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美吧 关注:487贴子:36,759
  • 11回复贴,共1

【传说英雄】李元霸的故事(转帖)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0-12-08 12:48回复
    史原型
         《新唐书 卷七十九 列传第四》      卫怀王玄霸字大德。幼辩惠。隋大业十年薨,年十六,无子。武德元年,追王及谥,又赠秦州总管、司空。以太宗(唐太宗)子泰(李泰)为宜都王,奉其祀,葬芷阳。泰徙封越,更以宗室西平王琼子保定嗣。薨,无子,国除。 


    2楼2010-12-08 12:49
    回复
      人物演义
           兵器:①一对擂鼓瓮金锤   ②两柄铁锤      座驾:①千里一盏灯 ②追风白点万里龙驹马 (又名:万里云)③一字墨雕板肋赖麒麟 ④千里赶云烟(又名:万里烟云罩)      (注:以上情况不同皆版本原因)      由历史人物李玄霸演义而来,但完全背离史实。他是隋唐第一条好汉,上界大鹏金翅鸟临凡,被炀帝封为赵王,位居隋唐“八大锤”之首。“年方十二岁,生得尖嘴缩腮,一头黄毛促在中间。戴一顶乌金冠,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力大无穷。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勇,捻铁如泥,胜过汉时项羽。一餐斗米,食肉十斤。用两柄铁锤,四百斤一个,两柄共有八百斤,如缸大一般。坐一骑万里云,天下无敌。”在当时几乎没有人能在李元霸马前走上三个回合,可以说赵王李元霸打遍天下无敌手。四明山李元霸击败反王二十三万大军;先后杀死名将伍天锡、宇文成都,在紫金山面对一百多万军队,一对金锤如拍苍蝇般,只打得尸山血海,迫使李密交出玉玺,反王献上降表。然而在回家路上被“老天爷”干掉了——“只见风云四起,细雨霏霏,少顷虹电闪烁,雳雳交加。那雷声只在元霸头上落落落地响,犹如打下来的光景。元霸大怒,把锤指天大叫:‘呔!你天为何这般可恶,照少爷的头响?也罢!’把锤往空中一撩。抬头一看,那四百斤重的锤掉将下来,‘扑’地一声正中在元霸脸上,翻身跌下马来。” 这么一位无敌凶神后被雷劈死了。李元霸曾双手各提三千斤的金狮子,举上举下十数遍,如此神力除了自刎乌江的西楚霸王项羽,何人可敌? 


      3楼2010-12-08 12:50
      回复
        宇文成都当时号称无敌将军,殿前比试全力却撼不动李元霸伸直的一根胳臂,他只不过把手一扫,宇文成都扑通翻筋斗,仰后就是一交,之后更被他活擒撕裂。如此凶残蛮力,岂负霸王之名?      秦琼对李元霸因报恩不愿与自己动手,与其比试,他只不过用铁锤轻轻一挡,“当”的一响,就把八十斤虎头枪,打脱了不知去向。吓得秦琼立即下马告罪求饶;罗成挺枪来战,被元霸一锤把枪打做两段,震开虎口,回马逃命;裴元庆迎战李元霸,招架三合即惊呼:“果然好厉害!”回马便逃。元霸大叫:“好兄弟,天下没有人当得我半锤,你能连接我三锤,也算是个好汉,饶你去吧!”如此威猛气势,舍李元霸更有何人?      李元霸在四明山匹马双锤,击败十八路反王二十三万大军,打死大将五十员;后又赤手撕裂伍天锡、徐元朗,将一百八十万反王大军杀到只剩六十二万,迫李密献出玉玺,逼十八路反王跪伏献上降表。如此丰功   电视剧《傻小李元霸》中的李元霸
        伟业,除霸王项羽,又有何人可建?      《说唐》中李元霸最让人佩服的一点:他简直就是个“永动机”,几乎不存在能量消耗。不像排在第二位的宇文成都,在气力大量消耗后(以一敌三: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会抵挡不住排在他后面的裴元庆;李元霸却可以只凭匹马双锤将十八路反王的所有大将打得俯首臣服。他杀人甚至比切豆腐更容易,你几乎可以把他当成使用太阳能的碎纸机一样对待。 


