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吧 关注:837,877贴子:51,938,592

回复:“象棋和武侠”漫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也暴露真相了,金庸的小说讲得确实是以棋为中心的不错研究得挺好的,高手佩服!


IP属地:四川95楼2015-09-19 13:03
回复
    第28回
    棋枰争胜,小神童恶战混世魔王
    两军对垒,寇少帅单挑塞外宗师
    李义庭( 1937—2014),湖北武汉人,12岁即开始学棋,后来拜名手罗天扬为师,进步神速。棋艺刚柔相济,善于运子取势,中局攻杀犀利,残局精熟,技术全面。1953年春,李义庭力挫老一辈名手黄方大,“小神童”的名声在棋界越传越响。1956年获第一届全国象棋赛第四名; 1958年,李不负众望,获第三届全国象棋个人赛冠军。那年,李21岁。1962年虽获全国第三名,可在那次比赛中他战胜了冠军胡荣华;文化大革命之后,李义庭迫于形势退出棋坛,这不单是他本人的悲剧,也是中国象棋的悲剧。1984年获“中国象棋特级大师”称号。
    话说1954年的上海棋坛,因有广州杨官璘坐镇擂台,又有北京侯玉山等挥师南下,一时间十分热闹。七月间,在罗天扬的带领下,李义庭在上海大新游乐场崭露头角;李那时是个孩子,本来没有攻打杨官璘擂台的资格,幸而杨认为李的棋艺有可取之处,特地约李作一次攻擂战;不料,杨官璘的百胜雄师,竟然给李义庭连胜两局,这真叫人大感意外。李义庭的名字,在一夜之间即响亮起来。杨连输两局,可能有几种因素:当然最基本的是李已达到了一流水平,此外,杨有点大意。此后,杨对李作出新的评估,在第二晚再战时,即连胜两局,扳成平手。当时年仅17岁的李义庭与“魔叔”战成2:2,这个被报界称为爆炸性的新闻,使南国棋坛人人震惊。
    此后的十多年间,杨、李两大高手又多次交锋,总体上杨稍占上风。
    “大唐双龙传”里,寇仲是男主角之一,他与徐子陵在习得“长生诀”后开始闯荡江湖,通过与各路强敌的不断交锋,武功日增而智计渐长。自名“少帅”,并靠着出色的智谋指挥各大战役,扬威天下,逐渐成为一代武学巨匠。
    毕玄,在塞外大草原纵横无故,与中土的道家第一高手宁道奇和高丽的“弈剑大师”傅采林并称武学三大宗师。名震武林的绝技为“炎阳奇功”,性格如火,自负且骄傲。
    因立场不同,毕玄曾亲身伏击寇仲、徐子陵跟跋锋寒三人,轻而易举地将跋锋寒重伤至垂死;在本书的结尾处,突厥和大唐两国交兵,风云激荡,寇仲跟毕玄单挑;塞外宗师认为自己稳胜,他可万万没想到,在不长的时间里,寇仲会有这么大的进步;最后,毕玄稍微大意,竟在两军阵前败给寇仲,不得不接受对手的和议。
    这两个故事都告诉我们,年轻高手成长神速,即使是大宗师也不能大意。
    下面的棋局选自李义庭(先胜)杨官璘;如图,红回马连环,妙手咬车,局面顿时改观。黑不能车2平3吃兵,因红后炮进二打死车。


    IP属地:山东103楼2015-09-22 11:22
    收起回复
      好帖要顶起来!


      IP属地:广东105楼2015-09-22 18:29
      收起回复
        哈哈,顶起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6楼2015-09-22 18:42
        收起回复
          围观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07楼2015-09-22 18:53
          收起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108楼2015-09-22 21:18
            收起回复
              要多上经典一些的残局就好了


