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吧 关注:34,101,484贴子:993,722,172

【转贴】记载日本奇葩难忘的镜头与事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此震楼图够不够震?


1楼2014-04-07 02:29回复
    NO.1 被挤得跳车的日本女白领
    这张照片刊载在日本历史照片集《一亿人的昭和史》上,描述的是战后东京大都化时期,由于外来人口的大量增加,和女性进入社会工作,东京地铁乘用人员达到了运力的五倍。这种非人力可以形容的拥挤之下,经常有女白领无力挤到车门,只好如照片那样跳窗而出。
    日本列车上最早的“女性专用车厢”并不是为了避免性骚扰而设置,而是为了保护女性的“人命安全”。(女性可能被挤出人命)。


    3楼2014-04-07 02:32
    收起回复
      2025-09-08 11:44: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火钳刘翔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4-04-07 02:33
      回复
        NO.2 日本大发展时期的排挡,扒一口饭就匆匆去工作的勤劳的人们


        5楼2014-04-07 02:34
        收起回复
          NO.3日本人在战争中有用医疗酒精加水兑假酒的传统。不知道工业酒精的危害之大,死亡残疾几万人后才醒悟过来,这是医生在治疗因工业酒精中毒失明的人们


          6楼2014-04-07 02:35
          收起回复
            和中国很相似,日本也曾经用三十多年时间实现了战后经济腾飞的“奇迹”。这个奇迹的背后,日本同样经历了变革需求与人承受能力的激烈冲突。这种冲突的副产品,便是各种超越道德底线的犯罪和极端行为。
            1955年,日本爆发森永毒奶粉事件,利欲熏心的厂商使用了含有剧毒成分的添加剂,造成一百余名幼儿死亡,一万人多人中毒。
            1956年,水吴病事件爆发,不良企业无需排放污染,造成当地大批人员中毒,与此案相关的诉讼,至今仍在进行。
            日本因为甲醇假酒造成数万人死亡和致残。
            日本的医院血库曾几乎完全被“血头”控制,卖血造成的传染疾病给患者雪上加霜。
            每一起案件背后,都让我们看到今天发展中国家,包括我们自己的影子,也深切感受到人在社会大发展中的挣扎与无奈。而参考日本在大发展时期的经历,会让我们有机会看到一个似曾相识的世界。


            7楼2014-04-07 02:36
            收起回复
              NO.4日本战后最早的女性与儿童专用车厢。这张照片摄于1947年5月5日,里面有一名鱼目混珠的中年绅士。
              日本在列车中设置女性专用车厢可以上溯到1912年,不过与其说是照顾女性,毋宁说是歧视女性。因为社会地位的原因,那时大多数日本男性以与女性同乘为耻。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专用车厢在日本出现是1947年。
              高峰时间段地铁的乘车率达到设计的3倍。体力较差的女性和儿童乘坐地铁简直近乎自杀。在连续发生几次因此造成的受伤事件后,日本铁路公司不得不考虑设置“妇女儿童专用车厢”。


              8楼2014-04-07 02:36
              回复
                NO.5日本东宝映画公司的演员们构筑了铜墙铁壁般的多层立体化工事,军警们束手无策。
                1946年到1948年,日本东宝映画的演员们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与资方冲突的示威活动。日本东宝映画是日本最大的电影制片厂,这次参加与资方对峙的演员也都是三川敏郎等日本最著名的演员。
                经济艰难的时候,人们常常到电影营造的虚幻世界里寻求安慰。战争时期日本对电影严格控制,露大腿都会遭遇剪片子的危险,出的片子只剩宣传天皇万岁了。战后宽松的政治环境,人们得到了欣赏更多样艺术作品的机会。战后排长队看电影在日本是很常见的事情。
                但日本电影却因美国大兵的到来,以及随之而来的美国大片,而难以盈利。美国电影则是一律免检的。


                9楼2014-04-07 02:37
                收起回复
                  2025-09-08 11:38: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谈起日本的神风敢死队的最后一个队员,那就是日本的三级片演员——前野光保。
                    1976年3月23日,他驾驶一架塞斯纳PA-28-140“切诺基”轻型飞机,头缠白巾,身穿战斗服,高呼“天皇陛下万岁”,装入日本政坛巨头玉誉士夫的住宅中,结果造成一场大火。在二楼修养的玉誉士夫毫发未损,但前野机毁人亡,时年29岁。
                  玉誉士夫:
                  新闻媒体爆出美国洛克希德飞机公司为了让日本购买其飞机,通过右翼大人物玉誉士夫向日本高官赠送巨额贿赂。玉誉士夫曾在中国从事间谍活动,可以上溯到“***”之前。战后凭借其掠夺的财富,逃脱了甲级战犯的审判。
                  战后玉誉士夫在日本政坛呼风唤雨,从吉田茂到佐藤荣作,从田中角荣到中曾根康弘,那个时代几乎每个首相上台背后都有他的影子。


                  10楼2014-04-07 02:38
                  收起回复
                    日本是哪里?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4-04-07 02:40
                    收起回复
                      前排求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4-07 02:40
                      收起回复
                        NO.8 妈妈们付出一至两千日元,在神社为孩子考试而求签和书写祝愿。


                        15楼2014-04-07 02:41
                        收起回复
                          谁能打出“貔貅”这两个字立刻认我作他爹,当场认爹,当场喊爹,绝不食言。敢不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04-07 02:41
                          收起回复
                            1966年,正是出生于战后声誉高峰期的少男少女开始步入大学年龄的时代。大学入学名额破天荒的大刀了75万余人。但大多数是付费的普通大学(相当于我国的大专),如东京大学、庆应大学这些真正优秀大学的考试,变成了地地道道的“鬼门关”和“独木桥”。
                            如今日本已经没有传统意义的高考了,高三毕业前只有一个叫“学历水平测试”的统一考试,但分数不权威,只做参考,而且不是必须参加。要上大学,各校有自己单独的入学考试。
                              办学校在日本经济大发展时期被认为是一项赚钱的事业,所以,在七十年代后期数量越来越多,而学费由于竞争不得不减了下来。
                            20年前,日本开始进入少子化社会,适龄学生越来越少,现在高中毕业生与大学招生人数是1:1,“日本的高中生只要有个脑袋就有大学上。”并非虚言。甚至有大学教授到高考生家里推销大学的情况。


                            17楼2014-04-07 02:42
                            收起回复
                              2025-09-08 11:32: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万一火了怎么办。。


                              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14-04-07 02: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