        4楼2010-12-08 12:51
        回复
          首次亮相:在隋炀帝面前与宇文成都比力气,李元霸不动,宇文成都来扯,“宇文成都大怒,赶上来一把扯住李元霸的手,用力一扯,好似蜻蜓摇石柱一般,莫想动得分毫。”      李元霸vs秦叔宝:因秦叔宝救过李渊,李元霸不与秦叔宝对打,在扬州护驾炀帝,秦叔宝碰见李元霸,用枪刺去,李元霸“把一柄鎚往上一架,把八十斤虎头枪打脱得不知去向,秦叔宝大惊。”由此可知,排行第十六的秦叔宝敌不过李元霸一回合。      李元霸VS宇文成都:李元霸剿灭自立为王的宇文化及,宇文成都奔走,被李元霸追上,“硬着头皮,举流金铛打来”,一回合,李元霸生擒宇文成都,成都丧命。宇文成都排名第二,与排名第一的李元霸交手,只撑一个回合,李元霸真神人也。      李元霸VS裴元庆:三回合,李元霸道:“天下没人当得过我半鎚,你能连接我三鎚,也算个好汉,饶你去吧。”裴元庆在隋唐好汉中排名第三。      李元霸VS伍天锡:在隋炀帝设的擂台比武,一回合,伍天锡败走,被李元霸赶上,伍天锡丧命。伍天锡排名第六。      其后李元霸与十八路反王对垒,众反王敌不过,被迫向李元霸下跪献降表。就这种架势,李元霸天下无敌,堪称“独孤求败”。然而后来死于自己的锤下,可惜。


          6楼2010-12-08 12:52
          回复

                   李元霸与其他好汉武力对比,李元霸排行第一当之无愧。与其他隋唐好汉相比,李元霸就象太阳系八大行星里的木星,超出类地行星和远地行星不止几个重量


            7楼2010-12-08 12:55
            回复
              李元霸是大鹏金翅雕临凡,原为如来佛坐下的护法。前身是《封神演义》中截教的羽翼仙,被佛祖收复,后修道成真。
              而宇文成都使用凤翅鎏金镗,乃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转世。前身乃商朝闻太师,战死后,被姜子牙封为雷神普化天尊。
              由于李元霸和宇文成都前世是师兄弟关系,成道后,又同为佛教护法。但大鹏金翅雕是雷神普化天尊的下属,故以下犯上就是触犯天条。李元霸不尊师训,打死上司,故遭雷劈之报。


              8楼2010-12-08 13:02
              回复
                天降雷神李元霸
                  
                  
                《说唐》兵器谱第一名:李元霸双锤,如缸大一般,四百斤一个,其重八百斤。
                  
                锤:是一种类球状带握柄的古兵器。有长柄锤、短柄锤、链子锤等分类,锤头又有圆柱、棱面、卧瓜、骨朵、蒺藜、蒜头等多种造型。长柄锤多单用;短柄锤多沉重且双使,其用法有涮、拽、挂、砸、架、云、盖等。
                  
                --------------------------------------------
                上半部
                  
                  
                《说唐》中的李元霸的形象,怎么看都象个雷公(雷神)。且看:年方十二岁,生得嘴尖缩腮,一头黄毛束在中间,戴一顶乌金冠,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力大无穷。雷公电母风伯雨师都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那么雷公是个什么形象呢?《三教授神大全》里说:雷为“鸡形”,孝子烹鸡奉母,为雷所殛,遂化为雷神,“妖其头,喙其嘴,翼其两肩,左尖右槌,足踏五鼓而升”。《说唐》里说李元霸是“上界大鹏金翅鸟临凡”,而雷公正是鸟首人身的样貌,换言之李元霸象极了雷公!
                  
