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名经吧 关注:19贴子:324
  • 1回复贴,共1

二不做和三必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二不做
一不:不想、不说三宝的过失
1、真实的三宝没有过失,说与想三宝的过失都是邪知邪见的。不仅不能说和想,见到三宝的代表,比如佛像,也不可讥毁,应当恭敬爱戴,合掌礼拜!
2、对佛法中的各宗各派、所有解脱法门都不要说三道四。最重要的是绝不诽谤正法。不论是小乘佛法、大乘佛法还是金刚乘佛法,不论是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都绝不舍弃,绝不诽谤。我们不偏执自宗,也绝不诽谤诸他宗。
3、在家居士要恭敬僧宝。佛灭度之后,法的流传有赖于僧团的住持,佛宝、法宝的实践、弘扬也完全依靠僧宝。这个时代的僧团,无论其个人根基如何,能舍俗出家,剃发染衣,具足威仪,本身就是三世诸佛解脱的幢相。能出家就是善根深厚之人,光这一点都值得在家居士恭敬,更何况持戒的功德广大无边。
菩萨戒在十重戒里专门有一条戒律:不说四众过戒,指不得说在家、出家众“犯戒”之事。出家僧团是住持佛法的核心力量,如果宣扬僧众的过失,会影响大众对整个僧团的信心,最终影响佛法的传播,其负面作用是非常大的。
二不:不怨恨身边的人,并逐渐扩展到所有众生
经上说: "世间之疾莫过猛风,怨念之徵复速于彼,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护。" 世界上最快的就是猛烈的风,但是怨恨的念头比这还快, 一切如来、金刚、有神通的神仙都没有办法救护 。《入行论》中也说:“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只生一次嗔恨心,就足以将千劫中所积累的供养佛陀、布施众生、严谨持戒等所有福德摧毁无余。
佛弟子可以先从自己身边的家人、道友开始,包括平时自己生活中使用的物品,减少对人和物的怨恨。特别是对那些地位比自己还低的位卑者,自己更不能随意嗔恨、谩骂。遇到不悦意的人和事情,我们也应懂得因果,知道如今之果报正是自己之前所造之因的显现,理应忏悔,而不是怨恨别人。
在道理上明白之后,就需要在实际的生活、修行中具体落实。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制订详细的修行计划,循序渐进地断除嗔心、发脾气的过患。比如,第一阶段我们发愿每天吃早餐之前不发脾气;第二阶段发愿一日三餐饮食期间不发脾气;第三阶段发愿每天睡觉之前不发脾气;第四阶段发愿每天都不发脾气。发愿了之后,就要自行监督自己,如果发了脾气、嗔心,就给自己记一过,如果没有发脾气、嗔心,就给自己记一功。如此一个月后,分析自己功过的情况,再调整自己下个月的计划。直至能做到每天24个小时都不发脾气、嗔心。
三必修
一、每日必修诸行无常(2分钟)
静坐2分钟观修无常,让自己从实执的迷网中解脱出来,对于无常的三界业果不生贪著,而发起出离生死、趣求解脱的向上心。《华严经》云:“三有无常宛若秋天云,众生生死恍然一场戏。人之寿命仿佛虚空电,迅急流逝犹如陡坡水。”我们的存在就像秋天的云那么短暂,众生的生死就像演出的一场场戏,生命就像虚空中闪电一般转瞬即逝,就像迅急的流水冲下山脊,消逝不见。
佛陀临终前说:在一切足迹中,大象的足迹最为尊贵;在一切专注禅中,念死最为尊贵 。每当我们迷失方向或懒散的时候,观照死亡和无常往往可以警醒我们,让我们回到真理:生际必死,聚际必散,积际必尽,高际必堕。
二、每日必念知足、珍惜当下(2分钟)
