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金奇兵吧 关注:2,780贴子:20,830

回复:《赏金奇兵3》拾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二张图是我标注的图,
绿色的为奇泽姆牛径,
蓝色的为当时的铁路线,上面的属于UP(Union Pacific)【联合太平洋铁路】,下面的属于圣达菲铁路【艾奇逊,托皮卡和圣塔菲铁路】
红色的线属于【密苏里太平洋铁路】
这里要注意看的地方是绿色线的终点,从左至右分别为【道奇城(Dodge City)】、【埃尔斯沃思(Ellsworth)】、【阿比林(Abilene)】和【牛顿(Newton)】和【威奇托(Wichita)】和【考德威尔(Caldwell)】


IP属地:陕西108楼2021-01-08 19:07
回复
    【内布拉斯加地区(Nebraska)】
    由于很多德克萨斯州赶牛人对堪萨斯太平洋铁路的不满意,他们开始将目光投向(运输)价格更低的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Union Pacific)。1870年内布拉斯加州的第一座牛镇在斯凯勒建立,但是由于(从东边来的)拓荒者涌入了这个地区,导致这些赶牛人寻找新的交易地点。第二座牛镇是卡尼(Kearney),随这拓荒者的占地阻拦着赶牛人前进的步伐,奥加拉拉(Ogallala)成为了内布拉斯加地区(Nebraska)的重要牛镇。
    卡尼(Kearney),最初的名字叫做多比镇(Dobytown),距离现在的卡尼镇(Kearney)大约3公里远,现在的多比镇是一座鬼城(ghost town),后来搬迁到此地。卡尼(Kearney)名字来源于附近的卡尼堡(Fort Kearny),但是由于邮递员拼写错误,导致多加了一个不发音的“e”。卡尼堡(Fort Kearny)是俄勒冈之路(Oregon Trail)上美军的驻地,为了纪念斯蒂芬·卡尼(Stephen W. Kearny)上校而命名的。1938年,美军想在内布拉斯加城(Nebraska City)附近的密苏里河口(Missouri River)找到一个建立前哨站(outpost)的地方,卡尼发现此处地形良好,于是在1846年建立了卡尼堡(Fort Kearny),由于此处并非通往西部的路径,所经过的人流量并不大。在1847年卡尼在格兰德岛(Grand Island)附近重新建立了一个卡尼堡(Fort Kearny),这地方就在当今的卡尼镇(Kearney)河对岸。1948年,卡尼上校放弃了原来的前哨站,将部队迁到了这里。1849年卡尼在日记中写道,截止到目前大约有4000辆马车(wagon)从这里经过,大多数都是去往加州(California)的。从1850年起,这里开始了定期的邮递业务,从密苏里州(Missouri)的独立城(Independence)到盐湖城(Salt Lake City)。这是俄勒冈之路(Oregon Trail)上的第一条定期邮递业务。
    内容来源于【https:\\casde-unl-edu\history\counties\colfax\schuyler\】


