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修行吧
关注: 89 贴子: 1,288

  • 目录:
  • 道教
  • 10
    元道者,太上老君之元上道也。老君道有三,上、中、下也。黄庭道有三,上、中、下也。又诸道各有三,皆其次也。老君中道与黄庭上道比,诸道又次比之。元道有三,此经又其最上者,故曰元上元道也。此道至高,虚元玄妙,澹泊元为,动合自然,故学者难亲焉。若非上士机高倏然玄悟,不可学#1也;非谨惧於死、攀向於生者,不可学也。诸中道、下道多慕上而行者,此道难合,故久不降焉。若机高上士,特然行之,则自得元量也,谓虚恬.元量
  • 0
    元始天王所化玉清天宝君,上清灵宝君,太清神宝君,为道教三宝,尊为最高之神。然因道教以学道、修道、行道为本,故又有以所本的三要旨,尊为三宝者: (一),学道者: 以玉清元始天尊为道宝尊,上清灵宝天尊为经宝尊,太清道德天尊为师宝尊,作为皈奉道法之“道、经、师”三宝。 (二),修道者: 以人身之“精、气、神”为修养性命,作出世工夫的三宝。 (三),行道者: 以“慈、俭、让”为立身行道,作入世工夫的三宝。盖基於老子三宝章云: “我有三宝,持
  • 0
    三灾者:遭受三大天灾也。一、风灾,二、火灾,三、水灾。 八难者: 一者得生人道难, 二者去女为男难, 三者形体完全难, 四者得生中土难, 五者值有道君难, 六者禀性慈仁难, 七者值国太平难, 八者与三宝相遇难,谓之八难。
  • 1
    之十二 天有四狗,以守四境。 吾有四狗,以守四隅。 以城为山,以地为河。 寇贼不得过,来者不得去, 出者不得逸,去者不得退。 五星神咒 五星列照 焕明五方 水星却灾 木德致昌 荧消祸 太白辟兵 镇星四据 家国利亨 名刊玉简 字录帝房 乘散景 飞腾太空 出入冥无 游宴十方 五云浮盖 招神摄风 役使雷霆 上卫仙翁
  • 3
    之一 乾尊曜灵,坤顺内营。 二仪交泰,要合利贞。 配成天地,永宁肃清。 应感玄黄,上衣下裳。 震离坎兑,翊赞扶将。 乾坤艮巽,虎伏龙翔。 今日行筹,玉女侍傍。 有急相佐,常辅扶匡。 追我者死,捕我者亡。 牵牛织女,化成河江。
  • 0
    讲述施法时所踏的步法,步法又称走方位,道家术语称步罡踏斗,步,指禹步,斗,指北斗,泛指星纪。《洞神八帝度经.禹步致灵》称:“禹步者,盖是夏禹所为术,召役神灵之行步,以为万术这根源,玄机之要旨”。创于大禹治水之时,“禹届南海之滨,见鸟禁咒,能令大石翻动,”于是“禹遂模写其形,令之入术。自兹以还,术无不验,因禹制作,故日禹步”。其步先举左脚,一跬一步,一前一后,一阴一阳,初与终同步,置脚横直互相成为丁
  • 0
    讲述施法时所结的手决,手决也称法决、斗决、神决等,是法事中常用的手指功诀,分“单决”“双诀”,即单手行诀,和双手行诀,竟有七十余种,诀名即1、左雷局,代表天雷,表示霹雳镇邪。 2、右雷局(意同左雷局)。 3、白鹤,代表仙鹤,表示卸香供圣。 4、杨柳,代表飘柳,表示弹洒净水,清洁坛场。5、玉左,代表玉宫,表示收神。 6、小金牌,代表老祖师的圣命,表示镇邪保安。7、青灵,代表栓绑,表示看守温琼天将的马。 8、剑,代表
