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舍甘罗吧 关注:254贴子:875

【甘卿·新人】拜吧文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何为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5-07-17 23:51回复
    我虽然是文科生,但在历史方面并不是很擅长,如果和史实有出入请告知。文笔也不好,大家有改进建议请提出,我会努力的。开学就高三了,会更忙,更新频率不确定,但我会坚持下去,毕竟这是一段不太好走却必须走的心路。 最后,用沈从文给张兆和情书的全文作为自身感想的依托,也作为哑舍人物没能完全表达的情感的诀别词。 情书 一个白日带走了一点青春,日子虽不能毁坏我印象里你所给我的光明,却慢慢地使我不同了。 一个女子在诗人的诗中,永远不会老去,但诗人他自己却老去了。我想到这些。我十分犹豫了。 生命是太脆薄的一种东西,并不比一株花更经得住年月风雨。用对自然倾心的眼,反观人生,使我不能不觉得热情的可珍,而看重人与人凑巧的藤葛。在同一人事上,第二次的凑巧是不会有的。 我生平只看过一回满月。 我也安慰自己过,我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了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来自手机贴吧20楼2015-07-18 10:47
    回复
      2025-08-23 14:56: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发文 缭绕的香雾模糊了视线,他不由得闭上了双眼。淡淡的香气安定着心神,他少有地想起了不愿再想的问题:如果一开始就放下了执念,是否一切都会平静得多,不只是他,还有那些认定了路就不再回头的人。哪怕在泥沼中愈陷愈深,迷失了自我。他不是不明白,有些东西像沙,握太紧了,悄然流逝;有些东西像琉璃,尽是美丽的脆弱,握太紧了,伤了手,碎了一地。


      来自手机贴吧22楼2015-07-19 16:57
      回复
        争取明天更第一章,感谢加精^_^


        来自手机贴吧23楼2015-07-19 16:59
        回复
          要补课,可能要开始周更了,请原谅


          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15-07-21 14:20
          回复
            不好意思,第二帖里应为“一切被记载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5-07-21 20:42
            回复
              明天放第二章,请耐心等待>_<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5-07-24 22:59
              回复
                拜师后的日子既轻松又无聊,那些玄之又玄的书实在不对他的胃口。所幸在他的聪明和师父的马虎的帮助下,他用师父丢的钥匙打开了自己找到的藏书之地的门。一看到里面的兵法韬略,他就再也不后悔认了这个师父,况且大多都是难得一见的孤本。但睌上在这看书时又不敢点灯,不仅怕被发现,万一失火他可赔不起。于是他每天晚上将书带到屋顶上,借着月色看书。不巧这几天看得投入忘了日子,今天刚好新月,哪有什么月光,他就不该上来。但到屋顶时已来不及将书藏好,只见一手拿着桂花糕的师父向他走来。他没办法,把书恭敬地捧出:“师父,弟子错了。”师父咬了一口桂花糕,半眯起眼睛,仿佛在细细品味。过了半晌,他正猜要挨什么惩罚,师父突然开口:“拿去看吧。”有一瞬的停顿,然后是低到几乎听不见的“就剩下你一个了。”他正准备道谢,又听见一句“把偷的钥匙还我,下次要进去找我拿。”他真是哭笑不得,明明是师父把钥匙丢了,自己替他保管,不过中间物尽其用了一下,就落下这么个罪名。抬头望望,忽然又想起了什么,对将剩下桂花糕全塞进嘴里的师父说:“师父,参宿亮得出奇,秦地有大事要发生吗?”师父吃完桂花糕,慢悠悠地说:“天象这东西,看着玩玩罢了。”看着欲言又止的他,接着解释道:“有的事只能了解,无法改变。别太在意每一步棋,当心把自己困在局里。”他愣了一下,原来师父是了解他的,心中一阵感动。不过,好像还是没回答他的问题啊!回过神来,师父已走远,他望着背影摇了摇头,继续看书。寒露凝聚起来,虫鸣更加寂寥,最后一缕桂花糕的香气渐渐散去。


                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5-07-25 23:04
                回复
                  2025-08-23 14:50: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卖弄文艺到现在(貌似很不成功),终于有正常情节了!大家想不想看他立功被封上卿那段?不吱声我准备写了哦,反正拖进度。(滚!)以后是真正周更了,高三党T_T,争取高考前更完(计划写20章,还有5个番外)
                  谢谢支持,我亲爱的吧主,你的头像太萌(捂脸),我目前主业就填这坑了>_<
                  最后推荐一部古风漫画<<长歌行>>
                  最后的最后,请大家为本吧拉人气!


