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动物吧 关注:3,306贴子:209,411

【原创】海洋之灵5000万年前,巴基鲸下海,一代地球生物进化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创】海洋之灵
5000万年前,巴基鲸下海,一代地球生物进化史上最具智慧的海洋生物开始了它们的传奇。鲸豚类该如何在未来的海洋中大放异彩?而未来海洋中各时期的海皇究竟鹿死谁手呢?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2-27 19:37回复
    序言: 人类纪简史
    50年后,世界石油储备即将枯竭,可燃冰低泄露开采技术突破。
    80年后,可控核聚变技术突破,第一座实验性聚变电站于中国东南沿海某地落成。
    100年后,电动汽车企业呈爆发式增长,全球变暖速度减缓。
    120年后,核聚变电站的发电量达到人类总发电量的百分之四十,电气混合动力车全面普及。
    200年后,碳燃料发电被全面取消,人类正式进入低碳时代,人为造成的全球变暖停止,气候变化重新回到了大自然手中。此年也为地球生态灾难最严重的一年。
    1000年后,世界森林覆盖率恢复良好,臭氧层修补计划进行良好。
    1200年后,反重力引擎普及,化学燃料火箭被淘汰;量子输电技术突破(利用量子纠缠传输能量,可无视空间,电线输电成为历史,发电机和用电器可分离),人类正式进入1级文明时代,开始进行太阳系内的星际采矿。
    1500年后,由于经济腾飞和生物学、量子计算机、材料学等多个学科的技术突破,于25世纪提出的“全球牧场”理论开始实施。人类将利用相关技术监测,控制全球的每一个生物种群和个体,并对经济物种实施有计划的定量捕捉(尤指海洋渔业),同时对濒危物种进行种群恢复,对已灭绝(包括区域性灭绝)但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物种进行复活。该项目同样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缓解了由于机器大量替代人类岗位造成的大面积失业现象。
    1万年后,人类进入星际文明时代,基本停止介入地球生态系统。
    2万年后,太阳戴森球落成,同时通过某种方式不影响地球环境。
    5万年后,一颗小行星飞向地球,如果一切正常,这颗小行星将造成一场中等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虽然不及白垩纪末大灭绝,但至少能让部分地球生态系统重新洗牌。然而,人类还在。小行星被轨道防御系统击碎,这是人类对地球母亲最后的温柔。
    10万年后,间冰期结束,地球进入了下一个冰期,而我们的故事也从此开始。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2-27 19:43
    收起回复
      2025-09-23 12:50: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一章:鲸跃四海
      公元200万年,南极地区。地球正处于第四纪次冰期。第四纪的第一次冰期发生于公元前300万年到公元前1.2万年,历时近三百万年。而这次冰期来得并不突然,温度也没有上次低,却历时更久。冬季南半球的浮冰已经覆盖了小半个地球,曾经温暖的海域已被冰封,看上去一片死寂。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南太平洋南部海域,一块块细碎的浮冰下,一个巨大的、熟悉的身影张开了它的深渊巨口——南蓝鲸。与今天的蓝鲸一样,它们在几百万年内外观没什么变化,仍然巨大,修长,是个温柔的巨人。人类的保护计划让它们恢复了数量,同样由人类造成的全球变暖也让气温下降的脚步变慢,这使得冰期对生态的打击降到了最低。冷水区的扩散便宜了南极磷虾这种喜寒的甲壳类,让它们的数量屡创新高,同样也让以它们为食的须鲸类迎来了种类和体型的新巅峰。200万年后的南蓝鲸体型比今天更巨大,30米以下的成年个体几乎消失了,而最大个体更是达到了36米,260吨的可怕体型。