    IP属地:陕西109楼2021-01-08 19:09
    回复

      【怀俄明州的夏延 / Cheyenne, Wyoming】
      夏延市由于占据着良好的铁路运输环境,因此成为了怀俄明地区的活牛贸易中心。它和其他地区的牛镇不同的是,它不仅仅是交易地点,而且还是周边地区的社会文化中心(因为怀俄明州人口数量少,而且也是怀俄明地区仅有的几个铁路交叉口而不是过境站)。
      太平洋铁路选择不经过丹佛(Denver)而是夏延(Cheyenne),而且这里的冬季又不是特别寒冷,这些因素一同成就了怀俄明州的畜牧业。
      在美国内战结束之后,根据一份1867年的农业部报告显示,在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一头3岁的小牛售价86刀,而在德州却只卖9.46刀。
      牛肉的需求不仅仅是在大西洋的西岸,在东岸的英国也急需牛肉供给。1876年英国从美国进口了1732吨的新鲜牛肉,仅在两年后,这个数量就增长了80%,达到了3000吨。
      在1882年怀俄明州的6个郡县报告称共计有476,274头牛,价值近7百万美元。怀俄明州的税收是按照牛的数量计算的,因此可能实际的数量是报告数字的2倍之多。
      在1880年夏延就报告称有8位百万富翁,而当时他的居住人口才3000人!正因为如此夏延成为了美国第一批拥有电气化路灯的城市。
      牛肉泡沫被戳破了。在1886年11月,芝加哥的牛肉批发价格跌到了3.16刀每英担(美制)(约为45公斤3.16刀,相当于850lb的牛只卖26.86刀)。这个价格只有1884年的一半。
      1886年到1887年的冬天是“死亡丧钟”,下雪的日子来的特别早,1887年1月14日,蒙大纳(Montana)的迈尔斯城(Miles City)迎来了罕见的寒冬,最低温度可达零下60度。
      自此怀俄明州的养牛业再也没能达到其顶峰(1868-1886),直到1910年牛肉的价格恢复到了7.00刀每英担(美制)也无济于事。因为养牛业要和养羊业同台竞争。在1909年,怀俄明州的养羊业产值达到了3210万刀,而养牛业才只有2620万刀,羊群数量达到了730万只,牛群数量只有96万只。此时怀俄明州已经位列全美国羊肉和羊毛产量第一。
      来源于【https:\\www-wyohistory-org\encyclopedia\wyoming-cattle-boom-1868-1886】


      IP属地:陕西110楼2021-01-08 19:11
      回复
        上图为1880年的夏延


        IP属地:陕西111楼2021-01-08 19:11
        回复
          【蒙大纳的迈尔斯城 / Miles City, Montana】
          迈尔斯城(Miles City),得名于乔治·迈尔斯(George Miles)。尼尔森·迈尔斯(Nelson Appleton Miles)将军是他的叔叔。在1876年【大小角战役】之后,美军建立了一个堡垒(Fort Keogh),随后乔治·迈尔斯买了一群羊在这里开始放牧。1880年代随着德州的牛群涌入这里,迈尔斯逐渐人多了起来。这里出名是因为可以免费地喂牛吃草(free grass)增肥,之后可以通过【密尔沃基铁路(Chicago, Milwaukee, St. Paul andPacific Railroad)】运到芝加哥(Chicago)。1887年迈尔斯城(Miles City)正式成立(Incorporated)。
          注:简单来说,最开始的几年只是有人居住,地皮和青草是,没人管理的,大家来到这里蹭免费的草料吃,这个小镇才红火起来。


          IP属地:陕西112楼2021-01-08 19:12
          回复
            【北达科他的梅多拉 / Medora , North Dakota】
            梅多拉(Medora),成立于1883年,这个地方是北太平洋铁路(Northern Pacific Railway)的途经之地。梅多拉(Medora)的名字来源于法国贵族莫雷斯侯爵(Marquis de Mores)的妻子梅多拉·冯霍夫曼(Medora vonHoffman)。
            莫雷斯侯爵(Marquis de Mores)全名叫做Antoine-Amédée-Marie-Vincent Manca Amat de Vallombrosa, Marquis deMorès et de Montemaggiore (名字太长了,不翻译了)(14 June 1858 – 9June 1896),被人们俗称为莫雷斯侯爵(Marquis de Mores)。
            莫雷斯侯爵1882年从法国骑兵退役,并娶了梅多拉·冯霍夫曼(Medora von Hoffman)。不久之后,他就来到了北达科他州(North Dakota)的贫瘠的土地(badlands)上。他买了一大块地(44,500亩地,大约是180平方千米),并盖了一幢房子,命名为“Chateau de Mores”(中文的意思是莫雷斯宫或者莫雷斯城堡)。



