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吧 关注:1,277,281贴子:23,457,762

回复:正能量,那些先辈的面孔 转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941年春,王震率领359旅开进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将士们披荆斩棘、风餐露宿,自力更生,经过几年硬是将“烂泥湾”建成了陕北“好江南”。


18楼2013-12-24 11:35
回复

    在涞源三甲村战斗中,晋察冀军区第2团1连连长李永生一人缴获轻机枪1挺、步枪3支。


    19楼2013-12-24 11:36
    回复

      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对日军的大规模的进攻作战。动员起来的群众开展破袭战,日军经营的铁路交通线毁于一旦。


      20楼2013-12-24 11:36
      回复

        抗日战争期间,在万山丛中、青纱帐里,抗日游击队员用各种各样的游击战方式,利用青纱帐作掩护,出其不意地袭击日军。图为青纱帐里,华北游击队中参加抗战的一家四口,被称为“一门四杰”。


        22楼2013-12-24 11:37
        回复

          “七七”事变后,日军在1938年侵占白洋淀,并在津保航线的重要村镇修岗楼、建据点,对白洋淀地区实行“三光”政策。白洋淀人民发起反击,组织起一支水上游击队雁翎队。图为活跃在冀中白洋淀上的冰上雁翎队。


          23楼2013-12-24 11:38
          回复

            晋察冀民兵在要道上布设地雷,让日军在行动时必须小心翼翼处处提防从而予以心理震慑。


            24楼2013-12-24 11:38
            回复

              1941年秋,日伪军“扫荡”日益残酷。冀中人民抗日武装为了保存自己的力量,长期坚持平原游击战争,创造地道战,对日军发动攻击。


              26楼2013-12-24 11:39
              回复

                为鼓动青年应征入伍,大后方举行大规模的抗敌宣传,此为中华海员抗敌后援会进行兵役的倡导工作,其挂出的标语写着:”好铁要打钉,好男要当兵“。四川省三台县首先发起青年从军运动,全国随即响应。1938年8月,武汉会战前夕,汉口市内举行大规模的抗敌宣传。


                27楼2013-12-24 11:39
                回复

                  1944年8月,中国政府鉴于中国驻印军和援缅远征军中下级干部和特种兵严重缺员,盟军又大量来华,急需翻译,发起了十万青年从军运动。年底成立青年军训练总监部,罗卓英为总监,蒋经国为政治部主任。众多的青年基于爱国热情,积极响应,至1945年初编成了201至209共九个师,约十万人。此为1944年11月,重庆各界欢送青年出征的热烈场面。


                  29楼2013-12-24 11:40
                  回复

                    1941年,三峡地区的民众搭乘江船前来重庆志愿从军, 以便上前线杀敌,报效国家。这批青年穿着三峡地方父老赠 送的衣服,上面写着“志愿抗敌”。图为从军的三峡民众。


                    31楼2013-12-24 11:43
                    回复
                      楼主有事要出去,大概到明天下午才能接着发了,还有50多图。


                      32楼2013-12-24 11:44
                      回复
                        接着发了


                        33楼2013-12-27 09:40
                        回复

                          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为提高民众文化素质,开展扫盲运动。图为根据地儿童正在学习文化,背着的小黑板上写着“八路军”、“打日本”等字句。


                          39楼2013-12-27 09:43
                          回复

                            叫标仔的擦鞋童,决定将自己一天劳动所得捐献出去,支持抗日。擦鞋箱上字条“ 本日擦鞋所得,尽作献金之用。标仔启”。其爱国之心令人动容


                            42楼2013-12-27 09:47
                            回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67岁的爱国实业家刘子如立即从上海回四川,同温少鹤、何鲁、何北衡、康心如等社会名流组织重庆后援会,支援抗日。图为年近古稀出入前线,以尽国民天职的重庆战地服务团团长刘子如。


                              44楼2013-12-27 09: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