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鱼看书吧 关注:24,490贴子:376,716
  • 6回复贴,共1

【短书评+推书+排雷】暑假以来看过的小说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先占个位子,以免懒癌发作,不了了之。未来几天慢慢补上。


IP属地:广东1楼2021-09-22 09:06回复
    有雷
    《捡到一本三国志》 作者:历史系之狼
    历史小说这些年来逐渐出现的一种风气,作者将具有原本具有前瞻性的穿越移至幕后,由某种形式影响本土主角来达到改变历史的目的。这本书也是如此,特殊之处在于,它把一个老梗玩出了新花样,当一个将悲剧收场的未来天子阅读了后世的史书,他将怎样规避历史的遗憾,又会怎样遇到新的难题?
    小说从童稚时的汉灵帝,在他还是一个亭侯继承者时,从河中钓鱼钓出了一本《三国志》开始,自此之后,大汉的命运便彻底的改变了轨迹。
    关于这一本书,他其实是有雷点的,刘宏的后宫应该算两个人。但是我仍然愿意去推荐这一本书,因为很难说这本书的主角就是他,尽管只看前面的人绝无将其他人视作主角的可能。然而刘宏只活了全书的三分之一。在我看到他睡了第二个打算弃书时,偶然发现几十章后他的大臣们已经在讨论他的谥号了
    全书大抵记录了刘宏及其子孙三代执政的朝局风貌。三代皇帝有一对一的,也有一对二的,更有一对多的。所以只能将之视作类群像小说了。
    就是说,作者似乎有意去思考探索一种有别于三国志的历史可能性,并借此让三国种种令人唏嘘的遗憾,成全那个时代英雄豪杰的初心,满足后世对那个时代最为浪漫的想象,于是有治世之能臣的曹操,有治公羊春秋的袁绍,有得以善终的吕布,……诸多今人为之悲喜交加为之意难平的人物,都有个足慰后人的终局。所以说,这本小说的底色是柔和的。
    但这不意味着小说逻辑的幼稚,事实上,打从小说一开始,不晓世事的刘宏向其表哥透露了“天书”的存在以致他表哥被直接灭口起,小说中权力的血腥味就始终未有散去,看过这一部小说的人,应该都会对其中一句“独**乱贼不赦”印象深刻。全书中这样冰冷的利益权衡数不胜数。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可以说虽然三国人物的命运发生了变化,但他们的形象与闪耀于真实历史中的性格特质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形。毒士还是那个毒士,丞相也仍是那位丞相。如果说有所变化,那无疑是“变好”了,这与常见的丑化古人抬高主角或者推进剧情是全然两样的。作者用了近乎奢侈的笔法来记述一个个人们耳熟能详的三国英雄人物的落幕,而全书也正完结于当代天子祭祀这些先贤的颂词中。
    对整本书来说,我以为主角应该正是汉末本身而不是具体的某个角色,东汉三国之后,政治领域中,属于中华文明青年期的那种可贵的生涩却又蓬勃的灵机就消褪了,用老三国的片尾曲来说,人间自有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这本小说就描述了这样一个绚丽的时代。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9-24 00:55
    收起回复
      《苏厨》 作者:二子从周
      “苏厨”这个书名,一方面是说主角厨艺高超,另一方面则是以厨师与宰相的历史渊源点题。
      这是一本历史穿越小说,跟上面的《捡到一本三国志》相比,这本书从某种意义上更具正统意味:一个穿越者,以他的知识建立现代科技、经济金融体制,引引社会的大变革,从而扭转历史既定的命运。
      主角并没有选择反了大宋,而是选择从科举一步步走上执宰之位。期间无数次的让功、妥协,被打压,被猜疑,充当大宋的救火队,四处奔波,从阅读体验来说,这不是一本很爽快的小说,但作者的过人之处在于,他将所有这些行为都用“建立人设”统一起来,因而,在让功时,所有人都知道他的高见亮节,在他四处求火时,举世皆以为能,以致当他还未登上相位时,他的政敌已经畏之如虎,天下人咸谓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真正意义上是奔着圣人的定位来塑造的,故而擅长厨艺这个设定,除开“治大国若亨小鲜”的暗喻,也是要给这种近乎完美的形象增加一些烟火气、一点“人味”。
