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吧 关注:91,397贴子:1,134,338
求助

道德經第七章求解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何理解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道德經##第七章#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10-30 09:11回复
    《道德经》第七章主要探讨了天地的长久和生命的真谛。老子用简洁而深刻的文字表达了他对天地万物的观察和理解,强调了一种不执着于自我生存、能够顺应自然规律的存在方式。“天长地久”是这一章的主题词。在古代中国文化中,“天”通常被视为自然界的主宰或至高无上的存在;“地”则代表大地以及生长在大地上的一切生命。“长久”这个词在这里包含了持久、永恒的意味。接着,老子提出了一个关于天地为什么能如此持久的理论:“以其不自生”。这里的“其”指的是天地本身,“自生”则是自己创造自己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天地之所以能够持续存在并不断发展,是因为它们不是自己去产生或创造万物,而是让每一个事物都按照它自身的规律去发展和消亡。换句话说,就是不去干预自然的进程。然后,“故能长生”。这个结论直接回应了前面的论述——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即“以其不自生”),所以天地才能够保持长时间的稳定与繁荣。这种观念反映了老子的哲学思想中的一种理念:过多的干涉往往会适得其反,最好的做法是顺应当下的状态和发展趋势,允许每个个体都有自由发展的空间。总的来说,《道德经》第七章节所要传达的核心观点是:那些不过分执着己身、能够遵循自然规律的行事的人或者事物才能真正实现恒久的生存与发展;反之则会受到各种限制甚至走向衰败。《道德经》整篇都是以这些朴素的哲理为骨架,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人的生活应该如何合乎大道而不是人为地去破坏它。


    2楼2023-10-30 09:41
    收起回复
      包打听的是似是而非,胡说八道。


      IP属地:湖南3楼2023-10-30 10:23
      回复
        很简单。
        天地是长久的。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因为天地不是依靠天地自己生存的,所以天地能过长久生存。
        天地不是依靠自己生存的,那么,是依靠谁?依靠道。道生天地万物。天地不是天地自己产生的,是道产生的。天地也不是凭借天地自己的能力生存的、存在的,是依靠道的能力生存、存在的。


        IP属地:湖南4楼2023-10-30 10:46
        收起回复
          我来给你讲一讲,至于你该听谁的、由你自己决定了,因为道自然啊!
          所谓的“天长地久”、是在告诉我们,那个“天”一直在“长”,而那个“地”却一直在“久”,这四个字就这么个意思。


          IP属地:内蒙古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3-10-30 11:06
          收起回复
            需要强调的是,“长”不是“久”,因为“天”本就不是“地”啊!
            如果你坚持认为“长长久久”是一回事儿的话、就当我在瞎说好了!


            IP属地:内蒙古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3-10-30 11:10
            回复
              回复2楼楼中楼吧友 @可言◎ :好的,对于道德经第七章的内容和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其”在《道德经》中通常指代“道”,即宇宙的本源、规律或者原则。而这里的“自生”,可以理解为自我生成或自主产生。这句话是在表达一个思想——道的存在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而不是某种外在力量创造的产物。这种观念强调了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时也暗示了它的永恒和不朽。其次,这个观点也体现了老子对于无为思想的推崇。在他的理念中,最好的治理方式不是去干涉事物的发展过程,而是让它们按照自己的节奏自然运行。同样地,天地的运转和发展也是因为它们遵循了自己内在的规律和原则,而非外力干预的结果。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其实也在告诉我们人类应该尊重并顺应自然的法则与规律,不应当试图去改变或控制它。最后一点需要关注的是,《道德经》中的很多表述并不是直接的字面意思所能理解的。例如这里讲到的天地自己创造了自己的概念就带有一定的哲学思辨色彩。“自生”并非字面上理解的天地在没有其他外部因素影响下自己产生了自己,而是在阐述一种更深的哲理——事物的本质来源于自身,不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来证明或创建。这也是老子的思想中的一个重要主题。综上所述,关于道德经第七篇的理解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和理解"其"的含义,"自生"的意思以及如何将这一思想和老子的整体哲学观联系起来看。《道德经》作为一部古老的经典著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深奥的思想精髓,值得我们不断地深入研究和探索。


              8楼2023-10-30 19:29
              回复
                贴吧包打听是脑袋被门夹了么?


