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交易吧 关注:217,925贴子:17,173,131
  • 11回复贴,共1

关于LH,鬼神罕见发声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声明在我印象中,对于贴吧针对摧某产品的事件,我极少表态,因为我宁可相信这些被摧的器材虽然被摧了,但也应该有它的合理性,所以我一直都以中立的态度观望。
但LH这件事,真的!太过分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9-06-25 01:46回复
    首先不合理的天价器材,对于低消费者是一种消极的打击。不得不说,一旦有什么天价器材推出,周围总少不了“业界大佬”半谦虚半**的测评……旁边放杯咖啡,甚至是昂贵手表笔记本电脑什么的,制造一种浮夸的距离感。毒文也写得自己好像已经超脱陈世,矫揉造作,一时间,各种媒体就开始围绕它进行各种开箱测评**的真真假假的传播,让整个HiFi圈都一定要围着这些东西转,所以有时候这些所谓“大佬”,你们是真的有钱,听的器材多,但你们的听感和意见,真的越来越有反串黑的喜感。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9-06-25 01:53
    回复
      第二、LH,就这玩具厂都不如的质感,也能卖4万块,当烧油眼睛瞎的?这种设计和线材,居然好意思拿到展会上展览,微博许多HiFi博主也在上各种试听图各种吹,玩耳机那么多年,一个两个却如同长年失聪,听了一耳朵仿佛重获新生,这些游走于各大展会的人,其实可能早就失去听觉判断能力,他们去展会不是为了寻找声音,而且为了找热点,蹭热度,然而天价产品自然是最佳材料,即使如此克苏鲁风格的耳机,他们都能听得如痴如醉,如果LH标上四百块,他们可能就会觉得这个东西是一种耳屎清洁装置。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9-06-25 02:03
      回复
        第三:自以为聪明的价格营销策略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9-06-25 02:04
        回复
          由于太困,又有可能是气糊涂了,…起床再写…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9-06-25 02:05
          回复
            继续第三:自以为聪明的价格营销策略
            LH一上来就占据耳塞价格头把交椅,只能说你定价很像cxk,我们很自然就会对比大魔王,好吧,我承认我不是很喜欢ve,但ve的研发和定价思路还是很传统的,至少能给消费者参考和对比,就算是天价产品,也能给出一些参考的声音,所以从某个角度上看,大魔王的定价也能自圆其说。


            来自iPhone客户端27楼2019-06-25 09:31
            回复
              而LH之前从未🈶可比较的产品上市,一出现就卖到最高价,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你到底想干嘛?”然而这种做法更多的可能是想得到消费者的这些心理:1、这么贵单元又多,好想听一次。2、这价格声音再怎样也应该数一数二吧。3、被价格热度吸引,甚至可以忽视其它万元塞。但是,还没等大部分烧油试听,他们就已经开始安排大佬和水军开始造势,我在微博上看了很多关于经销商令人作恶的试听和宣传,这种行为不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耳塞的声音,而是更加加深了耳塞的神秘感,然后每个听了的人就和刚抽完大烟一样,摆出一副克制内心激动的样子。


              来自iPhone客户端30楼2019-06-25 09:42
              回复
                一开始就玩高定价和一开始就推旗舰都是很冒险的做法。本人资历有限,暂时还没有想起来一开始就摆出天价的其它例子,各大厂家的万元塞推出之前也有不少的产品。
                一开始就推旗舰的话当年的黑黄鹂算一个,黑黄鹂虽说在当时是旗舰,但价格却也不是最贵,也就是同国产um的中高端价位。
                LH还是胆肥,两项全占了,为什么它敢这么玩,并不是对声音有把握,而且它知道利用资本和舆论的玩法,占据价格和舆论的高地,用虚伪的权威对不同声音制造威慑力,并形成一个小团体,再把其它产品孤立,就这样让一个几乎从未推出耳塞的厂家一夜之间名声大噪。


                来自iPhone客户端32楼2019-06-25 09:56
                回复
                  四、HiFi届毒瘤
                  任由这种厂家这种作为:1、认真做声音的会越来越少,蹭热度找话题的越来越多。2、器材价格会越来越贵,贵的部分不体现在声音上。3、HiFi彻底成为富豪的玩具,中底收入群体会彻底失去热情,因为资本和舆论的影响会让他们觉得便宜就不能听的感觉,HiFi产品逐渐消费化。4、在巨大暴力的诱惑下,利用HiFi产品而进行违规违法的事情将越来越多。


                  来自iPhone客户端34楼2019-06-25 10:11
                  回复
                    说一句扎心的话,身边越来越多的烧油发现,耳机品牌型号越来越多,真正有特色令人惊艳的却越来越少,毒文满天飞,盲狙心凉凉,现在这种趋势已经是HiFi圈常态,所以有的人很怀念当年的“冷门时代”,那个言论自由,耳朵收货的年代,无奈资本市场开始盯上HiFi届这块肥肉,开始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对来分割这块蛋糕,加入各种莫名其妙的概念炒作产品,牛鬼蛇神,乌烟瘴气。


                    来自iPhone客户端35楼2019-06-25 10:20
                    回复
                      五、足以载入HiFi史册(黑历史)的荒唐事件
                      微博有一位朋友说了一句话很对,有的厂家坑烧油,有的坑代理商经销商…然而这次LH把所有的都整整齐齐的坑了一遍,还打了一堆所谓“大佬”的脸,这次事件是资本和舆论对于HiFi影响最为丑陋的事件,厂家黑料不断,大佬报团放毒,代理商智商下线,烧友云里雾里,虽没有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但都应该是各方面不愿再提起的丢人往事。


                      来自iPhone客户端40楼2019-06-25 11:35
                      回复
                        最后,HiFi虽然是小众产业,但也别把烧油当傻子,也别以为你钱多器材多,贴吧等级高,微博是大V就盛气凌人,一天到晚试图纠正他人听音观或者以价论声。那些拿钱写软文业界知名人士和权威团体,也记得把你们的文采与时俱进一下,用点心,不要写出来的东西“文章共四段,第三段后半部分才进入正题”,也不要舔得太明显,整天搞得和厂家很熟,和设计师很捞,称兄道弟,你和他们熟关我们屁%事,写出来的东西不是让人掏腰包就是让人当舔狗Uo・ェ・oU。最后请广大烧友,有空有时间,为了自己的兴趣,买一张车票去试听,沿途的体会和风景,何尝也不是这种兴趣带给你的快乐呢?
                        END


                        来自iPhone客户端41楼2019-06-25 11: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