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印传奇1吧 关注:1,843贴子:91,904
  • 7回复贴,共1

气功大师在第17章开篇前说了一大篇,大约1500字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也是作者唯一一次对读者公开自己的思路。当然,这一大篇主要是针对小说第一部分的,小说第一部分发生那个在98年,第17章已经进入收尾了,可以说说了。


IP属地:四川1楼2022-07-05 14:45回复
    作者:说两句吧。大灾之年,人心惶惶,费时费力写这幺个gp玩意有点荒唐。再码个一两章就太监吧。多谢那位前辈。也祝大家都好。
    这也算是个完整故事了。只要你足够认真,把细节联系起来,贯之以最基本的生活常识,绝大部分情节都一目了然。而且,你也可以有自己的解读,只要能做到所有细节上的逻辑自洽(其实是痴人说梦,我怀疑能有几个人真正注意到细节了)。比如陆永平的心态变化、不同阶段的不同目的、什幺时候产生邪恶计划以及什幺时候决定付诸实践包括对后果的预料在文中都有迹可寻。这个无需脑补,无需猜测,无需我肯定或否定。可惜不少朋友都是拎个脉络,甚至贴个标签、看个结果,连基本情节都不屑于去搞懂。
    还有那些觉得男主懦弱的,我只能说你们get不到最核心的母子关系,真的很遗憾。之前说过男主和凤兰的性格是一样的。凤兰委身陆永平是yd吗?那男主接受这个事怎幺就成懦弱了呢?他的身份是儿子,不是丈夫。基于各种原因,他可以和母亲分享秘密,虽有情绪和抵触,但还是识大体的。这就是这对母子关系的特殊之处。另外母子俩对凤兰chugui早有共识。从cg事件暴露后两人在爷爷家的表现,到姥爷来送钱两人的态度。所有的情节发展都埋在细节当中,由不得我怎幺写。
    至于男主对陆永平的态度,当然是复杂的。但最主要的还是怨恨和嫉妒。只不过收起弹簧dao就意味着他放弃了唯一能有效冲击陆永平的方法(为什幺那晚无功而返呢?大概有人会说是因为懦弱)。第十五章两人在院子里相遇,皆无语,心思却千差万别。陆永平无疑是震惊的(雕塑一般,俏皮话都说不出来了),严林则惊讶、不安、兴奋、恼怒混杂一块,难分彼此。说这幺透真的好吗哈哈?当然你也可以有其他解读。
    关于细节,我还可以再举个例子。张凤棠对陆永平咆哮:你找其他女人我管过你没?这句话当然另有深意(反正要太监了,剧透下,涉及文革后期的早年经历和一个准三角恋),但撇开深意不谈,拿常理度之,这句话什幺意思?为什幺自己亲妹妹不可以?最大的可能大概是1)亲戚间发生这样的事不好或者2)关心自己妹妹。无论哪种可能,张凤棠都不会对严和平声张。这样的细节应该有好几处,特别是写到女人的时候。
    关于男主为什幺成了qj犯,是否有其他选择?有,但我铺垫这幺久就是为了让他变成qj犯。男主从养猪场回来就憋一口气,种种原因没在陆永平身上发泄出来,这次又目睹两人热火朝天,其心境可想而知。陆永平的教唆不过是给他个借口和机会。第十五章的梦就是他心态的预演。这个qj犯通情达理不假(又是懦弱),但毕竟是小孩,何况心中住着恶魔呢?如休谟所说,理性终究是感性的奴隶。
    关于本文的标签。那我老实说,这是个彻头彻尾的恋母小说。luan或者lv只是供不同人撸而已。另外,它确实是个shouqiangwen。在我看来,以性刺激为目的的都是sqw——sqw并不意味着粗制滥造。你不要看着铺垫lu不起来就怀疑整个世界。不过我还是要说,sqw不假,但它裹上了纯文学的皮毛。这就意味着,拿起点文的眼光你完全get不到这个小说的点。这并不是说起点文低端,而是说纯文学和类型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路子。你揣测不出它的“文学性”,你感受不到小说中的情绪,那你的阅读体验就要大打折扣了。
    关于对ll的态度。我当然是极力反对、接受不能的(不要试图跟我谈伦理学、社会学或者什幺政治理论,我不想吓死你,也不想讨无趣)。但是,到hs论坛写hs小说贴着ll标签,我没必要跑这儿装b。只要存在公序良俗,存在伦常,ll就不是理所当然的,不管是现实还是虚构。我的小说里就有伦常。这是一个外部坏境塑造,它决定了小说情节的合理性,我的意思在这里。
    最后还是回到开头吧。这不是悬疑文,没有诡计,没有推理,将来也不会有解谜(也不绝对,换个视角的话多少会涉及一些信息,但也不是解谜,算是重复或强调吧)。总之信息都躺在那儿,能get到多少完全看你个人。


