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吧 关注:2,525贴子:41,707
  • 2回复贴,共1

一代英雄——明熹宗、魏忠贤评传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话题先要从万历中期以后说起:明神宗朱翊钧于万历二十年至二十八年(1592—1600)期间发起、筹划了著名的“三大征”战役,取得了巩固边疆、抗倭援朝的伟大胜利,但自古盛世往往潜藏着危机,明朝政府的财力也因此蒙受了极大的损耗,难以应付东北地区新近崛起的后金政权的节节入侵。明神宗要增加矿、工、商等业的税收以充实库藏,但却遭到了以东林党为首的官僚利益集团打着为民请命幌子的极力反对和阻挠,收效甚微。明朝的国防实力并没有因为资本主义萌芽带来的经济繁荣而有所增强,就连举行朝会议政的皇极、中极、建极三大殿也无力灾后重建,自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因天灾失火以后,自午门以内直至乾清宫门之前成了一片废墟,内金水河也已坍塞干涸,蓑草丛生,满目凄凉,与东方第一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迈入老年的明神宗重病缠身,自述“足心疼痛,步履艰难”,没有精力再应对官僚集团的争权乱政。万历四十八年(1620)七月,在辽宁抚顺萨尔浒战役大败的沉重打击下,明神宗病重去世,历史从此揭开了风云激荡的天启朝篇章。


IP属地:北京1楼2014-10-13 12:43回复
    由于明熹宗精通漆木技艺,在重建皇极、中极、建极三大殿的工程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起柱、上梁到插剑悬牌,他都抱病亲临现场,提出了不少指导性意见,魏忠贤的日常监工也非常卖力。此前,万历年间的内阁大臣们根据乾清、坤宁两宫的重建情况,估算重建三大殿的工期要二十年,用银需三千万两,吓得明神宗从此不敢再提此事。明熹宗却仅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期间还有因王恭厂灾变所造成的耽搁和人员、物质损失),三大殿的重建就竣工告成了,所费不过六百余万两,简直是个奇迹。从中可以看到他的行政机构办事效率确实很高,这在王朝的后期是非常罕见的。从《酌中志》书中“肯堂肯构”的评语来看,三大殿的建筑质量也是相当不错的。可惜三大殿建成仅仅不到二十年,就被大顺政权撤出北京时放的一把大火焚毁了。


    IP属地:北京6楼2014-10-14 07:23
    回复
      目前存世的明代中、后期宫廷家具以嘉靖、万历朝为多,也有少数隆庆、崇祯朝的,而皇帝最喜欢做家具的天启朝却几乎没有,这是什么缘故呢?笔者认为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崇祯皇帝的毁弃。明熹宗因为在西苑泛舟时意外落水而染病去世,其幼子也在天启六年(1626)五月初六京师发生的王恭厂大爆炸中受到惊吓而夭折,朱由检遂以异母弟的身份入继大统。这位志大才疏、自许尧舜之君的崇祯皇帝,把书读痴了,在信王藩邸期间听信了东林党和一些皇亲贵族散布的流言蜚语,对于哥哥和魏忠贤的平素所为不以为然。他在乾清宫里见到明熹宗留下的一座沉香假山,上面池台林馆悉具,灯屏、香几精美依旧,叹气说:“亦一时精神所寄也。”据《酌中志》书中记载:朱由检于“天启七年(1627)八月二十四日登极,自文华殿移居乾清宫,将暖阁内旧设玩好器具尽行屏撤。”这些明熹宗手做和玩好的家具都没有保存下来,或许也有可能殉葬进了他的陵墓。


      IP属地:北京7楼2014-10-15 15:2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