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吧 关注:8,115贴子:68,209

《王子兵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卷一、兵谋用人第一:先亲近任用近处之人,远者便会归附。惩罚亲近之人,才能威慑远处之人,安定四方。若纵容亲近,贪赃枉法,徇私舞弊,虐害百姓,则民怨沸腾,虽有重兵,人亦敢怒不敢言,国将衰矣。但苛刻于亲近,便会无木所支,令不畅行,重则叛乱谋反。必须有核心力量作为支柱,还须通晓其性情,既能使之约束,又能得其忠心,只有圣贤明君方能若此。任人之长,避人之短。虽有仇隙,只要有才方可用也,前提在于能驾驭或感化之。既选贤能,必不左右,亦不怀疑,充分发挥其才能,只下达任务,不干预具体的实施。因时制宜,因敌而动。分辨将领的才能方向,判断将领的才能大小,使其置于适合的位置上。既能顺利建立功业,又能使其感恩戴德。但对于言过其实之人,刚愎自满之人,自以为是之人,心术不正之人切不可用也。然用人不偏于善恶,并非远弃恶人,只要对时局有用,对黎民有助,君主皆可用也。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5-23 23:25回复
    胜败第二:勇者未必胜也,怯者未必败也,在于形势。强者未必胜也,弱者未必败也,在于谋划。众者未必胜也,寡者未必败也,在于虚实。故善战者,勇怯皆相得也,强弱皆相恃也,众寡皆相用也。胜中藏败,败中藏胜,可互相转换,唯良将知之。
    赏罚第三:攻必克,战必胜,不离赏罚也,赏罚严明则军令行,军令行则如同一人,如同一人则兵威所向披靡,岂不胜耶?赏至下,罚至上,必信乎。然赏不可过倍,赏倍则士贪恋财物而畏死,不能尽力也。间谍,腹心则另当别论。罚不可过重,罚重则士心不服,必生怨恨。处死则另当别论。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5-23 23:27
    回复
      君臣第四:君借臣力则治国安民,臣佐君则万古流芳。君对臣在于信,臣对君在于礼。信不全则疑虑生,疑虑生则君臣不睦,君臣不睦而国泰安民者未之有也。礼不周则君无威,君无威则国人轻其君,国人轻其君则内寇四起,内寇四起则国乱也。因此,君有君道,臣守臣节。君爱臣民,臣民奉君,若此,天下可大治也。
      天地第五:古之名将知天地为兵之助,然不知天地万物皆可为兵也。非目光短浅,时局所限也。用其天时,非有一法至明;用其地利,非有一法至明,更明也。顺天时,逆人道,失其机也。得地利,失人心,失其势也。悖天时地利而将有勇谋,仍不可击。人非万物之主宰,天地之蝼蚁也。然失其机亦可胜,失其势亦可胜,乃在于将之变通。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5-23 23:29
      回复
        治国第六:治国则备军,治军则备战,作战则备谋,谋时则备变,变时则备用,用时则备资,资时则备力,力在于国之治也。欲治国,必先求贤;欲用兵,必先安民;欲作战,必先谋敌;欲谋划,必先知情;欲变通,必先明势。此之谓治国用兵之道也。
        遇敌第七:两军仓猝相遇,在于察敌,应变,明断也。速击之,勿疑也。至于如何击之变之,不可先言也,唯良将知之耳。良将不亲临敌阵,亦不能知之也。
        识人第八:言语奇伟,眼神胆怯,无实才也。言语奇异,不好功名,奸人者也。言行奇特,不受王化,国之弃民也。言行不一,贪财忘义,不忠之人也。见解精辟,一语中的,有识者也。通于道理,事及微小,深谋远虑者也。见微知著,能够预断,有智者也。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5-23 23:32
        回复
          论将第九:将者,国之重器也,不可不认真选拔。天下之大将,必须精于天时,通于地利,晓于人心,知往来变化之数,古今成败之道,阴阳自然之理。善于把握时,长于利用势,兵锋所指,万物归服。然周全之将难选,择其优,避其弱,适其境,助其长,则功业亦可成也。将者,不能当一方之任,不能率一方之众,不能得一方之心,不能谋一方之事,不可用也。将皆有弊,只要合理运用,亦能胜也。凡事皆不可过,勇过则轻敌,智过则失时,仁过则士无斗,义过则趋于危,信过则不利也。