                  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5-07-25 23:19
                  回复
                    明天更
                    甘上卿,
                    等了那么多年,
                    累么?
                    怎么不累,
                    但不去追求什么,
                    如此漫长的日子,
                    都忘了自己是谁了。
                    陆子冈,
                    经历再次失去,
                    痛苦么?
                    怎么不痛苦,
                    但世上总有改变不了的宿命,
                    再相见,
                    已是难得的缘分了。
                    小公子,
                    一直被误解,
                    孤独么?
                    怎么不孤独,
                    但成长需要习惯无人陪伴的日子,
                    感受过,
                    就不恐惧了。
                    呆医生,
                    永远读不懂他,
                    着急么?
                    怎么不着急,
                    但这辈子不懂,
                    还有下辈子下下辈子,
                    该换我等他了。
                    大公子,
                    再也回不去,
                    失落么?
                    怎么不失落,
                    但谁也不是当初的样子,
                    曾共行的一程,
                    都过去了。
                    哑迷们,
                    追了这么久,
                    后悔么?
                    怎么不后悔,
                    但一入哑舍深似海,
                    为了等坑填完,
                    只好继续看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15-08-02 19:15
                    回复
                      也许天象就是这么准,秦国虽没什么大事,他却要真正在大局上行棋了。祖父去世,他回到了咸阳。走在大街上,脑海中仍是辞行时师父嘴角若有若无的笑意,以及那个古怪的问题:“喜欢青色么?”人们的议论传入耳中,都是些小事,越听越无聊。突然听见从一辆马车里隐隐传出几句话:“我们和燕互派大臣以示亲好,张大人却不肯赴燕,这是为何?”“你忘了张大人得罪过赵国,他担心途中遭遇不测。”“听说这事惹得文信侯颇为不快?”马车渐远,余下的话已听不清。他开始思索:张大人?张唐。这几年倒立了不少功劳,可以文信侯之势,岂敢抗命?料是文信侯不想落个胁迫大臣之名,未紧紧相逼罢了。这个张大人,要知道得罪文信侯可比得罪赵王严重得多,后者至少还鞭长莫及。转念一想,这倒是个机会。他整了整衣衫,又向人打听侯府所在,心中计划着。到了侯府门前,他麻烦通传的人禀告。那人见他一个孩子,有几分轻视,丢下一句“等着!”缓缓踱步向内走去。又是一个以貌取人的,他也不急,斟酌着字句。好一会儿才有人将他引进,见了文信侯,他行了个礼。“甘大人生前乃国之栋梁,实在可惜。”他早听出来这话表面上赞祖父功绩,实则“可惜”甘家后继无人。“臣不才,然今张大人使燕之事,愿为君侯分忧。”预料之中的一声冷笑,“本侯请他尚不成,你小小年纪又有何能耐?!”“项橐七岁为孔子师,臣已十二,望君侯允准,让臣一试。”见文信侯不答话,他又行一礼:“谢君侯成全,承蒙不弃,自当尽力。”见了张唐,他便问:您的功劳与武安君比如何,答远不如。再问:应侯与文信侯比谁更专权,答文信侯更专权。好,中计了,他最后只用了一句话:当年武安君违逆应侯,身死杜邮,您现在置文信侯之意于不顾,是想步武安君后尘?张唐叹了口气,同意赴燕。看来还是担心途经赵国的安危啊,那他好人做到底,帮张唐开道就是了。于是他请求为张唐向赵国通报,带着仅有的五辆车驾启程了。文信侯也不怕丢秦国的脸,这么寒酸,让他别得意忘形?到了赵国,赵王竟亲自出城相迎,想不到他面子这么大。不过这阵仗,倒更像个下马威。又欺负他小,他可不是容易害怕的人。既然这样,不如顺便替秦要几个城池。想到这里,他微微一笑。先分析形势:秦燕交好,于赵不利,然皆惧于赵才联合。与其冒着被秦燕共伐之危,不如亲秦,渔利于燕。接着表明秦国立场:赵予秦地以广河间,秦燕即刻断交,赵患立除。再从赵国角度说:联强秦攻弱燕,岂非易事?赵王听了,马上割给秦五城。