  • 2
    其中攻击性法术五雷咒、天雷破、玄冰咒、火云咒、紫幽咒、青冥咒、苍灵咒、焚天咒、灭神咒、大水咒、巨木咒、三昧真火(中级)、流星火雨(高级)、炼狱真火(高级)、雷动九天(高级)、风雪冰天(高级)玄冰毒雨(高级)、泰山压顶(高级),辅助性法术静心咒、圣灵咒、金刚咒、降魔咒、镇妖咒、御风咒、飞翔咒、破邪咒、紧箍咒、勾魂咒、定身咒、护心咒、八卦咒、集神咒、收魂咒、九凤咒、三台咒、安神咒、天罡咒、涌泉咒、肘后咒
  • 3
    结阵需要的物品:方桌,黄布,小炉子,金纸,名香,纸剪的兵将甲马,中心点了红点儿的馒头,一碟子水果,一钵清水。
  • 11
    古时候的中国是一个不和平的年代,常年打仗,打仗又没有什么先进的武器,只能靠着冷兵器近战,不过后来有人发明出了排阵、布阵等兵法,所以这些阵法占据了制胜的主导地位。 下面我就给大家简单讲讲阵法我的理解 在古代最出名的十大阵法图解。
  • 0
    意识形态的不同。道家是一种哲学思想流派,强调修身养性、无为而治等理念;而道教则是一种宗教信仰,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等目标。换句话说,道家注重的是思想和智慧,而道教更注重信仰和实践。 代表人物和历史起源不同。道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人物;而道教形成于东汉末年,源于张陵所创的五斗米教,其代表人物包括张角、葛洪等。此外,两者在历史传承上也有所区别,道家在汉初形成了发展的高峰,而道教则
  • 0
    从某种意义上讲,道家的修行方法,可以简单归纳为“修道”二字。 进一步的说,道家的修行方法,其实与佛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如佛家的修行,讲究断恶行善。而道家则不注重这些。 那么,道家为什么不注重修善或者修恶呢? 其实道家当中所讲的“道,即非人为,凡是人为的一切,皆不是“道”之本身,所以“道”本就无善无恶,如老子就曾讲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在道家看来,正因为天地不会偏爱世间万物
  • 0
    天道承负,因因相续:道家认为,天道是承负和相续的,因果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这意味着,道家强调的是天道的变化和连续性,而不是孤立地看待因果关系。 信今生而不信来生:道教认为,人生的结果是由当下的行为决定的,而不涉及来世。因此,因果律在道教中并不适用,因为道教不认同有来生这一概念。 祸福相互转化:道家认为,福祸是相互转化的,而且不相信命运是固定不变的。道家强调的是对道的规律的理解和遵循,以及通过修行来驾
  • 5
    六重罪一;无辜杀害常人者雷诛不赦! 二:心性不正,恶毒至极,修邪法者雷诛不赦!三:化为半人形奸淫常人者雷诛不赦! 四:偷盗常人精气炼丹以至常人死亡者雷诛不赦!五:依仗法术祸乱天象兴风作浪者雷诛不赦! 六:盘踞乡里作祸村寨者雷诛不赦!