                举凡生具异貌之人都不平凡,《说唐》中的李元霸虽生如夏花,却灿若流星!提起西府赵王,多少叱咤风云的好汉英雄莫不俯首称臣!李元霸是当之无愧的《说唐》武力第一人!
                  
                ①力举千斤。请看《说唐》里的描述:【力大无穷。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勇,捻铁如泥,胜过汉时项羽。一餐斗米,食肉十斤。使两柄铁锤,四百斤一个,两锤共有八百斤,如缸大一般。】----古典英雄传奇小说中常用九牛二虎形容力大,李元霸更甚,四象不过,有过之而无不及!项羽是公认的英雄猛将,不是有霸王举鼎的说法吗?李元霸是胜过汉时项羽!不独有餐斗米,肉十斤的惊人食量,更还有双铁锤,八百斤的惊人力气!有了这些夸张的描写,《说唐》犹觉不够,又安排了一场第一与第二之间的“拔河赛”和“举重赛”:【那成都这把无名火高三千丈,按捺不住,赶上来,一把扯住元霸的手,叫声道:“来罢!”却好似蜻蜓摇石柱,一动也不动。那成都又用尽平生之力一扯,只挣得浑身上下骨头夹夹的响,莫想动得他分毫。】----一个能使得动四百斤兵器的无敌将双手居然扯不动李元霸的只臂!【那个金狮子约有三千斤重,……宇文成都……一手托着腰,一手抵住狮子脚,拉过身边,将身一低,即把狮子举起来,一步步走入午门,来到殿上放下,……李元霸……将左手把左边的狮子提过来,右手把右边的狮子扯过去,拿住脚,一齐举起,……当下李元霸举上殿,周回走了十多转,立在正中,把两手举上举下举了十多遍】----宇文成都亦能力举千斤,但只能做到双手举单狮,李元霸却是单臂举双狮!用书中的话是“真正是天神了”!
                  
                  
                武谚有云:一力降十会。力气是考量古典小说中武将武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当一个人力气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时,衡量武力的其他因素似乎都可忽略了,就象《说唐》里的李元霸一样,当然在《说唐》里李元霸也并不是只有一身笨力气,他也有一身好武艺,这在下文再说。只是以《说唐》为重要参考底本并敷衍成文的评书《兴唐传》中却将刚猛力气作为了武力排序的唯一依据,俺认为并不合理。李元霸的力气在《说唐》里无人能敌,但是在同样以《说唐》为重要参考底本并敷衍成文单田芳的评书《瓦岗英雄》中却有了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就是那个爱拧人脑袋的傻英雄罗士信,看这两人干仗得把耳朵堵上----【他俩打仗是铁匠干活“真打实凿” 】 ,题外话就不多说了。
                  
                ②大劈活人。“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给一个屠户写的对联,《说唐》里的李元霸给人的感觉就有点象个屠夫,最能说明问题的是“两山战役”了。四明山:李元霸匹马双锤【在二百三十万人马中,左冲右突,如扫灰尘……打死各路反王大将五十余员,军士不计其数……可怜十八家反王的兵马,遭此一劫,被李元霸的双锤,打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紫金山:【可怜一百八十万人马,许多将士,遭此一劫,犹如打苍蝇一般,只打得尸山血海。……止剩得六十五万,还有中伤将士不算在内。】------敢情十八路反王的兵马都是苍蝇啊,李元霸手里使的也不是两柄大锤,而是两只巨号的苍蝇拍!极度的夸张几近变形的描述只是为了突出李元霸之武力!相比较《三国》、《水浒》而言,《说唐》无论是在思想深度、谋篇布局还是语言文字方面的确是差了一大截,《三国》、《水浒》的武力描述也有夸张,但令人尚可接受,有真实感;《说唐》的这种夸张的文字说明了一点,它是一部来自民间瓦栏勾舍中说书人嘴里的话本小说,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人听得过瘾,看着舒服,强刺激!
                


