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立恒数二吧 关注:767贴子:65,364

回复:对角化级别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H(Ω₂)之后怎么扽西呢?
还记得H(Ω)怎么搞的吧?
接着H(Ω₂,0)需要H₁函数到达Catching。
也即H(Ω₂,0)=H(ψ₁(Ω_Ω))
H(Ω₂,1)=H(ψ₁(Ω_Ω_Ω))=ω→ω→ψ(Ω_Ω_ω)+1
即H(Ω₂+1)=H(ψ₁(I_Ω))=ω→ω→ψ(I_ω)+1
H(Ω₂+2)=H(H₁的二重不动点)=ω→ω→C(Ω^2)+1
H(Ω₂+ω)=H(H₁的ω重不动点)=ω→ω→C(Ω^ω)
此处序数应该会发生大突变。
H(Ω₂+Ω)=ω→ω→C(Ω^ω)+1
虽然看起来很大,然而二级对角化只需要来个+1就可直接搞定。而在ψ函数的角度上看的话,这个差距可以说是直接是很多步的差距,中间应该会有大量而著名的稳定基数投影基数。
突变了之后接着一切回归正常:
H(Ω₂+Ω+1)=ω→ω→C(Ω^(ω+1))
H(Ω₂+Ω×2)=ω→ω→C(Ω^(2ω))+1
H(Ω₂+Ω^2)=ω→ω→C(Ω^ω^2)+1
H(Ω₂+Ω^Ω)=ω→ω→C(Ω^ω^ω)+1
H(Ω₂+ψ₁(0))=ω→ω→C(Ω^ε0)
H(Ω₂+ψ₁(Ω))=ω→ω→C(Ω^ε0)+1
H(Ω₂+ψ₁(Ω₂))=ω→ω→C(Ω^ζ0)+1
H(Ω₂+ψ₁(Ω_ω))=ω→ω→C(Ω^C(0))
H(Ω₂+ψ₁(Ω_Ω))=ω→ω→C(Ω^C(0))+1
H(Ω₂+ψ₁(ψ_I(0))=H(Ω₂+H₁(Ω₂,ω))=ω→ω→C(Ω^C(ω))
后面的流程将十分复杂,先在这暂停。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4-05-10 14:37
回复
    那么如果是加强版的H₁函数而不是减弱版的呢?
    我们可以知道,原本的Ω原来指ω₁,在OCF里面ω₁就削弱成ω₁CK了,由ω₁CK大于所有的可计算可递归函数的增长率,所以引入H₁(Ω),就是用来迭代非递归序数,因为所有的递归函数都已经被Ω以下的增长层次所折叠,自然Ω增长率表示出非递归函数,如果H₁()在ω处需要对角化的话。
    那么H₁(Ω)自然就是Ω₂,H₁(Ω,1)=Ω₃,H₁(Ω,n)=Ω_(2+n)。
    所以Ω级增长率代表的是非递归分析:
    H₁(Ω+1)=OFP,H₁(Ω+2)=ψ_I(I)
    H₁(Ω+ω)=ψ_I(I^ω),H₁(Ω+ω+1)=ψ_I(I^I)
    为什么是I^I而不是I^Ω,很简单,H₁(Ω+ω+1)的对角化里头已经需要代入Ω,而只有I才是真正的进入了不动点。
    H₁(Ω×2)=2 1-2(不可达基数)
    H₁(Ω+α(Ω以下))相当于折叠的任意Ω层次。
    H₁(Ω×2+1)=IFP
    类似的H₁(Ω×2+α)折叠了I的层次。
    H₁(Ω×3)=2 1-2 1-2
    H₁(Ω×4)=2 1-2 1-2 1-2
    H₁(Ω×ω)=(2 1-)^ω
    H₁(Ω×ω+1)=(2 1-)^(1,0)
    H₁(Ω²)=2-2(马洛基数),H₁(Ω^2+1)=MFP
    H₁(Ω^2+Ω)=2 1-2-2(马洛基数的不可达点)
    H₁(Ω^2+Ω×2)=2 1-2 1-2-2
    H₁(Ω^2+Ω×n)=(2 1-)^n 2-2
    H₁(Ω^2×2)=2-2 1-2-2(马洛基数的马洛点)
    H₁(Ω^2×ω)=(2-2 1-)^ω,H₁(Ω^3)=2-2-2
    H₁(Ω^4)=2-2-2-2,H₁(Ω^ω)=(2-)^ω
