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774,856贴子:11,968,978
  • 2回复贴,共1

吕布的文采确实还行啊,主簿没白当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了看如今留存的吕布的信件,有些水平
首先是对战袁术大军时,吕布临阵策反杨奉韩暹的信件。
九州春秋载布与暹、奉书曰:"二将军拔大驾来东,有元功於国,当书勋竹帛,【万世不朽】。今袁术造逆,当共诛讨,奈何与贼臣还共伐布?布有杀董卓之功,与二将军俱为功臣,可因今共击破术,建功於天下,此时不可失也。"暹、奉得书,即回计从布。

首先这封信的切入点找得好,点明了你我都是在汉献帝面前有些情分的,都属于“帝党”,这是身份认同。我们“帝党”小伙伴怎么能和袁术这个反贼同流合污?万世不朽这个成语似乎也是吕布首创,可以的。
当然,我们清楚真正打动杨奉韩暹的原因可能是信里没写的【军资所有,悉许暹、奉。】


IP属地:美国1楼2024-04-26 06:19回复
    然后是面对圈地自守的琅邪国相-萧建,吕布的威胁信也写得出彩,颇有几分黑帮大佬的气场
    ==============
    时有东海萧建为琅邪相,治莒,保城自守,不与布通。布与建书曰:"天下举兵,本以诛董卓耳。布杀卓,来诣关东,欲求兵西迎大驾,光复洛京,诸将自还相攻,莫肯念国。布,五原人也,去徐州五千馀里,乃在天西北角,今不来共争天东南之地。莒与下邳相去不远,宜当共通。君如自遂以为【郡郡作帝,县县自王】也!昔乐毅攻齐,呼吸下齐七十馀城,唯莒、即墨二城不下,所以然者,中有田单故也。布虽非乐毅,君亦非田单,可取布书与智者详共议之。"建得书,即遣主簿赍笺上礼,贡良马五匹。
    这封信,同样先来软话-我是西北人,对你们东南地区的领地根本没兴趣,别忌惮我。然后开始评价萧建的行为,【郡郡作帝,县县自王】这八个字气势不凡。最后用乐毅来比喻自己,用田单来比喻对方,这典故运用得兼顾了地理和时局。软中带硬的战争威胁硬是被他玩出了几分文艺气息。


    IP属地:美国2楼2024-04-26 06:27
    收起回复
      @a494051520
      臧克和在论文《䃼说简牍石刻等汉语史料“先”字使用问题》中说明了“布”与“奉先”的关联,涉及的内容摘抄如下:
      2.出土文献“先”字记录动词使用功能
      汉末人物有吕布,字奉先。《周礼夏官训方氏》:“正岁则布而训四方。”郑玄注:“布告以教天下,使知世所善恶。”是布有教化功能,以此与“奉先”建立关联。同时代文献见《敦煌汉简释文》第1448号简:“制诏皇太子:善禺百姓,赋敛以理。存贤近圣,必聚谞士。表教奉先,自致天子。”其中“表教奉先”为并列结构,表奉,教先,地位相当,语义就是表奉教育,即尊崇教育。此为汉代出土类文献用例。
      依照上述论文的观点,“布”有教化功能,“奉先”则是“尊崇教育”的意思。


      IP属地:美国20楼2024-04-27 08:4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