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芽之旅吧 关注:7,844贴子:124,276
  • 2回复贴,共1

《铃芽之旅》观后(长篇预警)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又一个三年,新海诚用相同的乐队,相同的“boy meets girl”、相同的画风和画面饱和度带来了比《君名》和《天气之子》更震撼、更奇幻,更令人惊叹的《铃芽之旅》。
与《君名》、《天气》以男女主爱情故事为载体不同,《铃芽》淡化了男女感情的发展,转而将叙述重点放在了铃芽对过去与未来看法的变化过程上,更深刻体现了探讨生命意义和价值、生与死的关系的主题,表达出对受灾者的人文关怀。
由于日本列岛的地理原因,大和民族自古就生活在一个多灾多难的环境。海啸、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频发让他们意识到生命的易逝。在这个背景下,日本包括但不限于影视动漫、文学领域的艺术创作总会侵染上一丝忧愁,同时进行着对生命的思考。这六年看来,《君》、《天气》和《铃芽》的故事都是在自然灾害这样的舞台下进行着—《君》是陨石,《天气》是暴雨导致的海平面上升,《铃芽》则是地震。但相较而言,前两者仅仅是将其当作舞台和线索—毕竟是在讲述“boy meets girl”的恋爱故事—《铃芽》则将其完全融入自己的故事和主题中了。
一反《君名》、《天气》的浪漫唯美,《铃芽》用极致的音画结合—紧迫、急促的音乐加上满是压迫感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不一样的震撼。虽然三者都有奇幻色彩,但从《君》对“穿越”概念的简单引入,再到《天》对“晴女”的概要解说,再到《铃》对“闭门师”“往门”“蚓厄”等概念的逐层说明中不难发现,三者的奇幻程度是逐级递增的。我们确能感受到新海诚对自己动画事业一次次的尝试、冲击和挑战。
铃芽本身是灾难受害者之一,而本该承载着美好回忆的板凳在失去母亲后成为了她心中一直以来的苦痛。她失去母亲后心中的痛苦、不安和对人生未来的迷惘,恰恰模拟并代表了受灾者们的心灵创伤。而铃芽最后化解苦难、勇面未来的转变,实际上也是对受灾者甚至我们这些未受灾者们心灵的救赎。“未来没有什么可怕的”,《铃》是新海诚为不幸的受灾者们精心准备的礼物。
此外,铃芽在旅途中遇到了一众心地善良、真诚的人,也表现了新海诚对人性真善美的美好愿望
影片还展示了生命的易逝与价值和生与死的关系,话题庞大,恐长篇愚论,暂置不谈。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4-05 00:45回复
    有人认为《铃》感情线不好,感情塑造不够;有人认为一次次重复关门让人审美疲劳,表现力不足,全片有惊无险,不够深刻;有人认为剧情逻辑牵强……但我们必须认识到,《铃》并非是像前两部一样纯粹的爱情故事,只是加入了爱情元素,它整体上是想表达对受灾民众的慰勉,展现生命的主题。它感情塑造没有前两部优秀是无可厚非的,但抛开此处不谈,男女主的感情线还是完整的。而表现力不足一说则脱离了实际,动画是想疗愈人们的心灵,而并非带来二次创伤。再借村上春树所言:“作为职责非必然的东西不应存在于那里,作为职责必然的东西则在那里存在。”简单来说,文学创作的一切皆服务于文学创作,这是文学创作的必然性,我们不用考虑事物存在的逻辑性。所以,对于“随手找到一辆自行车”“铃芽一路上全遇上好人”等情节,我们不能去诟病,因为它们同“男主遇上女主”等基本情节是一个性质。
    总体来看,《君》的主题是改变命运,《天》的主题是心灵的依偎和拯救,《铃》则是释然过去、拥抱未来(因为“未来并没有什么可怕的”)。至于影片优秀与否、有多优秀,那就智者见智了。但只要是能给人心灵带来感动的,都是好作品。
    最后,感谢新海诚,让我拥有了如此美好的两小时。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4-05 00:45
    回复
      以上皆是个人愚见和感受。最近铃芽的风评呈两极分化趋势,很多人诟病感情塑造啦剧情啦等等,大概是因为言叶、秒五、君名给诚哥贴上的标签吧,但《铃芽》确确实实不能算是爱情电影啊,爱情只是作为丰富内容和角色形象以及诚哥自己所喜欢的元素存在而已。至于解读具体的剧情我还不具备那样的能力,不过我的观感是超棒的,感触是颇深的。相信一段时间后铃芽风评会整体好转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4-05 00: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