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吧 关注:14,528贴子:320,834
  • 8回复贴,共1

唐代玄宗制敕收录两则,上都洛阳与行幸西京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上海1楼2020-01-07 11:28回复
    《册府元龟》及《全唐文》皆载:
    二十年二月壬午制曰:行庆施惠,所以奉天时。缓刑恤狱,所以爱人命。。。及与百姓怨雠者,并不须令却上。其上都委中书门下疏理,京城委留守,天下诸州长官当日处理,其责保停务之类并宜准此。


    IP属地:上海2楼2020-01-07 11:50
    收起回复
      《册府元龟》及《全唐文》皆载:
       十一年正月丁卯敕曰:献岁肇春阳和感气。。。朕将幸秦京,言离雒邑,既省方以观俗,思弘恩以济人。。。都城内见禁囚徒,除犯十恶及造伪头首,馀杂犯流死等各减一等,徒以下并放。
      是月己巳,銮舆发东都北巡狩下制曰:朕爰自雒,有事省方,乘发生之和,因豫动之庆,将欲恤鳏寡。。。
      又见幸西(秦)京


      IP属地:上海3楼2020-01-07 11:57
      回复
        《决断冤系诏》:农作是时,人无弃日。所在狱讼,或有滞留。其都城已令中书门下疏理,其京城及北都各委留守,天下诸州委本道采访使及本州长官,随事决断,勿令冤系。徒以下罪,并量决罚便放。其官典犯赃,宜准常式。


        IP属地:上海4楼2020-01-07 11:58
        收起回复
          二十二年五月诏曰:时尚炎蒸人或冤系岂忘仁恕固须省察其两京都城见禁囚宜令中书门下及留守检校覆讫徒已下罪及委所繇长官据情状量决罚便放死罪已下递降一等有情状难容合决格杖者决讫准例处分天下诸司委刺史并准此。


          IP属地:上海5楼2020-01-07 12:01
          收起回复
            @人在天涯nl 来继续五都制,看看上都洛阳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2-13 22:02
            回复
              @屠尽闲情蛆 你说我**,哈哈,史料说话,请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06-12 12:26
              回复
                2.迁都巡幸派认为是迁都时才可以移动神位,举了殷商迁都的例子与唐中宗迁都例子。
                【贞元十五年四月,膳部郎中归崇敬上疏:"东都太庙,不合置木主。谨按典礼。虞主用桑,练主用栗,重作栗主,则埋桑主。所以神无二主,犹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也。今东都太庙,是则天皇后所建,以置武氏木主。中宗去其主而存其庙,盖将以备行幸迁都之所也。且殷人屡迁,前八后五,前后迁都一十三度,不可每都而别立神主也。议者或云:'东都神主,已曾虔奉而礼之,岂可以一朝废之乎?'且虞祭则立桑主而虔祀,练祭则立栗主而埋桑主,岂桑主不曾虔祀,而乃埋之?又所阙之主,不可更作,作之不时,非礼也。"】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06-12 15:28
                收起回复
                  3.存而不祭派也认为两京各有太庙是盛唐迁都缘故。
                  【长庆元年二月,分司官库部员外郎李渤奏:"太微宫神主,请归祔太庙。"敕付东都留守郑絪商量闻奏。'絪奏云:"臣谨详三代典礼,上稽高祖、太宗之制度,未尝有并建两朝、并飨二主之礼。天授之际,祀典变革。中宗初复旧物,未暇详考典章,遂于洛阳创宗庙。是行迁都之制,实非建国之仪。及西归上都,因循未废。德宗嗣统,坠典克修,东都九庙,不复告飨。谨按《礼记》,仲尼答曾子问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尝、禘、郊、社,尊无二上。'所以明二主之非礼也。陛下接千载之大统,扬累圣之耿光,宪章先王,垂法后嗣。况宗庙之礼,至尊至重,违经黩祀,时谓不钦。特望择三代令典,守高祖、太宗之宪度,鉴神龙权宜之制,遵建中矫正之礼,依经复古,允属圣明。伏以太微宫光皇帝三代、睿宗圣文孝武皇帝神主,参考经义,不合祔飨。至于迁置神主之礼,三代以降,经无明文。伏望委中书门下与公卿礼官质正详定。"敕付所司。】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1-06-12 15:2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