          任将第十:考核将领才能,识别将领性情,根据不同的任务选择合适的将领。出征前告诫之,天下大事,在于将军一人耳。上不必受制于天,下不必受制于地,前不必受制于敌,后不必受制于君。合利而动,不合而止。将军受命后,若杀一人可震慑全军而立威,其虽无罪,可杀之也。若赏一人可使全军振奋鼓舞,其虽无功,可赏之也。将军不是使众人一样,而是要想办法打败敌人。即使做法是不厚道的,只要能打败敌人,就是国家的英雄。即使做法是仁义的,只要不能制胜,就是国家的罪人。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5-23 23:34
          回复
            纳谏第十一:君道宜幽深,使人不可测度也。臣下献策,不可轻易答应,亦不可轻易拒绝。轻易答应则损君威,轻易拒绝则谋臣散。要深思熟虑,集众人之意,舍取就彼。不可偏听偏信,但有时可舍众人而取一人之言。圣贤明君方能选取正确的抉择而不被蒙蔽。
            兵机第十二:用兵之道,莫过于掌握先机。若失其机,不要懊悔,抓住下一次的战机。若掌握了战机,亦不要得意,如果一成不变,必然会有倾颓的风险。
            攻守第十三:昔之将者,皆以为兵力有余则进攻,兵力不足则防守,实则不然。只要具备了进攻条件,即使兵力不足,亦可以作战取胜;而不具备进攻条件,即使兵力有余,亦不能作战。
            昔之将者,还皆以为进攻其虚,躲避其实。殊不知攻取其实也是制胜之法。时机所至,以寡击众可也。用其计谋,迷惑敌人,以虚击实可也。
            善攻者,通晓天地风云之万物,可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制造胜势。善守者,善于捕捉敌人意图,可灵活调动军队随时阻击敌人。此乃攻守之法也。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5-23 23:37
            回复
              击之第十四:古法有云,可击有十,不可击有五。然可击与不可击皆不可按照古法来。只能说明敌我之势态,敌我之军情,敌我之强弱,敌我之战机。若生搬硬套古法,不能顺时而变,必定为敌所擒也。必先了解敌国国君,再了解敌国国情,再了解敌国将领,再了解敌军兵力装备,再了解敌军计谋。知此五者,便知可击与不可击。
              智谋第十五:自古以来,智谋迭出不穷,但万变不离其宗。有正智,有反智,有正谋,有阴谋,有大智,有小智,有远智,有疾智。正智者,用其计也;反智者,逆用其计也;正谋者,利害也;阴谋者,权变也;大智者,大道也;小智者,微细也;远智者,大局也;疾智者,应变也。但掌握了这些,亦不足以掌握智的根本。根本为何也?为诚意为正心,为灵感为天赋。学习亦可明智也。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5-23 23:39
              回复
                察敌第十六:必察敌之优劣。可对敌之劣而谋划,或对敌知我之知敌之劣之心理而谋划,再或针对敌已知我会知敌之知我心理而进行谋划。或以针对敌之优势下药,敌凭借其优势,必然会无所顾忌,无所戒备,无所思虑,则敌为我所擒也。若敌凭借优势,亦有所备,则我以自作聪明或愚笨示之以误敌也,然趁敌之疑虑未消,谋略未定,速而击之。若敌占优,有备,识破我计,我则将计就计,佯败之,使敌骄,置己于绝路,鼓舞士气,寻找机会与之决战。
                诡道第十七:古之将者谈及兵家,皆以为诡道。殊不知用兵之道不同于耍心机斗狠。所谓诡道,不过在于料敌耳。既已料敌,如何不能取胜?能料敌而泄露军情者,非良将也。是故,良将行其道,用其法,神鬼莫测。能判明敌情,深藏不露。
                敌我第十八:作战取胜莫过于强我而削敌。削敌之措施有:离间君臣,使之疏远;收买亲信,获取情报;进献美女,弱其心志;赠送奇异,使之贪婪;导敌攻敌,使之奔劳;赠费留地,使其耗兵;垮其国经济。强我之措施有:巩固核心,稳固政权;招揽智士,各司其位;强民之积极性,使民之富有,知礼义;增兵之斗,交好不可谋之国。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05-23 23:43
                回复
                  内外第十九:古语有云:敌国有内忧,则侵占其领土;敌国有外患,则收买其百姓。若敌为我制造内忧外患,何以为之?有煽动百姓造事者,必除之;与外敌勾结者,诛九族;散布谣言者,处以刑罚。敌国陈兵我境,我则战之假示不敌,诱敌深入围而歼之。敌人壮大力量,联合多国入侵,我则或用纵横,或用权谋,逐个瓦解。
                  要地第二十:战略之地,自古为兵家所必争。得其地则可扼住天下咽喉,进可取天下,退可守霸业。要地不存,必将受难,其地不保。要地虽好,难得也。不如待敌争夺时,取易取之地也。修整军伍,待敌力疲倦之时,以精锐袭之,天下可得也。
