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鸳鸯的婚姻观看开去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鸳鸯,是非常漂亮温驯的鸟类,他们在荷塘里成双成对,自在游弋,那画面,何其之美。从我小时候有记忆时起,就经常看到在枕巾上,被子上,图画上,都描画着美丽的鸳鸯。
前一阵子,有朋友们谈论鸳鸯对爱情的忠贞,结果,马上有旁听者反驳,说鸳鸯在一方死去后,会另寻新欢,不如天鹅和黑颈鹤,对爱情忠贞不渝,在一方死去后,另一方孤老终身,甚至是在思念中早亡。于是,明白真相的一方便发出一声慨叹,似乎为鸳鸯不能从一而终深深惋惜。
我倒是为这种惋惜感到讶异,心里明白,这是朋友在不自觉中,用对人类的要求去要求自然界中很无辜的一只小鸟。然而,这种对人类的要求,其实也很有些过分,因为这违背了人们对自由和美好追求的权利。
我倒是很赞赏鸳鸯的爱情观,两人在一起时恩爱无比,互相照顾。假若一方去世了,另一方可以走出阴影,重新寻找新的爱情,不必受某种世俗的约束。当然了,如天鹅和黑颈鹤一样,对爱情忠贞不渝,也无可厚非,值得我们尊重,两种态度,两条道路,可以并存。
我们常常犯一种错误,那就是宽以待己,严以律人。在婚姻中,对于女子,一向有着特别的约束。从古至今,一直在骨子里就有这种观念,似乎,女子就应该为男人从一而终,而男人则可以三妻四妾。虽然,解放后至今,这种观点已经被绝大多数人抛弃,但是,始终还有那一小部分人或者说,在一些人的内心深处,依然残留着这种封建的糟粕。
其实,从历史中追根溯源,对待女人的婚姻,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酷。
首先,在古代,女人也是可以离婚的。在我国古代婚姻结构还未严密时,离婚相当自由,所谓“夫妇之道,有义则合,无义则去”。直到唐朝,才修订了规范婚姻的【户婚律】。比较有名的离婚案件是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她在流落到绍兴与张汝舟再婚后,发现丈夫人品龌蹉,就决意提出离婚,虽然历经波折,但终于挣脱牢笼。
其二,在古代女子可以再婚,而且是比较自由和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这样的例子就太多了。例如西汉的司马相如,他和卓文君相识的时候,文君新寡。但爱情令两个人抛弃世俗,演出了私奔的一幕。而魏文帝曹丕,就取了孀居的女子甄氏做了皇后,而且这个甄氏,还曾是他敌人的妻子。
著名的一代才女卓文君,年轻时被匈奴掠去,嫁给了左贤王,生了两个儿子,身在异域,写出催人泪下的【胡笳十八拍】,在左贤王死后,被曹操从匈奴接回中原,又重新嫁人,这在当时,是很正常的事。而陆游的【钗头凤】,更是道出了一段凄美的婚姻。他和表妹唐婉感情很好,却因母亲霸道,被迫离婚。唐婉又改嫁给赵士程。沈园相遇,唐婉和赵士程热情招待陆游。令陆游心生悲凉,才写下那首流传千古的佳作,而唐婉的【钗头凤】,更加催人泪下。据说两人见面后不久,唐婉就郁郁而终。
真正的严酷对待女子的婚姻,是在宋朝理学的兴起。特别是朱熹,重新强化了”三从四德“在婚姻中的作用,为无数娇弱的女子,戴上一副沉重的精神枷锁。而一面面贞节牌坊在街市中竖起,彻底的击碎了原本可以寻找新的幸福的梦想。一双双 可爱的鸳鸯,被关进囚笼,曾经的美丽,化作斑斑血泪染红的枝头的梅花。
幸好,我们远离了那个冰冷的时代。
我们可以自由的生活,就像这比翼双飞的鸳鸯,身披光鲜的羽毛,在澄净的水面上游弋,那淡淡的波纹和依偎的身影,是对美好时光的感恩,是对爱情最温情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