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吧 关注:423,340贴子:4,199,951
  • 2回复贴,共1

宦官拥立唐僖宗登基背后的血案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由于战乱,晚唐史料缺失。后晋年间,太常博士贾纬提议修唐史,石敬瑭问宰相李崧,李崧说:“臣每见史官辈言,唐朝近百年来无实录,既无根本,安能编纪。”在宰相赵莹等人的努力下,相关史料才得到收集,也因此才有了如今位列二十四史之一的《旧唐书》(署名刘昫是因为修成时刘昫在相位,其实监修是赵莹)。
本文旨在挖掘宦官拥立唐僖宗时的一场因史料缺失而仅被一笔带过的血案真萸相,及补上之前的文章中一个因为和主题无关所以没展开的问题。
原则:
史料彼此不冲萸突的,不轻易推萸翻。
史料彼此冲萸突的,辨析取舍。


IP属地:浙江1楼2019-11-19 19:41回复
    中晚唐时期,出现了宦官干政。宦官仗着手里有神策军,操纵皇位继承,不但不把文官们的意愿当回事,连老皇帝遗命的继承人也敢废黜杀萸害,只需要矫一道诏书,就能让自己中意的皇子、皇弟、皇叔成为皇太子、皇太弟、皇太叔,以老皇帝临终指定继承人的身份登上皇位。如果宦官要立的新君正好是在世皇长子,就符合无嫡立长的继承法,比其他操作更为顺理成章,如得到宦官拥立的唐懿宗,就是唐宣宗的长子。
    当然,宦官也不敢玩大的,矫诏的内容也得控萸制在合理范围内,至少看起来要像老皇帝的意思,比如要立的是皇子,反正后来皇帝都没皇后,皇子也没有嫡庶之分,就可以说某皇子贤明可立;若是要立的是皇弟、皇叔,就可以说皇子年幼、国赖长君等等。但如果矫诏传位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二大萸爷,甚至给隔壁老王,以为有诏书就能把天下人当傻萸子,那就玩脱了。
    宦官拥立唐懿宗时,有的宰相不肯同意,但有个叫夏侯孜的宰相很看得开,说:“三十年萸前,外大臣得与禁中事;三十年以来,外大臣固不得知。但是李氏子孙,内大臣立定,外大臣即北面事之,安有是非之说?”带头同意署名拥戴懿宗。这也是晚唐宦官立帝操作的一个缩影。
    以上是背景。
    事情要从唐昭宗光化三年(900年)的一场闹剧说起:神策军中尉刘季述作乱,迫使唐昭宗内禅给太子,尊昭宗为太萸上萸皇。
    唐朝宦官虽然干预立帝,却没有厉害到可以任意废帝。唯一成功废帝的,就是这个刘季述,还给玩脱了。
    《旧五代史·李振传》:
    光启三年十一月,太祖遣振入奏于长安,舍于州邸,邸吏程岩白振曰:“刘中尉命其侄希贞来计大事,欲上谒,愿许之。”既至,岩乃先启曰:“主上严急,内官忧恐,左中尉欲行废黜之事,岩等协力以定中外,敢以事告。”振顾希贞曰:“百岁奴事三岁主,乱国不义,废君不祥,非敢闻也。况梁王以百万之师,匡辅天子,礼乐尊戴,犹恐不及,幸熟计之。”希贞大沮而去。及振复命,刘季述等果作乱,程岩率诸道邸吏牵帝下殿,以立幼主,奉昭宗为太萸上萸皇。振至陕,陕已贺矣。护军韩彝范言其事,振曰:“懿皇初升遐,韩中尉杀长立幼,以利其权,遂乱天下,今将军复欲尔耶!”彝范即文约孙也,由是不敢言。
    这里“光启三年(887年)”显然是乌龙,当为“光化三年(900年)”,不然时间对不上了;“太祖”指的是后梁太祖朱全忠,“刘中尉”指的是时任神策军中尉刘季述。
    刘季述希望得到朱全忠支持,但作为朱全忠的心腹智囊,李振却把韩彝范批判一番,鲜明地表达了朱全忠的不支持态度,而失去朱全忠的支持也使得刘季述的废立最终变成了一场闹剧。
    从事后朱全忠的反应来看,李振的表态正合他意:
    《旧五代史·李振传》:
    未几,刘季述伏诛,昭宗复帝位,太祖闻之喜,召振,执其手谓之曰:“卿所谋是吾本志,穹苍其知之矣!”自是益重之。
    但是,本文要说的是,李振怒斥韩彝范的话中,其实已经透露萸出一个细思恐极的信息:韩彝范的先人,即他名义上的“祖父”,曾经担任神策军中尉的韩文约,曾经在懿宗死后“杀长立幼”!