  • 1
    誓魔品 道言:吾昔在三天之上,为诸男女说无量经,教化一切。时有下方世界真人蔚明罗等诸天大众四十九万人,到于三天之上,听说无量大经,内外安稳。明罗等发心更起,三礼太上,问讯:天尊教化难乎?弟子等区区,以展下情。太上曰:子从閰浮来乎?明罗等曰:然。太上曰:世间之人,讵有遵道奉经学仙者否?明罗等曰:世人积恶,不信道法。但闻有哭尸之音,不闻有仙歌之响。人民垢浊,三洞壅塞。百六之灾,刀兵疫疾。魔王纵毒,杀害
  • 0
    神是拥有德的人,他们被人们尊敬供奉,信仰,他们都为民族国家的文明发展做出过大的贡献,因此被人们尊称为神,他们是不同精神品质的代表,是每个人心中的善,并不是封建迷信,我们生活在实数世界,他们生活在虚数世界,信则有,不信勿喷,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可以不信但没必要去喷,他们每一位都有应该令人尊敬效仿的高尚品质。
    5-4
  • 97
    商初,由元始天尊所创,名玉虚门 ,随后灵宝天尊,道德天尊陆续出现,于公元400年改名为三清派 三清派分为太极八卦脉和奇门遁甲脉,每脉又分现脉和隐脉,现脉由一些资质较差的弟子组成,这些弟子只会一些粗浅道术,其主要任务是掩护隐脉弟子的行踪;隐脉是由三清派的精英弟子组成,其主要任务是斩妖除魔,我们看到的多是现脉弟子。
    李冰筱 5-4
  • 2
    道指: 左手中指及无名指向内弯。 大姆指压住中指及无名指指尖。 左右手均同。 法师作 法时常用
  • 1
    心印”者,即以心印道,以道印心,印无所印,心无所心。心印于事,则体必纷,心印于物,则体必淫。于无印,于无心,心从无宅,印从无精,一灵不昧,善果臻身。人本有心而自失之,人能印而自失之失非其失,则可有心;弃其所弃,则可能印。即知其心,既知其印。既知其印,即知非心有心。既知非心,即知有印非印。印不印印,心无心心,真神真气,合我真精,一元三品,是印是心。敛情敛意,忘见忘闻。三年乳哺,一纪飞升,如此真道,名
    loveblueS 4-27
  • 2
    九天尚父琼魁宗神含元太虚天蓬都元帅真君寿元上帝。 封皮 正面: 符札前至 一炁都统大将军飞鹰走犬二使者北极驱邪院谨封 背: 太岁年月日时某人家发 鹰犬捉鬼牒 北极驱邪院 备奉北帝敕命,颁降天符,仰移牒一炁都统大将军周煜,飞鹰走犬二使者桂璃,直月五将军,统率三十六将,三十万兵,追捕侵害某人身中为祸妖魅魍魉狐狸游识,土洪石精,奸邪凶恶,作孽庙神洞鬼,全火得获,就解行坛,仰依律四禁火狱。摄附童体。拷打降伏,匣勒尽实
  • 1
    鹰犬二将札 天蓬门下 谨请北帝天蓬门下董大仙部下飞鹰走犬二大神将、只今随符奋爪磨牙。张布威猛,怒目吐炁,震动天地,乘驾风云,径往某处某家,擒捉邪鬼,山魈石精,墓魈怪物,水下妖精,五通,游戏树木之神,投河自缢断头截足伤亡蛊毒一十五种不正之鬼,曾於屋下兴起妖祸侵害生人者,尽行剿绝。或飞走四散。变化逃遁,即仰擘谷入山,搜岩破穴,仔细搜寻,尽数啖食,无致遗类。其有伏法受擒者,并奉大仙法旨,押赴天一北狱,依律
  • 0
    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存无守有,顷刻而成。回风混合,百日功灵。默朝上帝,一纪飞升。知者易悟,昧者难行。履践天光,呼吸育清。出玄入牝,若亡若存。 绵绵不绝,固蒂深根。人各有精,精合其神。神合其气,气合体真。不得其真,皆是强名。神能入石,神能飞形。入水不溺,入火不焚。神依形生,精依气盈。不凋不残,松柏青青。三品一理,妙不可听。其聚则有,其散则零。七窍相通,窍窍光明。圣日圣月,照耀金庭
