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丝拳会馆吧 关注:129贴子:549
  • 0回复贴,共1
缠丝拳源流
黄益川因为参加“反清复明”活动被官府追杀避难入川西,隐蔽期间先跟道人潜修研习道门内部古川的通背缠拳后到民间传出缠丝拳,并逐渐形成“缠闭门”之说。
其实北方各地不同风格的通背拳(或通臂拳)都是由川西道门传出去的,因为练功时“轻柔不用拙力、迟缓不求迅捷、凝重不尚机巧”的老庄拳思想很不容易被一般人理解(一般人认为练功时越有力量越快速的功夫就是越凶的),所以传到北方的通背拳大都继承了其纯阳架风格。幸亏传到河南焦作一带的无极通背较大程度的继承了其内家拳的技击思想,后由李春茂等影响陈王庭并逐步形成“陈式太极拳”雏形,属于通背拳阴阳架的脉络。而真正传承了道门“无中生有”顶级思想的纯阴架通背拳逐渐形成永年太极拳迟缓凝重的风格。
明朝武学、兵学名家唐顺之先生《峨眉道人拳歌》是史料中最完整记录峨眉通背拳的珍贵文献,其“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千古绝句精准的描述了通背拳松柔空随收放自如的技击思想和螺旋缠绕、浑圆整劲、引进落空合即出的练功方法,古老的通臂拳也因而有了通背缠拳之说。现今流传在川渝本土的缠闭门(或化门)缠丝拳是相对最原生态的峨眉通背缠拳,不过大多都只继承了其外在的形(一个空壳),遗失了真正体现其内在东西的内功法门(通背之道)。


1楼2015-12-29 19:4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