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理论吧 关注:92贴子:11,398

回复:异律同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段时间很郁闷,再加上被一位官哲网暴,脑子滴溜溜地转动,价值观摇摇欲坠,今天有位网友请我帮忙分析他朋友的心理,提出了想要减少误差,我事后回味时拍案而起——这就是求真啊!于是我好好反思了在这件事中如何求真,然后总结了近期的思想,整一个就是恍然大悟。算是破镜重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4楼2020-03-13 23:40
回复
    所以这一贴可以到此为止了!顺便一提,从去年起我的梦又渐渐增加了许多,实际上就是自己分裂严重的体现,我确实是有很久没有冥想,也难以在静下心来了,接下来应该修心和梳理并行,重新明确自己的立场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5楼2020-03-13 23:42
    回复
      好吧,这个贴还可以留作杂记


      IP属地:安徽66楼2020-03-14 11:58
      回复
        自从武汉的文化局建议窝在家里的民众阅读书籍,并且举例《乌合之众》后
        听说现在网上有一种吵架方式:“你是乌合之众!”“你才是乌合之众!”
        然后有的人事后调查发现双方都没有看过《乌合之众》。(笑)
        我说啊,在乌合之众有乌合之众的起因,有乌合之众的特征,既不能提供是对方符合其特征的事实,又没有给出对方的生活环境将其影响成乌合之众的证据,上来断言对方就是乌合之众,这种说法还不够乌合之众吗...
        就好像我反驳我家长的意见,家长最后一句话:“反正每天就会说歪理。”我虽然不能否认在辩论中用了小花招(指渲染上的,和语言导向的),但是既然不能确切指出我歪理歪在哪里,无非是躲在自己的观念里拒绝事实而已。
        再然后,上次我被官哲生网络暴力退群,首先骂我并且把我踢掉的行为就不太文明,其次对方只是一味发问“证明呢?”,并且讥讽我的解释,我在询问他证明的绝对必要性被无视后,试图反问他是否能举出我的结论的反例,他一声不吭;询问他是否能证明自己的观点再次被无视后,感慨了一下他何必这样,并且发表了自己对证明的必要性与非必要性的理解,结果就被骂了wwww虽然我觉得我没有在一开始采取合适的交流策略,无意间触发了对方的逆鳞(似乎这位官哲生反对一切逻辑以外的猜想???),而且颇为迟钝的穷追不舍,但是从到底是谁不讲理这一点看,我感觉好郁闷啊hhh
        以上,我觉得一切的反对意见都应该给出具体的反例或者指出逻辑的具体错误而不是泛谈“不讲理”,否则本身就是不讲理的,无非是幻境的延伸罢了。我们可以不认可别人,可以保留意见,但是不能挖苦别人,断言别人是错的。希望每个人都能理智地看待他人的意见,心平气和地讨论问题,求同存异是好事。是与非的逻辑是限制在已知的领域中的,对待未知的答案,未知的事物,请端正自己“猜想”的心态,不要仅仅因此攻击那些意见不同的人。


        IP属地:安徽68楼2020-03-18 18:56
        收起回复
          对待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态度,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态度,积极也好,被动也好,一定要给对方的“自我”留下回旋的余地,适当的逼迫和突进是必要的,但是要给对方留下理智思考的空间。
          比如:
          对于自卑、渴望他人认可的人,首先要明确表达自己对他的认可,然后在对方对你达成信任关系的前提下给予对方足够切实可行的,不会引起对方反感的,循序渐进的引导方案。
          对于自负的、用固有观念封闭自己的人,首先要让他讲爽快,满足他的表达欲,令其认为你是一个可以交流的对象,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可以适当地询问对方话的具体意思以修正自己对对方观念的模拟,顺便向对方传达“我在听”的意思。在听完所有的话后,先表示对对方的认可并且以自己的方式诠释对对方的理解以让对方感受到你是真的在尝试去了解他的观点,认同他的观点,然后再委婉地指出他的观点的片面性,进行后续的探讨。如果对方直观地产生“你不懂我”这种印象,后续的交流就会十分困难,建议退一步重新向对方询问对方的想法来表示自己的诚恳。(个人认为,世界上“错误”的观点不多,大部分的真正错误的结论都是由于真实但是不完整的观点的,所以不是一刀切地推翻对方,而是根据对方的具体情况从对方的出发点去寻找拓展视角的切入点)