      这头蓝鲸是个小个体的成年雄鲸,30米长的体型可以让它们抵御大多数掠食者。当然,只是大多数。因为在这头巨兽的后面,隐隐可以看到一个个爱你的形状。没错,那是虎鲸背部的心形白斑。不过,它们已经不能再叫做虎鲸了。虎鲸在进入冰期前就完成了适应性辐射,而大型猎物的增多也让它们有了更充足的食物,虎鲸,变成了虎鲸亚科。紧跟在这头蓝鲸身后的是一头体长14.5米雄性巨虎鲸,是虎鲸亚科的最大物种,进化出了比例更大的嗫嚅孔和牙齿,牙齿中的珐琅质层也增厚了。虎鲸亚科的物种都继承了祖先的高智力与高社会性,巨虎鲸以十数头左右的数目纵横于次冰期的海洋中,以中小型须鲸为食。这次狩猎以蓝鲸为目标,是因为这个族群极度好战。一头雄鲸和两头雌鲸紧跟蓝鲸的尾部,另有三头鲸从左翼逼近。蓝鲸的耐力仍为海洋哺乳动物的天花板,所以巨虎鲸们必须尽可能速战速决。短暂的驱逐后,眼看蓝鲸就要甩开后面的追逐者了,只见一头雄虎鲸突然从下方向右冲刺,咬住了蓝鲸的右胸鳍,并迅速撕扯下一大块肉。紧接着左翼的虎鲸也迅速撕下了蓝鲸的左胸鳍。失去转向能力的蓝鲸疼得上下翻滚,而巨虎鲸们却躲远了,它们在等待这头蓝鲸失血过多,而在此期间谁也不想被它们的大尾巴甩到。半个小时过去了,鲜血染红了海水,蓝鲸的挣扎减缓了,巨虎鲸立刻开始进食。血迹引来了附近的其他掠食者,鲨类。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2-27 19:45
      收起回复
        两头末白鲨向鲸尸游去,而巨虎鲸也像没看见一样,鲸与鲨各顾各的大快朵颐,因为这头蓝鲸实在太大了。巨虎鲸群熟练的撕开蓝鲸的下颚,分食了舌头,又各自啃了几大口鲸油后便扬长而去。同时各种鲨鱼也都闻讯(血)赶来撕扯鲸尸。末白鲨,是大白鲨的后代。当人类开始做种族恢复的时候,大白鲨是重点对象,因为人类对它们曾经真的很不友好。末白鲨的平均体型比大白鲨略小,不过极大个体也有6到7米。它们也是地球上最后几种鼠鲨成员,不过却是对冰期海水适应的最好的掠食性鲨类,也是在寒冷地区的巨虎鲸的唯一竞争者。由于巨虎鲸体型巨大还是群居,末白鲨不会去招惹它们,而巨虎鲸也极少去吃末白鲨的鱼肝,二者居然仍像今天一样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2-27 19:45
        收起回复
          公元200万年,复活节岛附近海域。
          雪线还没有扩散到这里,夏季时的海洋正经历着少有的温暖。在这里活跃的鲸类捕食者是虎鲸亚科的另一物种,末虎鲸。听名字就知道,它们将是虎鲸亚科活得最长的物种,事实上它们在体型变化幅度极小的情况下在顶端生态位坚守了数千万年之久,比鲨界扛把子巨齿鲨的2700万年还要长。同时它们也是虎鲸亚科的老二,体型大于今天的虎鲸,仅次于巨虎鲸。它们的进化思路相对保守,嗫嚅孔的相对大小比不上巨虎鲸,牙齿的大小硬度也略逊于巨虎鲸,但是它们却在牙齿的生长方式打出了鲸类的最好战绩。齿鲸的牙齿其实是终生生长的,但是由于生长速度不行,而且只是整体的生长,牙冠层的磨损仍然无法修复,就导致鲸的牙齿会越来越钝。末虎鲸的牙冠表层硬度不是最大的,反而是深层更加坚硬,在使用牙齿时牙冠的表层磨损速度快,表层磨损后下层会顶上成为新的牙冠。虽然这个过程还很慢,但是这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鲸类牙齿磨损严重的问题,同时这种磨损后修复的方式也导致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年轻末虎鲸的牙齿和现代虎鲸一样呈锥状,而老年末虎鲸的牙齿因为这种特殊的磨损形式,变成了匕首状,磨出来一个不明显的刃。因此老年末虎鲸虽然不再擅长撕咬,却出乎意料的在一定程度上擅长切割。这样大大增加了末虎鲸的适应能力。巨虎鲸只分布在南半球,以巨大的须鲸为食,而末虎鲸全球海域都有分布,食物从辐鳍鱼,软骨鱼,鳍脚类,海豚到须鲸,凡所应吃无所不吃。它们的智力比巨虎鲸略高,因此群体中个体数量也更多,平均达十五头。这个族群共有有16头鲸,其中三头是幼体。这群末虎鲸在围猎一群宽吻海豚。这些可怜的海豚在未来好像过得更惨了,到处被追杀。然而奇怪的是,参与追逐的只有五头鲸,剩下的鲸去哪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2-27 19:47
          收起回复
            五头末虎鲸将海豚向北驱赶,海豚群有近20头慌不择路的宽吻海豚,它们逃进了海湾。毫无意外,海豚们刚被赶入海湾,剩余的末虎鲸就在海湾的另一侧出现了。它们来收口袋了。然而这群剩余的虎鲸队伍里好像混进了三条奇怪的东西……这是一支鲸鲨混合编队。那三条巨大的鲨鱼可以长到雌性巨虎鲸的体型,混在末虎鲸群中的它们的身躯根本不单薄,反而比一部分雌性末虎鲸还要大。这支混合编队很快就把海豚群包了饺子。虽然是冰期,鲨类这些远古的族裔会受到冰冷海水的影响,它们对掠食生态位的控制力会有减弱,但是鲨鱼的生态位如此广阔,潜力极大,是不会因为一个冰期就被边缘化的。末白鲨,根本不是这个时代体型最大的鲨鱼。巨齿鲨的雄风,终于有鲨继承了。