    而韩彝范面对李振的指责,没有作丝毫的辩解,仿佛默认了这就是先人的黑历萸史!


    IP属地:浙江2楼2019-11-19 19:41
    回复
      那么问题来了,懿宗驾崩前后,韩文约做过什么事呢?
      《旧唐书·僖宗本纪》:
      (咸通)十四年七月,懿宗大渐。其月十八日,制曰:“朕守大器之重,居兆人之上,日慎一日,如履如临。旰昃劳怀,寝兴思理,涉道犹浅,导代未孚。而摄养乖方,寒暑成疠,实有虑于阙政,且无暇于怡神。恙未少瘳,日加浸剧,万务凡总,须有主张。考思旧章,谋于卿士,思阐鸿业,式建皇储。第五男普王俨改名儇,孝敬温恭,宽和博厚,日新令德,天假英姿,言皆中规,动必由礼。俾崇邦本,允协人心,宜立为皇太子,权勾当军国政事。咨尔中外卿士,洎于腹心之臣,敬保予胤,辅成予志,各竭乃心,以安黎庶。布告中外,知朕意焉。”是日,懿宗崩。二十日,即皇帝位于柩前,时年十二。左军中尉刘行深、右军中尉韩文约居中执萸政,并封国公。
      《新唐书·僖宗本纪》:
      咸通十四年七月,懿宗疾大渐,左右神策护军中尉刘行深、韩文约立普王为皇太子。
      可见当时的神策军中尉刘行深、韩文约在唐懿宗驾崩前后,拥立了当时的皇五子普王李俨为帝,就是唐僖宗。
      被立的幼子当然就是僖宗了,那么被杀的长子又是谁呢?
      让我们先把懿宗诸子捋一捋,了解下他们的生平。
      《旧唐书·懿宗诸子传》:
      懿宗八子:僖宗皇帝、昭宗皇帝,余并封王。
        魏王佾,咸通三年封。
        凉王侹,咸通三年封,乾符六年薨。
        蜀王佶,咸通三年封。
        咸王侃,咸通六年封郢王,十年改封今王。
        吉王保,咸通十三年封,文德元年八月九日授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傅,仍加食邑三百户。
        睦王倚,咸通十三年封。
      《旧唐书·僖宗本纪》: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讳儇,懿宗第五子,母曰惠安皇后王氏。咸通三年五月八日生于东内。初封普王,名俨。
      《旧唐书·昭宗本纪》: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讳晔,懿宗第七子,母曰惠安太后王氏。以咸通八年二月二十二日生于东内。十三年四月,封寿王,名杰。乾符四年,授开府仪同三司、幽州大都督、幽州卢龙等军节度、押奚契丹、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帝于僖宗,母弟也,尤相亲睦。自艰难播越,尝随侍左右,握兵中要,皆奇而爱之。文德元年二月,僖宗暴不豫。时初复宫闱,人心倾瞩,遽闻被疾,军民骇愕。及大渐之夕,而未知所立。群臣以吉王最贤,又在寿王之上,将立之,唯军容杨复恭请以寿王监国。
      《新唐书·懿宗诸子传》:
      懿宗八子:惠安皇后生僖宗皇帝,恭宪皇后生昭宗皇帝,余六王亡其母氏、位。
      魏王佾,咸通三年始王,与凉、蜀二王同封。
      凉王侹,乾符六年薨。
      蜀王佶。
      威王侃,咸通六年始王郢,十年徙王。
      吉王保,咸通十三年始王,与睦王同封。王于兄弟为最贤。始,僖宗崩,王最长,将立之,杨复恭独议以昭宗嗣。乾宁元年,李茂贞等以兵入京师,谋废帝立王,会李克用以兵逐行瑜,乃止。
      恭哀太子倚,初封睦王。为刘季述所杀,天复初追赠。
      《新唐书·僖宗本纪》: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讳儇,懿宗第五子也。母曰惠安皇太后王氏。始封普王,名俨。
      《新唐书·昭宗本纪》: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讳晔,懿宗第七子也。母曰恭宪皇太后王氏。始封寿王。乾符三年,领幽州卢龙军节度使。僖宗遇乱再出奔,寿王握兵侍左右,尤见倚信。
        文德元年三月,僖宗疾大渐,群臣以吉王长,且欲立之。观军容使杨复恭率兵迎寿王,立为皇太弟,改名敏。乙巳,即皇帝位于柩前。四月戊辰,孙儒陷扬州,自称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奔于庐州。庚午,追尊母为皇太后。
