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画吧 关注:5,652贴子:23,449
  • 13回复贴,共1

《早春图》赏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早春图》,北宋画家郭熙绘,绢本设色,纵:158.3厘米,横:108.1厘米。故宫旧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作者以粗阔扭曲的线条,描绘山石轮廓,再用干湿浓淡不同的墨色,层层皴擦出岩石表面的纹理,因为形状像卷曲的云块,所以称为「卷云皴」。树木枝干虬曲,枝桠像伸指布掌的样子,称为「蟹爪枝」,是承袭自宋初李成一系的特色。画面描写的是早春即将来临的山中景象:冬去春来,大地复苏,山间浮动着淡淡的雾气,传出春的信息。远处山峰耸拔,气势雄伟;近处圆岗层叠,山石突兀;山间泉水淙淙而下,汇入河谷,桥路楼观掩映于山崖丛树间。在水边、山间活动的人们为大自然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山石间描绘有林木,或直或欹,或疏或密,姿态各异。树干用笔灵活,树多虫枝,枝条上多有像鹰爪、蟹爪之类的小枝。画中山石以抑扬顿挫、粗细有变十七的墨笔勾勒,皴法多用“舌坛皴”,挥洒恣意,具有干湿浓淡的效果;有的石头形状奇特像鬼脸,而远山又“多正面,折落有势”。整幅画用笔劲健、精练,笔法生动多变,用墨清润秀雅,气格幽静清旷而又浑厚。正如《格古要论》中所说,郭熙所作山水“山耸拔盘回,水源高远,多鬼面石、乱云皴、鹰爪树,松叶攒针,杂叶夹笔、单笔相半,人物以尖笔带点凿,绝佳”。指出了郭熙山水画独特的技法风格和鲜明的艺术特色。郭熙长于作大幅,善于表现高远、深远、平远空间和四时朝暮的变化,其构图奇变、画面内容之丰富的特点,在此幅画中尤可得见。《早春图》细微处有呼应,大开合处相顾盼,气势浑成,情趣盎然,为观者营造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境界。该画有着明确的纪年,画面左侧题有:“早春,壬子年郭熙画。”下有“郭熙笔”长方朱文印—方。钤盖作者印章,这在北宋的画中是很少见的。画作右上有乾隆皇帝御题诗:“树才发叶溪开冻,楼阁仙居最上层。不藉柳桃闲点缀,春山早见气如蒸。”画幅左侧画家自题:「早春。壬子(1072)年郭熙画。」顾名思义,这幅画作是在描写瑞雪消融,云烟变幻,大地复苏,草木发枝,一片欣欣向荣的早春景象。


IP属地:山西1楼2013-07-29 11:20回复
    神品!顶起
    蟹爪卷云妙精微,春寒料峭薄雾生,或因此卷景色好,铁马金戈北边来。------观郭熙《早春图》


    2楼2013-08-06 17:36
    收起回复
      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08-07 06:07
      收起回复


        5楼2014-01-02 08:43
        收起回复
          谢谢啊


          IP属地:山西6楼2014-01-02 17:21
          回复
            欣赏了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1-16 22:36
            收起回复
              小吧威武!
              实践证明,一个简单的表情回复或者回复一个字也可得到经验(6次以内的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1-18 06:04
              回复
                谢谢


                10楼2014-12-14 13: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