            与末虎鲸同游的巨鲨是斑鼬鲨,他们是居氏鼬鲨的后代。比起它们的祖先,斑鼬鲨的体型更大,也更粗壮,同时也保留了身上标志性的暗斑。斑鼬鲨仍是冷血鲨鱼,在冰期时只能生活在热带和温带地区,复活节岛已经是它们能到达的最南端了。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大的鱼类捕食者,平均体长10米,最大个体可以达到13米。它们同样继承了祖先的多功能牙齿,几乎可以取食任何种类的食物。当然,它们偏爱肥美的鲸类。
            谁也不知道这种鲸和鲨的合作捕猎是何时开始的,但这也并不是难以想象的。现代虎鲸与大白鲨就曾同游过。虎鲸与大白鲨合作捕猎可能是偶然的高效合作捕猎让二者都尝到了甜头,在一年中的个别时段,斑鼬鲨不再刻意规避末虎鲸,并开始主动跟随鲸群,而鲸也不再驱赶它们。每当天气转冷,大量须鲸和海豚来到斑鼬鲨生活的温暖地区繁殖时,这种合作关系就变得出奇的默契。
            末虎鲸可以说把海洋生物的智力发展到了极致。虽然体型和巨虎鲸相比还是相形见绌,但是它们仍有能力捕捉大型须鲸,而且效率奇高。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2-27 19:48
            收起回复
              末虎鲸有自己的通用语言,它们甚至可以组织一支由50头成年雄鲸组成的“别动队”联合捕捉大型猎物和猎物群。每个族群的成年雄鲸可能只有五到七头,而末虎鲸拥有组织多个族群联合行动的能力,说明它们的“语言”已经相当成熟,这得益于末虎鲸特殊的“通婚”政策:每个区域的不同族群相遇时都会同游一段时间,交配后,理论上应该再回到各自的族群,然而总有个别成员会因对恋人的留恋而留在对方的群体中,久而久之就会统一该区域所有末虎鲸族群的语言。这种习惯能够大大增强种族凝聚力,却有一个负面效果——末虎鲸的基因变化缓慢,从这一物种形成以来一直都因地理隔离的效果减弱而没产生过任何亚种,这也为它们的未来埋下隐患。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2-27 19:49
              收起回复
                这是一个海豚的时代。海豚科在第四纪早期就完成了适应辐射,相比于鲸目完全适应海洋之后的第一批霸主抹香鲸类,海豚科成员速度更快,智力更高,社会性更强,也更适应冰期海洋,这些特点让各种海豚成为第四纪海洋中的标志物种。宽吻海豚在那时仍是常见的渔夫,智力和适应性强于其他海豚的它们也在进行适应辐射,演化出许多亚种。被末虎鲸和斑鼬鲨联合捕杀的是体型最大性格最温和的模式种,为了方便区分就直接叫做宽吻海豚好了。不过它们与现代祖先还是有一些差别的,譬如说更粗壮身体,便于储存更多脂肪与氧气,同时也能提升速度。其他亚种有的发展出了更宽的吻部,更大的牙齿,向掠食者生态位发起冲击的野心初见端倪。奈何当时的海洋中强大的巨兽并不少,作为后来者的它们暂时还爬不到更高位。一部分海豚如里式海豚的后代索性将牙齿退化的更为彻底,直接追随着喙鲸的脚步去抢深海食鱿生态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2-27 19:50
                收起回复
                  2025-09-23 12:44: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巨蟒君ლ @贴吧用户_0CEbaSQ @龙爪洪荒 @💦阿水 @发癫Nemo @凛冬🌀将至 @🌀Lamna🌀 @霸天异剑虎😺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2-27 19:53
                  收起回复
                    补一些配图,之前没弄明白贴吧的配图机制,以为可以把图发到回复里。然而被打脸了以后会将配图尽量与文字配合好,增加阅读体验!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2-28 11:51
                    收起回复
                      冰期美景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0-02-28 11:51