                      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15-08-03 23:11
                      回复
                        秦遣返燕太子后,赵攻燕,给秦所得上谷三十城中的十一个。此番使赵,他实际上为秦谋得了十六城。回秦后因功受封上卿,祖父田宅也被赐还,他终于不必流连于家门而不得入了。望着镜中着上卿官服的自己,忽然明白了师父的问题,青色,是挺好看的。只是后世人若读<<史记>>,张仪六百里变六里是“倾危之士”,他略施小计得了十六城怎么就“非笃行之君子”了?不过司马迁有一句说得好:“天下尤趋谋诈哉。”他也未能免俗啊。初心太难得,又往往被掩盖,你只关注我的衰颓,你不知道的,正是我的花期。


                        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15-08-03 23:13
                        回复
                          自己也只喊过那一次扶苏,后来就收到了一句"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怪他喊迟了?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羡慕你的衣衫,和你如此之近,带着你的温度。当你不在了,它还是旧时模样,固执地铭记逝去的时光。沧桑的重点不在变化,而在改变不了的东西,两相对照,更触目惊心。如果什么是永恒——当我看到你的眼。
                          现在也是秋天,原本温暖的回忆只让他更觉得冷。兔子毛茸茸的耳朵蹭了蹭,他露出医生在水苍玉里醒来时一样的微笑:愿有人陪你等一年一度的秋风。


                          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15-08-26 19:05
                          回复
                            下次扶苏番外


                            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15-08-26 19:07
                            回复
                              2025-08-23 14:44: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番外:樊笼歌•扶苏
                              ——你生活在哪里,哪里就是你的归处。
                              周围的一切华丽森严的让人窒息,仿佛无尽头的深渊环绕。隐隐约约的话语密密层层的帷幕,把他与外界隔离,一个明显的事实:他处于他身份的荫蔽之下。为了取代周的火德,父皇将代表水德的黑作为尊贵的象征,然而望着随处可见的黑色,总觉得后面有某种神秘力量将他吞噬,只留一个空壳。可惜除了尊贵他一无所有,被孤立太久的他只是个无助的木偶罢了。丝线不断,身不由己,丝线断了,摔得七零八落。既然如此就让他们摆布,自己看看其他木偶的戏,看看掩饰的很好的狼狈——毕竟欲盖弥彰。他不喜欢自由,对于苦求不得者,人们大抵用憎恶挽回面子。正如在满盘皆输的时候摆出看淡成败的姿态,对伤痕累累的真实漠然置之,哪怕没有减轻一丝伤痛,至少看起来有无助的洒脱。
                              唯一对自由的感触来自于偷偷用平日研究的医术给宫里人看过几次病,他们望着他,不是仆从对主人,而是一个生命经由另一个生命重新恢复鲜活时的喜悦和感激。原来有些东西束缚不了,比如他依然悲悯的心。最后一次给人看病的对象是父皇的一位侍从,那人怕耽误侍奉主上一直不敢告病。他发现后替侍从求了假,还开了方子,叮嘱病人按时吃药。几天过去,他向父皇问安后决定顺便去侍从们住的地方看看那人。迈进门发现偌大的院子空无一人,正奇怪,一队人的到来打破了寂静。他问领头的人原来的侍从们去了哪,都说不知,只道奉命接替。他当时没有注意,每个新来的人在听到他的问题后都脸色惨白,原来是害怕重复上一批人的命运,也就是他后来查到的:父皇见丞相车驾过多略有不满,不久丞相裁撤车驾。父皇得知后认为身边的人泄密,下令严查。没有人承认,父皇一怒处死了全部侍从。他知道救人之难却未曾想杀人如此容易,一句话让整个院子浸透鲜血。他能医病,奈何医术再精妙也比不上屠刀锋利。他害怕了,害怕永远困于冰冷的枷锁。可挣扎得太疲惫,他反而安静下来,当天晚上他麻木地整理药材,躺在榻上,淡淡的药香伴着血腥,一夜无眠。望了望夜空,一切被浓得阴森的黑覆盖,没有任何幸免。他似乎明白了什么是徒劳,于是决定妥协。


                              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15-09-30 12: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