                IP属地:北京9楼2023-10-30 19:56
                回复
                  天长地久:为什么天地可以长久,因为天地都不自生,天只为生地,地只为生天,反而互生。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10-30 23:14
                  收起回复
                    人生活于天地之间,不同于天地的至阴至阳,人有阴也有阳,不能长生但能复生,得其光复归其明,无止即有始,循环往复。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10-30 23:24
                    回复
                      天地万物,因缘和合而成,哪来的恒在的自我。天地有自我意识吗?人有自我意识吗?自我意识带来了什么?不是有句话讲人心死道心生么。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10-30 23:44
                      回复
                        如果从世俗生灭法,有为法的角度,永远找不到答案,学习《道德经》一定要从无为法,离生灭法的角主去看:
                        原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第七章在说道的本质,即道本不生,亦无所灭,离生灭故,不为生灭法所缚故,假名为常,因为这个常,是离常与无常二边的。
                        天地,从来就没有立一个所谓“生”,以不生,故不死(灭),是义假名为长生。同样,在世俗现象界,有生有灭,但本质界无生无灭,就如同电视上的画片,变化万端,电视机本身不生,又如做梦的人脑袋没有变化,梦中的事物变化万端,又如虚空没有生灭,虚空中一切事物,生生灭灭,所以说本质界,即道体,本自不生不灭,是本来如此,法尔如是。凡夫只图一已之私,自我设限,背舍无为大道,而落于生死轮回之中,求生者,即是求死。这里的天地,喻为道体,天地之所以长久,从来就不设定,我要什么,我不要什么,故一切皆在天地之中,生生不息,所以能长生。
                        《中观论》说:“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即世间现象界一切存在的事物,无法自已决定自已存在,也非由他法来决定,但又不是无因而生,所以说只是有条件的、如幻的因缘生,而不是无条件、真实的、绝对的生,所以说其本质是“无生”的,即是对实有一个生法的否定。即无有生,亦无有灭。


                        IP属地:福建13楼2023-10-31 11:18
                        收起回复
                          这一章极其重要。
                          【不以其无私輿,故能成其私】
                          要是你哪天解开了,就是开了新视界。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11-01 22:47
                          收起回复
                            当代很多的所谓大家在各种论坛、讲坛甚至著作中大谈厚黑之道,处处提防算计,而很多人却奉为至宝,推崇备至。吾不苟同。
                            天地不仁,一切物象都有起因、过程和结果。只要努力,就种了下因,经过时间核过程,必然会结出果实。无论这个果是否是我们所期望。
                            我们所处有千千万万种不同的世界,但我们的世界最有趣,因为在我们的世界中,任何一种事象用任何的角度、方式去解释都可以成立,即便这些解释之间相互悖论。例如著名的波粒二象性下经典物理和量子物理的冲突。所以,现实中我们想要做的任何事都有达成的可能和方法。
                            人人都有全能性,想做任何事都是可以做到的,无论这件事看上去多么的天方夜谭。好比一个理工男因父辈背负上亿债务,想要通过经商成为亿万富翁,这也是可能的。难点不过是要比普通人多花两倍的时间精力,比专业从商的人多花五倍,比官富二代多花十倍,但最终肯定是可以做到的,所有重点还是在于到底想不想要去做。当然,如果他的目标是在他的专业领域有所建树可能只需要达到普通人般的努力即可。闻道有早晚,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虽然不一定是你所期望的形态,但努力必有所得。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天地久长,天地之所以久长者,因其不自生,故而长生。无为不等于无欲,也不等于不作为,而是不怀私心努力做事,天地必有回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种瓜得豆,但必有所得。
                            愚公移山的故事我们都很熟。虽然挖山看上去比绕道要愚蠢,但是一旦隧道挖成,连通太行两端的道路了便会打通,道路一通,物流顺畅,物资交互便会形成商贸往来,将会为愚公带来更大的收获和利益。愚公不过是站在了更高更远的角度看待问题,而智叟却局限在了眼前的处境。
                            万事万物皆有可能,但千里之行到底是始于足下。有因才有果,因不足,果不成,越大的果需要越大的因,因式需要积累,先辈的因可以传承,先辈无因,就需要自己慢慢积累,一辈子不够还有子辈,还有孙辈,总有一天可以积累到足够的因,来实现想要的结果(值得庆幸的是和存款一样,因的积累也是有利息的)。
                            不要被目标的遥远吓到,不过是多花点时间和精力培养因果资源而已;不要被方法的未知吓到,不过是知识储备尚浅多摄入些知识信息而已;不要被自己的迷茫吓到,不过是放开自我心理伪装多问问自己真实的想法而已;不要为自己的懒惰开脱,只要自己开始去做了,万物万象就都有可能了。
                            先付出,回报自然会来。不付出,求来的也是赃物。


                            IP属地:山东15楼2023-11-02 10:20
                            回复
                              不识字、永远也理解不了《道德经》


                              IP属地:内蒙古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3-11-02 13: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