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才人千载恨,至今甘醴二锅头。”清代诗人吴庭祁的这句诗话,经常被北京市民当作酒桌谈资,借以向外地亲友炫耀北京地产名酒二锅头。二锅头是一个以工艺命名的品类,名称源自清朝众多白酒烧坊共有的一种酿酒工艺,即是百姓常说的“蒸酒时掐头去尾保持中段而得名”。如清朝时蒸酒使用天锅,由甑锅和釜锅两部分组成,首先在甑锅内撒放发酵好的酒醅,然后在釜锅内注入凉水。甑锅加热后由酒醅变成的酒气与釜底凉水相遇,就凝聚成酒。然后是多次反复,而每次反复所冷凝出的酒,香气和口感都有明显区别。因第二锅冷凝出的酒既口感平和又香气醇厚,所以颇受人们的欢迎,俗称“二锅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