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吧 关注:226,986贴子:6,243,898

小说《西游记》孙悟空的原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3-26 08:55回复
    关于猴哥出世前的那块仙石,依照原文所述“九窍八孔”,如果忽略术数的特征,在我们凡人眼里看,就是个带有很多窟窿眼的大石头。注意这是原著的设定,而非通常影视剧里面的那样浑然。
    这种石头,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见到,最出名的莫过于太湖石,常常出现在园艺中,有时还会堆砌成一座假山,供游人游弋其中。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3-26 09:02
    回复
      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3-26 09:07
      回复
        由于影视的画面感极强,印象里的画面,都是石头里直接蹦出来的猴哥,当然,简单说确实是这样。
        不过,原著里面稍微复杂一些,是先产生一枚石卵,也就是一个圆石头。然后圆石头受风化,才形成了一个石猴。
        也就是说,先是一个很多窟窿的石头,然后变成了一个圆圆的石头,最后才变成了一个猴子一样的石头。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3-26 09:16
        回复
          宋 方勺 《泊宅编》卷三:“ 平江府 朱勔 造巨舰,载太湖石一块至京,以千人舁进…… 勔 遂为威远军节度使,而封石为磐固侯。”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 宋 宣和 时, 朱勔 、 童贯 以花石娱人主意…… 艮岳 一石,高四十餘丈,封为盘固侯,石自此重矣。”
          历史上真的有这么一大块,超级太湖巨石,被送往首都汴京,安放在艮岳御花园中。而最最令人匪夷所思地是,当时的宋徽宗还给这块石头封了一个后侯位,名曰“盘固”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3-26 09:30
          回复
            给石头封成侯,这是名副其实的“石侯”
            不过,宋代的石侯,比书中的石猴要强,受了皇封是要按🈷️拿俸禄的,也就是有工资的正式编制啦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3-26 09:37
            回复
              关键的关键,是太湖石造型比较奇特突兀,多空窍(骨质疏松),形体巨大,在搬运途中难免磕磕碰碰,极易受损。
              但是,这些都难不倒智慧的匠人们,在运送太湖石之前,都要用糯米膏填塞🈳窍,把奇石糊上一大坨外衣,来进行保护。等送到目的地,安置好后,再由工人浇水融掉糯米膏的保护层,显露出奇秀的外形。
              因此,这种看似没什么卵用的——涂成个球然后再拿掉的必要且重要的操作环节,也被作者一并影射在石猴出世的过程中,来纪念由太湖石封侯引发的创作灵感。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3-26 09:55
              回复
                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有诗为证。诗曰:
                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
                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
                到此,太湖奇石的典故就告一段落了,隐去“石”字,就代表着以后的角色原型就不再和太湖石发生关联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3-26 10:19
                回复
                  之后的故事线,是猴王要去求法,脱离轮回苦海的一段经历。因为对太湖石的借鉴已经完成,那么在这一段故事里,猴王的原型已经转为是禅宗六祖惠能了。
                  六祖惠能可谓开启了禅宗南宗“顿悟”派的先河,《六祖坛经》流传甚广,影响至深,有可能作者在创作之初,就已经为猴哥的出身设定了这一历史原型。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3-26 10:55
                  回复
                    猴哥先是飘过东洋大海,到达了南瞻部洲,大致是小说里中土,当时正是战国时代,在那里逛游了八九年,解一些风土人情,但是并没有遇到仙缘。
                    所以,猴哥又西漂,到了西牛贺洲,也就是后来西天取经故事的主要区域。在这里先是遇到了一位樵夫。
                    请注意,樵夫这个路人甲般的NPC式的人物设定,无论何时何地,自始至终在小说里,猴哥对樵子都是客气有加,礼貌备至的尊敬,达到令人莫名其妙的程度。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六祖惠能在出家前,就是靠砍柴养家度日的。小时候命运多舛,幼年丧父,从小砍柴维持生计,即使闻经有向佛之心,也由于家中老母需要赡养,而不能走脱。
                    这一人物背景,几乎也全部搬进小说里面去了。当猴哥闻知有神仙所在后,要樵夫一同去修仙,樵夫也是以家中有老母为由推脱的。
                    在作者的笔下,猴哥与樵夫,正是惠能决心修禅与生活羁绊的二重倒影,所以猴哥尊重樵子,是作者对其前半生的志念与致敬的流露。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3-26 11:16