  • 3
    这么说吧 境界高的修为不一定高 修为高的境界一定高 但二者又互相影响 无法分开 境界高的修为不一定高- 修为高的境界一定高 ----为什么这么说呢 比如说一个人一生参禅念佛 与事无争 你不能不说他的境界不高 但如果他不修炼 他就没有修为 只境界高而已 但修为高的人境界一定很高 这是必然的 因为在修炼的过程 其实就是性命双修的过程 没有坚定的信念 看破一切的心性 那么在修炼的过程中就会魔影重重 幻影无数 倘若境界不够 不能看破一切 就会
  • 0
    许多人都听说过的道理,未必都懂得;懂了的道理,未必能付诸实行。闻道者多,悟道者减半,行道者少之又少,得道者如凤毛麟角。而行道,是决定能否成功的关键。
  • 0
    慈悲此山湖 日月如梭归太虚,持花一笑任云舒。澹紫瑞阳烟成缕,觉悟,莲台躬座颂经书。青柳金瓶盛玉露,兼顾,莫论贵贱释迦途。化解人间千万苦,衷愫,慈悲端坐此山湖。 白衣大士灵感神咒曰:天罗神,地罗神,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
  • 1
    当我们长时间“待在室内”时,实际上是在限制我们接收和散发能量的能力,从而阻碍了我们与外界的自然连接,这对灵性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当我们与大自然的连接被削弱时,我们就会失去一个重要的能量来源。 大自然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场,能够提供清新的气息、自然光线和生命力。长时间“待在室内”会使我们失去这些珍贵的能量来源,进而削弱我们的灵性。
  • 1
    科仪是庙院为了某一个具体的目的吟诵的相应的经典,一般由高功来完成,两边是经师。它和前面的念诵不同在于一个是穿着的不同,一个是位置的不同。念经、拜忏、拜诰都是在经单上面对着祖师完成的。 科仪之中,以坛所为中心,是纵向排列的,经师是站立的。依次从供桌往殿门口这样去排。经单上的着衣称之为“班衣”,一般都是单色,比如说红色,可能袖口、领口加一点黑色的图案,有的背后有一个太极图等等,都比较简单。在做科仪的时
  • 4
    修行凭的就是一颗心,只有这颗心有清有浊,有愚有智,外形上难以区分,无从判断。我相信祖师爷认的也是这颗心,你的心一够,祖师爷自然加持。只要是秉着修行的心,就是祖师爷的弟子
  • 2
    带元神的人不一定是神仙。 在宗教和神话的语境中,元神通常指的是一个人的灵魂或精神本质,它可以是多个转世中的某一世的强大能量场体现。虽然有时人们可能因为前世的修行而成为天人、神仙或其弟子,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元神就是这些高级存在本身。实际上,大多数所知的大型神仙由于其级别不参与轮回,所以仍然活跃在各自的宗教领域里,因此普通人不太可能是这些大神仙的转世。1 此外,“主元神”这个概念指的是在多次转世中,某个
  • 11
    六甲天书序   昔初,东华大帝君在三十三天,元始天尊、道德老君、玉帝、紫微大帝皆会于此,丙胃宿形宫中,时丁卯昴宿有东华大帝,只为天宫之五也,起立于众圣坐前,奏:“臣有六甲天书,意欲流传南阎浮提世界之中,凡抄写受持用,臣切见来世刀兵凶年,黎民失业,父子相离,无法可治,传之上士受持,能驱使六甲六丁、天游十二溪女、那延天女,共为一郡,阴阳之神,各有神通广大,臣本部有三员大将,各管鬼兵百万垓,分为三卷。”
