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交易吧 关注:217,839贴子:17,161,563
  • 12回复贴,共1

开贴挂一个倒爷,顺便嘲笑一下hd600版本论的现状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广东1楼2022-12-05 08:49回复
    接下来我想说的实际上也不是什么阴谋论,只是想以一个‘旁白视角’讲述一件事,让带伙乐一乐


    IP属地:广东2楼2022-12-05 08:51
    回复
      市面上你能见到非常多的老hd600,有各种版本论,纸板、黑线、铜线、尼龙网金属网、等等…
      实际上版本论本身是没错的,就算在大洋彼岸那几个天天拿着曲线图测耳机的‘科学国度’,也有black screen/ silk screen等等版本的划分。毕竟客观上来说确实有这么多的改动;而且从测量上来看,90年代末的600声音和现产的也大有不同
      (紫色是90年代末的纸板铜环600(随便一提,虽然标了个1990但你别真信啊,要知道600在97年才面世),嫣紫色是罗马尼亚产的黑梁现产600)。
      不过实际上,森海搞出这么多的版本恐怕并 不 完 全 是为了‘提升音质’,这一点后面会细说。


      IP属地:广东3楼2022-12-05 08:52
      回复
        回到话题,版本论的问题在于哪里呢,我把近几个月海外二手市场的瓦楞纸盒黑线扁铜环600(编号4w-8w之内的600)的成交价格发出来,再对比一下鱼上那些珍藏的‘瓦楞纸600’的价格,是不是很有趣


        IP属地:广东4楼2022-12-05 08:58
        回复
          让我给你们看一个更加直观的,

          这个是两个星期以前我在德国ebay看上的一个hd600,编号1w9,价格190欧,当时和卖家谈好了所有事项,结果付款时被人直接秒走了。
          原本我觉得这件事应该就到此结束了,卖家估计是嫌麻烦把600卖了给欧盟的买家之类的。结果两周后的一天(也就是今天)我突然在鱼上见到了一个非常眼熟的600,
          完全一样的图片,完全一样的描述…(不得不感慨这位也是挺懒的,居然图都懒得修一下就直接倒,也算是倒卖效率最大化了呢


          IP属地:广东7楼2022-12-05 09:01
          收起回复
            引用赛博朋克2077里面银手说的一句话,“像这种事情很简单,你只需要看看是谁最终获利了,就知道幕后主持的人是谁,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
            回想一下版本论最开始是在讨论什么?是在讨论一个20年前的东西是怎么从品控到工件精度都不如现代生产的情况下做到超神入圣,吊打所有现代fw这件事吗?
            最早提起版本论的确实是一些老烧,这是一些老收藏家的倾心之谈,一个收藏了同一个耳机几十年下来获得的感悟;这种收藏家的目的恐怕不是鼓吹版本无敌论。然而这个话题衍变下来,早已脱离了版本论的初衷,成为了一部分‘卑鄙者的通行证’,这部分人发现,相比起花费数年去积累一个爱好然后总结出一些东西,当然不如见风使舵,一边鼓吹版本论,号召着这些旧时代的产物‘秒天秒地赛真神’,另一边背地里却干着160欧=6000rmb的勾当。
            妙啊


            IP属地:广东9楼2022-12-05 09:01
            回复
              让我直说吧,收藏老耳机是一种情怀,一种兴趣,为了这个爱好,一个人可以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对一些耳机持续收藏,这是一种纯粹的爱好;而不是一种牟利方式。
              所谓“我有一个你们都没有的头版,调音‘多么完美完善以至于后面所有的版本改进都只能步其后尘’“ 的说法,早就偏离了版本论的初衷,充其量是为了满足某个人偶然收藏到了那么一个与众不同的东西所带来的强烈的优越感,因此就想确立一个‘神圣’的话语权,在圈子内大放神论,让别人都觉得自己牛逼,从而满足那可怜的虚荣心;亦或者,只是为了让一个实际上只值160欧的东西更好卖、能往更贵的价格倒的手段


              IP属地:广东10楼2022-12-05 09:03
              收起回复
                再者这理论衍变到现在,俨然已经成为了让人啼笑皆非的二律背反定律了:某个版本只是换了个包装,立马变得难听了、工艺下降了、更加偏离轨道了...总而言之就是得给薄纱;然后过了几年又出了新版本,这下好,先前给骂的要死的上一版本立马原地变得‘更经典’‘更好听’。
                照这个逻辑,森海的工程师一定得这么想:“我觉得我们的耳机太好听了,卖的太好了,所以我决定把它改的难听一点”