      小说从主角五岁开始神童级表现开篇,按说五六岁的孩童大谈技术改进是很违合的,但在这里作者抛出了足够的历料,有力地论证了那个时代像主角这样的神童在那个时代的合理性。这也是这本书的一个很大的优点,作者对于宋代有着深入的认知,各种细节层出不穷,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可以说,在历史类别的网络小说中,这种历史功底已经算是相当深厚,至少对这部小说而言是绰绰有余了。相信对小说考据有所要求的朋友,在面对文中大面积出现的考究对话时应当不致失望。
      在推进科技发展上,相对高深的技术突破,小说更倾向于引导当时的宋人来完成,这也是一个很不坏的选择,毕竟一个通晓近代以前大多数技术要点、记得各地地理矿产、了解历史诸多细节、还要对文字有天赋并且对近现代金融有所掌握的这样一个精通人情往来的主角其实不容易让人有很好的代入感(未上任就穿越的县扶贫办主任恐怖如斯),哪怕作者已经用过不少手段来弥补。这也算是小说的一个缺点了。另一个可能影响观感的地方在于,作者对北宋这些历史人物太具“温情”了。
      总体上,我对这本书的评价颇高,是值得五星推荐的类型。
      单女主,从小定亲。无暧昧。


      IP属地:广东7楼2021-09-25 21:01
      收起回复
        《环球挖土党》 作者:痞徒
        对我而言观感近似于《捡宝王》的小说。
        本书将视角转向了古董的最新领域——一、二战文物。专注于挖掘这些战争遗物的人,被称为“挖土党”。这些人从一切相关资料中找到蛛丝马迹,在曾经的战场中搜寻并挖掘出所有能找到的遗物,包括武器装备、勋章文书、信笺报刊,随身财物乃至于亡者的遗体本身。偶尔,也会发现未爆的地雷、将爆的炸弹以及死于这些遗迹中的这些挖土党的同行前辈的遗骸。
        阅读这本小说会有很多新奇的体验。我们对二战关于中国的部分基本上都有个大致的了解,但对于二战之于欧洲的面则知之甚少。在这本小说的前期和中期,作者通过这些战争文物背后所浸染的故事告知了读者二战是怎样像重塑了中国一般改造了欧洲,也试着讲述小说情节发展的中心地带,那个业已轰然倒塌的前苏联的建立、存在和它的消亡是如何深远地影响着全世界,以致它落幕多年后,依旧有它漫天的残晖。
        小说的这些部分我很喜欢。俄罗斯人从沙俄时期到现今的生存状态、社会心态和民族气质都被描述得真实且动人。
        小说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比如说阅读门槛,对于欧洲二战史一窍不通的我阅读起来就比较费劲。语言文字上也称不上优美流畅,不过是不影响阅读而已。在人物塑造上,除了主角的好兄弟,那个俄罗斯人之外,其他人很难给人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作者有意识地让小说中的角色变得不那么脸谱化,但就效果而言,仅仅相当于给角色多加了一道标签,包括反派的塑造过于流俗,小说后期,重心从文物背后的人文情怀转向单纯的寻宝探险,尤其希特勒的财宝与纳粹余孽的冲突贯穿全文,这些都无疑影响到了小说的质量。
        但我仍然乐见于这一类小说的出现,因为它们对拓宽视野,了解更多不同于日常的文化从而带来阅读的享受上是非常有利的。
        在女主问题上,一开始出现的中国留学妹子,虽然很有女主相,但与主角的职业差距太大,出场没有几次就神隐了,因此,女主是主角在白俄罗斯认识的同行妹子。
        雷点也有一些,主要是最后挂掉的纳粹余孽总打不死,死前还强吻了主角,把她女儿也托付给主角,让人莫名其妙又不耐烦。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09-28 21:19
