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家长吧 关注:8,399贴子:18,122
  • 2回复贴,共1

帮助自闭症幼儿学会提问的过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幼儿养育的过程中,幼儿已经习惯了回答者的角色,不懂得如何提问。从小到大,都是别人向她提问,在她回答之后,也得到了很好的强化。
其次,她也不能理解老师的意图,老师明明是让她说一样的话,她却理解成了要回答老师的问题,所以在回答之后,却没有得到强化,让她很挫败,从而容易导致幼儿逃避问句。
1. 如何把幼儿现有的语言提升,为加入问句打下基础

先从幼儿的理解问题入手,让她明白老师的意图是让她说一样的。由于幼儿对问句的抗拒,我先从她的强化物入手--海苔、虾条。我把海苔拿到手里,对幼儿说:“说一样的。海苔。”
一开始,幼儿不知道我要做什么,我就辅助她说:“海苔。”因为她可以仿说除问句之外的其他语句,所以在经过几个回合之后,在我说完“说一样的”之后,幼儿已经可以很好的,,和我仿说“海苔”。
每当她跟我仿说之后,我也会及时奖励她吃海苔。在海苔成功之后,我又泛化了其他物品,例如:桌子、椅子、书包、虾条、汽车等等,让她理解“说一样的”是什么意思。

2. 循序渐进加入问句
尝试加入问句,但考虑到幼儿的情绪,我选择了询问性质不是那么强的短句,例如:可不可以、行不行、能不能。
虽然幼儿一开始还是想回答“可以、行、能”,但由于前面的基础和我的辅助,在经过的几天的训练之后,她已经可以很好的仿说可不可以、行不行这类短句。这时我又加入了带有询问的长句,例如:“我可不可以吃海苔”。每当幼儿和我说这句话时,我都会回答她:“可以,因为你问老师了,所以可以吃海苔”,幼儿借此又理解了“问”的含义。
后来我拿起海苔,跟她说:“你问问我”时,她也可以很快地说“我可不可以吃海苔”。在她也可以主动询问之后,我给她的问句中加入了“吗”,因为“吗”询问性质最强,且属于语气助词,没有实际含义,所以放在最后。
最后的“吗”因为前面的基础,没有几天也可以很好地仿说了。


IP属地:天津1楼2021-07-08 16:43回复


    IP属地:天津2楼2021-07-08 16:43
    回复
      2025-09-27 20:50: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百度搜索“杜佳楣讲孤独症”,女儿两岁半确重度孤独症,今年已经完成高考,分享一路成长历程


      3楼2021-07-20 10: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