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
上了两年大学,年少轻狂收敛了不少,怀疑却也日渐增多了。怀疑自己,怀疑别人,怀疑爱情,怀疑理想。怀疑自己说的每一句话,总要加上“我觉得”“也许”之类的句首发语词;怀疑每件概念,总希望有严格的定义,有了定义却又觉得与常识中的概念不同。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学数学的副产品。
一
第一遍看红楼梦时,看到黛玉之死那么伤心,简直要哭出来。后来再看这一段,总觉得高鹗扭扭捏捏令人作呕。再后来,高鹗写的干脆看也不看了,红楼梦于我只有八十回。改变的原因,是我对“好文章”有了更深的认识,还是看了诸多不利于续书的评论,以至于在阅读续书前就有了第零印象,期待的就是发现其中的恶心之处?按王小波的观点,前一种说法大概是错的,因为它对我实在是太有利了。
我大概是高中才开始大规模听流行音乐,第一盒磁带是舍友买的周杰伦。当时觉得整盘磁带里有一首歌最好听,后来一查才知是后弦的《昆明湖》。然后有一次陪人买mp4,我在小音像店里逛来逛去,发现那些名字中只有一个叫周杰伦的我还听过几首,于是就随手拿了一盒《黄金甲》(这名字简直可以和《哈利波特与黑巫师》媲美)。买了回去。回去后,所有人看到磁带就说,你喜欢周杰伦啊。我不置可否地笑着听了几遍这种话以后,就真的喜欢周杰伦了。
我不知道甲对乙和甲乙之间关系的了解,有多少是取决于乙本身,又有多少取决于丙丁戊己对乙和甲乙之间关系的评价。心理暗示实在具有可怕的威力,这方面的实验或故事我们知道很多了。
二
但是什么是“事物本身”呢?所谓一个人看到的一件事物,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经过眼球折射成的像。所谓一个人摸到的一件事物,也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施加给人身体的力。事物本身是不能被人观察到的,人只能观察到事物存在的一些结果。但这样一来何谓“事物本身”就是一个玄而又玄的东西,甚至它的存在都成为问题。一个很简单的逻辑是,从果是不能反推出因的,就像秋天(因)会落叶(果)但落叶不只发生在秋天。从诸如像、力这些结果,推出事物的存在,实在是很糟糕的逻辑。
我能想到的解决方案,是把事物就定义为我们通常认为的它的结果的**。比如一个苹果,就可以定义为它在我们眼中的结果,即一个红色的近于球状的像,和它在我们手中的结果,即一个握紧就会感觉到的力,和它在我们口中的结果等等诸多结果的**。这样一来,感觉(即事物的结果)就是比事物更本质、更基础的概念。
上了两年大学,年少轻狂收敛了不少,怀疑却也日渐增多了。怀疑自己,怀疑别人,怀疑爱情,怀疑理想。怀疑自己说的每一句话,总要加上“我觉得”“也许”之类的句首发语词;怀疑每件概念,总希望有严格的定义,有了定义却又觉得与常识中的概念不同。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学数学的副产品。
一
第一遍看红楼梦时,看到黛玉之死那么伤心,简直要哭出来。后来再看这一段,总觉得高鹗扭扭捏捏令人作呕。再后来,高鹗写的干脆看也不看了,红楼梦于我只有八十回。改变的原因,是我对“好文章”有了更深的认识,还是看了诸多不利于续书的评论,以至于在阅读续书前就有了第零印象,期待的就是发现其中的恶心之处?按王小波的观点,前一种说法大概是错的,因为它对我实在是太有利了。
我大概是高中才开始大规模听流行音乐,第一盒磁带是舍友买的周杰伦。当时觉得整盘磁带里有一首歌最好听,后来一查才知是后弦的《昆明湖》。然后有一次陪人买mp4,我在小音像店里逛来逛去,发现那些名字中只有一个叫周杰伦的我还听过几首,于是就随手拿了一盒《黄金甲》(这名字简直可以和《哈利波特与黑巫师》媲美)。买了回去。回去后,所有人看到磁带就说,你喜欢周杰伦啊。我不置可否地笑着听了几遍这种话以后,就真的喜欢周杰伦了。
我不知道甲对乙和甲乙之间关系的了解,有多少是取决于乙本身,又有多少取决于丙丁戊己对乙和甲乙之间关系的评价。心理暗示实在具有可怕的威力,这方面的实验或故事我们知道很多了。
二
但是什么是“事物本身”呢?所谓一个人看到的一件事物,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经过眼球折射成的像。所谓一个人摸到的一件事物,也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施加给人身体的力。事物本身是不能被人观察到的,人只能观察到事物存在的一些结果。但这样一来何谓“事物本身”就是一个玄而又玄的东西,甚至它的存在都成为问题。一个很简单的逻辑是,从果是不能反推出因的,就像秋天(因)会落叶(果)但落叶不只发生在秋天。从诸如像、力这些结果,推出事物的存在,实在是很糟糕的逻辑。
我能想到的解决方案,是把事物就定义为我们通常认为的它的结果的**。比如一个苹果,就可以定义为它在我们眼中的结果,即一个红色的近于球状的像,和它在我们手中的结果,即一个握紧就会感觉到的力,和它在我们口中的结果等等诸多结果的**。这样一来,感觉(即事物的结果)就是比事物更本质、更基础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