龙树菩萨在《亲友书》中说:“佛说一切财产中,知足乃为最殊胜,是故应当常知足,知足无财真富翁”,知足少欲的财宝,即使是三界一切金银珠宝,也是无法相比的,因为能知足少欲者,时时都在安乐之中,而没有这种财宝者,即使富有三界,也会如同乞丐一样,心中恒时贫穷苦恼!知足少欲的修行人,自心坦荡无羁,没有任何欲望、烦恼、痛苦,这是超越世间的安乐境界。所以,法王如意宝常说:“凡是我的传承弟子,应该过知足少欲的生活,这样心里会很快乐,有没有财产都可以。人生是无常的,什么事情都会经历,如果你最大的快乐可以享受,最大的痛苦能够面对,这就是人生的一大快乐。”
三、每日必修四无量心(2分钟)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舍无量心:
心想:但愿此人远离相续中的贪嗔;如果他能离开贪嗔之心,那该多好;我一定要使他远离贪嗔之心。为了使他远离贪嗔而虔诚祈祷三宝。
在所有座间阶段,再针对有贪心、嗔心、有争论的有情,第一与发愿相联:但愿这些有情随时随地都能远离贪嗔之心。第二与希求心相联:如果他们能远离贪嗔之心那该多好!第三与立誓相联:我一定要使他们远离贪嗔之心。具足以上这三种相联而修。第四祈祷:为实现以上愿望虔诚祈祷三宝。反反复复观修。
慈无量心:
心里想:但愿这位母亲现世及生生世世,具足珍贵的信心、出离心、菩提心——安乐因;如果母亲能具足珍贵的信心、出离心、菩提心——安乐因,那该多好;我一定要使母亲具足珍贵的信心、出离心、菩提心——安乐因。为了使母亲具足安乐因而虔诚祈祷三宝。但愿母亲具足增上生人天果报直至圆满佛果之间的安乐果;如果母亲能具足增上生人天果报直至圆满佛果之间的安乐果,那该多好;我一定要使母亲具足增上生人天果报直至圆满佛果之间的安乐果;为了使母亲具足安乐果而虔诚祈祷三宝。当心里稍有安乐之感的时候,不遮止分别念也不跟随它,心悠然安住。
悲无量心:
但愿母亲离开三有轮回的苦果;如果母亲能离开三有轮回的苦果,那该多好;我一定要使母亲离开三有轮回的苦果;为了使她离开苦果,虔诚祈祷无欺的皈依处三宝,愿您以大悲关照。但愿母亲离开一切业和烦恼的苦因;如果母亲能离开一切业和烦恼的苦因,那该多好;我一定要使母亲离开一切业和烦恼的苦因;为此虔诚祈祷三宝。就这样,观察、安住轮番来修。
但愿一切有情都远离这样的苦因及苦果;如果一切有情都远离了这样的苦因及苦果,那该多好;我一定要使一切有情都远离这样的苦因及苦果;为此而祈祷三宝。
喜无量心:
但愿母亲所拥有的微乎其微的乐果及善业的乐因,永不失去、永不衰落而蒸蒸日上,永不离开善业的乐因及乐果;如果母亲不离开善业的乐因及乐果,那该多好;我一定要使母亲不离开这一切;为此虔诚祈祷三宝。但愿母亲不离开如此所拥有的一切乐因及乐果,蒸蒸日上,直至暂时增上生人天果报、究竟决定胜解脱及遍知佛果之间与日俱增;如果能够与日俱增,那该多好;我一定要使其与日俱增;为此虔诚祈祷三宝。就这样,观察、 安住轮番交替而修。
一注意
注意金刚道友间团结和合!
金刚道友之间一定要和睦相处,团结和合,互相随顺,互相理解。尤其是经常在一起做事情,时间长了肯定会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圆融,学会忍让。不可避免发生冲突与摩擦的时候,要立即忏悔,心里不能留下嗔心和怨怒的种子,绝对不能针锋相对、以牙还牙。金刚兄弟不是一般的关系,是生生世世、永久的兄弟,彼此让一让,忍一忍就会过去。这是非常重要的,具体参看上师对金刚道友团结的开示。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4-11 19:18回复
    以上乃至尊达瓦俄热堪布仁波切之教授!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5-11 09: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