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歼20吧 关注:31,253贴子:614,487

关于某机弹舱开启后气流影响的论文解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喂嘟


IP属地:广东1楼2023-09-21 20:47回复
    论文标题《内埋武器舱动态流动特性及降噪控制方法研究》
    发表于2022年的空气动力学报。


    IP属地:广东2楼2023-09-21 20:50
    回复
      论文中计算考虑的弹舱纵向截面形状如下,前部由于进气道上弯段的存在,所以切掉了一部分弹舱内空间,而弹舱后壁为垂直面,整体弹舱纵截面比较规整,适合挂载径向尺度大的弹药。


      IP属地:广东3楼2023-09-21 20:54
      回复
        弹舱构型上和已经公开展览的某机是高度一致的。考虑到原论文的作者单位,相信很有可能就是讨论这款机型弹舱的论文。
        (我们要实事求是,论文这种东西有时候是为了凸显学术成果或者强调改进效果对比,而特地做的和真实型号不一样的构型。所以这里我们只能用“很有可能是这款机型”来理解,而不是“我觉得这个型号应该是这样的所以我要让你看这个论文,论文里说的就是这个型号”,那样就成塔总师了)



        IP属地:广东4楼2023-09-21 21:01
        回复
          回到上述论文这里,论文提到考虑开弹舱的马赫数范围是0~1.5马赫,不过从下边压力云图来看,至少这个图应该没到1.5马赫,毕竟不难从进气道前段唇口、弹舱前后端形成的激波锥角度,判断这应该是刚刚超过音速的状态(当然论文图上的马赫数应该是被咔咔掉了)。
          可以看到弹舱内空间与外部的压力差异明显,一开始形成相对清晰的界面,但是由于这个图中已经超过音速,因此界面由于激波与旋涡的存在开始变得模糊。而后端由于垂直壁板的存在,出现了弹舱内压力区域向机外区域突出的情况,让整个弹舱与机外空间的压力界面变得不连续不平整,会对弹机分离的安全性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这大量的旋涡与气流混合撞击也是此论文讨论的噪声产生的主要原因。


          IP属地:广东5楼2023-09-21 21:12
          回复
            在论文的进一步分析里,可以看到正常弹舱打开的角度下,是弹舱后半段声压水平显著高于前舱段,而且在弹舱后壁受到的气动冲击是最强的,因此出现了声压/纵向位置曲线指数上升的状态。过高的声压和噪音除了传导到座舱影响飞行员驾驶以外,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对挂载弹药的尾翼甚至机体结构造成损伤。
            挂载弹药时由于弹药的存在干扰了激波、旋涡向弹舱内的传导,而且论文一开始设定的测点都在弹舱上壁板,因此声压强度会比空载有一定降低。


            IP属地:广东6楼2023-09-21 21:23
            回复
              从这个论文来看,20牺牲一定的弹舱内挂载长度,也要搞一个后壁的斜坡,就可以理解了。毕竟声压和气流冲击集中在弹舱内后半截,切斜坡就能避免气流直接冲击弹舱后壁板以及涡流等在该部位堆积和叠加反射了。
              20的原型机后壁也没有切角,但是量产型号切了一个非常大的角度,导致20的弹舱盖虽然有4.5米多长,但是内挂的允许长度被卡在了4米多点,导致有不少4.2米左右长的现役弹药挂不进去。
              不过换来的优势是到2马赫都能正常打开弹舱并且分离弹药。(这可能也是航展的作战最大马赫数写成2马赫的原因)


              IP属地:广东7楼2023-09-21 21:31
              回复
                而在这个论文里却并没有考虑后壁板切角,很有可能是某型机弹舱后壁板刚好就是重要的机身中段大框,以结构大框同时充当弹舱壁板的结构功能化设计来减轻结构重量。同时考虑该款机机身长度有限,从全机长度比例计算弹舱盖后缘距离发动机风扇叶片距离已不足一米,容纳进气道扁平-圆形的变化段已经捉襟见肘,无法再有多余的空间布置靠后的大框以及后壁切角。
                相对来说论文用了三种比较奇怪的方式来控制弹舱内声压,包括弹舱前扰流片、弹舱前后端的连通管、以及前端吹气控制。结论是扰流片是最有效的控制方式,虽然弹舱后半段控制效果不多,但是至少中段挺显著。


