,人口普查及人口研究中心预测数据显示,2030年前后,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预计将增至4亿左右,相当于现在欧盟15国的人口总和;到2050年,我国60岁和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总数将分别达到4.5亿和3.35亿,这意味着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人。“我国现在虽然还处于劳动力黄金时期,但60岁以上人口超过14%,65岁以上人口超过10%,按照国际社会标准,我们显然已经跨进了老龄化社会的门槛。”
“人口生育率下降和寿命延长正把中国引入一场深刻的人口转变。”美国2004年4月19日公布的一份相关报告提到,“35年前,中国年轻人是老年人口的6倍,从现在起的35年后,折椅关系将颠倒过来,老年人口将是年轻人口的2倍。”
这份名为《银发中国:中国养老政策的人口和经济分析》(the Graying of the Middle Kingdom)的人口报告是由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CSIS)出版的。它阐述了中国未来的人口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在问题,并警示中国,如果不准备充分,中国将在本世纪后半叶面临更大的挑战。
报告的两位作者之一 ———CSIS全球老龄化问题主任理查德•杰克逊(Richard Jackson)在接受《华盛顿观察》周刊专访时说道:“中国政府已经朝正确的改革方向前进,但要成功实现改革目标,还有一段距离。”在杰克逊看来,老龄化对中国改革来讲,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中国能成功克服挑战,未来将更加繁荣,而整个世界都与中国的成功攸关。就像报告中预测的那样,如果中国成功完成转型,“整个世界都能从这一前景获益”。
“到2040年,中国将有3.97亿老年人,比目前法、德、意、日、英5国的人口总和还要多,其增长速度令人惊讶!“基于这样的发展趋势,《银发中国》报告建议,中国应将老龄化问题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考虑。为了说明问题的紧迫性,报告将中国老龄化的问题归纳为以下3点:首先,工作人口会因老龄化问题下降。报告指出,中国的工作人口到2015年将达到一个顶峰,随后下降。到21世纪中叶时,中国将失去18%~35%的劳动力大军。其次,中国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会加快。35年前,中国的儿童与老人的比例是6:1。但今后的35年中,这个比例会扭转为1:2。中国的人口转型正在急剧变化。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的平均年龄会比美国人大。但值得欣慰的是,杰克逊发出的警讯已经在中美学术界得到了一些认同,“中美专家们对中国快速老龄化的警讯有十分高的接受程度。他们都能充分了解老龄化将对中国社会与经济带来的冲击,也忧心养老金制度改革所遭遇到的种种困难。”杰克逊说。
“银色”浪潮来了
人口老龄化将作为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主要特征,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在1997年召开的第35届会议上,提醒各会员国要“铭记21世纪老龄化是人类前所未有的,对任何社会都是一项重大挑战”。
中国人口老龄化与21世纪共同起步。当21世纪钟声敲响的时候,中国已经进入世界人口老年型国家的行列。中国老年人口数量之大,发展速度之快,更是前所未有的。所以,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全球人口老龄化将带来巨大影响。在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将完成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在前50年中,人口老龄化将经历从起步、加快到高峰的发展进程。除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老年人口数量大等一般特点外,还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即在人口老龄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将出现如老年人口快速增长期、高龄老年人口快速增长期、农村老龄化加速期。在21世纪前5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将给社会经济带来十分深刻的影响。解决好前50年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求得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到下世纪后半叶,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缓解,将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说,人口普查及人口研究中心预测数据显示,2030年前后,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预计将增至4亿左右,相当于现在欧盟15国的人口总和;到2050年,我国60岁和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总数将分别达到4.5亿和3.35亿,这意味着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人。“我国现在虽然还处于劳动力黄金时期,但60岁以上人口超过14%,65岁以上人口超过10%,按照国际社会标准,我们显然已经跨进了老龄化社会的门槛。”
“人口生育率下降和寿命延长正把中国引入一场深刻的人口转变。”美国2004年4月19日公布的一份相关报告提到,“35年前,中国年轻人是老年人口的6倍,从现在起的35年后,折椅关系将颠倒过来,老年人口将是年轻人口的2倍。”
这份名为《银发中国:中国养老政策的人口和经济分析》(the Graying of the Middle Kingdom)的人口报告是由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CSIS)出版的。它阐述了中国未来的人口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在问题,并警示中国,如果不准备充分,中国将在本世纪后半叶面临更大的挑战。
报告的两位作者之一 ———CSIS全球老龄化问题主任理查德•杰克逊(Richard Jackson)在接受《华盛顿观察》周刊专访时说道:“中国政府已经朝正确的改革方向前进,但要成功实现改革目标,还有一段距离。”在杰克逊看来,老龄化对中国改革来讲,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中国能成功克服挑战,未来将更加繁荣,而整个世界都与中国的成功攸关。就像报告中预测的那样,如果中国成功完成转型,“整个世界都能从这一前景获益”。
“到2040年,中国将有3.97亿老年人,比目前法、德、意、日、英5国的人口总和还要多,其增长速度令人惊讶!“基于这样的发展趋势,《银发中国》报告建议,中国应将老龄化问题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考虑。为了说明问题的紧迫性,报告将中国老龄化的问题归纳为以下3点:首先,工作人口会因老龄化问题下降。报告指出,中国的工作人口到2015年将达到一个顶峰,随后下降。到21世纪中叶时,中国将失去18%~35%的劳动力大军。其次,中国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会加快。35年前,中国的儿童与老人的比例是6:1。但今后的35年中,这个比例会扭转为1:2。中国的人口转型正在急剧变化。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的平均年龄会比美国人大。但值得欣慰的是,杰克逊发出的警讯已经在中美学术界得到了一些认同,“中美专家们对中国快速老龄化的警讯有十分高的接受程度。他们都能充分了解老龄化将对中国社会与经济带来的冲击,也忧心养老金制度改革所遭遇到的种种困难。”杰克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