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吧 关注:593,153贴子:8,036,170
  • 2回复贴,共1

黑星砂的前世今生,或有遗漏,仅供参考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面我写过关于朱泥和底槽的主题帖,今天来聊聊黑星砂。写这篇的起因呢是因为一篇关于黑星砂的争执贴,因为我基本上不碰老壶、老料,所以对黑星砂的成型有些模糊,只记得之前在书上看过,黑星砂是要加入土骨的,就留言问了一句,结果被楼主一顿问候,我以为自己记错了,又仔细翻了翻书和一些记录,确实,我记得没错。我作为一个玩家,不怕因为被怼而卖不了壶,也正好了解过一点儿关于黑星砂的知识,还巧今天下午正好有空,最巧是因为我最近被一些“国宝党”呛的有些难受,所以来聊聊关于黑星砂自己知道的一些东西。
好了,废话太多了,入正题。
黑星泥、黑心土、黑星砂、甲子泥都是同一种泥料的不同称呼,最正宗的称呼应该是黑星泥,70年代-80年代之间,一厂通过将紫砂泥和土骨进行调配,做出了黑星泥,但一开始配比不够完美,制成的壶有色差、壶身易有黑点的状况,随着比例逐渐调整到位,这种黑点的情况已经趋近好转,所以,第一个点,不是黑点多就是好,没黑点就是假黑星泥,反而,黑点是瑕疵,在目前市场下更多情况下是一知半解的造假者,迎合只听过皮毛的玩家需求仿出来的特征。而黑星泥当年主要销售对象是湾湾,由于特殊的历史使命,黑星泥曾担任过赚取外汇的重要使命,真正火起来是在90年代。而正因为是调配泥料,“甲子泥”这个称呼正是湾湾给取的,谐音为“假紫泥”,一些人调侃为黑心土,而现在的藏家多称之为黑星砂。黑星泥并不是什么极品料,受到追捧只是因为发茶性佳,养出来也挺好看,到现在来说,更多的是人文、历史价值,而不是泥料稀有价值。
黑星泥的产量后来也在逐渐减少,至今已经很少有人再用了,主要原因就是以前用的太湖土骨实在太稀缺了,环境保护意识逐年提高的当下,是更不可能搞到太湖底下的土骨了。
简单说下土骨,清·史震林《西青散记》卷一:“湖中得土骨二,以夹炉,如双峰。”土骨产自太湖湖底的一种含铁量很高的矿石,似土非土,似石非石,一根一根如同骨头,质地坚硬土骨属矿岩结核构成,矿料外观黄褐色、紫褐色,质地坚硬。
所以如果连土骨是什么都不知道的,黑星土是原矿是调配都不知道,就不要装大明白,还到处怼人,可以发帖交流,而不是当一个“国宝党”,老子壶天下第一,举世无双,你们都是眼红嘴馋说怪话的坏人。
看到这儿,国宝党肯定要跳出来指着鼻子骂了,你凭什么空口白牙的乱说话,你怎么知道黑星砂是怎么做的,你怎么知道黑星砂没有原矿。所以……还好还好,我这人虽然记性不好,但喜欢看书,《宜兴紫砂矿料》这本书第198页,手上有这本书的可以掏出来看看,里面介绍的很清楚了。当然,我估计能说出黑星砂有原矿的,可能就没听过这本书,更会认为这是野鸡书,那就没辙了,反正想要嘴硬,硬要装睡的人是叫不醒的,甚至可以说你书上写的是黑星泥呀,不是黑星砂,哈哈……
最后,写这么多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多牛逼,更不可能为了义务给国宝党讲知识,只是为了让真正喜欢紫砂壶的壶友们能够通过交流,提高自己的鉴赏及知识储备。



IP属地:江苏1楼2022-07-15 15:05回复
    楼上这位提醒我了 有一说一 我不是练泥的 对材料价格不清楚 文中我说了太湖土骨稀缺 是基于我对江苏省限制开山采石条例的认知 太湖保护范围内应当已经禁采很久 但一方面用量少 二方面没考虑存量 “实在太稀有”这个词表述不当


    IP属地:江苏12楼2022-07-15 15:50
    回复
      黑星紫泥是台西矿中层的一层料,名字相似,但跟黑星砂、黑星土表现有明显区别,也不是一种东西,台西黑星紫泥的黑星是来源于泥料中的黑云母,大家黑云母见得不多,白云母大家见多了吧,底槽清壶内一打灯,布林布林闪的那些,点都非常小,下面是黑星紫泥成品,你们估计都看不见黑点,跟斑状的黑星砂完全不一样。


      IP属地:江苏14楼2022-07-15 16:0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