            第一张图是美国莫雷斯城堡,而后面两张都是法国本土的Chateau。
            Chateau是法语单词,英文接近的意思是Castle,但是略有不同,Chateau一般指地主的住宅,是没有武装保卫的那种(Fortified)。贴两张Chateau的图,感受一下这个莫雷斯侯爵的自大程度。
            他当时想在这里建造一个牛肉屠宰场,并通过冷冻设备包装,借助北太平洋铁路运送到芝加哥(Chicago)来获得利润。
            1885年莫雷斯侯爵的生意就关闭了,后来他就卖掉了这片地和房屋,回到了法国。
            本段内容来源于【https:\\www-history-nd-gov\historicsites\chateau\chateauhistory2-html】
            注:我个人觉得既然这里被称为了“牛镇”,这个牛肉加工厂为什么会有原料不足的情况呢?要么就是这里的牲畜牛交易量不够大,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小小的工厂(仅仅只是曾经有很多放牧的人过来这里而已就被认定成了“牛镇”,说明这个镇有点牵强附会了),
            要么就是工厂的产能是瞎估计的(讲道理,在当时这么大一个工厂日处理量达到150头牛,应该是高了一点,但也不是太离谱)。
            注2:这个地方维基百科并没有给出与德州牛群的关联,谷歌上也不好搜。维基上说这个地方也算“牛镇”,我实在是不能理解啊。
            注3:我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么一个法国人会跑到这个烂地方来开工厂,为什么不去堪萨斯州(Kansas)的那些牛镇去建一个牛肉屠宰场和牛肉分割冷冻包装厂。
            如果说这个地方适合放牧,为什么不去伊利诺伊州(Illinois)买块地(当时伊利诺伊也是农业大省啊),从牛镇买牛到这里然后在这里加工,再卖到芝加哥呢?
            给大家放一张所谓的北达科他州(North Dakota)的贫瘠之地(烂地)的图。



            IP属地:陕西113楼2021-01-08 19:14
            回复
              【牛径(cattle trail)】
              牛径(cattle trail)这个对于中国人来讲,比较没有概念,因为我们国家这种单一的贸易活动较为稀少,更多地是同时进行多种货物的贸易,如果非要类比,可以理解为“茶马古道”,但是我国的“茶马古道”并不是一条很明确的路线,只有在山区才会出现固定的路线,而在美国的牛径上,运输的是成群的牛和其他活牲畜,这些贸易路线是基本不变的,类似于古代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路线基本是固定的,但是我们中国人从来没有说过“丝绸之路”这个概念,因为即使算上清朝的古书,也没有“丝绸之路”这个词。当然了,丝绸之路沿路上的城镇(今日)、铁路、高速公路基本与古时候相距不是特别远。
              根据维基百科【cattle drive】词条显示,由于美国内战,北方军(Union)在密西西比河截获了一批从德州运往美利坚联盟国(Confederate of America)的牛群,也因此阻止了德州牛肉的销售。美国内战结束之后,德州的牛群数量暴增,价格也随之大跌,在1866年几乎达到了2刀一头牛的情况,然而在北方的市场上,却是40刀一头。这之间巨大的价格差,就是牛径形成的动力。
              这里面可能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北方军截获德州牛群之后,德州牛肉就卖不出去了?


              IP属地:陕西114楼2021-01-08 19:14
              回复

                这是通过谷歌找到的一张【牛径】的细部图,可以下载放大。


                IP属地:陕西115楼2021-01-08 19:15
                回复

                  【阿比林(Abilene)之路 / Abilene Trail】
                  阿比林(Abilene)之路(AbileneTrail)是一条从德克萨斯州(Texas)到堪萨斯州(Kansas)的阿比林(Abilene)之间的一条路。这条路虽然不是一条精确的路线,但是指的是从德克萨斯州(Texas)东部的亨里埃塔(Henrietta)穿越堪萨斯州(Kansas)印第安人领地考德威尔(Caldwell),威奇托(Wichita),牛顿(Newton),最后到达阿比林(Abilene)。
                  内容来源于维基百科
                  图为阿比林之路


