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吧 关注:34,101,754贴子:993,728,261

【转贴】记载日本奇葩难忘的镜头与事记。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此震楼图够不够震?


1楼2014-04-07 02:29回复
    NO.1 被挤得跳车的日本女白领
    这张照片刊载在日本历史照片集《一亿人的昭和史》上,描述的是战后东京大都化时期,由于外来人口的大量增加,和女性进入社会工作,东京地铁乘用人员达到了运力的五倍。这种非人力可以形容的拥挤之下,经常有女白领无力挤到车门,只好如照片那样跳窗而出。
    日本列车上最早的“女性专用车厢”并不是为了避免性骚扰而设置,而是为了保护女性的“人命安全”。(女性可能被挤出人命)。


    3楼2014-04-07 02:32
    收起回复
      2025-09-09 11:28: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NO.2 日本大发展时期的排挡,扒一口饭就匆匆去工作的勤劳的人们


      5楼2014-04-07 02:34
      收起回复
        NO.3日本人在战争中有用医疗酒精加水兑假酒的传统。不知道工业酒精的危害之大,死亡残疾几万人后才醒悟过来,这是医生在治疗因工业酒精中毒失明的人们


        6楼2014-04-07 02:35
        收起回复
          和中国很相似,日本也曾经用三十多年时间实现了战后经济腾飞的“奇迹”。这个奇迹的背后,日本同样经历了变革需求与人承受能力的激烈冲突。这种冲突的副产品,便是各种超越道德底线的犯罪和极端行为。
          1955年,日本爆发森永毒奶粉事件,利欲熏心的厂商使用了含有剧毒成分的添加剂,造成一百余名幼儿死亡,一万人多人中毒。
          1956年,水吴病事件爆发,不良企业无需排放污染,造成当地大批人员中毒,与此案相关的诉讼,至今仍在进行。
          日本因为甲醇假酒造成数万人死亡和致残。
          日本的医院血库曾几乎完全被“血头”控制,卖血造成的传染疾病给患者雪上加霜。
          每一起案件背后,都让我们看到今天发展中国家,包括我们自己的影子,也深切感受到人在社会大发展中的挣扎与无奈。而参考日本在大发展时期的经历,会让我们有机会看到一个似曾相识的世界。


          7楼2014-04-07 02:36
          收起回复
            NO.4日本战后最早的女性与儿童专用车厢。这张照片摄于1947年5月5日,里面有一名鱼目混珠的中年绅士。
            日本在列车中设置女性专用车厢可以上溯到1912年,不过与其说是照顾女性,毋宁说是歧视女性。因为社会地位的原因,那时大多数日本男性以与女性同乘为耻。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专用车厢在日本出现是1947年。
            高峰时间段地铁的乘车率达到设计的3倍。体力较差的女性和儿童乘坐地铁简直近乎自杀。在连续发生几次因此造成的受伤事件后,日本铁路公司不得不考虑设置“妇女儿童专用车厢”。


            8楼2014-04-07 02:36
            回复
              NO.5日本东宝映画公司的演员们构筑了铜墙铁壁般的多层立体化工事,军警们束手无策。
              1946年到1948年,日本东宝映画的演员们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与资方冲突的示威活动。日本东宝映画是日本最大的电影制片厂,这次参加与资方对峙的演员也都是三川敏郎等日本最著名的演员。
              经济艰难的时候,人们常常到电影营造的虚幻世界里寻求安慰。战争时期日本对电影严格控制,露大腿都会遭遇剪片子的危险,出的片子只剩宣传天皇万岁了。战后宽松的政治环境,人们得到了欣赏更多样艺术作品的机会。战后排长队看电影在日本是很常见的事情。
              但日本电影却因美国大兵的到来,以及随之而来的美国大片,而难以盈利。美国电影则是一律免检的。


              9楼2014-04-07 02:37
              收起回复
                谈起日本的神风敢死队的最后一个队员,那就是日本的三级片演员——前野光保。
                  1976年3月23日,他驾驶一架塞斯纳PA-28-140“切诺基”轻型飞机,头缠白巾,身穿战斗服,高呼“天皇陛下万岁”,装入日本政坛巨头玉誉士夫的住宅中,结果造成一场大火。在二楼修养的玉誉士夫毫发未损,但前野机毁人亡,时年29岁。
                玉誉士夫:
                新闻媒体爆出美国洛克希德飞机公司为了让日本购买其飞机,通过右翼大人物玉誉士夫向日本高官赠送巨额贿赂。玉誉士夫曾在中国从事间谍活动,可以上溯到“***”之前。战后凭借其掠夺的财富,逃脱了甲级战犯的审判。
                战后玉誉士夫在日本政坛呼风唤雨,从吉田茂到佐藤荣作,从田中角荣到中曾根康弘,那个时代几乎每个首相上台背后都有他的影子。


