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票房吧 关注:4,388,064贴子:111,101,411

盘点—2018十大电影营销神操作!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营销佳作镇楼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9-06-10 17:20回复
    十大最佳神营销有哪些呢?
    最“铺天盖地”
    《捉妖记2》春节营销
    大年初一,《捉妖记2》首日票房5.55亿,打破中国影史单日票房纪录。
    铺(hao)天(wu)盖(ren)地(xing)、无孔不入的营销功不可没。
    春晚老少通吃,是“春节第一流量”?不就是上亿广告费嘛,拿下;《捉妖记2》春晚倒计时广告
    人(jinzhu)多力量大?联合营销、授权合作搞起来,一谈就是小100家,助攻胡巴攻陷全国各大商场;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9-06-10 17:24
    收起回复
      农村市场广阔?刷墙广告来一波;
      加之随处可见的户外广告、全国路演、综艺宣传,2018春节,“凡有路人处,皆有胡巴图”。
      正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不差钱又定位“合家欢”的电影,可以学学这种“天(man)女(tian)散(sa)花(qian)”式打法。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9-06-10 17:25
      收起回复
        最“不劳而获”
        我不是药神,是山争哥哥
        有人砸钱换流量,也有人“人在家中坐,流量甩过来”,比如被“馅饼”砸中的《我不是药神》。
        7月2日,“中年大叔”徐峥秒变“蒸饭”们的“山争哥哥”,超话排名超过鹿晗、王俊凯等流量鲜肉,成为全网追捧的顶级流量。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9-06-10 17:26
        收起回复
          《我不是药神》随“山争哥哥”微指数提升
          虽说“天降流量”的好事难遇,但“引入饭圈力量,借力打力”的招式还是可以学学的。春节档将至,水月哥哥(沈腾)、三水哥哥(黄渤)、马也哥哥(周星驰)加油。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9-06-10 17:27
          收起回复
            最具仪式感
            《地球最后的夜晚》一吻跨年
            同样从网友处获得灵感,巧用自来水的还有最近备受争议的《地球最后的夜晚》。
            风起抖音。12月6日,抖音上出现大量想要看电影一吻跨年的评论,同时《地球》想看人数以万为量级飞速增长。
            意识到“一吻跨年”的仪式感效应,片方“顺应民意”,紧急围绕“一吻跨年”调整营销方向和排片时间,随着零点钟声敲响,片尾正好上演亲吻镜头,满足情侣的约会需求。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9-06-10 17:28
            收起回复
              仪式感营销下,1.5亿预售票房,2.5亿首日票房收入囊中,创造文艺片票房奇迹。
              影片质量是否对得起预期另做讨论。“紧随社交话题风向调整营销策略”、“抓住受众情感需求做仪式感营销”和“不以影片类型局限营销思路”这三条启示值得所有电影学习。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9-06-10 17:29
              回复
                最情怀杀
                《后来的我们》情怀营销
                若论对观众的情绪调动力,最炉火纯青的当属刘若英首执导筒的《后来的我们》。
                早在剧本讨论期,“刘若英唱《后来》暴哭”就席卷各大短视频平台。一时间,网友们纷纷陷入回忆杀,也对电影有了期待;
                开拍时,“刘若英要把自身情感经历搬上银幕”屠榜微博热搜,陪一代人走过青春的“奶茶”的爱情故事,给了一众文青走进电影院的理由;
                随后,一组戳心的文案海报又击中了很多有故事的人;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9-06-10 17:32
                回复
                  田馥甄和陈奕迅分别献唱的《爱了很久的朋友》和《我们》,让影片热度达到最高峰。
                  步步为营的“情怀杀”下,《后来的我们》首日票房破亿,总票房破13亿。虽说之后出了“票房造假”的丑闻,但谁也无法否认其间“情怀营销”的威力。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9-06-10 17:32
                  收起回复
                    最洗脑
                    《西虹市首富》燃烧我的卡路里
                    电影营销的打开方式从来不止一种。有人走文艺路线赚眼泪,也有人走魔性路线推洗脑神曲,更“狠”的是,唱歌的还是活在微博热搜里的“火箭少女101”。
                    6月底,“火箭少女101”成团,7月中,其为《西虹市首富》唱的推广曲《燃烧我的卡路里》上线。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9-06-10 17:37
                    回复
                      《燃烧我的卡路里》
                      洗脑的旋律,接地气的歌词,尤其是“锦鲤”杨超越那句破音的“燃烧我的卡路里”,让《卡路里》在抖音、B站上迅速传播,成为年度神曲,有网友还自发为这首歌做了恶搞视频,获数万转发,为电影带来一波热度。
                      社交网络和饭圈力量的助推下,影片突破圈层,收获25亿票房,也充分说明:流量们虽然演技不敢恭维,搞宣传还是很见效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9-06-10 17:37
                      回复
                        最沙雕
                        《毒液》“硬核公益广告”
                        不过也要分影片,同是火箭少女献唱,到了漫威大片《毒液》却惹来一众漫威粉不满。而一个沙雕的“硬核公益广告”,却被称为“中国式营销最佳打开方式”。
                        《毒液》上映半个月前,一则号称“硬核公益广告”的视频在微博爆红。《毒液》硬核公益广告
                        开头还很常规,12秒处,汤姆·哈迪飙车摔倒时,画面突然静止变成黑白,《无间道》经典插曲《再见警察》响起,“生命只有一次,安全伴您一生”和“毒液社区委员会”浮出字幕。
                        这一反套路、以滑稽反讽方式传递“正能量”的宣传视频,让深谙国情的中国观众会心一笑,走进影院,也提醒了来华的“兄弟们”:“大片”宣传不一定非要高大上,入乡随俗、接地气些更受欢迎。
                        萌萌哒的毒液太可爱啦


                        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19-06-10 17:43
                        收起回复
                          最土味
                          《超时空同居》土味营销
                          同样“土味致胜”的还有“以小博大”的《超时空同居》。
                          “土味情话”版海报,发布会、点映现场与影迷大玩土味情话,土味情话彩蛋,抖音土味情话battle......《超时空同居》的营销,万变不离“土味情话”。而从年初起“C位出道”的土味情话,也自带传播性和参与性,为影片引来大量自来水,收获9亿票房。
                          片方力量有限,而网友力量无穷。巧借社交热点,并与影片融为一体,形成闭环,小成本也能汇聚大流量。
                          有被土到的票忧吗


                          来自iPhone客户端22楼2019-06-10 17:45
                          收起回复
                            最终票房可是土到BA YI(8亿)哦。


                            来自iPhone客户端25楼2019-06-10 17:50
                            回复
                              最“对症下药”
                              《头号玩家》垂直营销
                              传统观念中,“窄众”往往意味着低票房,而聚焦游戏题材的《头号玩家》则以分众营销斩获10亿+票房。
                              基于“玩家和非玩家对影片票房预期悬殊”洞察,片方放弃全人群营销,将核心受众锁定为“宅男”群体。
                              上映前,设特别观影场,邀请游戏KOL和资深玩家提前观影,释放口碑;上映后,“寻找119个彩蛋”变成全民性活动,巧妙的社交传播下,更多人被吸引进电影院;此后,一轮关于“曾经打过的游戏、一起打游戏的人”的“情怀杀”传播更让电影与观众形成情感连接。
                              找准核心观影人群,走分众路线,用小众圈层口碑引爆大众流行,“窄众”电影一样有望成爆款。
                              请问票友中招了吗。


                              来自iPhone客户端26楼2019-06-10 17:52
                              回复