                11楼2010-12-08 21:18
                回复
                  如果说《瓦岗英雄》中傻小子罗士信的爱好是拧掉人脑袋的话(印象中被拧掉脑袋的有第二猛铁枪来护儿、花刀帅魏文通),那么《说唐》里的李元霸的嗜好是大劈活人。威风八面的宇文成都、精猛强健的伍天锡、养尊处优的徐元朗以同一种方式丧在李元霸的双手上。请看:【宇文成都……吓得魂丧魄消……硬着头皮,催马举镏金镋来打元霸。镋未曾到,早被李元霸当的一锤,把成都的镋打在一边,扑身上前……提过马来,往空一抛,倒跌下来。元霸赶上接住,将两脚一撕,分为两片。】【伍天锡见了李元霸,大惊失色……只得把混金镋一架,震得双手流血。元霸又是一锤,天锡虎口震开……伸手照背一提,提过马来,往空中一抛,倒跌下马来。元霸赶上按住脚,双手一撕,分为两开。】鲁州王子徐元朗的武力如何书中未提,不过此人胆色倒不错,敢与李元霸叫板,不多说。宇文成都、伍天锡《说唐》中排名第二、第五的好汉,可怜仅仅是数个照面便死于非命,李元霸的武力强过他们太多了。《说唐》一书参照《三国》一书的痕迹很多,《三国》里的典韦提两活人迎敌,《说唐》里李元霸力劈活(牛)人,这得多大的劲道啊!
                    
                  ③天下无敌。
                  《说唐》一书里李元霸独步天下的武力是非常明显的,请看:天下第二人宇文成都曾与李元霸有过三番四次的交手,都是数合间落败,最后竟然一合间被生擒撕为两半;第三条好汉裴元庆在李元霸锤下走了三招,败逃;第四、五、六条好汉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能上演“三英战吕布”大战宇文成都数百合,却在一合间被李元霸击溃;伍天锡能与力托千斤闸的雄阔海而斗半月不分胜负,却在一合间死在李元霸手上;第七条好汉罗成可以在《说唐》下半部中当者披靡,也是只有一合被李元霸将枪打作两段,震开虎口;第十六条好汉秦琼被李元霸一合间打得枪飞数十步如弯弓;还有一个使大锤的梁师泰同样是一合间“锤打落了,虎口震开”。这样,《说唐》的十八名好汉,有排名的、无排名的对李元霸而言都是不费吹灰之力而胜之。俺觉得这里有个很大的原因是李元霸的力气大得不可思议,败在他手下的那些人的力气与他差的太远了,所以基本上是只用数合就可搞定了,但是是否可以说《说唐》里的李元霸就只有一身笨力气呢?仔细看《说唐》的话也不是这样,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大隋朝原有几家兵器,是天下闻名的,如李家锤,宇文家的铛,罗家枪,秦家的锏,多是家传的,其中奥妙无穷,并没有外人晓得。】这个李家锤应当指的是李元霸一家吧,以锤闻名,以使锤的功夫闻名,李元霸应该是有一身锤上的功夫,只是他的对手们力气太弱,他的武艺没有机会施展;伍云召家将伍保力气也不小,使的那对大铁锤在《说唐》里是排得上号的240斤,因为本身无武艺,在与宇文成都对阵时,被自己的铁锤反震碎头而死,如果李元霸如伍保一样无本身无武艺的话,恐怕他那对大锤也可能会瞄向自己的脑袋;四明山秦叔宝曾与李元霸前后断断续续战了四十个回合,书中交待的很明白【这是李元霸卖与他的名望】。如果李元霸本身武艺不精,光靠笨力气,只怕早丧在秦琼的枪下了,因为书中交待的也很明白【待我刺死他便了】。因此说李元霸只有一身苯力气的可以休矣,反之俺认为李元霸是个有着一身好武艺、神力惊人的第一条好汉,至少在《说唐》中是如此。
                    