    IP属地:四川3楼2022-07-05 14:53
    收起回复
      这个虽然是写在小说第一部分的,但作者风格未变,很多想法设定、写作手法,前后是一致的,小说第二部分也是可以借来思考的,比如:
      1、张和陈二、cc发生了关系,是因为她yd吗?
      2、男主的身份是儿子,不是丈夫。
      3、小说里就有伦常。这是一个外部坏境塑造,它决定了小说情节的合理性。
      4、这不是悬疑文,没有诡计,没有推理,将来也不会有解谜(也不绝对,换个视角的话多少会涉及一些信息,但也不是解谜,算是重复或强调吧)。总之信息都躺在那儿,能get到多少完全看你个人。


      IP属地:四川4楼2022-07-05 14:59
      收起回复
        作者当时就对一些读者做了评价:
        可惜不少朋友都是拎个脉络,甚至贴个标签、看个结果,连基本情节都不屑于去搞懂。
        无需脑补,无需猜测,在文中都有迹可寻。
        现在,这类读者不是少了,恐怕还越演越烈,可能已经自大到:气功大师懂个p的寄印,我对“张和爷爷”、“张和王伟超”、“张和姥爷”、“张和小舅”……的解读才是真相。
        就像如今的J·K·罗琳,电影公司开哈利波特庆典都不带邀请她的:她懂个P的霍格沃茨啊!


        IP属地:四川5楼2022-07-05 15:08
        收起回复
          只要你足够认真,把细节联系起来,贯之以最基本的生活常识,绝大部分情节都一目了然。无需脑补,无需猜测。
          重要的话说三遍:
          最基本的生活常识,无需脑补!
          最基本的生活常识,无需脑补!!
          最基本的生活常识,无需脑补!!!
          ……


          IP属地:四川6楼2022-07-05 15:14
          收起回复
            在前十七章,或篇头,或篇末,作者写了些题外话与读者交流。当然,多数都是几句话,第17章篇头语最长,大约1500字。现在把其他也贴出来,这对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或许有帮助:
            第一章,开篇篇头:丑话在头:sq文。喜欢就支持下,不然可就太监了哟。
            第五章,篇末:说几句:*本文纯属虚构;*为毛那么多人纠结于乱或绿?虽是sq文,但我在写生活,写欲望和无奈,仅此而已;*其实不太想继续写,浪费时间又无益身心,真纠结。
            第八章,篇头:说几句:各种原因,拙文随时可能太监,预先向诸位致歉;回忆部分应该按插叙写,不然主要人物十来章后才能登场,失策呀;我排版挺好的啊,版主为毛要不辞劳苦二次排版呢?
            第九章,篇头:致歉:也不是一点空都没,但能独处的整块时间确实不多。
            第十七章,见前贴。


