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拉丁吧 关注:7,269,784贴子:124,905,387

回复:英特尔桌面CPU详细科普介绍和收集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没有区分DX和SX的A80386早期版本存世稀少,另外SX后缀的386本来应该用廉价QFP封装,能用上黄金PGA封装的A80386SX估计是早期型号,存世极其稀少。其他型号则由于出货量大,存世有保证。
PGA紫瓷A80386:(6★)。

PGA紫瓷A80386DX:(2★)。

PGA紫瓷MG80386SX:(6★。)
QFP黑塑料NG0386SX:(1★)。


IP属地:广东72楼2018-04-26 09:49
收起回复
    80387:位宽:32bit,制程:N/A,频率:N/A,晶体管:N/A
    386的配套协处理器,同样分DX和SX后缀,对应相应的386CPU。
    和386一样,没有区分DX和SX的A80387早期版本存世稀少,其他版本存世量有保证。
    PGA紫瓷A80387:(5★)

    PGA紫瓷A80387DX:(3★)

    PLCC黑塑料N80387SX:(2★)


    IP属地:广东73楼2018-04-26 09:56
    收起回复
      80486:位宽:32bit,制程:1μm~600nm,频率:20MHz~100MHz,晶体管:120W
      INTEL1989年推出了80486,本质上是80386的改进版,并没有太大突破,甚至早期版本还没有高频386性能强劲。同样是32bit数据位宽,支持4GB内存并可支持和管理64TB的虚拟空间。主要的改进是将缓存内置在了芯片内,同时也支持外部的缓存。还引入了倍频的概念,让CPU的速度不再受制于总线频率,大大提高了CPU的运算能力,另外增加了一些新的指令集以增强特定场合下的运算能力。和386不同,486的某些型号原生集成协处理单元,可以脱离独立的协处理器处理浮点运算。486同样也有完整版DX和简化(阉割)版SX的存在,区别仅仅是SX没有协处理单元,外部总线和内部一样都保持32bit没有缩水。
      486不仅在个人电脑中大量使用,在工控嵌入式领域也被广泛使用。


      IP属地:广东74楼2018-04-26 09:58
      回复
        原本486并没有DX和SX的后缀,但是因为制程不成熟,486的协处理单元有部分出现了瑕疵,作废可惜,就把没有瑕疵的486标记成DX,有瑕疵的屏蔽掉协处理单元标记成SX,因此无后缀的80486存在时间很短,存世不多。其余型号的486就存世大量了。
        SOCKET3 PGA紫瓷A80486:(4★)。

        SOCKET3 PGA1紫瓷A80486DX:(2★)。

        SOCKET3 PGA紫瓷A80486SX:(2★)。

        QFP黑塑料SB0486DX:(1★)。

        QFP黑塑料SB0486SX: 1★)。


        IP属地:广东79楼2018-04-26 10:24
        收起回复
          80487:位宽:32bit,制程:800nm,频率:N/A,晶体管:N/A
          由于486SX没有(屏蔽了)协处理单元,所以INTEL推出了协处理器487,给使用486SX的用户提升浮点运算能力,而486DX已经内置了协处理单元不需要487,因此487只有SX后缀没有DX后缀。而让人费解的是487SX其实就是一颗完整的486DX芯片,只不过重新定义了针脚,并加上一个拔掉也不会有任何影响的虚脚。在协处理插槽中插上487SX后,并不会协助CPU进行浮点运算,而是完全屏蔽CPU并接管控制,运算工作。虽然有完整的DX内核,重新定义的针脚却让487SX无法像486DX那样插在CPU插槽上工作,也无法只插487SX不插486SX工作,颇有些强买强卖的意思。应该只是ODP486发布前的过渡产品。
          由于内置完整的486DX内核,487SX的成本堪比486DX,很少有人会用1.5倍的投入换1倍的性能,加上很快ODP486就完整取代了487SX,造成487SX当年用户极少,如今存世稀少。
          SOCKET3PGA紫瓷A80487SX:(3★)。



