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吧 关注:36,008贴子:137,719

回复:决定用正方乌头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买的一本书里面的唯一一个乌头汤案例,我没找到乌桂所以先发下来让大家参考一下。这个李宇铭医生用的效果很好,为啥我们没有效果?是因为药的问题还是……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42楼2023-02-10 11:52
收起回复
    风湿热痹:白虎加术汤、加味苍柏散、当归拈痛汤、四妙散等。
    女性的骨关节风湿类风湿问题
    往往要用柴胡类方
    尤其是①柴胡桂枝干姜汤
    ②柴胡桂枝干姜汤+当归芍药散
    ③小柴胡汤+当归芍药散
    无论用哪个 必须+细辛!!!!
    【注意——女性的骨关节风湿类风湿问题, 用独活威灵仙之类的常规的一些祛风除湿散寒的药 不可能有效果!!必须从疏肝解郁理气的角度切入治疗!】
    这些都是我在网上查到的相关治疗方案。大家可以一起参考一下。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443楼2023-02-10 21:07
    回复
      我在网上查到的风寒湿邪郁而化热,引起过多的水湿聚集在关节,日久则形成痰浊阻滞,这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大形成的机制,治疗应该清热、祛湿、化痰。

      首先,“热胜则肿”,关节肿大而皮肤发红、发热明显的时候,是病机偏热,应当增强清热作用,故在知母的基础上适当加入黄芩、黄连、黄柏、石膏、大黄等清热药物。
      《北京市老中医经验选》记载用大黄、生石膏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红肿热痛的实热证,对于消除关节肿痛、降低血沉等有较好的疗效,尤其适宜于病初,关节红肿热痛,大便燥结,血沉快者。当然也有先生推荐柔和的清热药物,如对类风湿关节炎属热盛型的顽固性疾病,需要长期服用清热药物,此时应该首先银花、连翘,因为银花、连翘不像黄芩、黄连、龙胆草等药物,久服有苦寒伤胃的副作用,两药既能清气分热邪,又可以解血分的热毒,久服还没有伤害脾胃的弊端。
      其次,湿聚则肿。关节肿大的第二个原因是水湿聚集。祛湿大法有二,一是发汗、微汗法,如本方用麻黄、桂枝、防风配芍药、白术,可以发散风寒湿;二是利小便,可以在本方中加入茵陈、防己、薏米、萆解、蚕砂等祛湿通络之品。
      最后,痰结则肿,关节肿大的第三个因素是痰浊结滞。赵绍琴先生认为,“此皆因外邪久留,经络闭阻,致气血津液停滞而为痰为饮。凡关节肿大疼痛多属有形之邪滞留其间,痰浊、水饮、瘀血皆其类也。类风湿性关节炎之关节肿大,或为梭形肿大,如指关节病变;或为关节肿胀,凸起一块,如腕踝关节病变,然其并无骨质增生,但只有关节腔水肿或软组织增生。而且肿大反复发作,其为痰饮甚明。此等痰饮生于经络之中,留于关节之内,徒以健脾燥湿化痰亦不能速去。当治以涤痰通络之法,选用性滑利善走泄之品,组成开窍通关之猛剂,以涤除骨节间之留痰浊饮。”根据这个病机,赵绍琴先生组织了五子涤痰汤,即三子养亲汤加冬瓜子、皂角子而成。方用苏子10克,白芥子6克,莱菔子10克,冬瓜子10克,皂角子6克(或用皂角代皂角子)。
      以上从热、湿、痰三个方面分析了关节肿大的原因与用药,可以作为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加减法,在临床应用中合入该方。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44楼2023-02-10 22:11
      回复
        看到倪师注解的金匮,我在想是不是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和乌头饮来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红肿热痛,知母清热、滋阴润燥,热盛引起的大便干燥应该有很好的效果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45楼2023-02-12 12:14
        收起回复
          汇报一下近况:我最近在试隔姜灸看看能不能消除肿胀,暂停几天药。
          目前状态,全身不咋疼,不影响走路洗衣做饭,但走路关节还是有点僵硬,手指三根肿胀还在不影响握拳伸展,腕关节依然僵直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47楼2023-02-12 14:54
          收起回复
