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平君吧 关注:957贴子:31,426
  • 9回复贴,共1

【转发】 汉昭帝时期所谓的“百姓充实,四夷宾服”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为了防止刘彻粉抵死不赖账删除,先帮忙转发了。


IP属地:江苏1楼2023-01-02 15:25回复
    煌煌天汉、一支叫拉拉的猫、城北之徐公. . . 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其明年,匈奴三千余骑入五原,略杀数千人,后数万骑南旁塞猎,行攻塞外亭障,略取吏民去。】
    【后二年秋,匈奴入代,杀都尉】
    【明年,匈奴发左右部二万骑,为四队,并入边为寇。】
    匈奴曾至少三次成功入寇


    IP属地:江苏2楼2023-01-02 15:26
    回复
      【先是,龟兹、楼兰皆尝鲨汉使者,语在《西域传》】介子至楼兰,【责其王教匈奴遮鲨汉使:“大兵方至,王苟不教匈奴,匈奴使过至诸国,何为不言?”】王谢服,【言:“匈奴使属过,当至乌孙,道过龟兹。”】介子至龟兹,复责其王,王亦服罪。介子从大宛还到龟兹,【龟兹言:“匈奴使从乌孙还,在此。”】介子因率其吏士共诛斩匈奴使者。还奏事,诏拜介子为中郎,迁平乐监。傅介子和龟兹王楼兰王都承认匈奴在西域南道出入如家常便饭,霍光二十年不但没有控制西域北道,连西域南道都控制不了,楼兰,龟兹,莎车屡次鲨汉使反畔。【介子谓大将军霍光曰:“楼兰、龟兹数反复而不诛,无所惩艾。】傅介子承认霍光放任楼兰,龟兹鲨汉使,还是傅介子主动请缨去处理,这证明霍光对西域毫无战略眼光 。


      IP属地:江苏3楼2023-01-02 15:27
      回复
        霍光为了给自己的女婿范明友封侯,在匈奴可以和乌桓自相残鲨的情况下,仍然不听赵充国的劝告,发兵攻打乌桓,招寇生事,空耗国力,破坏汉朝的战略计划,又怎么可能真的让汉朝百姓休养生息呢?可见霍光私心非常重。
        【汉复得匈奴降者,言乌桓尝发先单于冢,匈奴怨之,方发二万骑击乌桓。大将军霍光欲发兵邀击之,以问护军都尉赵充国。充国以为:“乌桓间数犭已塞,今匈奴击之,于汉便。又匈奴希寇盗,北边幸无事。蛮夷自相攻击,而发兵要之,招寇生事,非计也。”光更问中郎将范明友,明友言可击。于是拜明友为度辽将军,将二万骑出辽东。匈奴闻汉兵至,引去。初,光诫朋友:“兵不空出,即后匈奴,遂击乌桓。”乌桓时新中匈奴兵,明友既后匈奴,因乘乌桓敝,击之,斩首六千余级,获三王首,还,封为平陵侯。】


        IP属地:江苏4楼2023-01-02 15:27
        回复
          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王不用于世⒅,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方今天下,赖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饥寒之患,父子夫妻戮力安家,然太平未洽者,狱乱之也。夫狱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可复属。《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今治狱吏则不然,上下相驱,以刻为明,深者获公名,平者多后患。故治狱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是以死人之血流离于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计岁以万数。此仁圣之所以伤也。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夫人情安则乐生,痛则思死,棰楚之下,何求而不得?做囚人不胜痛,则饰词以视之,吏治者利其然,则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却,则锻练而周内之;盖奏当之成,虽咎繇听之,犹以为死有余辜。何则?成练者众,文致之罪明也。是以狱吏专为深刻,残贼而亡极,媮为一切,不顾国患,此世之大贼也。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故天下之患,莫深于狱;败法乱正,离亲塞道,莫甚乎治狱之吏,此所谓一尚存者也。
          路温舒的《尚德缓刑书》,此人比魏相勇多了,宣帝刚继位立足不稳,霍光废帝立威如日中天。路作为法家官员,就敢上书骂霍光纵容恶吏酷法伤害百姓——然后被霍光穿了小鞋。


          IP属地:江苏5楼2023-01-02 15:28
          回复
            自武帝末,用法深。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上严酷以为能,】而霸独用宽和为名。
            大臣争权,俗吏侵害百姓,刘弗陵粉还狡辩说这对百姓没影响


            IP属地:江苏6楼2023-01-02 15:28
            回复
              可怜宣帝不但要给刘弗陵和霍光留下的垃圾吏治擦屁股,还要被这俩家粉污蔑


              IP属地:江苏7楼2023-01-02 15:29
              收起回复
                【宣帝即位,不久,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宣帝即位不久,渤海郡就发生饥荒,盗贼并起,这无疑和昭帝时期的垃圾吏治有关。【渤海又多劫略相随,闻遂教令,即时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钩锄。盗贼于是悉平,民安土乐业。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宣帝选用龚遂治理渤海郡,踩使得渤海郡重新回归民安土乐业的状态。


                IP属地:江苏8楼2023-01-02 15:30
                收起回复
                  【至昭帝时,流民稍还】流民稍还的意思难道是没有流民?,难道不是说本来有大量流民,后来稍微少了一点么?这就是“百姓充实”有大量流民的百姓百姓充实啊?


                  IP属地:江苏9楼2023-01-02 15:33
                  回复
                     及至孝武即位,外事四夷之功,内盛耳目之好,【征发烦数,百姓贫耗,穷民犯法,酷吏击断,奸轨不胜。】于是招进张汤、赵禹之属,条定法令,作见知故纵、监临部主之法,缓深故之罪,急纵出之诛。【其后奸猾巧法,转相比况,禁罔浸密。】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大辟四百九条,千八百八十二事,死罪决事比万三千四百七十二事。文书盈于几阁,典者不能遍睹。】是以郡国承用者驳,或罪同而论异。【奸吏因缘为市,所欲活则傅生议,所欲陷则予死比,议者咸冤伤之。】
                    拉拉猫说宣帝时期死刑多,看看到底是谁的时期被批死刑多,多到文书盈于阁的程度。
                    “征发烦数,百姓贫耗”明确在批刘彻穷兵黩武,征发民夫带来的问题,刘彻粉怎么好意思把刘彻时期的问题都推给天灾的呢?


                    IP属地:江苏10楼2023-01-02 15: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