    H₁(Ω^ω+1)=(2-)^(1,0),
    H₁(Ω^Ω)=3(这个3指Π3不是自然数,即紧致基数)
    所以说Π₃对于非递归序数地位相当于Γ0。
    H₁(Ω^Ω+1)=(1-)^(1,0) 3
    H₁(Ω^Ω+Ω)=2 1-3
    H₁(Ω^Ω+Ω×2)=2 1-2 1-3
    H₁(Ω^Ω+Ω^2)=2-2 1-3,H₁(Ω^Ω×2)=3 1-3
    H₁(Ω^Ω×2+Ω)=2 1-3 1-3
    H₁(Ω^Ω×3)=3 1-3 1-3
    H₁(Ω^Ω×ω)=(3 1-)^ω H₁(Ω^(Ω+1))=2-3
    H₁(Ω^(Ω+ω))=(2-)^ω 3
    H₁(Ω^(Ω×2))=3 2-3
    H₁(Ω^(Ω×3))=3 2-3 2-3
    H₁(Ω^(Ω×ω))=(3 2-)^ω
    H₁(Ω^(Ω×ω)+1)=(3 2-)^1,0
    H₁(Ω^Ω^2)=3-3(两段3反射链)
    H₁(Ω^Ω^2+1)=(1-)^(1,0) 3-3
    H₁(Ω^Ω^2+Ω)=2 1-3-3
    H₁(Ω^Ω^2×2)=3-3 1-3-3
    H₁(Ω^(Ω^2+1))=2-3-3
    H₁(Ω^(Ω^2+2))=2-2-3-3
    H₁(Ω^(Ω^2+ω))=(2-)^ω 3-3
    H₁(Ω^(Ω^2+Ω))=3 2-3-3
    H₁(Ω^(Ω^2+Ω+1))=2-3 2-3-3
    H₁(Ω^(Ω^2+Ω×2))=3 2-3 2-3-3
    H₁(Ω^(Ω^2+Ω×ω))=(3 2-)^ω 3-3
    H₁(Ω^(Ω^2×2))=3-3 2-3-3
    H₁(Ω^(Ω^2×ω))=(3-3 2-)^ω
    H₁(Ω^Ω^3)=3-3-3,H₁(Ω^Ω^4)=3-3-3-3
    H₁(Ω^Ω^ω)=(3-)^ω H₁(Ω^Ω^Ω)=4
    所以(3-)^ω在非递归分析相当于SVO,4相当于LVO。
    H₁(Ω^Ω^Ω+1)=(1-)^(1,0) 4
    H₁(Ω^Ω^Ω×2)=4 1-4 H₁(Ω^(Ω^Ω+1))=2-4
    H₁(Ω^(Ω^Ω+Ω))=3 2-4
    H₁(Ω^(Ω^Ω+Ω×2))=3-3 2-4
    H₁(Ω^(Ω^Ω×2))=4 2-4
    H₁(Ω^Ω^(Ω+1))=3-4
    H₁(Ω^Ω^(Ω+2))=3-3-4
    H₁(Ω^Ω^(Ω×2))=4 3-4
    H₁(Ω^Ω^(Ω×2+1))=3-4 3-4
    H₁(Ω^Ω^(Ω×3))=4 3-4 3-4
    H₁(Ω^Ω^Ω^2)=4-4 H₁(Ω^Ω^Ω^Ω)=5
    H₁(Ω^(Ω^^3+1))=2-5
    H₁(Ω^Ω^(Ω^Ω+1))=3-5
    H₁(Ω^Ω^Ω^(Ω+1))=4-5
    H₁(Ω^Ω^Ω^Ω^2)=5-5 H₁(Ω^^5)=6
    H₁(Ω^^6)=7 H₁(Ω^^ω)=Π_ω
    即Π_ω相当于非递归分析中的BHO
    H₁(ψ₁(0)+1)=α→Π_α不动点
    所以到H₂可能很困难,各种非递归序数已经被Ω的FGH表示出来了。所以强化版的H得歇歇,先研究弱化版的H函数。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4-05-11 20:13
    回复
      先暂停一下。
      讨论一下多目康威链的二级对角化:
      二级对角化的ω→ω→ω→2展开很简单,ω→ω→(ω→ω→(ω→ω→…))。
      那么二级对角化的ω→ω→ω→ω+1该如何处理?