        回复
          《来自未来的神探》 作者:跑盘
          一个新人警察得到未来警探系统成为警界明星的故事。
          说是系统,但系统的存在感并不强,开局时繁琐的积分设定到了中期就仅仅是一笔带过了。从全书看,系统主要是给予了主角几个诸如足迹鉴定、犯罪心理侧写之类的技能,另有厨艺、英文等几个生活技能、一个加强武力的能力,但实际上和笔迹鉴定与侧写一样,这方面的技能并没有发挥出什么作用。
          这显示出作者对于自己的小说的掌控力上的缺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小说的重点破案中相对出彩的部分,如果对这方面有点兴趣的朋友就会轻松识别出它们的原型,无奈地被剧透一脸。
          但如果是对此没有任何了解的读者,在阅读体验上就不会有任何不良的影响。相反,这些传扬已久的奇案大案的侦破的细节足够保障小说的精彩程度。同时,作者在情节的布置上也称得上是可圈可点,凶犯与主角的博弈角斗,一次次的反转和冲突,都足够调动读者的情绪,从而沉浸在快节奏的紧张情节中。偶尔,作者也会挖掘案件中所折射的社会矛盾和人性疑难,这些都提升了小说的质量。
          破案之余,在确保戏剧性的同时,小说在日常情节中也提供了相对真实的警探生活,让读者对下层警员的生活、工作流程甚至择偶态度都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至于小说的缺陷,文字稍显平淡是其一,详略能力不足是其二,人物塑造不够典型是其三,滥用“妨碍公务”是其四。尤其是最后一条,虽然出现的次数只有几次,用在了无理取闹、提供假信息的那些人身上,但读者大多都是普通人,兔死狐悲的心理让人直接从对主角的代入中剥离出来。甚至对其产生了警惕反感心理,这是一个很大的失误,经历了最近长沙的案子,想来会有更多人与我有同感。哪怕是不写少写都好过这样,这某种程度上也是上面我所说的文章详略的把握不足所致。
          在感情方面,小说同样乏善可陈。一开始相亲了一段情节,然后对方感觉一般就断了,女主是在这之后偶然结识的。没有其他暧昧情况。女主角的并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倒是有个配角“廖哥”,他的出现让我多少有些惊喜。准确地说,全书后半程最大的惊喜就是“廖哥”的全身而退了。“廖哥”这个角色的有趣之处在于,他填补了在主角警方视角限制下的空白。就是说,在一些官方和法律力有未逮的小奸小恶上,“廖哥”这个灰色的角色用游走于法律边缘的手段实现了惩恶扬善的正义。而让人无语的是,“廖哥”的全身而退,根本原因在于他的这条线索尚未与主角进行交互小说就已经戛然而止,多少让人哭笑不得。
          对于这本书,如果你对现代破案小说多看过几本的话,想来就很难有什么惊喜了,但如果是第一次接触这类型的小说,那么这本小说不失为一本可观的入门书籍。


          IP属地:广东10楼2021-10-03 21:45
          收起回复
            《冠军之光》 作者:林海听涛
            这算是林海听涛的一本几年前的老书了。
            我曾经看过好几本林海听涛的足球小说,最喜欢的是他的《冠军教父》,这是我少有的读了两遍的小说之一。从足球或者放大到竞技小说上看,《冠军教父》无论在剧情、人物、立意上都相当完整,最为精彩的是小说由小球迷加文的死开始,主角对“足球无关生死,足球高于生死”这一格言的一次次反思、叩问和践行。那也是个对于作者而言,读者还相对友善的时代,至少读者们仍然能接受主角的一次次惨痛的失败,乐于看到主角从痛彻心扉的挫折中磨砺成长。
            而到这本《冠军之光》,老实说,从各种程度上来看,它都要平凡得多,尽管它的主角的冠军更多,看起来更加耀眼。我并不清楚林海听涛这些年的心理是如何发生的转变,他的小说我已经中断了许多年,就是在《冠军传奇》的主角楚中天因与他的女友闹矛盾喝醉酒后与他的德语女教师滚床单那会,我再没有看过他的小说,粗略想来,也已经有十年了。往前推,他写《我踢球你在意吗》都有十七八年了,一个老作者能一直跟得上时代,还是竞技小说的门面作者,这已经是很不容易了。何况《冠军之光》这本书从内容来看也并不比同时期的足球小说过时。只能说,从《冠军传奇》就已经有了端倪的竞技小说风气终究还是演变成了今天的大环境。