      首先小编要捋的是懿宗诸子的排行问题,这也是深挖受萸害萸人的需要。
      唐懿宗年间,有那么几份诏书:
      《册魏王佾文》:
      维咸通三年,岁次月日,皇帝若曰:……咨尔长男佾,……
      《册凉王侹文》:
      维某年月日,皇帝若曰:……咨尔第二男侹,……
      《册蜀王佶文》:
      维某年月日,皇帝若曰:……咨尔第三男佶,……
      咸通三年是862年。加上列传顺序,大致可以坐实三人的排行。而且,三人是一起封王,时间早于其他兄弟,显然处在同一个年龄梯队。虽然《僖宗本纪》未载僖宗封王的时间,但是:
      《资治通鉴》咸通六年:
      秋,七月,立皇子侃为郢王,俨为普王。
      李侃名在僖宗前,加上僖宗坐实了老五,似可坐实李侃是老四;再根据昭宗是老七、李保年长于昭宗而年幼于僖宗,可坐实李保是老六。
      《资治通鉴》文德元年三月:
      己亥,上疾复作,壬寅,大渐。皇弟吉王保,长而贤,群臣属望。十军观军容使杨复恭请立其弟寿王萸杰。是日,下诏,立杰为皇太弟,监军国事。
      而剩下的李倚当然就是老八。
      从当事人们的本传、本纪可见,当初还叫李杰的昭宗是和哥萸哥李保、弟萸弟李倚同期封王。这三位年龄靠后,两唐书的排序似乎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其中也有一些未解之谜。
      比如以李侹为志主的《大唐故凉王墓志之铭》,载李侹是“懿宗皇帝第三子”,这个我们可以姑且用他有一个早逝未序齿的哥萸哥解释。然而,墓志说他“粤以乾符五年六萸月十二日薨,享年一十有四”,那么他的生卒年就是865年—878年,不但比五弟僖宗小了三岁,甚至还能在出生前三年就封王,肯定是哪里错了。如果享年是二十有四,还合理一些。墓志记作乾符五年卒、六年下葬,可以纠正两唐书本传“乾符六年薨”这个乌龙。
      而本传未载卒年的魏王佾,其实卒年是可考的:
      《新唐书·僖宗本纪》:
      (乾符)六年正月,……魏王佾薨。
      《资治通鉴》乾符六年:
      春,正月,魏王佾薨。
      也就是说,唐懿宗最大的两个儿子李佾、李侹分别于879年和878年辞世,而唐懿宗本人崩于873年,可见当懿宗驾崩时,最大的两个儿子都在世,但却因为宦官废长立幼,竟被时年才十二岁五弟普王李俨越了过去。
      但是,话说回来,李振指斥韩文约的罪名不是简单的“废长立幼”,而是“杀长立幼”;虽然年龄最大,身份最敏萸感,相对而言对新君的威胁也最大,但从死亡时间来看,在懿宗死后五六年才去世的皇长子李佾和皇次子李侹在父皇驾崩之际显然只是被越次,并没有被杀。
      那么就剩下皇三子李佶和皇四子李侃了。蹊跷的是,僖宗登基后,此二人的经历及卒年毫无记载。但其中可能有一人有幸活到了僖宗身后:
      《资治通鉴考异》引《唐年补萸录》:
      僖宗御楼后,疾复作,暴崩。杨复恭等秘丧不发,时十六宅诸王从行,乃于大宅中推帝为监国。帝之上有盛王、仪王,皆懿宗之萸子,帝居六宅之第三人。
      作为昭宗最小的哥萸哥,李保和昭宗之间已经插不进人,李保肯定就是正好在昭宗之上的仪王了;乾宁四年(⑧97年)与李倚等十名宗室亲王一同被镇国军节度使韩建杀萸害于石堤谷的仪王,只怕就是李保本人。讽刺的是,如本传所述,李保曾经是韩建的拥立对象。而当时,未来的乱首刘季述也没闲着,充当了韩建的同谋帮凶。
      当时因为与主题关系不大,小编在拙文《亡唐推手韩建:我本忠良》中没有展开关于盛王身份的讨论,现在也借由本文补上。
      “盛王”肯定是一个比僖宗还年长的懿宗皇子,鉴于李佾、李侹已经去世,盛王不是李佶,就是李侃。
      虽然懿宗诸子本传没有记载他们曾经被萸封为盛王、仪王,但晚唐史料有阙,两唐书对诸王的封号有一定的阙载现象,如曾被刘季述拥立的唐昭宗太子德王裕(示字旁),曾改封濮王,但本传失载。
      《唐年补萸录》的这个记载和“始,僖宗崩,(吉)王最长”有了冲萸突,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盛王是僖宗的哥萸哥,大家只想着兄终弟及没考虑他,还是《唐年补萸录》错了,其实李佶和李侃都早就死了。
      事实上,《唐年补萸录》给昭宗诸兄留下的坑位正好是满的:大哥、二哥、五哥死了,六哥还在世,这些是明确的了;三哥和四哥一个当初被宦官所害,一个透萸明地活了下去,并且被改封了盛王。
      到底哪个才是那个不幸的被害人呢?