                IP属地:广东8楼2023-09-21 21:38
                回复
                  论文到此为止,当然从侧面反映超音速战斗机的弹舱,并不是在机身上找空间就能抠出一个深槽出来那么简单。
                  论文只是展示了弹舱内噪声和气动优化的冰山一角,弹舱的结构设计,弹射挂架的设计,弹和弹舱的分离,弹舱内外压力差异界面的处理和弹穿越界面的模拟,弹穿过界面后如何尽快与机身分离,弹舱盖的机械设计,弹舱盖在高速来流中的冲击…………等等,都是超音速战斗机弹舱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IP属地:广东9楼2023-09-21 21:44
                  回复
                    所以韩国人这种在结构上的确扣了弹舱空间,但是目前版本就用板子封死,搞半埋式挂弹的思路,虽然显示出韩国人技术能力上的窘迫不堪,但是至少是非常务实合理的。
                    至少适配的流星这个弹,在欧洲人的台风上本来也是半埋式挂载,只要机身设计不作妖,弹机分离应该还是能成功实现,而且甚至可以保证飞机在1.4马赫甚至更高速度能正常发射空空弹。至于要启用弹舱需要克服的上述一系列问题…………等骗到凯子再说吧。



                    IP属地:广东10楼2023-09-21 21:51
                    收起回复
                      至于某型机本身,尽管该模拟模拟了0~1.5马赫的数据,但是论文没有展示和速度相关的声压曲线。考虑到论文中描述的跨音速以及超音速状态下的激波、涡流等会显著提高噪声强度,而且论文里描述的几个改善措施对弹舱最后端的降噪降压优化效果有限。有可能避免对机身结构、弹体结构造成影响的安全开弹舱速度,会比文中的1.5马赫还要更低一点,而且弹舱内声压和噪声只是要考虑的其中一点,可能还会有其他制约因素。这就像某些论文里20的气动模拟都拉到2.8马赫,而实际上也就撑死飞2.5马赫,甚至正常作战就不会飞过2马赫一样。


                      IP属地:广东11楼2023-09-21 21:58
                      收起回复
                        另一款存在弹舱问题的神机……由于串列弹舱两侧的进气道/发动机舱的存在,弹机分离的问题恐怕比上述这些正常机腹弹舱设计的飞机要严重得多……
                        反正,哪怕在乌可能已经有实战击落了,但是搞不好还是翼下挂R77/R33改进型打的。之前叙利亚实战丢巡航导弹,也是跟拍的苏30系列编队亚音速飞行的时候投弹的,而且丢的是半吨多重的空地导弹,并不能说明超音速投弹就没事。
                        到底这玩意能不能在1.5马赫以上的超音速开机腹弹舱打空空弹,目前真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的。


                        IP属地:广东12楼2023-09-21 22:02
                        收起回复
                          歼20战轰版本并不需要那么高的速度,极速2马赫,超巡1.5马赫还是可以接受的,装上中部长6.5米的甲型弹仓,发射反舰导弹与钻地弹。裤裆不是流线型了会与早期版本一样,阻力变大,速度降低一些。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09-22 01:24
                          收起回复
                            能在1.5马赫时发射内置导弹,也算很好了,F22, F35能在最高速度多少的情况下发射导弹?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09-22 14:02
                            收起回复
                              “不过换来的优势是到2马赫都能正常打开弹舱并且分离弹药”
                              重新定义正常打开弹舱并且分离弹药1.Xma开舱噪声超标解决了吗?


                              IP属地:山东15楼2023-09-25 16:4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