  • 1
    元神能记载一个人的来处,也就是一个人真正的自己。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元神,只有之前修行过的人才会有,如果没有修行过的人,其实在夜里做梦的时候是三魂七魄出窍,而不是元神出窍。 2、有的人在做梦的时候虽然那个时间点自己的身体动不了,但是自己好像飞到了高处,我们知道一个人没有翅膀,不可能飞到高处,可是那个时候做梦却隐隐约约觉得自己就是飞到了高处,随处移动时候,要么是元神出窍,要么就是三魂七魄出窍,就是意识
  • 24
    三十六法包含:“斡旋造化;颠倒阴阳;移星换斗;回天返日;呼风唤雨;振山撼地;腾云驾雾;划江成陆;纵地金光;翻江搅海;指地成钢;五行大遁;六甲奇门 ;逆知未来;鞭山移石;起死回生;飞身托迹;九息服气;导出元阳;降龙伏虎;补天浴日;推山填海;点石成金;正立无影;胎化易形;大小如意;花开顷刻;游神御气;隔垣洞见; 回风返火;掌握五雷;潜渊缩地;飞砂走石;挟山超海;撒豆成兵;钉头七箭
  • 3
    以身心为鼎炉, 精气为药物, 心肾为水火, 五脏为五行, 肝肺为龙虎, 精为真种子, 以年月日时行火候, 咽津灌溉为沐浴, 耳目为三要, 肾前脐后为玄关, 五行混合为丹成。”
  • 8
    元始天尊曰。无极生太极。 太极生两仪。两仪未分时。 其气尚混沌。玄元聚一炁。 始肇启鸿蒙。分阴阳之象。 乾坤始定位。天统开於子。 其轻清之气。一万八百年。 上浮而为天。日月与五星。 共称为七政。乃天之精华。
  • 8
    动作9 身体右后转,重心移到右腿,两脚虚实转换。同时,左手握鞭柄以鞭梢向南、向西、向北、向东平圆划弧,鞭身向东;右手握鞭柄下落至身左侧,鞭梢向东,鞭身与腰平。 身体向西,眼向西看 去
  • 9
    太极双鞭鞭谱 预备势 第一式朝阳鞭 第七式护心鞭 第八式 玉女纫针 第二式锦鸡晒风 第九式 转身一鞭 第三式急三鞭 第十式 翻身双鞭 第四式左翻身打 第十一式 四门鞭 第五式右翻身打 第十二式 倒骑龙 第六式全舞花鞭
  • 6
    天枢院九品迁转品秩 从九品 天枢院右判官上章典者同管干天枢院事, 天枢院左判官上章典者同管干天枢院事。 正九品 天枢院右大判官管干天枢院事, 天枢院左大判官管干天枢院事。 从八品 天枢院右统兵执法真官同主管天枢院事, 天枢院左统兵执法真官同主管天枢院事。 正八品 天枢院右领兵执法真官主管天枢院事, 天枢院左领兵执法真官主管天枢院事。 从七品 天枢院掌籍仙官同佥书天枢院事, 天枢院掌法仙官同佥书天枢院事。 正七品 天枢院
  • 0
    尔时,救苦天尊为诸众生宣说太上真符,流光宝符,丹台玉册,飞玄灵章,颁行诸狱幽扃,径到硖石血湖。普放光明,照烛幽间,铁城摧毁,血湖枯乾。灰河化碧玉之池,硖石变清凉之座。凡民积畔,报对莫逃。以宿世之冤仇,作今生之子母。岂谓熊罴入梦之始,常怀鸱枭食母之思。甫临十月之期,竟作九泉之鬼。呱呱孩提之在,悠悠魂魄何归。或已分娩而两殂。或未离析而全丧。形骸秽浊,神性昏冥,血湖之中,产死女魂。惟愿已生未生,悉遂生成
  • 1
    尔时,救苦天尊坐九色莲台,威光遍满十方。诸大天尊、救苦真人,一切仙众说诸血湖产亡血殂、罪业因缘。时有妙行真人出班长跪,告天尊曰:臣今下观慾界酆都罗山诸狱异名九幽之狱,次有二十四狱、三十六狱、一百八狱、阿鼻地狱、岱岳锋刃十八地狱、大小铁围无间地狱、五湖四海九江泉曲地狱、孟津黄波流砂地狱、应化牢槛八万四千幽狱。凡遇赦恩,皆准仁慈,普霑大泽,殊不知有血湖一狱。在大铁围山之南,别有大狱,其狱名曰无间之狱。
