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1、“太阳病”是太阳卫气与太阳营脉之间的进出问题。“伤寒”是太阳卫气被寒所伤,导致太阳卫气外出太阳营脉受困。太阳卫气不得向外运转,太阳营脉卫阳不断蓄积,就有了“或已发热,或未发热”的蓄积过程。“伤寒”导致太阳营脉之内的压力增加则“体痛”;太阳卫气被寒所伤,“温分肉,充皮肤”功能受损,故“恶寒”。
2、从太极图看,手足太阳营脉处于阴目向阴鱼运转阶段。“伤寒”导致膀胱营脉卫阳蓄积,膀胱营卫阳形成瘀堵状态。由于整个太极图是顺时针运转趋势,当某个营脉位置出现蓄积瘀堵,就会阻滞整个太极图的顺时针运转,如果不能强行顺时针推动,瘀堵压力就会按照逆时针方向逐步扩延。膀胱营出现卫阳蓄积瘀堵,则阻滞阴目顺时针运转,这种阻滞压力逐步发展,则导致阴目出现运转停滞状态。胃营与膀胱营处于阴目进出两端,膀胱营卫阳瘀堵导致阴目阳气不能“出”,相应导致胃营卫阳向阴目不能“入”。胃营顺时针运转被阻滞,则“降”不及,故“呕逆”。胃营位置是实实在在的被阳气瘀堵阻滞,故有“呕”有“逆”。如果是间接的、或者是因虚导致的则是“干呕”之类。后面遇到再论。
从经脉运行角度看,“伤寒”导致膀胱经阳气瘀堵,也就导致整个阴分少阴营脉阳气阻滞,从太极图看就是“肾、膀胱、小肠、心”产生瘀堵。瘀堵压力逆时针传导,则阻滞“肺、大肠、胃、脾”太阴营脉运转。胃经、脾经运转被阻滞则“呕逆”。
3、从卫气太极运行模式看,阴目对应“脾营、心营,小肠营”,脾统血、心主血。血藏于脉内。故从整个太极图看,阴目相当于“脉”。阳鱼向阴目提供阳气支持,阴目向阴鱼推动阳气。阴鱼与阳鱼居于阴目两端。“浮沉”相对于“脉”是居于“上下”两端。“浮”是脉内力量向外扩展,故相当于阴鱼位置;“沉”是从底向“脉”提供支持动力,故相当于阳鱼位置。
就本条而言,“伤寒”导致膀胱营卫阳瘀堵,从太极图看就是15位置瘀堵停滞,阴目向阴鱼运转阻滞,则浮取为紧,这是“阳紧”;“呕逆”是胃营向脾营运转受阻,也就是9位置出现瘀堵停滞,阳鱼向阴目运转被困,则沉取为紧,这是“阴紧”。此条中“脉阴阳俱紧”就是对“必恶寒、体痛”和“呕逆”两方面的描述。
返回头看2条,“中风”是太阳卫气外泄,也就是从膀胱营阳气外泄过度的状态。从太极图看就是阴目向阴鱼外泄阳气过度。“阴目”相当于脉,阴目向阴鱼外泄阳气过度,则阴目内阳气减少。气推血动,现在阴目阳气动力减少,故“脉缓”。
小结:前三条综合来看,1条“脉浮”只是太阳卫气层面出现压力;2条太阳卫气“开”太过,导致阴分内阳气消耗,故“脉缓”;3条“脉阴阳俱紧者”是太阳卫气“开”被压制,同时阴分少阴与太阴之间出现瘀堵,内外同时感受压力的局势。
由此可见,1条“太阳之为病”只涉及太阳卫气层面。2条、3条“太阳病”“中风”“伤寒”开始涉及太阳卫气与阴分少阴之间的运转关系。1条是太阳卫气病的起步状态,2条、3条则是由太阳卫气波及到阴分少阴后导致的不同发展趋势。
闲言:有人把1条当成太阳病的总纲,形成2条、3条列属于1条之下的认识,实在是偏差太远。希望从这第一步开始就纠正思路。
附件:1.张仲景《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说:“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
《灵枢论痛》指出人体“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腠理之疏密,各不同”
《灵枢·本藏》:“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 “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缓。”
《灵枢·本藏》言卫气能“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
“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
《灵枢·本脏》所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
《灵枢·决气》说:“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
《素问·举痛论》也说:“寒则腠理闭……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
《灵枢经·天年》谓:“年四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鬓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
《灵枢脉度》谓:“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
《灵枢经·五癃津液别篇》谓:“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素问·生气通天论》谓:“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
《灵枢·百病始生》说:“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
《素问·皮部论》说:“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
小结:从上面论述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腠理”这个系统为“三焦”所主,但卫气遍布周身藏于腠理之间。三焦不能直接“开”“合”腠理,需借助卫气来实现。张仲景《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说:“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此句的意图是要把三焦与卫气分离开来,然后各司其职。三焦主“血气所注”,而卫气在“理”司“开”“合”。如此则点明了卫气与三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