            IP属地:四川31楼2022-07-08 07:36
            收起回复
              整部小说,最重要的解码钥匙就是17章正文开始前这一篇作者的话,核心就仨:
              1、你足够认真,把细节联系起来,贯之以最基本的生活常识,绝大部分情节都一目了然。而且,你也可以有自己的解读,只要能做到所有细节上的逻辑自洽;
              2、关于本文的标签。那我老实说,这是个彻头彻尾的恋母小说;
              3、这不是悬疑文,没有诡计,没有推理,将来也不会有解谜(也不绝对,换个视角的话多少会涉及一些信息,但也不是解谜,算是重复或强调吧)。总之信息都躺在那儿,能get到多少完全看你个人。
              ——————————————————————
              除了作者的原话,重要性排第二位的解码钥匙就是6·27KTV中的歌,尤其是那首《I'llBe Your Mirror》(我是镜中的你),用镜像角度看小说,结构、细节、人物……,当然镜子总是有变形的,而且不同场景和视角下,镜里镜外的事和人都是会变的。
              目前,同学们基本上接受了镜像思维这个说法,也开始试着应用,但考虑场景变换的还不多。比如,牛是张的镜像,沈是不是?老贺是不是?甚至严林是不是?
              作者在17章篇头语里“男主和凤兰的性格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从性格上看,严林与张是镜像的,那么不知道张在某个场景心态时,那么可以把严林在类似场景下的表现拿过来镜像一把。
              再比如,站在严林视角,对其学业严厉要求的老贺是否也是张的镜像?牛是不是变形后下限版的张?沈是不是不受威胁前提下上限版的张?
              除了人物方面的镜像,还有结构,第二卷的故事主线发展,大致都能在第一卷里找到类似的阶段;第二卷的场景,也有很多能在第一卷里找到类似的,比如,桑园之夜和98年的风雨之夜。
              ……
              ————————————————————
              第三把钥匙就是严林的梦。作者在第32张篇末就严林04·5·16张林瑶外宿那晚的梦写了一段:
              不知有多少仁兄读过《梦的解析》?弗氏理论简单概括如下:
              第一,梦是愿望的实现。焦虑梦的目的就是安慰。比如陆永平之死。
              第二,梦有自己的审查机制,对一些禁忌的情感,只有加以伪装才能通过审核。比如令人作呕的油呛味。
              第三,联想元素。梦中人可能是多种元素的堆砌,对某种元素的直接联想才能体现其身份的某一方面。比如篮球。


              IP属地:四川58楼2023-02-21 11:56
              收起回复
                这里可以说一下我自己的几次解析失误:
                1、桑园主谋
                有一阵,坚信桑园主谋是陈大,梁只是善后工具人。依据主要有:陆敏男友的事刚好办妥,而梁办成这事的能量不够,只能靠陈大(这点没错,但人陆敏早直接搭上陈大了);陈二视频中告诫张小心陈大,加上陈三表现出的对张觊觎,潜意识觉得作者会搞个陈家全家桶(桑园陈大、陈二、929陈三、陈晨),自己画了个靶子。
                这个陈大阴谋论的解析,恰恰忘了作者的:不是悬疑文,没有诡计。
                2、春风剧场
                有一阵,信了伪大纲的邪,去找沈李米张的线索,当时多数吧友认为是元旦干的,但有人说是春风剧场,我去把那段迟到剧情找出来,看了又看,越看越觉得就是这里……
                现在把伪大纲的影响彻底剔除,看法就完全不同了:1)根本没有所谓“沈李米张”;2)元旦dvd里门外偷拍女子不是沈;3)无论是cc还是李俊奇,沈与他们都没有乱七八糟的关系;4)春风剧场那天,张一大早出去是去见沈,迟到是被cc堵在剧场附近……
                3、第二卷是恋慕文还是现实文
                可能是个人经历原因,对90年代后期到00年代前期那段时间的社会状况记忆太深,所以,第一眼就认定第二卷是现实文,作者是在走严肃文学批判现实的路子。所以对第二卷的解析先天就带了立场。
                这里要向@待宰的羔羊 吧友致意,他最近几篇关于张林情感的分析贴很有启发。
                还是要回到17章篇头作者的话:这是个彻头彻尾的恋慕小说。
                现实背景的加入,不过是为了06年1月剧团办公室的大爆发完成“外部坏境塑造”。


                IP属地:四川60楼2023-02-21 12:2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