            买回来了先试试效果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48楼2023-02-17 22:03
            收起回复
              痛风多年,指关节有结晶变形,四处求医无效。不知倪海厦老师讲的乌头汤不知痛风结节可以服用吗?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49楼2023-02-18 06:35
              收起回复
                楼主 倪师讲的桂枝善跑四肢,如果按他说的乌头桂枝汤会不会疗效更佳?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50楼2023-02-18 06:39
                回复
                  为什么我服中药以后反而肿胀加重了,包括手和脚。大家有没有这种类似的问题呢?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不知道是不是好转的反应,还是说这个药不对呢?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451楼2023-02-19 17:44
                  收起回复
                    最近喝的感觉怎么样了?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452楼2023-02-20 16:32
                    收起回复
                      大家好,我是多年的变形了的类风湿,目前喝了乌头桂枝汤(桂芍甘姜枣),差不多两个月多,就感觉前期效果还可以,疼痛减轻了些,可后来基本没有改变。前几天看到楼主发的《1》乌头汤(麻芍黄芪和甘草加乌头蜜),《2》桂枝芍药知母汤加乌头蜜,。我目前主要疼痛和变形受限,怕热,手脚稍微有点肿,楼主和友友们帮忙给个意见,这种情况喝哪种好些呢,感谢感谢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54楼2023-02-22 10:20
                      收起回复
                        我本来是想把一个老大夫留下来的三个方子发出来的,可是我发现只能打字,这个方子把我同学她妈妈就治好了,三个对应不同的症状,方子里面确实没有白术,基本都是补气血的,但是我发现比较适合刚得病的人,要是得病时间久了的就会有些反复,后面我把里面的炙附子换成生附子,肉桂换成了桂枝,加了炙甘草进去效果就比以前要好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457楼2023-02-27 00:10
                        收起回复
                          我这两天有用自己泡的药酒,外用搽完之后明显觉得关节很舒服,我觉得咱们可不可以外用药酒试试。
                          我泡的是56度的白酒350ml左右,里面放的是小黄姜,艾叶,川花椒,川穹自己看着放的量没有称。
                          我比较急着试,所以只泡了不到三天我就取出来隔水烫热拍打在关节处了,结果是很舒服关节很舒服,我想坚持试试每天涂抹按揉两次上午睡觉前各一次。
                          另外还有一个名中医的药酒方子是:1000ml高度白酒50度以上,蕲蛇,川乌,千年健各30g,红花10g,牛膝20g,蜈蚣5条,泡在一起半月后可用,是祛风散寒,通经活络,消肿止痛,这个我也准备试试。
                          推荐给大家,在抗击类风湿的路上我一直在尝试,从未放弃直到痊愈为止。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58楼2023-02-27 17:19
                          收起回复
                            赵绍琴从痰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经验
                            作者/彭建中 杨连柱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其发病多因素体虚弱,风寒湿热等外邪乘虚侵袭,内客经络骨节,久留不去,痹阻气血而成。吾师赵绍琴教授对本病有独到见解。他认为本病之初,关节尚未肿大,可按一般痹证辨治,若关节肿大疼痛一旦形成,则应从痰论治。
