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778,272贴子:11,976,338
  • 2回复贴,共1

孙权(上):江东之主真难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他是江东猛虎孙坚的二儿子,江东小霸王孙策的弟弟。
184年,孙坚被任命为军司马,随朱儁南征北战,而孙权等其家眷则被安置在了寿春县。
189年,孙坚起兵参与董卓讨伐战,孙权则是跟随兄长孙策等人迁往了舒县居住。
192年,江东猛虎孙坚在进攻荆州刘表时被黄祖乱箭射死,这一年,孙权才年仅11岁,就这样死了父亲,而其全家则是随之迁到了江都居住,孙权则由母亲吴夫人抚养、教导。
193年,孙策投奔袁术,孙权等人被安置在了丹阳郡的舅舅吴景处。
194年,扬州牧刘繇感受到了淮南袁术的压迫感,当即打算派人抓住其手下大将孙策的家眷来防范孙策对自己不利。
然而却被孙坚的老部下朱治提前预料,孙权一家当即从曲阿先后迁到历阳县、阜陵县居住。
195年,孙策起兵跨江击刘繇,刘繇被击败后孙策当即派遣陈宝将孙权等人从阜陵县接回了曲阿。
在这阶段,孙权在吴国太的安排下迎娶了自己的第一位正妻—谢夫人,当时在孙策的庇护下孙权的日子过得很舒坦,有时读书交友,有时游玩涉猎,还有时就跟在哥哥孙策身边帮他处理政务。
直到200年,孙策被许贡门客刺杀,伤重去世,临终前将江东基业交给了年仅19岁的孙权。从这一刻起,孙权再也不能像从前一样了,他要隐忍自己的性格,努力在乱世之中保住孙家的基业…
孙权即位后当即便被朝廷册拜为讨虏将军,兼领会稽太守,驻守吴郡。然而当时孙权毕竟年幼,不好人都觉得孙权没有能力保住孙家的基业,因此在孙权即位后整个江东一片乱局,时局动荡不安。
庐江郡守李术认为孙权没有足够的能力,因此十分轻视孙权,在少部分世家大族的支持下,李术当即公开反叛孙权,招兵买马,向北与曹操结盟,希望与孙权抗衡。
在此危急关头,张昭、周瑜两位托孤重臣为孙权稳定局势起到了重大作用,两人率先承认孙权的位置,并对孙权行主公之礼,其他将士见状才纷纷信服。
然而,同时孙家内部则是爆发了矛盾,当时孙静的长子定武中郎将孙暠屯驻在乌程,得知孙策已死的消息,看不上即位的孙权,于是立马起了不臣之心,集结麾下兵士密谋南下攻占会稽郡,割据自立。幸亏虞翻急中生智,写信威胁孙暠阐明利害,这才让孙暠放弃了割据自立的想法。然而孙权对于野心勃勃、为人不忠的孙暠自然不可能重用,孙暠随后便再无其他记载。
而随后对于叛乱的李术,孙权则是展现出了远超年龄的政治水平。他先是写信给曹操将严象的死都推给李术,随后表达出不会威胁到曹操的意思,信中孙权写道:“严刺史昔为公所用,又是州举将,而李术凶恶,轻犯汉制,残害州司,肆其无道,宜速诛灭,以惩丑类。今欲讨之,进为国朝扫除鲸鲵,退为举将报塞怨仇,此天下达义,夙夜所甘心。术必惧诛,复诡说求救。明公所居,阿衡之任,海内所瞻,原敕执事,勿复听受。”
同时,孙权则是立即点兵,率领宗亲孙河与徐琨等人突袭庐江郡的李术。李术急忙一边坚守一边向曹操求援,曹操则因为孙权的信犹豫不已,最终庐江城破,李术被斩首,庐江城也被孙权屠城以震慑图谋不轨之人。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李术更被平定,孙家内部却又出现了问题。孙坚的哥哥孙羌的二儿子孙辅是庐陵郡守,孙策平江东时立有战功,孙策足够,孙辅怀疑孙权没有能力保住孙家基业,反而会给孙家招来祸患,因此暗中联络曹操。有一次孙权到东南视察,孙辅于是派人给曹操送信,结果使者半路跑去给孙权告密。孙权当即假装不知情,派人将孙辅召来后问道:“兄弟之间不愉快说出来,为什么要叫外人来呢?”孙辅听后刚想辩解,孙权则是让张昭将孙辅私通曹操的书信拿出,孙辅惭愧的无言以对,孙权于是将其近臣统统杀死,其本人则被流放到东海蛮荒之地囚禁起来,数年后病逝。孙辅吃里扒外,得到这个结果纯属咎由自取,孙权的处理方法已经很宽容了,且并未因此迁怒孙辅的后代及其兄孙贲,从中可见孙权对宗室子弟的信任与宽容。
孙权随后重用周瑜、张昭、程普等老将讨伐山越叛军,尽管小有斩获,但并未根除山越之祸。同时,孙权吸取了父兄的教训,在江东地区实行了宽容、贤良的政策,与本地世家大族进行合作,最终得以巩固了江东局势。