              IP属地:广东109楼2015-09-22 21:19
              收起回复
                厉害,鄙猫已眼花缭乱,唯有顶之
                   猫祖师吧,萌系聚居地,欢迎萌货,拎包入住。
                   --来自猫祖师豪华别墅客户端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0楼2015-09-23 12:37
                收起回复
                  第31回
                  棋枰恶战,梁羽生冷落林萃如
                  华堂惊变,张无忌丢下周芷若
                  梁羽生(1924--2009),本名陈文统,原籍广西蒙山县,与金庸、古龙并称为武侠小说三大宗师,是中国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梁羽生喜欢象棋和围棋,受其师历史学家金应熙的影响,对象棋癖好更深;有趣的是,曾为其《大公报》同事的金庸先生更爱围棋。
                  1957年,梁羽生新婚燕尔,携妻子林萃如去北京度蜜月;入住华侨大厦后不久,梁就“失踪”了,在当时的环境下,普通话不流利的梁太太只身待在宾馆,着急情形可想而知。原来梁竟然只身探访北京棋社,那时两位当家高手张雄飞、侯玉山不在,他就找业余棋手对弈,没想到技惊四座,对手再找好手来会……这一下就到了深更半夜,看到满街路灯,梁才想起还有个独守空闺的新娘子呢!林萃如担心梁出了意外,不吃饭也不敢出门,一个人躲在房间里直哭。梁回去后一个劲地道歉,发誓再也不犯这等“大错”---至于有没有跪搓板,外人就不得而知了。说到做到,直到2009年1月,梁羽生和林萃如相知相守53载。
                  “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和周芷若就要成亲了,赵敏赶来搅局;张无忌一看她手中的物事,大吃一惊,颤声道:“这……这是我……”赵敏迅速合拢手掌,转身便向外走去。张无忌刚追到大门边,突然身边红影闪动,一人追到了赵敏身后,红袖中伸出纤纤素手,五根手指向赵敏头顶插了下去。这一下兔起鹘落,迅捷无比,出手的正是新娘周芷若。张无忌绝不想和她动手,只是见她招数太过凌厉,一招间便能要了赵敏性命,迫于无奈,只有招架劝阻。赵敏肩受重伤,摔倒在地,随即咬牙站起,一言不发的向外便走,肩头鲜血,流得满地都是。群豪虽然见过江湖上不少异事,但今日亲见二女争夫,血溅华堂,无不神眩心惊。 张无忌一顿足,说道:“义父于我恩重如山,芷若,盼你体谅。”说着向赵敏追了出去。
                  梁羽生和张无忌都丢下新娘子不管,很明显,梁是棋瘾大,忘了时间;张表面上是为了谢逊,但内心里是不是更牵挂赵敏呢?
                  下面的棋局是梁羽生(先负)吴贵临;这是笔者所见梁公的唯一对局,很有纪念意义;


                  IP属地:山东113楼2015-09-24 14:30
                  收起回复
                    第32回
                    会棋王,老英雄用上中炮盘头马
                    斗魔头,大和尚使出千手如来掌
                    解放后,林弈仙(见第六回)年纪已大,很少参加比赛,但仍弈棋不停。1956年冬,首届全国象棋锦标赛在北京开幕,林以上世纪名手的身份,被聘为大会副裁判长。1957年在上海举行第二届全国棋赛,林仍在大会主持赛事;决赛中,杨官璘7胜9和,16场竟未输一局,最后以23分蝉联冠军。
                    比赛结束后,林弈仙不觉技痒起来,提议和棋王杨官璘对弈一场,杨慨然应允;林以78岁高龄和两届全国冠军战在一起,结果一胜一负打平,实现了他在“封刀”之前和“魔叔”一战的愿望。 双方的第一局下出了极高的水准,林先行使出拿手的中炮盘头马,发动猛攻,杨一着不慎随手跃马,林竟然弃车强攻,后边又走出花心献炮的妙手!攻势一浪高过一浪,杨丢盔弃甲,最终不敌;‘无敌中炮’雄风不减当年!
                    ‘笑傲江湖’里,方证大师会斗魔头任我行,他轻飘飘拍出一掌,但掌到中途,忽然微微摇晃,登时一掌变两掌,两掌变四掌,四掌变八掌。任我行脱口叫道:“千手如来掌!”当即呼的一掌拍出,攻向方证右肩。但见方证的掌法变幻莫测,每一掌击出,甫到中途,已变为好几个方位;任我行的掌法却甚是质朴,出掌收掌,似乎显得颇为窒滞生硬,但不论方证的掌法如何离奇莫测,每当任我行的掌力送到,他必随之变招,看来两人旗鼓相当,功力悉敌。时间一长,任我行逐渐落入下风,只觉对方内力虽然柔和,却是浑厚无比,自己使出了“吸星大法”,竟然吸不到他丝毫内力,心下更是惊讶。
                    林弈仙和方证,两个老头子,为斗强敌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一度还大占上风。
                    下面的棋局选自林弈仙(先胜)杨官璘;如图,红跃马弃车,杀法酣畅淋漓,非常过瘾!