          IP属地:安徽69楼2020-03-18 19:08
          回复
            认知实际上也是一种割裂,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割裂。在认知主体的前提下纵向割裂产生了空间感,实质是事物的联系的反映(距离是引力和斥力等相互作用力的现象);横向割裂产生了时间感,实质是事物的惯性的反映;画个圈产生了范畴、系统,实质上是已知与未知的分界线,是认知者扩张自身的结果(自我不再是视点而是一段认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70楼2020-03-19 00:54
            收起回复
              在邓炎佳臣《认知起源》下的回复
              一、操作轮与验证轮的叠加
              在实际生活中,操作和验证有倾向,但是不可能完全独立的进行,我在以我自己以前的模式的基础上试着把认知轮叠加,演化实际的可能性。
              色阶段节律:
              紫色→红色→绿色→蓝色→紫色(循环)
              紫色时期
              能力状况:精力不足
              特征:缺乏思维能力,易并发心理疾病。
              建议:暂时减少认识活动,多进行休息调整。
              对应品质:适可而止,不勉强自己思考(对主观能力的清醒认识)
              误区:自我苛求,被自己的原则所困(此时往往伴随着价值观与现实处境的冲突)。
              红色时期
              能力状况:能动性强、定力不足
              特征:自我排空,积极思想居上,倾向吸收信息。
              建议:与他人交流观念,参与讨论或从事科学实践,提出新猜想。
              对应品质:对多元化的包容和追求全面的求知心态
              误区:未考虑自身与周遭联系向外递减的特性,把自己所见小世界(交际圈、常识、心理环境、知识环境、家庭、社会等)擅自认作整个世界。
              绿色时期
              能力状况:心态中和
              特征:内在矛盾较弱,相对不偏激。
              建议:作为旁观者运用并检验猜想。
              对应品质: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网状展开的简练思维脉络
              误区:只检验逻辑,不检验前提假设;没有把理性与实践结合,和自己玩循环论证的无意义游戏
              蓝色时期
              能力状况:能动性弱、自我封闭
              特征:消极思想居上,倾向于抗拒外来干涉
              建议:多从事纯思维活动如自我质疑、逻辑推演、思想回顾。
              对应品质:归纳总结并自我推翻的追求更高理性的精神
              误区:未考虑自身与非当下的时间向外递减的特性,没有认识到真理的时效性(不谈成长谈绝对、不谈历史谈社会、不谈时事谈发展等)
              二、认知理性的局限性
              正如结论中所述,认识者最终会认识到自己与事实的统一,无尽的现象是投影的结果,这个想法出自你过去给我的一个启发极大的比喻:“高维的真实是悬挂在屋子中央的一件物块,我们只是在墙的平面上移动寻找它低维的投影而已。”认知认知本身的时候我们恐怕也注意到了,实际上认知自身也只是众多侧面中的一个罢了。不可否认的是研究认知对于人类这种知性生物的活动分析极具概括力,但是概括力的强大往往也会带来针对性的缺失——为什么许多个体做不到理性的相信?是他们愚蠢吗?不是,而是在认知这一分裂的基础上,人往往在心理上(表意识和潜意识)、社交上(社会倾向和反社会倾向)、文化上(对原生文化环境特化的适应)等等方面进行着后续的分裂,只是谈理想的认知模式,而不去深挖世人不理性的源头的话,这套理论是无法真正地惠及读者的,尤其是一些读者们只是抱着表现欲、喷子风范、或者对于自身观念的深信不疑来看这些文字的时候。
              三、理论没有绝对真实
              1、时代差异性
              以地心说与日心说为例,他们描述的首先是“太阳”这个概念与“地球”这个概念的逻辑关系,然后才有间接指明客体的地日关系。那么实际上不是地心说或是日心说有错,而是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进步,“太阳”“地球”这些概念已经得到了发展,被推翻是理论不能符合概念发展的需要,而不是绝对的不符合事实,理论是不直接与事实接轨的。
              2、个体差异性
              有的人是红绿色盲,在他们的认识中所有关于对于事物红绿色的描述都不是真理,对于失明的人就更为如此了。因为每个认知者的认知视角都不同,他们所看到的“真实”的世界都是与众不同的,也许我们拥有功能相同的感知系统,拥有相同的语言,身处同一个社会,所以我们有时察觉不到不到这种差异,但是在心理环境这种于人的分化强烈的事物上这种差异便尤为明显。
              3、观测者与被观测对象的不可分割
              对于一群人的科学而言,人们往往会忌讳地把时代与个体的差异归入“主观”的范畴——因为科学所假设的完全相同的客观是不能包容这种差异的。不过有趣的是,随着量子力学的推进,观测者对于被观测对象的影响还是渐渐浮出了水面。“一花一世界”,认识者最终认识会到的自己与事实的统一,这或许在暗示着,一切存在的不可分割才是这个世界并非现象的唯一真相。