                IP属地:广东11楼2022-12-05 09:03
                收起回复
                  填一下之前的坑,从本质上来说,森海之所以创造这么多版本,包括吹的传神的黑线圆铜环,尼龙网无铜环等等,恐怕未必是出于全心全意的想要对调音进行提升(或者准确的说,改动)。相反,更多程度上这些改动都服从于两个目的,也是工业生产的两个原始目的:降低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成本以及提高生产的效率。
                  这里涉及到一些经济学原理:
                  首先说一说,我们眼中的600和20年前的600有啥区别:这里以腐国为例(用腐国当例子纯粹是因为学校可以免费访问一些学术网站,数据好扒捏),假设20年前花了450磅买了hd600,是否等于现在花了450胖买了hd600?
                  答案是:不。相反,20年前的更值钱。
                  以20年到10年间的商品指数(CPI)为基准,20年是295.4,10年是228.4,根据通胀公式(字丑见谅,没钱买Apple pencil了_(:з)∠)_):
                  20年到10年间,英国的平均通胀率是25.76%。举个更通俗一些的例子,我们直接把97年的450磅放到今天(Dec, 2022)来,根据英格兰银行的通胀率来算,相当于810.42磅(这里我就不再算一次通胀率了)
                  这么看,在英国,HD600的实际价值并没有减少,实际上是以与通货膨胀相同的速度平均上涨。放在97年,一个烧油需要掏出810磅(约6500rmb)去买一副耳机,或许从这个角度来看,就能知道为什么老烧对600情有独钟了。
                  但是,放到今日,有一部分版本论的立脚点居然是‘这东西在当年价值连城,所以现在也是如此’,这个说法简直可笑之极,用通胀的理论来说压根不成立


                  IP属地:广东15楼2022-12-05 09:11
                  收起回复
                    其次要说一下边际效益。所谓边际效益,就是消费者愿意为 一个 额外的商品支付的最大金额,它也是消费者在购买额外商品时得到的额外满足或效用。当然你也可以这么理解:一碗泡面吃不饱,所以你想要吃第二碗,但在准备去煮第二碗时,你突然想起来“啊,两碗又撑,而且还得重新烧水,好麻烦。“这时候煮第二碗泡面边际成本就大于吃第二碗的满足感(边际利润)了。
                    拓展一下这个理论,边际效益还存在着效益缩减法则:当你吃第二碗面的时候,或许还会觉得满足,因为这次真吃饱了;但是如果继续吃第三碗,第四碗…以此类推,到了某个程度后,你的满足感就会停止增长,并且开始下降,这就是最基本的边际效益的概念。
                    那么对于企业来说这个边际效益的意味着啥:不同的行业会有不同的方法利用边际效应,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品的属性(如,是不是生活必需品)。比方说麦当劳甜品站经常会有第二份半价的活动,就是在通过降低消费者角度的边际成本来让消费者购买更多的产品。再举个例子,李维斯,他们家的牛仔裤的经典宣传口号:“equipped to be true
                    (蓄 势 待 发 bushi)”
                    咳咳,实际上是 “Buy Better, Wear Longer “),这个广告语其实就是在说这样一个问题:消费者压根不需要这么多牛仔裤,他们买了一定数量之后就不会再继续购买了,因为重复性太高了,买的越多获得的满足感也就越低。所以李维斯的营销手段就是告诉你:牛仔恒久远,一裤永流传…通过高单价和低单一顾客销量,在每个顾客重复购买数量尽可能少的情况下实现利润最大化。
                    说回耳机,其实也是一个道理,耳机本质上并不是什么生活必需品,就算哪一天你灭门了,也只是会觉得难受,但不会像没有饭吃或者没有衣服穿一样让你生活出现什么真正的障碍。森海当然也是这么想的,回到一开始的通胀理论,这么多年下来,假如森海真的想让每一代(正是值那些被吹的天花乱坠的版本)600的定位都像当年一样,作为一个参考级旗舰的话,那么按理来说现在hd600的价格就会是(甚至高于)810磅(约6500rmb)而不是450磅了。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通货膨胀,价格不涨而只是与通胀大致持平,在这个背景下森海会怎么盈利呢?当然了,削减成本,以及大批量制造以覆盖更多的用户。在价格不变甚至逐渐降低的情况下,如果想要盈利,自然方法就是永恒的——让成本比售价更低这个方案了,毕竟商业原理上来说,没有什么企业是‘慈善企业’,CEO终究是要维护公司的股价和服务于提升利润的,就算哪个CEO真的不打算赚钱,恐怕第二年也会给股东炒掉吧(笑)