                    IP属地:山东114楼2015-09-25 11:32
                    回复
                      第34回
                      横空出世,天才少年击败混世魔王
                      石破天惊,独孤九剑战胜武当掌门
                      胡荣华,1945年生于上海,象棋特级大师,纵横棋坛四十余年,先后14次获得全国个人赛冠军,取得了前无古人的辉煌战绩;1960年,胡代表上海首次参加全国大赛,即夺得全国团体、个人两项冠军,创造了“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奇。胡天资异禀,记忆力惊人,棋路全面,灵活多变,开、中、残局都有深厚的功力。在漫长的棋坛生涯中,他对古谱中的过宫炮、飞相局、反宫马、顺手炮等皆有重大的创新,使之成为当代流行布局。胡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象棋界的大宗师。
                      话说1960年,象棋全国个人决赛在北京举行;第3轮中,春秋鼎盛的杨官璘与年仅十五的胡荣华在大赛中首次相遇,一位是当时的棋坛泰斗,一位是无畏无惧锋芒毕露的弈林新秀;赛前评论,基本是一面倒之势有利于杨。临战前夕,上海队为胡在思想上、技术上、尤其在布局上都作了精心准备。胡亦深知只有在布局上出奇制胜,先声夺人,方有取胜可能。此局杨先行,走出中炮进七兵,黑应以挺七卒左炮封车,其后胡右车骑河,弃炮争先!杨应对失误落入下风后,虽使出深厚功力竭力抗击,终因布局阶段吃亏太大,在胡的频频进击下,激战78回合后败下阵来。这一重大战役,棋界人士称之为“杨官璘的滑铁卢之战”。凭此一胜,胡为夺取全国桂冠奠定基础,从此终结了杨官璘时代而进入胡荣华时代。
                      ‘笑傲江湖’里,令狐冲率领群豪准备去少林搭救盈盈,途中被武当冲虚道长和弟子们拦住,激战难免。冲虚左手剑缓缓向前划出,成一弧形。令狐冲只觉一股森森寒气,直逼过来,若不还招,已势所不能,看不出他剑法中破绽所在,只得虚点一剑。冲虚剑招未曾使老,已然圈转。他剑上所幻的光圈越来越多,过不多时,他全身已隐在无数光圈之中,长剑虽使得极快,却听不到丝毫金刃劈风之声,足见剑劲之柔韧已达于化境。令狐冲无法抵御,只得退步相避,他蓦地心想:“说不定这圆圈的中心,便是破绽。“当下手臂一伸,长剑便从冲虚的剑光圈中刺了进去。当的一声大响,令狐冲只感胸口剧烈一震,气血翻涌。冲虚退开两步,收剑而立,脸上神色古怪,既有惊诧之意,亦有惭愧之色,更带着几分惋惜之情,隔了良久,才道:“令狐公子剑法高明,胆识过人,佩服,佩服!”令狐冲此时方知,适才如此冒险一击,果然是找到了对方剑法的弱点所在。
                      胡荣华赢魔叔,令狐冲胜冲虚,此后两人才真正成为“江湖上“的超级高手。
                      下面的棋局选自杨官璘(先负)胡荣华;如图,黑车骑河,弃子抢先,毫不手软,走得虎虎生威。