  • 17
    太极印:左手包右手,两手心向内,左手大指掐右手子纹,右手大指掐右手午纹。
  • 1
    净土概说 往生十方净土有以下好处: 1、常伴天尊,听闻正法。 2、永不退转。 3、无有地狱,劫难。 4、无有外魔侵扰。 5、与诸大真人相伴,共修成就。 十方救苦天尊 6、无有三涂五苦,净乐常伴。 7、所求皆应。 8、广度众生,救拔累劫之先祖。 道教十方净土和天尊名号: 1、东方净土仁爱世界,玉宝皇上天尊。 2、东南方净土慈和世界,好生度命天尊。 3、南方净土礼教世界,玄真万福天尊。 4、西南方净土威范世界,太灵虚皇天尊。 5、西方净土
  • 2
    尔时,元始天尊在九清妙境三元宝宫、御劫仞台中骞木林下,升七宝妙座,与太上道君、太上老君、诸君丈人、诸天帝君、十方无极飞天神王、三界五帝大魔王,三界群仙一时同至,皆驾八景鸾舆,五色琼辇,麟驭羽骑,凤葆龙旅,游空飞步,吟咏洞章,朝赞天尊,总校图录,拔度生死。时有诸天帝君、王妃、玉女、妙香天女等众,严整衣冠,从容雅步,烧香散华作礼,端拱侍立,歌咏仙章。 是时,元始天尊、玉皇尊帝,放无量九色祥光,遍照遐迩
  • 5
    北帝宝诰, 权掌幽冥五炁洞天,五方五帝大魔王, 三十六洞天, 及一切幽冥世界, 化度十方,一切苦难与生灵, 威德显赫,大圣大慈,大悲大愿,北阴幽冥五阴洞天,五灵玄老黑帝,大溟水帝,北阴丰都玄卿大帝,幽冥大教主,九幽拨苦大天尊。 破地狱真言 茫茫黑丰都,幽幽金刚山,灵宝无量光, 照破幽冥暗,九幽诸罪魂,身随香云动, 定惠升莲花,上升神永安,北阴尊帝号, 功德无边量,消灾免去难,同升玄妙天。 昔於龙汉,元年甲午之岁
  • 3
    神兵护国安家驱鬼消灾奉勑咒品 元始天尊说:下元众生,多有恶逆。聚生大国,不从正道。自称强能,不知人命不久。自今已去,大魔行运。五浊之世,人多造横。图谋众生,致害天下。万民艰辛勤苦,众生受罪。国人非法,刑祸相罚。贼从下生,恶乱世界。鬼兵入国,行其大灾之疫。刀刃杀人,人转恶心造逆。刑法相谋,鬼计多生,道途艰辛。五种大贼,夜行杀人。劫掠逃虏,逆党鬼贼。汝等五种大鬼,作乱世界。万民不安,小人负重。州县勤苦
  • 5
    西梵碧落五雷 神班 大梵金天碧落慈威妙慧天君白洞灵, 头冠宝珠缨络之冠,身披碧襦金纱法衣。玉佩朱履蔽膝,遍体珍珠之络,圣相慈容,金玉满月相,手执玉拄斧,自大海绿彼内上升。 大梵碧落传直辩慧大神水通, 冠冲夭幞头,黄抹额,金甲,黄袍,红妆慈容,美丈夫貌,手执玉节,乘白云。 金刚大力神勇天丁杨炎, 金刚大力神猛天丁熊镇, 金刚大力神威天丁刘清, 金刚大力神烈天丁汴槐, 已上天丁,并青面红衣金刚状貌,手执降魔大力杵
  • 0
    清微元降大法卷之十五 清微龙光内法 帅班 清微龙光回天大元帅周广卿, 大将军状,乘青龙,执节。 清微龙光横天大元帅赵勋, 大将军状,乘赤此,执大斧。 将班 龙光飞鹰雷火上将朱晖, 披发,青面,金甲,红衣,跣足,仗剑,有鹰翔前。 龙光走犬雷火上将严灼, 冲天冠,赤面,金甲,玄衣,朱履,执火车,黑犬导前。 龙光广运吐毒神烈黑灵雷火符使曲刚英, 交脚幞头,黑面,红抹额,金甲,白袍,着靴,执刀,统神烈飞火吐毒雷神千万众。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4

会员: 会员

目录: 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