                      回复
                        居氏鼬鲨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0-02-28 11:52
                        收起回复
                          群体行动的虎鲸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0-02-28 11:53
                          收起回复
                            公元200万年,新几内亚岛近海。
                            热带海域冰期的热带海洋显得与其他地区格格不入,温暖的海水成为大多数温水鱼类的摇篮。事实上除了少数冷水鲨鱼,大多数鲨总目的成员都来到了热带地区躲避严寒。种类众多的鲨类直接挤占了绝大多数生态位,直接导致大多数热带地区海豚科的权力真空,除了从此地路过的末虎鲸族群(八成是来找另一个半球的族群通婚的)和深潜型鲸类以外,几乎没有任何一种海洋哺乳类敢于染指这些地区。
                            一群太平洋喙鲸正在浅海区打盹。作为深潜型鲸类,它们的生活其实并不怎么艰难,毕竟深海里的头足类很少会受到地表温度和洋流的影响,而那些深海掠食者又止步于其体型,7米4吨的体型让大部分掠食者不敢与之发生冲突,只有少数如灰六鳃鲨等大型半深海掠食者能够威胁到它们。因此这些喙鲸在浅海时总是悠闲得很,它们认为没有小型生物敢于冒犯它们,而大型生物是很容易被回声定位发现的。
                            在喙鲸们忙于休息和玩耍时,一群灰色的影子在它们的下方逐渐聚集。这是一种真鲨成员:锉刀双髻鲨,路氏双髻鲨的后代,在整个第四纪都十分常见的真鲨类。它们体型不大,平均体长只有三米左右,却几乎是鲨鱼中智力最高的物种。此时此刻,它们缓缓摆动着身体,以一种人畜无害的状态从下方接近着喙鲸群。路氏双髻鲨就是一种群居鲨鱼,锉刀双髻鲨沿袭了这一特点,分工也变得更加明确。总共六条双髻鲨,每一条都各自盯住了一条保护群体的成年喙鲸。这是它们第一次围猎一个含有八条鲸以上的大群体,稍有失误就会被这些大家伙撞得七荤八素。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0-02-28 12:23
                            回复
                              2025-09-23 12:38: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六条鲨慢慢潜伏到伏击位置,瞬间如离弦之箭一样冲出,啃咬成年喙鲸的尾部,鲨鱼出色的爆发力体现得淋漓尽致。然而喙鲸在深海中锻炼出来的敏感神经也不容小觑,只有一条反应迟钝的老年鲸被咬伤了尾部的一角,其余皆完好无损。喙鲸迅速组成菊花阵,把幼崽围在中间,企图与鲨鱼进行消耗战。双髻鲨耐力有限,如果不能及时结束战斗就必须撤退。鲨鱼们绕着鲸群高速转圈,寻找着突破点,时不时的突然猛攻,骚扰鲸群。终于,一头好斗的雄鲸向其中一条双髻鲨的鳃部撞过去,双髻鲨根本不及躲闪,但它微微一侧身就避开了要害,雄喙鲸撞到了它的背部,将它顶出了圈子。不过与此同时雄鲸也脱离了队形,旁边的双髻鲨迅速冲过来对着鲸的下腹就咬下一大口皮肉,两侧的鲨也火速赶来对受伤的鲸进行集中攻击。菊花阵中的其他有战斗力的成年鲸也纷纷赶来支援,此时的幼崽已经完全暴露在鲨鱼的尖牙利齿之下。趁五条鲨与全体成年喙鲸缠斗之时,另一条鲨从下方直扑幼崽。离幼崽最近的两条雌鲸慌忙的脱离缠斗战场想要保护幼崽,殊不知缠斗态势正因它们两个的撤出发生了逆转。正当两头雌鲸奋力向幼崽方向奔袭之时,看似埋伏幼崽的那条鲨鱼直接侧身以飞快的速度与幼崽擦肩而过——它的目标根本就不是幼崽,而是那头受伤的雄鲸。此时雄鲸已经在多头鲨鱼的撕咬下失血过多,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们却更加疯狂的撕咬着它的皮肉。很快,喙鲸们落荒而逃,丢下了已经不成鲸样的雄喙鲸。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0-02-28 12:2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