                    
                  但是说句题外话,李元霸这个天下第一的名号在《瓦岗英雄》、《兴唐传》等评书中却遭到了强有力的挑战:《瓦岗英雄》中李元霸在两三合内也还搞不定宇文成都、裴元庆二人,取胜也是在数十合之后了,这一点似乎处理的比《说唐》合理同时精彩一点;上文提到《瓦岗英雄》里还有个傻英雄罗士信,此人也可与李元霸一较胜负,力气上两人半斤八两,交手一百多个回合难分胜负,演出了一场非常精彩的一猛会一杰;还有一个姜松姜永年更神奇,李元霸用大锤锁住了罗士信的大枪,用上了必杀技“锁骨分筋绝命锤”,被姜松一枪下去砸开了大锤和铁枪,此人的武力也是深不可测呀。《兴唐传》里李元霸的武力处理的更令人匪疑所思:与李元霸激斗三天三夜的傻小子罗士信就不多说了;令人称奇的是天下第七的罗成居然可以连用绝招“梅花七蕊”两次刺伤了李元霸,可怜的元霸喊着“姥姥” 就败下阵去了(见《兴唐传》98回:李将军不识梅花枪,罗元帅暗毁铜旗阵);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开隋九老之一,大隋87岁的老将鱼俱罗竟然可以用一种类似拖刀计回马刀的招术摘掉了天下第一李元霸的脑袋!(见《兴唐传》112回:战潼关两将军丧命,破长安唐天子开国)!
                  


                  13楼2010-12-08 21:19
                  回复
                    虽然《兴唐传》里也交代过,是按勇猛和膂力来排名的,但是让第七反胜第一,让八九十岁的老朽杀了龙精虎猛的年轻人,这委实让人难以接受。况且李元霸的锤法按《兴唐传》里的说法,是经过名师指点的,他的武艺当真不如罗成、鱼俱罗吗?所以在下的这套武评不会以《兴唐传》这类评书为依据,评书里太多讲书人为吸引观众个人的发挥了,关于这一点在以后的行文中还会陆续谈到。
                      
                    下半部
                      
                      
                    抛开状如雷神下凡、一身骇人的武力不谈,《说唐》里李元霸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并无太多可圈点之处,比起鲁莽却又滑稽的程咬金、忠义勇猛的秦叔宝自是不如,就算与书中非主要人物----年轻气盛的罗成、义薄云天的单雄信相较,也还是不如。李元霸在《说唐》里多半用大锤说话,武力自是天下第一了,只是在人物的刻画上就未免显得苍白和单薄了。倒是《兴唐传》、《瓦岗英雄》这类评书中李元霸的形象要丰满一些,总算开始口齿不清的说话了,却又被塑造成缺心眼的呆傻之辈。从渊源上来看,《说唐》这部小说的取材的一部分可能来自褚人获的《隋唐演义》,但问题是《隋唐演义》中却并无李元霸这个形象及其事迹;《说唐》是典型的民间文学,且有比较大的把握说她是《兴唐传》、《瓦岗英雄》、《大隋唐》等后世评书的原始底本,能否认为李元霸这个人物形象始创于《说唐》呢?那么这个人物又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呢?这里粗线条的发挥一点浅见:
                      
                    ①历史上唐高祖李渊有二十二个儿子,据《新唐书卷之九十二?列传第四》(宋?欧阳修、宋祁)云:【卫怀王玄霸字大德。幼辩惠。隋大业十年薨,年十六,无子。武德元年,追王及谥,又赠秦州总管、司空。】这里李玄霸何以演变成后来的李元霸又有两种说法,一说“玄”、“元”两字通假互用;一说为避清康熙帝玄烨讳改玄霸为元霸。看来说李元霸是完全凭空的虚构是不准确的,他至少在历史上还有个原型,有个影儿,不过这“玄”、“元”二人最大的共同点恐怕只是少年早夭了。其实说起历史原型,倒是李世民的叔伯兄弟李道玄更符合《说唐》里李元霸的气质和事迹,据《新唐书》李道玄十五岁上阵打仗,极勇猛:【贯贼阵出其背,复引还,贼皆靡,所发命中。】【每赴敌,飞矢著身如猬,气益厉。】只是可惜在一次与刘黑闼的作战中兵败战死,年仅十九岁。也许《说唐》的作者们正是参考了这个少年早逝的卫怀王李玄霸和十五岁行伍、极勇猛的李道玄,并将两者合一,才创作出了李元霸这个形象。
                      