巩固了形势后,孙权为报父仇,同时也是为了夺取荆州,其随即在203年~208年期间三次攻打江夏郡,尽管损失惨重,手下大将凌操与徐琨都不幸战死,但最终孙权还是成功吞并了江夏郡大部分,并斩杀了黄祖,成功为父报仇。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3-07-02 18:39回复
    208年,曹操大举南征,荆州牧刘表猝然病逝,即位的幼子刘琮则是当即投降曹操。曹操占据荆州后十分高兴,于是当即写信给孙权表示自己要“会猎于吴”。孙权手下十分惊慌,张昭则是贯彻孙策临终遗言,主张孙权主动投降,而周瑜、鲁肃等人则是主张与曹操决战。
    孙权十分犹豫,但心里还是想要与曹操一战。恰巧刘备派遣诸葛亮来结盟抗曹,孙权欣然接受,并表明了自己抗曹决心。随后孙权派遣周瑜、程普等人统兵三万与刘备、刘琦会和。
    此战孙刘联军约五万,曹军约20余万,双方军力差距巨大。
    但曹军不善水战,水战上屡屡失利,再加上军中爆发疫病,致使曹军战力大减。
    周瑜于是抓住机会,将曹军围堵在江北,曹操于是在江北训练军士,但黄盖却发现曹军的战船船挨着船,凑的很近,于是建议周瑜使用火攻,并甘愿自己去诈降曹操。周瑜欣然采纳了黄盖的意见,打算让黄盖诈降使用火攻曹操。
    而曹操又急于求成,想要在有生之年就统一天下,因此接受了黄盖的诈降。结果赤壁火光冲天,曹军大败,辛苦筹建的二十余万大军最终回到江陵城的十不存一。
    曹操为了避免北方出现动乱,当即在撤回江陵后留下曹仁、徐晃在江陵,派乐进镇守襄阳,而曹操则是赶忙回到北方主持大局。
    周瑜随后率军与关羽、张飞等少部分军队在南郡与曹仁鏖战一年之久,最终曹仁军损失惨重,被迫弃城而逃,南郡由此归属孙权手下,孙权则是当即任命周瑜为南郡太守。
    而另一边孙权则是亲自率兵攻打合肥,并派遣张昭率军攻打当涂,想来个东西路两开花。
    当时曹操刚经赤壁大败,兵力不足,因此只能派遣张喜带领千余骑兵收拢汝南郡的兵马前去支援。
    然而当时疫病流行,张喜军也感染了瘟疫,很快就走不动了。然而即使如此孙权、张昭仍然久攻不下,张昭愤而撤军,孙权更是想要亲率敢死队攻城,结果被张紘阻拦。
    而蒋济则是急中生智,派遣三波使者入城称张喜将率领四万步骑来援,孙权劫住了其中两人,得知后大惊失色,又觉得久攻不下,当即撤军,这也是孙权此生攻克合肥最有可能的一次。
    而刘备则是借机占据了荆南四郡,但即使如此刘备的处境仍然很尴尬,于是他当即一面上表奏封孙权代理车骑将军,兼任徐州牧。
    一面又亲自前往京口与孙权会面,两人不知谈了些什么,最终孙权竟然同意将南郡借给刘备,有人说是刘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表示南郡应该是荆州刺史刘琦的,而自己是刘琦的继任者,所以南郡应该是自己的,于是孙权就把南郡给了他。这种观点就有点太不尊重历史了,孙权是个政治家,政治家只看重利益,因此孙权不可能就这么无缘无故就把南郡借给刘备。
    因此就有人说是刘备将江夏郡给了孙权,但是江夏郡在赤壁之战前就已经大部分被孙权占据,其余部分则被曹操占据,刘备只占据了极小部分,就因为这点东西孙权就把南郡借给他了?
    但是没有办法,史料没有记载两人谈了什么,我们身为现代人也只能猜测。
    总之孙权将南郡借给了刘备,这也为日后孙刘联盟翻脸埋下了伏笔,当然,这是后话。
    210年,周瑜病逝巴丘,孙权于是调转战略方向,派遣步騭为交州刺史率兵南下,交州的士燮见状主动归降,图谋不轨的苍梧郡守吴巨被步騭诱杀,交州由此归属于孙权管辖。
    (孙权的故事太长了,作者打算将孙权的故事分成三到四篇文章来讲,希望诸位可以的话捧捧场,点点赞,我就敢之不尽了o(≧v≦)o。)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3-07-02 19:09
    回复
      关于南郡的问题,之前看吧里有人说是南郡地理位置不好,南郡对孙权来说太鸡肋了,南面有刘备,西面有刘璋,北面还要帮着刘备防曹老板,与其拉长战线四面受敌,不如分担防守压力给刘备,然后用南郡拉拢刘备同时换取东吴在未来北方战场的利益。从战略角度看是没有问题的,虽然后来北方战场频频失利,但不妨碍这是当前局面下一个不错的利益交换。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7-04 17: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