          IP属地:广东80楼2018-04-26 10:26
          回复
            ODP486:位宽:32bit,制程:N/A,频率:N/A,晶体管:N/A
            INTEL在1992年推出了升级版的486芯片Overdrive,有两种主要型号:ODP前缀的使用和487SX一样的针脚,插在487SX的插槽上用于486SX的升级,虽然仍旧会屏蔽CPU,但除了含协处理单元外,速度也有提升。ODPR前缀的则是直接替换掉CPU芯片,用于486DX的升级。
            虽然速度较快,但并不会让电脑升级到当时热门的586(pentium)级别。和Rapid CAD一样只是不换主板升级的折中选择,因此存世稀有。
            SOCKET3 PGA紫瓷ODPR486DX:(4★)。


            SOCKET3 PGA紫瓷ODP486SX:(4★)。


            IP属地:广东82楼2018-04-26 10:30
            收起回复
              Rapi CAD: 位宽:32bit,制程:800nm,频率:N/A,晶体管:N/A
              在早期PC领域,主板的集成度并不高,除了可以插入CPU,内存,键盘外,其他外设包括硬盘,软盘,串口,并口的接入,都需要通过拓展卡来实现,当然更不用说显卡和声卡了。而这些拓展卡都是专板专用,更换主板也意味着这些外设都需要更换,成本昂贵。
              于是INTEL为这类老主板用户提供了不换主板的CPU升级。Rapid CAD就是第一代升级(ODP的前身),用于386的主板升级486的芯片。分为RapidCAD-1和RapidCAD-2两块芯片,其中RapidCAD-1含有486的CPU单元,插在原386的CPU位置;RapidCAD-2含有模拟电路,插在原387的协处理器位置,因为486芯片已经内置了协处理单元,RapidCAD-2的作用就是模拟387的电信号,让系统打开协处理能力。这两个芯片是成对使用的,缺一不可。使用后可提升30%的整数运算能力和70%的浮点运算能力。虽然运算能力有大幅提升,但这种升级并不能将电脑升级成完整的486系统,因为总线毕竟还是386的,所以RapidCAD其实屏蔽了相当多的486指令集。在当时来说只能算一个折中的办法,所以适用场合低,目前存世也稀少。
              PGA紫瓷Rapid CAD-1:(6★)。

              PGA紫瓷Rapid CAD-2:(6★)。


              IP属地:广东83楼2018-04-26 10:36
              收起回复
                如果不是和神经过敏的广告过滤器搏斗,可以一下子全发出来的。累死了,有人回复有人看再继续更新。


                IP属地:广东84楼2018-04-26 10:42
                收起回复
                  Pentium:位宽:32bit,制程:800nm ~350nm,频率:50MHz~266MHz,晶体管:310W~450W
                  1992年INTEL发布了486的下一代CPU,按惯例代码应该是80586,并会命名为586。而新CPU的代码却是80501,但最终并没有被命名为586或者501,而是有了一个全新的名字:Pentium(希腊文“5”的意思),中文名“奔腾”。INTEL的解释是众多兼容厂商在486时代生产的486兼容产品严重影响了INTEL的品牌形象,因此到了586时代,INTEL打算独吞586品牌,但美国的法律不许以纯数字作为商标,于是INTEL就想了这个独特的Pentium来注册。


                  IP属地:广东85楼2018-04-26 13:21
                  收起回复
                    Pentium不再是386,486的改进版,而是全新设计的P5内核架构,全系内置协处理单元,得益于制程和工艺的优化,拥有强大的浮点运算能力。Pentium也不再是纯粹的CISC处理器,而是混合了一些RISC处理器的代码,比如超标量架构,UV指令等,大大提高了指令执行效率。内置一级缓存升级到16KB(8KB指令+8KB数据),并开始支持二级缓存,更进一步的提高数据命中率改善性能。但出于成本考虑,早期缓存被集成在主板上,并以总线的频率工作。
                    Pentium总共历经了三个主要型号。最早期的Pentium代号80501,1992年发布,使用Socket 4插槽,5V电压,0.8微米工艺,频率60MHz起步(ES版50MHz)。早期的80501有浮点数除法不正确的BUG(FDIV BUG)导致大量的CPU被召回,加上没有集成乘法器,总线和插槽也限制了升级,整个80501的生命周期极短,很快就被取代;中期的Pentium代号80502,1993年发布,改为使用Socket 5/7插槽,3.3V电压,0.6/0.35微米工艺,频率75MHz起步,不仅加入了乘法器,还开始支持二级缓存。晚期的Pentium代号80503,1995年发布,使用Socket 5/7插槽,2.8V电压,0.35微米工艺,频率133起步。除了将一级缓存翻倍(16KB指令+16KB数据),最大的改进就是加入了67条多媒体增强型指令集,统称MMX指令集,因此80503有一个独立的名字:“多能奔腾”。