                    IP属地:广东16楼2022-12-05 09:14
                    收起回复
                      其次,基于之前的边际效益理论,近几年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入住hifi产业,想要在这个高利润的市场中分一份羹,但实际上,在消费者收入不变而通胀继续增长的情况下,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家进入,边际收入就会越来越低,因为消费者的购买力以及满足感是有限的,你会收藏几个感兴趣的塞子,但你会把市面上所有的塞子都买回来收藏吗?越多的供给开始挤兑市场份额,也就意味着竞争越是激烈,从而让厂商更加难盈利,这样一来,森海还有什么选择呢?自然还是那个结论,降低成本,提高覆盖面了,既然大致上来说改进都是在缩减成本,那么为什么又会有’这个砍完特别强,这个就特捞‘的概念呢
                      当然这里得附加一个概念,减少成本的本质不是把东西搞得跟个纸糊的一样一碰就坏,正常的降低成本指的是在长时间内减低生产成本,同时稳定产品品控以减少后续(长期的)损坏几率和随之的返厂(退货)以及维修成本。
                      这里顺便科普一下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众所周知,1000元的耳机的实际成本当然不可能是1000元,不然减去代理,工厂加工费,运输这些环节,厂家估计还得倒贴几百
                      实际上耳机的经营环节大概是这样的:
                      成本单——这个单子上的价格是厂商从工厂购买这个耳机时支付的费用
                      MSRP,即厂商的建议零售价,通常是市场价格的上限,能比成本单高出100%。虽说这个数值比较夸张,但是MSRP是制造商给出的建议零售价,实际上并不等于零售价。在某些情况下,MSRP设置得很高就是为了让零售商能以很大的折扣作为营销手段(也就是py),这样一来顾客就觉得他们得到的py价远非常实惠,非常水润
                      RRP,建议零售价,通常比成本单高出70-85%。
                      MAP,即最低广告价格(也就是实际上的py价),是价格的下限,这个数值的变化很大,但通常还是比成本单高50%左右。特定的代理,或者折扣日,如1111,广告价格可以只比成本价高0-20%。有时(非常极限的情况下),它甚至会低于成本单,比如厂家提供回扣清库存或者提供信贷的情况下。
                      所以说那一句传言“hifi耳机的利润是100%”… Yep,是对的,恐怕确实没说错
                      这个利润空间这么说出来确实非常吓人,但是请记住两件事情:1.企业的创立不是用来搞慈善的,而是用来赚钱的。2.即便有这么大的利润空间,但是生产也意味着需要考虑材料、研发、包装、生产、运输、经销商费用/削减、仓库储存、收缩、退货,等等等等一系列的成本。这些利润空间本质上来说是为了让所有介于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人在销售中获利,从而养活一整个产业线的人。


                      IP属地:广东17楼2022-12-05 09:18
                      收起回复
                        所以综合以上理论,真的很难理解为什么总有人喜欢恩杀‘新的600=越来越差’,拜托,森海可没时间在这投入大量精力特意造 💩 。还有什么‘越老的版越是品控之星’;理论上来说,每一代都是在降低成本,你又要怎么说这个降得就比那个好呢?莫不是明斯克大锉刀精准打磨,我这个砍两刀就是坏,下个砍一刀就是好?况且这些上一代一定比下一代强的逻辑根本站不住脚:从品控上来说,现产的600 的QS和工艺都要比早期的好非常多倍,
                        举个切实的例子,森海之所以给580,600,650这三幅分别在93年,97年,以及03年生产的耳机创新性的搞了个y插(可换线设计),就只是为了防止用户误用椅子碾过耳机线导致断焊断触这些问题:工业克星来咯
                        。当换了可分离式线材设计后,就只需要把线寄回去维护,而不是修一整个耳机了,森海是想帮你解决品控的问题,不是每天都在费尽心思想着能让你600两天就报废。
                        又或者比如说,耳罩:罗马尼亚开始600给装上了新的耳罩,记忆海绵填充,表面覆盖长毛绒,透气性实际上变好了,而且也经久耐用了,这样一来用户更换耳罩的频率变低了,这下厂商不用管,用户不用经常换,本来美滋滋的事又给杀了:原因:“反正颜色和老版不一样,就是不hifi,就是难听”
                        再比如说,单元滤网:600后面逐渐换了不锈钢金属丝编织网,确实调音上有变化,但品控上来看比最早的黑色羊毛纸不知道高到哪去了,照样给喷了,“反正最早就是最精髓,金属冰冷没有感情” (顺带一提后面有人拿rotary 1900测了一下,羊皮纸和金属网的区别几乎可以小到忽视)
                        大理石变成灰黑色这个确实没得说,我也喜欢大理石,不过众所周知涂装和声音无关,但搞笑的地方就来了:“新版600没了大理石涂装,缺少了平原中大理石的质感和声音,也没有爱尔兰大理石坚固了”,woc...感情森海能做出画个图案就能改变塑料硬度的技术,还用在这敲耳机吗??我要是森海,就立马提着油桶去给豹豹正面画上一百个爆反,给法棍画上DM63的标志,以后在欧州横着开(顺带一提,包括580在内,600系一直用的都是全塑料结构,就算老版也变不出金属乃至大理石)
                        归根结底,这些改进如同楼上的理论,都只是为了降低后续退货和维修所带来的长期成本,成本降低不代表品控就一定会低,森海压根就没有兴趣给新版本挫两刀搞得设计一代不如一代、甚至不如老版本好吧


                        IP属地:广东36楼2022-12-05 10:15
                        收起回复
                          不过北京的天域服务这么好的吗,居然还会帮你换这些盲听👀
                          上次去了一次广州的再也不想去第二次了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5楼2022-12-05 22:3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