              IP属地:安徽72楼2020-03-19 09:56
              收起回复
                杜绝没有事实依据的断言


                IP属地:安徽73楼2020-03-19 09:58
                回复
                  没有什么能断言世界,充满未知是世界常态,也是世界的美丽所在。
                  为什么哲学家们执着于寻找绝对普适的规律呢?他们是以无知为耻吗,急于以了解世界的本质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吗?
                  我的两手空空,什么也抓不住,但风赋予了我自由的翅膀,我看见那一群孤独的思想者用手托着下巴,静默地坐在那一片海滨的水仙花田。
                  漂浮感,还没有完全习惯,偶尔在夜晚的星空下惆怅一会儿,落到寂静的正中央泛舟,即便如此,我也不愿滞留在沉重的大地上。


                  IP属地:安徽74楼2020-03-24 19:09
                  回复
                    想要离开自己,飞向更靠近天空的地方


                    IP属地:安徽75楼2020-03-26 18:53
                    回复
                      在如潭水的黑色寂静中,在吞没星光的银色月轮下,缄默着,划着双桨,聆听永恒的孤独与幸福。


                      IP属地:安徽76楼2020-03-26 18:55
                      回复
                        虽然不知道会不会让那些旧友们生气,但是必须承认马克思实在讲的很有道理,在各种意义上,人们都没能消化马克思的精华。
                        摘录:哲学家只是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世界而已,而真正关键的还是如何实践。


                        IP属地:安徽77楼2020-03-26 18:58
                        回复
                          我不想要很舒适的生活,不想要很光明的未来,我想要我的生命充满故事,我的心灵充实静谧。


                          IP属地:安徽78楼2020-03-26 18:59
                          回复
                            纵式自我与横式自我的界限并不明晰,打个比方,一个人很执着于维护他过去的立场甚至于无视事实(在这里暗示一些网络喷子),可能不是他把过去认作自我存在的体现,而是害怕如果对他的否定如果合理化了他会被逐出这个圈子,失去了交际圈中的立足,那么他应该是划分到横式自我中的,尽管对自我偏执的辩护本应是纵式自我的特征。
                            实际上一个人不可能只拥有一种自我价值取向,只是其中的某一者特别突出所以我才简略地做出了纵横零一的划分,实际上是简化方法论的需要,而不是说这是什么“正确的东西”。也正因为人实际上内心存在着多种对于自我价值的理解,所以面对自己或别人的扭曲人格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和支持那些存在的自我价值观来制衡当下已然病态化的自我价值观。我想人性不存在本质那种绝对定性的说法,人性本身就是许多的“量”以奇妙的方式纠缠后的不可思议的系统,因此我们不能以任何一种说法断言人性,而应该去深入研究这些“量”之间的联系,去更好的协调与改造人性。


                            IP属地:安徽79楼2020-03-28 23:25
                            回复
                              一裂:异与协(系统的实在差异)
                              二裂:实与相(跨维、投影、信息传递)
                              三裂:主(无限与零、体)与客(程、用)(位、观测差异、依附)
                              四裂:趋主(趋浅、趋零、趋心)与趋客(趋深、趋无限、趋边)
                              分支:微粒化(分解)/心理化(纵横)/位相化(极坐标)
                              这还是很不成熟的猜想,先后关系还有很大的不确定的空间。


                              IP属地:安徽80楼2020-03-28 23: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