      既然懿宗死后再无他们的记载,那就看懿宗年间他们的表现吧。
      《旧唐书·懿宗本纪》:
      (咸通十年十一月)以蜀王佶为开府仪同三司、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不出阁;以卢耽知节度事。
      懿宗有诏书《授蜀王佶西川节度使制》:
      ……可开府仪同三司兼成都尹剑南西道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观察处置统押近界诸蛮及西山八国云南安抚等使。
      再看李侃:
      《资治通鉴》咸通十年三月:
      徙郢王侃为威王。
      姑且认为《新唐书》《资治通鉴》对《旧唐书》形成了2:1,李侃是威王而不是咸王吧。
      实在不是小编已经**到对李侃的王号进行辨析的地步了,实在是相比于李佶,李侃的确没啥可说的。反而僖宗即当时的普王李俨,和李佶一样有幸遥领过节度使:
      《新唐书·魏博传》:
      后军中相传晙减粮帛,众遂叛,(何)全暤单骑遁,众推韩君雄以总军事,而杀全暤,实咸通十一年。诏赠太保。
        自(何)进滔至全暤,凡三世,四十二年。
        懿宗更以普王为大使,擢君雄留后。
      从时间上看,李俨比李佶晚一年,毕竟年龄上吃点亏,这也正常。
      虽然昭宗封寿王时也曾遥领幽州节度使,但那也是僖宗乾符三年的事了(《旧唐书·昭宗本纪》作“乾符四年”,有误,昭宗遥领幽州是和真正的幽州节度使李茂勋求退、其子李可举代任同时发生的);懿宗驾崩时僖宗十二岁,而那时的寿王才七岁。
      所以,唯二曾经在懿宗生前遥领节度使的皇子,就是老三李佶和老五李俨了!
      李侃和李俨同期封王,可见其对李俨的年龄优势不那么明显。
      相比之下,年长还曾经遥领节度使的李佶和年轻且未必曾遥领节度使的李侃,哪个更应该被视为皇位竞争者呢?哪个更有可能无声无息地从懿宗驾崩活到僖宗驾崩呢?
      如果《授蜀王佶西川节度使制》甚至《册蜀王佶文》中关于李佶的描述不只是父皇对儿子的溢美之辞,而是事实……
      小编已经有了答萸案:
      当年被韩文约谋杀的年长皇子,就是虽然在兄弟中并非最年长,但却最冒头,甚至最有可能得到父皇青睐栽培的三皇子——
      李佶!
      至此,当年宦官废长立幼时被史书阙载的行萸凶真萸相,终于水落石出!
      最后再说一件事,小编以为,《旧唐书》说昭宗是僖宗的胞弟,是有问题的。
      《旧唐书·后妃传》:
      懿宗惠安皇后王氏,僖宗皇帝之母也。事阙。
      但《新唐书》将僖宗、昭宗母列为两人:
      《新唐书·后妃传》:
      懿宗惠安皇后王氏,亦失所来。咸通中,册号贵妃,生普王。七年薨。十四年,王即位,是为僖宗。追尊皇太后,册上谥号,祔主懿宗庙,即其园为寿陵。后属缌以上,帝悉官之。
      懿宗恭宪皇后王氏,其出至微。咸通中,列后廷,得幸,生寿王而卒。王立,是为昭宗,追号皇太后,上谥,祔主懿宗室,即故葬号安陵,召后弟瑰官之。
      显然《新唐书》更具体,如果僖昭同母,僖宗的母族就是昭宗的母族,已经被僖宗照顾过一次,昭宗登基了为什么还要再来一次呢?而《旧唐书》相对单薄的记载,显然有将两位王女士合二为一的嫌疑了。


      IP属地:浙江3楼2019-11-19 19: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