                10楼2014-04-07 02:38
                收起回复
                  2025-09-09 11:22: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NO.8 妈妈们付出一至两千日元,在神社为孩子考试而求签和书写祝愿。


                  15楼2014-04-07 02:41
                  收起回复
                    1966年,正是出生于战后声誉高峰期的少男少女开始步入大学年龄的时代。大学入学名额破天荒的大刀了75万余人。但大多数是付费的普通大学(相当于我国的大专),如东京大学、庆应大学这些真正优秀大学的考试,变成了地地道道的“鬼门关”和“独木桥”。
                    如今日本已经没有传统意义的高考了,高三毕业前只有一个叫“学历水平测试”的统一考试,但分数不权威,只做参考,而且不是必须参加。要上大学,各校有自己单独的入学考试。
                      办学校在日本经济大发展时期被认为是一项赚钱的事业,所以,在七十年代后期数量越来越多,而学费由于竞争不得不减了下来。
                    20年前,日本开始进入少子化社会,适龄学生越来越少,现在高中毕业生与大学招生人数是1:1,“日本的高中生只要有个脑袋就有大学上。”并非虚言。甚至有大学教授到高考生家里推销大学的情况。


                    17楼2014-04-07 02:42
                    收起回复
                      NO.9日本告诉发展期的时候,由于社会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当年的高考也如同独木桥一样令人惊心动魄。《每日新闻》记者松田在等待考生们从考场出来的时候,捕捉到了母亲伏在地上起到的一瞬。


                      19楼2014-04-07 02:43
                      收起回复
                        NO.121971年在川崎市发现的赤军老巢,其成员也和普通日本孩子一样,在床头贴上女星照片。


                        22楼2014-04-07 02:48
                        回复
                          结果,赤军成员被全部活捉,他们不肯重返社会的原因才终于被找到。在赤军的营地里,达到综述三分之二的人被作为不坚定分子清晰杀害,被杀的人都是被虐待而死。有的人生命力极强,竟在风雪中冻饿八天之久。有的只因为长得美丽,就以“可能不坚定”为由而遭到同伴杀害。活下来的赤军成员,每一个都曾为了表达自己的忠诚,而疯狂的虐待那些“叛徒”。


                          23楼2014-04-07 02:48
                          回复
                            NO.13风浪过后,有些激进派领袖完全改变了,例如原“反帝全国学联”委员长藤本敏夫,后来专门从产地直销无农药蔬菜,大获成功。
                              一名高级警官认为:他们都是从心底里想把社会搞好的人,为什么这些年轻人走向企图,这是政治的错误。于是这名叫做龟井静香的警官把自己的工作辞掉,投身到政治中区,成为今天日本政坛上知名的政治家。
                            六十年代,日本的社会矛盾层十分尖锐,但其ZF和人民经过努力,最终建立了社会保障体制,也实现了工资收入最高和最低相差七倍的目标,同时,社会经济得到很好的发展。从哪个时代开始,日本进入了稳步发展的时代,社会矛盾开始缓解。
                            赤军也在日本走向了尽头,因为社会变得和平了,人民变得安全了,极端主义的赤军被人民所排斥,或说他们被人民所牺牲。然而,人民生活平安,不整是赤军们的理想吗?在理想变成现实的时候,自己却变成了殉道者,这是在是赤军的悖论。


                            25楼2014-04-07 02:49
                            回复
                              2025-09-09 11:16: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赤军和MRMAO已经中国当时正在进行的文革密不可分。60年代初大饥荒,我们看守管教都糠菜代饭饿的面黄肌瘦,但战犯们的鱼肉烟酒等保障则依旧,感动的这些昔日恶魔热泪盈眶高呼Longlifechinamao万岁。WG前2年,这些战犯全部特赦回国,是喊着中日友好万岁上船的。
                                这些GM火种散播日本,带来日本60年代赤军和Mao主义泛起。
                              赤军是当时日本社会的缩影,对那时的许多日本青年来说,美国象征着帝国主义,象征着罪恶;而中国象征着GM,Mao是全世界革命青年的共同导师。在游行中,他们常常将毛的画像高高举起,并把毛的语录用鲜血写在横幅上,而他们则在横幅和画像下,表情庄严的前进着。这样的画面不时出现在当时的电视、报纸和期刊上,成为当时日本的时代写照。但1972年,尼克松的访华和***对尼克松的亲自接见,却令这些日本左翼青年们陷入了集体幻灭。
                                 当联合赤军被日本**包围于“浅间山庄”的时候,日本警方让一位赤军成员的母亲在现场喊话:“时代变了,美国总统同Mao握手了,Mao交给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孩子,回家吧!”结果孩子没有回家,他在绝望中开了枪。  直至1979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日本左翼的外部精神源泉彻底断绝,无数左翼青年在绝望中自杀,左翼运动由此无限期的走入了低谷。


                              26楼2014-04-07 02: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