                            凡关节肿大疼痛多属有形之邪留滞其间,痰浊、水饮、瘀血皆其类也。类风湿之关节肿大,或为梭形肿大,如指关节病变;或为关节肿胀,凸起一块,如腕踝关节病变,然其并无骨质增生,但有关节腔水肿或软组织增生。
                            况其肿胀可反复发作,其为痰饮甚明。此皆因外邪久留,经络闭阻,致气血津液停滞而为痰为饮。此等痰饮生于经络之中,留于关节之内,徒以健脾燥湿化痰亦不能速去。当治以涤痰通络之法,选用性滑利善走窜之品,组成开窍通关之猛剂,以涤除骨节间之留痰浊饮。
                            方名五子涤痰汤(自拟),即三子养亲汤加冬瓜子、皂角子而成。
                            方用苏子10克,白芥子6克,莱菔子10克,冬瓜子10克,皂角子6克(或用皂角代皂角子亦可)。
                            若病在早期,表现为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关节并无肿胀,或略显微肿,其痛忽作忽止,倏忽往来者,皆是痰饮流注欲作窠穴之象,治宜祛风胜湿通络剂中加入三子养亲汤,以祛除经络中流痰,
                            方用大豆卷10克,秦艽10克,威灵仙10克,丝瓜络10克,桑枝10克,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白芥子6克。
                            方中白芥子用量虽小,却是重要的引经药,因其性通利透达,善祛皮里膜外之痰,走于经络之中,故为必用之药。
                            若其病已成,四肢关节肿胀明显,疼痛较剧,触之痛甚。此为痰饮留蓄于骨节间,已成窠穴之势。舌苔白腻水滑,脉象沉细滑或濡滑皆是痰饮深伏之象。此时痰饮聚于骨节,聚成窠穴,难于速去,三子养亲汤已力所不及,可用五子涤痰汤加味。
                            方用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白芥子6克,冬瓜子10克,皂角6克,海风藤10克,络石藤10克,天仙藤10克,丝瓜络10克,桑枝10克。
                            方中五子合用,善能涤除骨节间痰饮湿浊,合以三藤及桑枝、丝瓜络,更能通利经络,祛风胜湿,痰饮不至复留为患。方中皂角一味,至为重要,其味辛辣猛烈,走窜力强,善开窍通关涤痰除垢,与白芥子协力,领诸药直达痰饮窠穴,而奏涤痰消肿之功。
                            若见关节肿胀迅速增加,疼痛剧烈,手不可近,是痰饮之势猖厥,非峻剂无以遏其势,宜用上方合控涎丹,装胶囊吞服2-3分,服后泻下痰水样便,即收肿消痛止之效。
                            若证属阳气衰微,寒痰凝滞,漫肿作痛,屈伸不利,六脉沉微,舌淡苔白水滑,面色㿠白,形寒畏冷,是阳衰不能温化所致。宜上方合三淡汤,即淡干姜、淡附片、淡吴萸各6克,重者各用10克,以温阳逐饮。
                            若肾阳不足,虚弱症现,伴见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头晕耳鸣,腰以下冷感明显,舌淡胖大,苔白且润,脉沉弱无力者,可于方中加入杜仲10克,川续断10克,补骨脂10克,以补肾壮骨。
                            病至晚期,症见关节肿大变形,周围肌肉萎缩,屈伸不利,运动受限。此属痰瘀互结,治疗较为棘手。治宜涤痰化瘀并举。上方参入补阳还五汤意,加生黄芪30克,炒地龙10克,再酌用乳香、没药、桃仁、红花、赤芍、当归、川芎、茜草等化瘀之品。或为丸服,以图缓效。
                            依赵师之经验,从痰辨治类风湿可获良效,但临床上尚需要求病人加强患部功能锻炼和走路运动,避免寒冷刺激,注意清淡饮食等。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60楼2023-02-28 21:02
                            收起回复
                              我母亲关节肿胀快消完了,上方供各位参考,我母亲属于类风湿寒湿型关节炎,方子合用了五子涤痰汤和乌头桂枝汤,生姜和大枣自备方子中重用了黄芪,黄芪是运行气血的李可老师讲过非大量无用,炙甘草用量也大,倪海厦讲过用炙甘草是把关节里的湿带走不会反复,加了虫类药是因为我母亲卧床不起,关节肿胀严重,服用方法为汤药熬好后合乌头蜜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61楼2023-02-28 21:2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