                    IP属地:广东86楼2018-04-26 13:22
                    收起回复
                      Pentium有三种不同的PGA封装:金盖陶,紫陶,塑料。80501由于面世时间短,无论是金盖陶瓷封装还是普通陶瓷封装都存世稀有;80502则存世大量,除了因炼金存世减少的金盖版封装外,陶瓷封装存世量有保证,另外还多了一种黑塑料俗称“麻点”的廉价封装,存世大量。 80503没有金盖封装版,只有陶瓷和黑塑料封装,存世大量。
                      SOCKET4 PGA金盖紫瓷A80501:(4★)


                      SOCKET4PGA紫瓷A80501:(4★)


                      IP属地:广东87楼2018-04-26 13:25
                      收起回复
                        SOCKET7 PGA金盖紫瓷A80502:(3★)。


                        SOCKET7 PGA紫瓷A80502:(3★)。

                        SOCKET7PGA黑塑料A80502:(2★)。


                        IP属地:广东88楼2018-04-26 13:27
                        收起回复
                          SOCKET7 PGA紫瓷A80503:(3★)


                          SOCKET7PGA黑塑料A80503:(2★)


                          IP属地:广东89楼2018-04-26 13:28
                          回复
                            PentiumODP:位宽:32bit,制程:600nm,频率:N/A,晶体管:N/A
                            到了1997年,INTEL还在兢兢业业的为旧用户提供ODP升级服务。由于Pentium历经三大型号(80501,80502,80503),三种不同的接口(Socket 4,5,7),和三种不同电压(5V,3.3V,2.8V),再加上为486主板提供的魔改版ODP,因此一共有多达4种不同型号的PentiumODP,用在486主板升到5V的Pentium,Socket 4主板升到3.3V的P-MMX,Socket 5/7的锁频主板升到3.3V的P-MMX,Socket 5/7只有5V电压的主板升到3.3V的P-MMX。
                            不过同样因为市场定位狭窄,反响弱,出货量少,如今也是存世稀少。
                            SOCKET3 PGA紫瓷PODP5V(3★)



                            SOCKET7PGA紫瓷PODPMT60X(4★)



                            IP属地:广东91楼2018-04-26 13:46
                            收起回复
                              Pentium Pro:位宽:32bit,制程:600nm ~350nm,频率:133MHz~200MHz,晶体管:550W
                              1995年,当大家还习惯性把pentium认作586的时候,INTEL发布了pentium的增强版Pentium Pro,因此也被很多人称作686。Pentium Pro中文名“高能奔腾”,使用了创新的P6架构,集成了32KB的一级缓存,最大的改变是将二级缓存内置在了芯片封装中,拥有最低256KB最大1MB的海量。透过封装也可以看到,二级缓存单元因为太过巨大,和CPU单元的晶体是相对独立的,二者通过芯片内部的总线连接,可以让二级缓存工作在和CPU一样的高频率下。内核方面P6架构最大的创新是动态执行技术,可以预测程序流来调整指令的执行,并分析程序的数据流来选择指令执行的最佳顺序,不再需要等待程序指令在流水线处理后结果再执行,因此大大提高了指令的执行效率。这让P6架构直到如今仍不落伍依旧在使用(Core系列)。


                              IP属地:广东92楼2018-04-26 13: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