            无论如何,林海听涛作为竞技小说扛把子的存在,他的《冠军之光》基本上没有短板,质量是有保证的,套上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这些词汇也绝不为过,就算撇开小说的精彩情节不提,小说中无论是关于足球的细节,还是情节推进的逻辑性,小说写作的手法、乃至于小说人物的塑造都称得上是游刃有余。可能确实是更多的读者更适应于快餐式的情节,林海听涛无须再劳神于文字的雕琢,只消三成精力于斯就已经足以匹配他的这本《冠军之光》了。兴许是这样的写作太过轻松,技痒的林海听涛在《冠军之光》也不时有炫技的冲动,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应该是第三百一十六章的后半章,陡然撞见时,会直接让你感知到文字的美感。在孤独的阅读中,这样突如其来的意外无疑是美好的。


            IP属地:广东11楼2021-10-03 22:56
            回复
              《拼搏年代》 作者:白色十三号
              相对而言比较平凡的重生小说。
              不少人被开头劝退,但是我看完后得说,全书作者最用心力的恐怕恰恰就是这一段。无他,真实。
              我看重生小说最喜欢的就是主角发家到成为普通意义上的成功这一阶段,至少对大部分网络小说作者而言,它根植于作者本人的体验,忠实地展露出作者对那个时代的印象。再往上的内容则由于超乎作者的生活观察,难免于虚构的空泛,缺乏真实的力度。
              当然,很多人被劝退的事实也暴露出了作者文字功底上的遗憾。如何在平凡中写出不平淡的滋味、在日常生活中写出烟火气,尤其是在向读者介绍全书的世界观和时代观感时,这种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像我憾恨至今的小道王的围棋小说《下围棋》,作者仅仅用一句短短的简介就实现了这个效果。
              就全书来说,情节完整流畅,人物有始有终,这都是它的优点。小说有不少乡里村镇的剧情,在乡土宗族方面的细节都似乎有现实可本,另外,二十年前的人情变异、社会问题乃至于黑一点的土黄帝、利益交换、二代、官场和生意、入流不入流的商业竞争都有触及。至于文笔,实际上后面作者写开了又好一些,何况当情节推动起来后,这种水准的文笔已经完全足够支撑读者持续的阅读了。
              人物形象上,主角和女主以及他的好友,老实说都缺乏吸引人的性格特质,比较鲜活的是主角的七叔吕建人,听名字就知道不是个一般人。就我的观感,在主角村镇的人物都比较立得住。
              小说的不足在于浮,浮光略影的浮。小说以拼搏为名,但是没能很好地体现拼搏的力度,无论是主角还是书中大部分人,号为时代,但对于这样一个剧烈变迁中的社会,对于社会规则和运行模式的改变、对于人情和价值观的更易缺乏更深的描述,无论是时代的全局还是时代的一角都不够相称。它记录了一些时代性的社会问题,可对于它们之所以出现的原因的分析停留在最表层,也没有从某一角度揭示这些社会问题背后的逻辑。所有这些都仅仅用于情节的构成,是以全文缺乏思想的深度,只能视作主角的创业传记,还是偏于理想化的那种,毕竟每次商战都是主角做好自己,对手本身被爆出了大问题,从质量问题到违法犯罪行为不一而足(如果这其实是在讽刺那作者就比我高一层了),当然,主角在全书中的作为都相对正派,三观是没有问题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1-10-13 03: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