                  用敌第二十一:用兵不可一昧强攻,致敌抱必死之心。敌间有矛盾者,则派说客说服;敌贪财,则利诱;敌胆怯,则示以威。敌犹豫,则施其压力,晓以利害,许以承诺。使敌为我所用,关键在于知其根本心理,知敌我优劣态势。如此,可里应外合,出其不意,则事半功倍。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05-23 23:45
                  回复
                    励士第二十二:敌我作战,我若新败,便寻战机,告知士卒以励士气,然后率军出击。我若再败,士卒无斗,便赏士卒以励士气,再率众击之。我若再三败,士卒则疑惑矣,此时数赏之,并严明刑罚,使士卒不得已而战。我若依然败之,此时士卒乏矣,已有叛离之心,将威已不存,便应自责其过,使我一人死,令士卒逃生,士卒必然感恩戴德,愿意再战。我若持续失败,只能至士卒于死地,诫之斗则生怯则死。此为励士之法,然持续败岂能为将乎?
                    将道第二十三:将者,必先循自然规律,不能违背,但有时用兵为求取胜利,亦可打破规律。将领之德无有皆不足道,能谋胜即可。有德者治军士卒愿赴之以死,无德者治军严明,士卒畏惧亦赴之以死。将过仁爱则会犯糊涂,过色厉则会失众。将不必拘于礼法,礼法乃治国之器。 将道为何也?为道义也。若将之握其道义,卒则归附,敌则惧怕,军之所行,望风降服。
                    臣道第二十四:为臣之道,廉洁守法,奉公爱民也。孔子曰:乱世则修身,潜居以待其时;治世则出仕,为政治国也。实则不然,若乱世贤能皆隐居避祸,天下何时太平矣。因此,世道混乱黑暗,臣者应各尽其能,协助明君良将平定天下。待世道光明,应潜藏其能,归隐山林。或者为地方小官,保一方太平。若此,天子无忧矣,百姓无忧矣。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5-23 23:47
                    回复
                      治学第二十五:平天下易也,守国土易也,常人变为人才难也,治学之道难也。上古圣人善察天地之道,掌握万物之机,自然通于人事。中古贤人效仿圣人,阅上古典籍,才能卓越。近古士人历百态人生,亦有所获。而今人,不察天道,亦不学经典,获少经历便自以为是,获小成就便沾沾自喜。因此,学成者寥寥无几。若能依古人之方法,如何不成才?
                      人才第二十六:诚信务实,坚毅刚强,能断善谋上才也,可作主之近臣。胸怀韬略,掌握机变,赏善罚恶次上才也,可统兵作战。廉洁爱民,慎行独守,智谋不穷中才也,可造福一方。思维缜密,沉着冷静,攻守皆备次中才也,可镇守一方。孝俭谦恭,善于学习,德行远播下才也,可感化一乡。智勇双全,忠贞不二,效以死力次下才也,可效忠一人。
                      修身第二十七:顺其合理欲望,乃遵从人性;杜绝不良嗜好,乃克己复礼。少言多闻,可避免过失;及时止损,可减少错误。广览群书,可提高见识;恭俭谦约,可修身养性。宽厚待人,可危时得助;推验古今,可远离困惑;永不懈怠,可善始善终。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05-23 23:49
                      回复
                        失道第二十八:太公曰:道有三失,见善而怠,时至而疑,知非而处。何其深远啊!道尽了万世千秋之事。不仁于下,则众人不拥;谋划不深,则众人疑虑;随意惩罚,则与之有隙;自以为是,则失智士;政令不行,则士卒懈怠;用人有疑,则不能尽其才;嗜酒好色,则耽误政事;求全责备,则失去人心。此之谓失道也。
                        祸福第二十九:古人皆云:福在积善,祸在积恶。非也!若识人性,通人心,晓天时,明进退,虽邪恶之徒亦能成功而善终。若不明世道,不察人情,不学圣贤,不求上进,虽善良之人亦会庸碌而无所作为。祸福在于天,亦在于人,亦在于时,亦在于道。若天不作美,人不相助,违背于时,不合于道,必衰也;反之,必兴也。
                        天道第三十:天道自古有之,诸家举例。何谓天道?自然规律,社会法则,人心向背?圣人从自然之理,称之天道。贤人明社会之根本,称之天道。明君得人心而取天下,称之天道。然皆不准也。不悖逆,不贪求,感其恩,此为天道也。通天道者,明天理也;明天理者,万物皆归服也。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05-23 23:51