      先讨论ω→ω→ω→ω+1的一级对角化是怎么展开的,ω→ω→(ω→ω→…(ω→ω)…→ω)→ω是不是。
      所以二级对角化也如是炮制。
      那再细节一下,ω→ω→ω+1→ω的二级对角化怎么搞呢。
      一级对角化中ω→ω→ω+1→ω很容易就看出直接搞成ω→ω→ω→(ω+1),然后在一级对角化的ω→ω→ω→α中α取到ω+1层。那么二级对角化呢?先举个简单的ω→ω+1→ω,展开后就是ω→ω→(ω+1),于是把括号去掉变成ω→ω→ω+1,然后降格成用一级对角化来计算得到Γ0。
      同样的,(ω→ω→ω+1→ω)₂也该是这样:
      (ω→ω→ω→(ω+1))₂=(ω→ω→ω→ω+1₁)₂
      里面的下标1是只需要用一级对角化来计算,将二级对角化的ω→ω→ω→α运算,α取到不动点(因为这是一级对角化中ω+1的含义),就是ω→ω→ω+1→ω的二级对角化的理解。
      二级对角化的ω→ω→ω→ω+1→ω,就是二级对角化运算中的ω→ω→ω→ω→α,α取到不动点。
      对于二级对角化从ω康链之后怎么理解呢?
      因为ω目康威链中,这个ω是需要对角化的,由于是二级对角化,所以ω→ω→…→ω[ω+1]就是二级对角化运算的ω→ω→…→ω扩张到项数不动点,在一级对角化下看是ω+1目康威链。接着二级对角化中的ω→ω→…→ω+1(ω目,尾部是ω+1)的意思类似的就是一级对角化下看的康威链项数为不动点。可以用{ω,ω+1,ω,ω}和{ω,ω,ω+1,ω}可以分析出区别,其中对角化的地方也显而易见。{ω,ω,ω,ω+1}就是真正的ω+1目二级对角化康威链,是上述尾部的不动点。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4-05-12 16:14
      回复
        可以有个规律:
        A+1级对角化的ω→ω+1→ω
        就是A级对角化的ω→ω→ω+1,相当于A-1级对角化的ω→ω→ω→2,在A-2级对角化的角度上看就相当于BO序数。
        A+1级对角化的ω→ω→ω+1→ω
        就是A+1级对角化的ω→ω→ω→α运算,然后α达到A级对角化下的不动点。
        可以用(ω→ω→ω+1→ω)₃来看,就是(ω→ω→ω→α)₃运算,α达到了二级对角化角度下的ω+1项。设f(α)=(ω→ω→ω→α)₃,其中α是极限序数时直接取极限,那么α→f(α)就是一级对角化下的ω+1项,α→f(α)的二重不动点,就是一级对角化下的第ω+2项,这还远远不够,直到α→一级对角化的第α项,才可称之为二级对角化下的第ω+1项,进而才能变成(ω→ω→ω+1→ω)₃。
        这就是对角化的升级方式。
        其实,在ω^2之后对角化的行为变得复杂,先说到这。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4-05-12 21:38
        回复
          目前这个对角化序数还是很难良定义的。
          不过我考虑个ω级对角化之后的扩张。
          ω级对角化之后,那么怎么升级成ω+1级对角化呢?
          这样子,设r·{ω→ω→ω}ω=p·{ω→ω→ω}ω,p的只需要在极限序数上取极限就行了,照常进行下去,到a→p·{ω→ω→ω}a,于是就定义成1-p·{ω→ω→ω+1}ω+1,也就是一级对角化级真{ω→ω→ω+1}ω+1,接着,这个不动点性具有二级对角化的性质,变成二级对角化级真{ω→ω→ω+1}ω+1,接着,到达α→α级对角化级真{ω→ω→ω+1}ω+1,才能演变成{ω→ω+1→ω}ω,{ω→ω+2→ω}ω,则是达到上述的二重不动点,对角化层级具有ω+2级增长率的性质,意思就是将对角化等级也对角化了。
          {ω→(ω→…)→ω}ω照旧合成{ω→ω→ω+1}ω。
          该记号的极限是α→{ω→ω→ω+1}α。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4-05-15 01: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