                    ②从李玄霸和李道玄身上,俺们只是找到了李元霸存在的历史影子,为让这个人物在小说里活起来,还得补充一些其他的必要材料。常说: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而明清两朝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形式则是小说,可以这样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演义》、《说岳》等这些经典的小说是《说唐》这部表现英雄传奇故事的早期评书底本得以成书的重要养份,这里不展开谈,只说李元霸。“李元霸象极了雷公”!这是前文所谈到过的(书中第34回“袁天罡驱神造殿,李元霸力赛成都”中亦有“竟如雷公一般”之语),其实在《封神演义》里还有两个人比李元霸更象雷公。其一是雷震子,你且看他:【原来两边长出翅来,不打紧,连脸都变了:鼻子高了,面如青靛,发似朱砂,眼睛暴湛,牙齿横生,出于唇外;身躯长有二丈。】其二是辛环,你且看他:【二翅空中响,头戴虎头冠,面如红枣色,顶上宝光寒,锤钻安天下,獠牙嘴上安,一怒无庶挡,飞来势若鸾。】如非雷、辛二人都有一双肉翅,则三人在外貌上有三兄弟的嫌疑了,只是《说唐》不可能让李元霸生出双翅,否则就成神魔小说了;雷震子由雷光霹雳而生,李元霸却因电闪雷鸣而死;辛环生前持着雷公作业的锤钻工具,封神后却又成为二十四位雷部正神之一。这三人与雷公俱有密切的关系,这生死之间是否也是简单的巧合呢?根据考证《封神演义》约成书于明代隆庆、万历年间(1567--1619),而《说唐》约成书于清代雍正、乾隆年间(1723----1795),作为一本民间文学、作为一本话本小说,《说唐》的作者之一 ----说唱艺人们为了塑造人物、吸引听众,极有可能借鉴了《封神演义》中雷震子和辛环的外形,安在了李元霸的身上。
                    


                    14楼2010-12-08 21:20
                    回复
                      中国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而中国的语言又是何其丰富啊,光一个“死”字就繁衍了无数种说法,例如天子之死曰崩,诸侯之死曰薨,大夫之死曰卒,僧道之死可称羽化涅盘,英烈之死那就得叫牺牲就义。诗云:人生自古谁无死?诚如是也!《说唐》中十八条好汉多不得以寿终正寝,或陨于战事,或丧于刀兵,就是英雄如李元霸依然也难免一死,只是比起几位“阵前亡”的好汉来说,李元霸的死颇有点神秘色彩。
                      


                      16楼2010-12-08 21:24
                      回复
                        顺便一提,两部比较有代表性的评书《兴唐传》、《隋唐演义》里李元霸的死却又是另外一种情形:如上文所述《兴唐传》中李元霸死于宇文CD的师父----大隋87岁的老将“神刀大帅”YJL拖刀计回马刀下,用这个结局如何去应证李元霸背负的天下第一的名头呢?作为评书,出奇不意,鱼、李大战,热闹非凡,的确是可以紧紧抓住听众,只是与《说唐》的处理比起来,难免显得落了俗套。单芳老师的《隋T演义》倒是继承了《说唐》里锤击老天,死于自己的锤下的桥段,却又云李元霸从小就怕打雷,听到雷声,便要吓得躲在桌下等等,俺以为这实属画蛇添足,还是《说唐》里来得干净利落!
                        


                        18楼2010-12-08 21: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