                      IP属地:山东116楼2015-09-27 15:48
                      回复
                        第35回
                        由来已久,沪粤大师激战上海滩
                        不期而遇,正邪高手决斗少林寺
                        陈柏祥(1934- )广东番禺人,幼时喜弈,自学成才;1954年夺得广州棋赛冠军;1960年初次参加全国象棋赛,即获第十名(并列);1966年获全国象棋赛第五;在各种埠际比赛中,作为广东队主力取得过优良战绩。20世纪80年代曾多次担任全国棋赛裁判工作,并担任广东队教练;1985年获象棋大师称号。
                        话说1961年1月,以杨官璘、蔡福如、陈柏祥组成的广东队,到上海和胡荣华、何顺安、朱剑秋作一年一度的沪粤对抗赛。当时胡初获全国个人冠军,何、朱两人又是上海名宿,全队实力极强,和广东队旗鼓相当。这次棋赛,两队总分相同,战成平局。其中,陈柏祥和胡荣华下了两局,陈一胜一和,战绩甚佳。获胜的一局,陈执后手,以屏风马左马盘河应胡荣华的中炮过河车高左炮,中局双方对杀激烈,而陈掌握了战机,最终抢先破城---全局极为精彩。
                        ‘笑傲江湖’里,在少林寺大雄宝殿,任我行、向问天和任盈盈与正派的各大掌门不期而遇,恶战难免。双方约定比试三场,三局两胜,如果任我行这边赢了,可自由下山;如果正派那边赢了,任我行三人就要在少林寺受困十年;第一场,任我行用计胜方证;第二场,左冷禅以‘寒冰真气’偷袭成功;最后一场本来是令狐冲对武当掌门,可冲虚沉思良久,自行认输;随后岳不群出来作梗,令狐冲几经挣扎,不愿辜负盈盈被困少林的情谊,潜意识下打败了师父。
                        两场三对三的大战,都是精彩纷呈,扣人心弦。
                        下面的棋局选自胡荣华(先负)陈柏祥;如图,黑车杀中兵,机警之招,交换后黑大占优势。


                        IP属地:山东117楼2015-09-28 14:12
                        收起回复
                          快更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0楼2015-10-01 22:29
                          收起回复
                            第37回
                            飞相斗棋底,胡荣华压倒杨官璘
                            对掌拼内力,唐晓澜击败孟神通
                            自1960年至1965年,杨官璘与胡荣华为“弈林第一人”之争,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双方交手几十局,胜负基本相当。起初几年,胡都是以创新的布局来对付杨,采取弃子对杀,力求在开局或中局分出胜负,不斗残棋;而杨对胡的策略却始不变--力求斗棋底;不过,胡避得巧妙,杨达不到目的。
                            话说1966年,中国象棋个人赛于4月10日至5月7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共有17个省市的38名棋手参赛。比赛分为两个阶段,预赛与决赛均采用单循环制。决赛中,胡、杨两大高手再次相逢;胡先行,居然采用较量‘棋底’的飞相局向杨发起全面挑战,并在残局获胜,这就说明胡已独占鳌头,“天下第一”毫无争议。最终胡以8胜1和2负积17分的战绩位列第一,这也是他自1960年以来连续第七次蝉联冠军;北京臧如意跃居亚军,广东蔡福如与杨官璘分别获得第三、四名。
                            就在当年全国棋艺锦标赛结束后不到10天,“文化大革命”即拉开了十年动乱的序幕。
                            “云海玉弓缘”里,孟神通与唐晓澜比剑难赢,又惊又急,恶念陡生,以排山掌力,稍稍荡开唐晓澜的宝剑,疾如闪电的欺近身前,双臂箕张便扑上来,唐晓澜喝声:“来得好!”但听得“蓬,蓬!”两声,他们已是四掌相交,粘在一起。这时已是双方决生死,定存亡的时候,孟神通加紧施为,内力有如排山倒海般的从掌心发出,直攻过去!唐晓澜长须飘拂,他发出的内力虽然柔和之极,却坚韧非常,任孟神通如何冲击,他总是防御得了,脚步依然未曾移动分毫。这两人一正一邪,各以绝顶神功相拼,一个有如严冬肃杀,一个有如春日和熙,肃杀的寒气终于在春风中溶解。
                            象棋中的飞相局就像武侠中的高手对掌,都在于较量内力,双方基本没有取巧的机会。
                            下面的棋局选自胡荣华(先胜)杨官璘;如图,红平中炮妙手,逐步取得多兵优势。



                            IP属地:山东121楼2015-10-05 12:0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