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公元前512年),“冬十二月吴子执锺吾子, 遂伐徐(城), 防山以水之, 己卯灭徐。”
春秋(公元前500年),吴王阖闾“通漳水灌纪南入赤湖, 进灌郢城, 遂破楚。”
战国(公元前454年),智伯发动的晋阳之战。
战国(前359),楚国伐魏, “楚师出河水, 以水长垣之外。”
战国(前281),“王再之卫车阳, 决河水伐魏氏。”
战国(前279), 白起伐楚, 利用地势和湖泊蓄水引水灌城, 攻取鄢城。
战国(前225),秦将“王贲攻魏, 引河沟水灌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 大梁城坏, 其王请降, 尽取其地。”
东汉(204),曹操东征吕布, 决泗水、沂水灌城 (下邳), 月余, 城降。
东汉(204),曹操引漳灌邺(邺城在今河北省临漳西南), 围城挖沟周四十里, “深广二丈”, “自五月至八月, 城中饿死者过半”。
东晋(328),刘曜攻石生, 决千金堨, 至十二月, 曜败, 城未破。
东晋(384), 慕容垂攻符丕引漳水灌城, 不没者尺余, 翟斌决堤水溃, 城不拔。
南朝(421),沮渠蒙逊攻李恂, 三面起堤引(党河)水灌城, 城降。
南朝(505),梁将韦睿领兵伐魏, 便曾筑堰施水灌合肥
南朝(514),梁武帝在淮水荆山筑堰, 以灌魏占寿阳。堰成即溃。又在浮山筑堰, 寿阳淹。后堰溃, 死数万人。
南朝(525),梁堰淮水, 至次年七月, 淮堰, 寿阳几没, 后降。
南朝(527),“明师次吕梁十八里作寒山堰, 以灌彭城(今徐洲), 水及于堞, 不没者三版”。
南朝(528),梁曹义宗堰湍水灌魏荆州, 不没者数版, 城未陷。此城即穰城
南朝(535), 东魏娄昭攻樊子鹄, 久不下, 以(洙)水灌城, 城降。此城即瑕丘
南朝(536),西魏攻, 引(黄河)水灌城, 不没者四尺。泥走东魏。该城即灵州。
南朝(547),梁萧渊明攻东魏, 去城十八里断泗水立寒山堰灌彭城。作堰二十四日成, 去乘水攻城, 为魏援兵所败。
北朝(550),东魏攻西魏王思政于颍水, “起堰引以灌城”。该城即长社。
南朝(562),陈侯安都攻留异, 因山垄之势作堰。引船入库攻城。
南朝(568),陈湘州刺史吴明彻引长江水灌梁主所守江陵, 使“梁主出屯纪南(江陵西北)以避之”
南朝(570),陈司空章昭达破安蜀城后下江陵。章决江灌江陵。
南朝(573),陈吴明彻攻北齐, 堰肥水灌城, 城中死者十六、七。拔其城。
南朝(577),陈宣帝命都督吴明彻北侵, 军至吕梁, 与周激战, 堰清水灌城, 列舰攻城不下。次年决堰冲周人铁木封锁, 以便退军。众军溃败, 吴被擒。
南朝(580),王谦将达奚惎攻周城, 堰(嘉陵)江水灌城, 凡四十日, 不拔, 败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