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3,953贴子:9,978,543

回复:找到了曹雪芹 ̄ ̄空壳郎一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文情节中的“曹雪芹”不仅是个空壳郎。
是作者语言文字表达的一种方法,是一个幌子,是一个假象。
是用一种事物代替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段。
是用“曹雪芹”这个人是作者的这个“事物”来引申出另一个“事物”,就是一本书《金陵十二钗》。
再用这本书引申出作者真正的用意,就是向读者介绍正确的主题阅读思路,这个主题阅读思路就是由《金陵十二钗》这本书的这个“事物”,引申出作者真正要向读者导读的主题阅读思路。
这个主题阅读思路的名字就叫:金陵十二钗。
所以在作者这段超一流的高度艺术化的故事情节中,《金陵十二钗》这本书不存在(那只是一个幌子)是假象,它的目的是引申出作者真正的目的向读者介绍“金陵十二钗”这种主题阅读思路。
既然《金陵十二钗》这本书是幌子是假象,那依附于这本书而产生的作者也不存在了,所以“曹雪芹”只是一种表达文字修辞中的一个素材而已,把它(“曹雪芹”)当真人来解读是没看懂作者原文的误读而已。


IP属地:辽宁108楼2020-02-02 19:45
回复
    由曹雪芹这个人自然引申出是作者,由作者自然引申出一本书《金陵十二钗》。
    再由《金陵十二钗》这本书自然引申出一种主题阅读思路,就是“金陵十二钗”的主题、阅读方法、阅读思路。
    所以“金陵十二钗”的主题阅读思路才是作者真正要说的意思,也就是向读者介绍《石头记》小说故事的内容主题及阅读思路。
    这段故事的真相是向读者介绍作品的主题思路(但作者却隐而不说)。
    而故事中明确真实具体的人(作者)、书(《金陵十二钗》)相对真相来说都是假象。
    这种利用具体直白的假象来引申出不直接说出来的真相的修辞方法,就叫借代修辞(可百度搜索)。
    所以“曹雪芹”不是人,不是作者。《金陵十二钗》不是书,不是书名。
    它们只是作者利用借代修辞来表达作品主题时,所运用的一种修辞方法中的一个素材一种手段一个工具而已。
    也就是说作者是在用“曹雪芹是作者”作为工具,用《金陵十二钗》这本书作为工具,来完成向读者介绍本书主题思路的真正目的。
    所以支持楼主的曹学是骗局的观点。


    IP属地:辽宁109楼2020-02-03 09:31
    收起回复
      真好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11楼2020-02-13 19:01
      回复
        不是每个研红人都能找到真正的答案。不是每一篇红学帖子都能给你红学真相!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2楼2020-02-13 20:15
        回复
          红楼梦中的千古之之谜,黛玉临终前说的“宝玉,宝玉,你好……。”没说完就咽了气。那么,黛玉究竟要说什么呢?
          宝玉宝玉你好狠心啊!你好糊涂啊!……。
          实际上,黛玉要讲的那句话是:宝玉宝玉你好让我失望啊!
          据崇祯红学透露,宝玉影射皇权,黛玉影射崇祯,黛玉为宝玉流泪的故事就是崇祯为皇权流泪的故事,宝黛爱情悲剧影射崇祯皇权悲剧。所以黛玉泪尽而亡时的那句话就是:宝玉宝玉你好让我失望!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3楼2020-02-13 20:38
          收起回复
            真事隐,假语存。
            真事(史实)隐藏起来,假语(小说)里存着。
            显而易见,此书里面藏有作者亲历亲闻的历史真事。当然不可能是织造家鸡皮蒜毛的什么小事,而是天崩地陷明末清初改朝换代的历史大事件。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8楼2020-02-20 07:59
            回复
              一块补天神石(石兄)所作的《石头记》,一看里边就有大bos,一看就不是什么普通的小说。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9楼2020-02-20 08:05
              回复
                据笔者所知,把石兄带入尘世经历尘缘的一僧一道就是现实作者的隐喻,作者之所以把自己写成小说中的一僧一道,因为作者曾是道士,后又做了和尚。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0楼2020-02-20 08:10
                回复
                  此书真事隐,历史上一位真应怜(真的应当同情可怜)的人,祸起后失踪了,庙堂(前朝)被烧牵连家(后廷)也成了瓦砾场,逃到乡下又偏逢乱世难以安身,投奔岳父又遭冷落,世俗压力山大下,他就出家做了道士。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1楼2020-02-20 08:19
                  回复
                    但笔者从柳湘莲的故事破译出崇祯皇帝抛弃了道士身份,改做了和尚,逃往湖南去了。因限于篇幅,这里就此打住,容后再讲。因他做了和尚,所以《红楼梦》又名《情僧录》,本来和尚是要抛弃世尘杂念七情六欲的,因他是潜逃的假和尚,所以他这个假和尚写的回忆录就叫《情僧录》。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3楼2020-02-20 08:37
                    回复
                      那僧人又名茫茫大士,那道人又名渺渺真人。渺渺茫茫就是空空如也的意思。书中讲有一位空空道人把《石头记》从大荒山抄录下来问世传奇,实际上,这位空空道人是一僧一道(崇祯)的另外叫法。这个道士改做和尚,即隐喻崇祯从道士到和尚的经历。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4楼2020-02-20 08:47
                      回复
                        有人认孙悟空为祖宗,还说DNA证据!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6楼2020-02-28 23: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