                  IP属地:陕西116楼2021-01-08 19:16
                  回复


                    1【奇泽姆之路 / Chisholm Trail】
                    奇泽姆之路(Chisholm Trail)是一条内战之后使用的赶牛之路,起点是从德克萨斯州(Texas)的农场到堪萨斯州(Kansas)货运火车站。这条牛径由布莱克·海狸(Black Beaver)和他的好朋友杰西·奇泽姆(Jesse Chisholm)建立,前者是一位特拉华(Delaware)的向导和农场主,后者是一位商人。他们收购大量的牲畜然后沿着这条牛径驱赶它们到堪萨斯州(Kansas),然后运到美国东部借此卖得更高的价格。
                    这条牛径的南部起点在红河站,是在德克萨斯州(Texas)北部边境红河边上的一个贸易站。北部的终点在堪萨斯州(Kansas)的堪萨斯城(Kansas City)附近的贸易站。长年累月下来,很多的牛仔驱赶着他们的牲畜从这条赶牛的小路走过,走着走着就成了牛径(Trail)。
                    在美国内战之后,大量的牲畜运输活动开始从德克萨斯州(Texas)的中部和南部沿着牛径往北走,一直到堪萨斯州(Kansas),而红河站是德克萨斯州(Texas)境内的最后一站。
                    这个地方从运输活动兴起之后开始聚集人群,邮局也因此诞生于1873年,最初的名字叫做咸溪(Salt Creek),1884年改名为红河站(Red River Station)。
                    当Gainesville, Henrietta and Western Railway(1886–87) 铁路公司开始兴建铁路,红河站就开始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
                    1887年红河站邮局关闭,同时人们已经搬去了其他的地方,到现在为止,此地为一片荒地。
                    内容来源于维基百科
                    图1 奇泽姆之路
                    图2 奇泽姆之路(历史)


                    IP属地:陕西117楼2021-01-08 19:17
                    回复

                      【圣达菲之路 / Santa Fe Trail】
                      内容来源于维基百科
                      圣达菲之路(Santa Fe Trail)是19世纪时期的北美洲中部的一条重要贸易路线,它连接着密苏里州(Missouri)的富兰克林(Franklin),和新墨西哥州(New Mexico)的圣达菲(Santa Fe)。这条贸易路线兴起于1821年,在1880年铁路修建起来之后,这条贸易之路逐渐废弃。


                      IP属地:陕西118楼2021-01-08 19:18
                      回复
                        【牛仔们消失的原因】
                        1.铁丝网
                        2.发达的铁路运输网络
                        3.冷冻运输车厢


                        IP属地:陕西119楼2021-01-08 19:19
                        回复

                          就是这个简简单单的铁丝网。因为这种带刺铁丝网的出现,使得牲畜,特别是牛群不会到处乱跑,也就不需要牛仔进行看护了。
                          美国的第一个有刺铁丝网专利是1867年,颁给了俄亥俄州(Ohio)肯特郡(Kent)的路西恩·史密斯(Lucien B. Smith)。1874年来自伊利诺伊州(Illinois)Dekalb的约瑟夫·格利登(Joseph F. Glidden)进行了改进,并注册了专利,这也是被认为现代带刺铁丝网的第一个专利。


                          IP属地:陕西120楼2021-01-08 19:20
                          回复

                            1891年的【圣达菲铁路公司】的铁路网络。
                            正是由于这些公司用铁路将原材料产地(德州的牛)直接与消费地点或者生产地相连接(大城市芝加哥),直接“消灭”了牛仔这个职业。
                            如果芝加哥的消费量/加工量不够,那么芝加哥很早就和纽约、费城等东部沿海大城市用铁路连接了,因此不会担心这些问题。
                            因为当时的西部铁路并没有铺设起来,即使有铁路也没有形成全国型的铁路网络。


                            IP属地:陕西121楼2021-01-08 19:24
                            回复
                              【冷冻运输车厢】
                              本内容只讲1900年之前的情况。
                              下面的表格是运往纽约的牛肉货运量。


                              IP属地:陕西122楼2021-01-08 19: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