                    回复
                      祖师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傍,乃是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傍,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猴王听说,满心欢喜,朝上叩头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
                      《坛经·行由品》
                      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
                      慧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3-26 15:26
                      回复
                        惠能在五祖那里,砍柴舂米,干了八个多月;孙悟空则在菩提祖师那里砍柴七个年头。
                        到传衣钵时,五祖拿杖击打石碓三下;菩提祖师则是直接对着猴哥的脑袋打了三下,都是暗示三更时分去秘密传授。
                        传完衣钵,五祖就让六祖立即南去,并告知衣钵不再传续;菩提祖师教完猴哥,也即可赶走,而且警告的更加严厉。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3-26 16:00
                        回复
                          说说小说里的菩提祖师
                          菩提,在名字里使用,多见于天竺(古印度)僧人的名字中,甚至被我们当做一个复姓来记,所以菩提二字本身,缺乏特殊的指向。
                          祖师,就不一样了,那必须是具有开创性事业的开拓者。
                          名号里既有菩提,又是祖师的,那就比较局限了,满足这个条件的,我只知道中国禅宗开创者——菩提达摩祖师。
                          因为“菩提”的广泛联系,读者对小说《西游记》里猴哥的授业师父的身份多有猜测,但是联系六祖惠能的典故,惠能接受的是达摩初祖的衣钵,而且衣钵实体的传续到此为止,小说《西游记》作者是直接安排了祖师和猴哥的对接传承罢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3-26 16:32
                          回复
                            再提一下灵台方寸山和斜月三星洞
                            灵台,字义是指一个台子,我们身体上有个穴位就是灵台,灵台上面是神道穴,神道旁开一寸半是心俞穴;
                            方寸,一寸见方,大概就是一个小勺子那么大,形容很小。古人认为心所在方寸之地,故有“寸心”之说;
                            斜月三星,则是一个字谜一样,“心”的写法自隶书开始,就真的是一勾三点,正应斜月三星之相。
                            然而,结合禅宗菩提达摩祖师,六祖惠能的故事,这个灵台方寸山和斜月三行洞,在现实中作嵩山少林寺来解,也是颇有渊源的。因为,达摩祖师在华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少林寺,少林寺也因此称为禅宗之祖庭。
                            如果说斜月三星是🈯❤️的话,那么少室山的”少”字,不也是写作斜月三星吗。另外“少室”的少和”方寸”之小,可否联系起来呢。
                            最后是嵩山,嵩山是天地之中,根据地质学家的勘察,这是中国版图里,乃至东亚地区最早露出海平面的⛰️,当喜马拉雅还不是山的时候,嵩山就已经巍峨耸立在天地之中啦。而且,嵩山,还有一个名字,就叫“外方”,据说山形方正,若按照古人大小相对的观念来看,居天地中,方正如台,是否可以视为天地之间的方寸灵台呢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3-26 17:06
                            回复
                              猴哥扭脸就卖师父
                              祖师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悟空道:"决不敢提起师父一字,只说是我自家会的便罢。"
                              ……
                              众猴称扬不尽道:"大王去到那方,不意学得这般手段!"
                              悟空又道:"我当年别汝等,随波逐流,飘过东洋大海,径至南赡部洲,学成人像,着此衣,穿此履,摆摆摇摇,云游八九年馀,更不曾有道;又渡西洋大海,到西牛贺洲地界,访问多时,幸遇一老祖,传了我与天同寿的真功果,不死长生的大法门。"
                              众猴称贺。都道:"万劫难逢也!
                              ——
                              菩提祖师……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03-26 17:2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