                        回复
                          伐敌第三十一:伐敌在于其机,非等敌之强才伐,非等敌之备才进。若敌之虚弱,我内尚未安,不可伐也。若敌之强大,我众可用,亦不可伐也,可结交。若敌之失援,依然强大,我则扰之而不与交锋。待敌国疲敝,可乘势而起,诉其罪状,号召天下人,率领诸侯会盟,择上将伐之。
                          兵道第三十二:圣人见其始,便知其所终;贤人见其兴,便知其所衰;智者见其形,便知其所隐。圣人依据道之变化,贤人依据事物之规律,智者依据自己之见识。妙哉,妙哉!万物皆有其本也,将领皆有其性也,百姓皆有其心也。知此三,可知用兵之道矣。
                          王霸第三十三:欲王霸天下:必识将领,能用之;必用将领,能驭之;必驭将领,能不涉之;必不涉将领,能专任之;必能专任将领,能不疑之;必不疑将领,能发挥其才;必发挥其才而任其势。知识全面方能识之;性格中和方能用之;通晓权谋方能驭之;胸怀韬略方能不涉之;判明形势方能专任之;掌握实情方能不疑之;知其性情方能发挥其才;统筹全局方能使其任势。此王霸之君也。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05-23 23:52
                          回复
                            编制第三十四:使立功心切者编为一队,为正兵,充当先锋。然其将领不可选轻敌之人。使勇猛锐盛者编为一队,为奇兵,充为备军。选其能应变不穷之将。选训练有素,实力备具,爱国之心,编为一队,作为主力,上将统之。再备一军以进行战略进攻,选舍身忘死之士,能二日二夜不眠依然精力充沛者。必要之时,可转战千里而取敌首级。
                            同道第三十五:有者乐于实其志,有者好于满其欲。志在欲之上,则兴矣;志在欲之下,则衰矣。有者为国谋事,有者为己谋利。为国谋事为上,为己谋利为下,不可颠倒。君子协同,则事成矣;小人协同,则国亡矣。
                            禁令第三十六:善辩者不可妄议时势,仁爱者不可掌管赏罚。奸诈者不可给予高官,高才者不可遁隐江湖。愚笨者不可知我意图,贪婪者不可不得其利。智谋者要发挥其能,勇敢者要行其志向。德重者不可掌权,野心者不可从政。
                            不可第三十七:度不可过,理不可违;政不可荒,礼不可废;化不可坏,行不可败;兵不可暴,将不可愚;势不可逆,时不可失;权不可分,亲不可远;志不可移,心不可离;贤不可害,患不可留。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05-23 23:54
                            回复
                              兵传第三十八:通于兵者鲜已,须天赋有之,性格之因素也颇具要求。历代学兵者不胜枚举,然真正精通者廖廖数几。兵法须慎重传得其人,不能妄传。心思纯净者最佳,精于谋略者次之,工于心计者最差。此非常人所知。兵法当缓学,不可求急。
                              学兵第三十九:用兵不可拘泥于古法,据其实情而择其谋略。不可视之为真理,应从实际中探求。兵法仅为参考,应学于兵法而出于兵法,此乃学兵之至境。
                              将弊第四十:吝惜财物,不舍官爵,妒忌贤良,不纳善言,不虚心求教,不拜访贤士,看不清实情,有过不自省,任人唯亲,专行武断,暴躁易怒,命令疑惑,行动犹豫,错失良机,赏罚不明,处事不公,将之弊也。
                              盟友第四十一:虽盟友亦不会无条件助之,除涉其自身之利。此时可用借刀杀人之计,驱虎吞狼之策,使盟友为我之用。或寻盟友之目的所在,使其达到目的之时亦成就我。
                              教民第四十二: 先使其温饱,才能知礼义,讲信誉。再以廉耻道德教育,才能约束以法纪。再以仁爱之心亲近,才能施加刑罚。再严加训练,才能用来作战。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3-05-23 23: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